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老家

“微”青春有奖征文大赛 

作者丨田伟伟     编辑丨任晓娣

说起故乡,我觉得那是大师级人物的用词,比如鲁迅先生,比如沈从文先生。就算是家乡,也得是某某领导,某某大咖的专用词,对于我这样的小人物,老家就是很贴合实际的词语。

我的老家在号称北方第一个吨粮县的桓台县,而且是著名的建筑之乡!我记忆中的老家风景真的不错,溪水潺潺流过,环绕着整个村子,每家每户都在小溪旁,村子中间还有一个荷花池塘,村子西边就是马踏湖!每到夏天的时候是最漂亮的,荷花池里开满了荷花,大大的荷叶都含羞的卷起边,我们总爱摘下荷叶反扣在头上当遮阳帽。大人们把新鲜的荷叶洗净晒干留着蒸馒头,拉着风箱,填着柴火,铺着荷叶的大锅掀开的一瞬间,馒头的麦香夹杂着荷叶的清香丝丝缕缕送入鼻腔,好闻极了!我在这里生活了7年,还在村里小学上过几天育红班,可惜对我的老师我的同学都没有了印象,就记得临来东营的那天,妈妈把我从学校接回家,空荡荡的校园里只有我们,我还抬头看了看大树上的那个钟,还没听够它打的铃声呢,我就要走了!

放假最喜欢回老家,尤其是夏天,回去有好吃的莲蓬。爷爷会去早市买荷叶包着的刀切糕,老奶奶屋里吊在横梁上的篮子里也藏着好吃的点心。暑假回去的时候住在爷爷当年的蜂窝煤厂子里,隔壁是一家酱菜厂,他家的菜园子种了各种蔬菜,我和表妹为了摘人家的豆角,愣是踩着凳子上了墙头,豆角没摘到几个却是吓坏了大人们,人家以为我们爱吃豆角还给送来了两把豆角,殊不知我们要的是那种乐趣而非豆角。爷爷喜欢种花,他自己搭建了一个花棚,花盆里的龙眼葡萄,黄黄的小金桔挂满了枝头。为了看昙花一现,晚上一直趴在花盆旁边等着,就算困得眼睛都睁不开也不敢走开,生怕错过盛开的那一瞬间。当阵阵香气扑来,白色的昙花羞涩地绽放,带给我的惊艳赶走了瞌睡虫,那也是我唯一一次看过昙花开放。


爷爷喜欢下象棋,他的老朋友们经常找他下棋,一般来的时候会给我们带莲蓬,一次就是半袋子,可高兴坏了我。我喜欢把莲蓬子一个个拨出来,满满一小盆,再轻轻剥掉那层皮露出白白的莲子,新鲜的是雪白雪白的,花生米大小,更圆润一些,咬一口,白白的汁液带点微甜。绿色的莲心是苦的,可我喜欢和莲子一起吃,基本吃不出苦味来。吃不了的莲蓬子我就跟奶奶要来针和线,把它们穿成一串串,挂在脖子上,晒在墙上。晒干之后绿色的莲蓬子变成黑色,莲子也变得很硬,但更劲道。每年的莲子我都带回家好多,周围的人似乎不喜欢吃这个,尤其是新鲜的。那年去武汉,号称百湖之城,荷花种的很多,当朋友给我们带来莲蓬时,瞬间让我找到了记忆中的那份久违的激动!马踏湖的藕也是老家的特产,鲜嫩多汁,适合凉拌,拍藕也是有讲究的,最好不要切,因为菜刀的金属味道会掩盖了藕的清香,正宗的做法是用荷叶包着洗净的藕芽,用刀背拍碎,再拌上醋和白糖加上荷叶的味道,真是不一样的味道!

老家有一处不能忘记的地方—大桥,乌河上的最大的一座桥。乌河流过我们村子,河两岸的人们为了方便,在河上搭了许多石板桥、竹板桥。每次去二姨家必经一座石板桥,简直是我的噩梦,石板桥很窄,离水面很高,走在上面晃晃悠悠,就是老妈拉着我的手我也是十分紧张,最令我惊奇的是有人可以推着自行车过去。大桥是当时乌河上唯一一座正儿八经的桥而且是有栏杆的。大桥是当时的商业中心,早晨人们要去赶桥集,类似现在的早市,主要是吃的为主,刀切糕、桃酥、油条、麻花子都可以买到,大桥下有照相馆,有饭馆,还有一颗大槐树,旁边就是供销社,那里对于村子里的人是有着特殊地位的,有点像乡村爱情里的大脚超市,哈哈……当我长大之后再去光临那座桥,似乎没有了小时候的宏伟,只是一座普通的桥而已。

无忧的童年早已定格在那年代,后来的我因为上学、工作已经很少回老家,而老家也已经完全变了样,那时候的小河早已干涸,乌河、小清河的黑绿交汇早已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房子、厂子以及彪悍的民风,我的老家只存在于我的记忆之中!

作者简介:田伟伟 ,70后的女汉子,喜欢用文字记录自己的生活,感受文字的魅力。希望通过微文化认识更多的朋友,一起码字,一起快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解剖莲子
咏;莲蓬
荷花缘,莲米情
生命的延续——莲蓬
爱莲文
朝岭荷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