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悠 悠 古 村 情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悠 悠 古 村 情

图文丨韩春梅      编辑丨文姐

 单看那整齐的二层小楼,整洁的水泥路面,很难想象在这繁华的背后会有一段沉淀的历史。

 迎着村民温和,淳朴的目光,一边走,一边打量他们身前摆放的各色各样的农产品。青豆、红豆、绿豆泛着圆润的光泽,吸引着我不自禁地伸手在它们身上抚摸一下,感受到了浓郁的乡土气息。抓一把黄米放到鼻端轻嗅,一股清香便入心入肺,让整个人都舒服起来。或者捏一点炒熟的黑芝麻轻轻咀嚼一下, 满口就都是浓郁的香了,间或借着问价的空儿,拣一两枚杏仁放到口中,苦苦的、涩涩的,咀嚼到最后竟有着丝丝的香甜,一如生活里的苦与甜。就是那绑缚的整齐的笤帚、炊帚也仿佛有了生活的烟火色,安静、美好!


 直到走进那用青石铺就的街巷,才蓦然地惊觉有一个古村落被后世的繁华所隐藏着。

 古村的房屋大部分已经倒塌,只剩了些残墙破壁,更显出一些的荒凉,保留完整且有价值的也就是文举人的宅院和将军府了。

 文举人的宅院是一个四合院,院子并不大,和普通的民居没有区别,但是却也规整,门口的老太太在收了一块钱的费用后,就放我进去了,虽说是小小的院落,但也是五脏俱全。

 进大门楼,有影壁、有中门、然后是北屋。东西偏房,南屋,面积都不大却各有耳房。因为是举人大人的家,在当时应该是很讲究的,所以正房的东西两头就是书房和待客室。东面的书房很小,里面书却很多,大多数是后人摆放的一些旧书,可能是很少有人翻看的缘故,书上落满了灰尘 ,泛了黄。

 门口收费的大娘已经八十多岁,身体很好,很清俗的老太太,我猜想应该是举人家的后人吧,神情里自有一种不凡。

 在我进入书房的时候她跟了进来,看我对那些书有兴致,就说:原来有好多书呢,后来有喜欢书的游人,就你拿一本,我拿一本的,然后书就少了一部分。

 我笑了,把刚从书架上抽出的一本《严凤英传》随手翻看了几页,然后放回了原处。

 老太太可能觉得话有些唐突又说道:闺女,坐那里拍个照吧!很多人都在那里拍呢,拍得都怪好。

 我看着书案前那把陈旧的太师椅,依旧是笑了说:还是不拍了吧!

 书案上乱糟糟地放着几张宣纸,几支毛笔干巴巴地搁在宣纸上,砚台里的墨汁早已经干了,地上是涂了字的一些宣纸,应该是有些游人一时兴致,随手涂鸦了几个字,不过是一时的兴趣吧!

 我实在是想不明白,坐在那杂乱无章的书案前拍照会有怎样的效果和意义。


 站在院子里和老太太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话,仔细地打量着院子里的一切,当时的繁华和荣耀早已不复存在,太多生活的痕迹和人间里最平常的烟火色,这一切从进门时跑到脚边撒欢的三只小狗身上,还有院墙上尚有绿意的藤条上就已经一目了然了。

 将军府更是荒芜,院里荒草深深,少有人迹,野藤满墙,入目皆荒凉。

 这是抗战时期的一个将军的老宅,自从解放后这里的主人再没有回来过,后来村里搞开发旅游,觉得有些参观的价值,就把这处老宅特意保留下来。后来我特意去网上查了一下关于这个抗日将领的资料,也没有搜到一点与此有关的蛛丝马迹,心里略有点遗憾了。


 古村里最显眼的是村子中间那棵年代久远的大槐树,因为上百年风雨的侵蚀,树的中间已经空了,但这并不妨碍它枝繁叶茂,当时很多游人围着它拍照,甚至有人会钻到树洞里拍照,我举着手机也想找一个角度,拍一拍它的沧桑,但看着来往的人们,最后只得作罢,心想:它既然是一棵古树,经历过上百年的风雨和世事的变迁,应该也是有灵性的了,既然它是有了灵性的树,还是不要去打扰它了吧!



 阳光温暖地洒下来,洒在青石铺就的路上,或许是因为年代的久远,亦或是后来游人走得太多的缘故,那青石竟隐隐地泛着青光,走在这街巷里,竟然会有一种恍若隔世的错觉,若不是街边摆摊的大娘温和的声音唤醒了我,我真的以为我是行走在一场旧日的梦里了。

 老人坐在阳光底下,一脸慈祥地笑着,她的面前摆放着几个老南瓜和一盆熟鸡蛋,她用温和的目光看着我说:闺女,买个鸡蛋吃吧,刚煮的,还热乎着呢!

 我笑了,对她轻轻地摇了摇头。

 在婉拒了老人之后,走出一段路,心里竟有点隐隐的后悔,心想,不管老人是以此打发无聊的时间也好,还是以此为生赚取游人的钱也好,不过是几个鸡蛋而已,当时若是买她几个鸡蛋,也是对这个眼光温和,笑容慈祥的老人一种善意的回报吧!

 但是脚步在朋友的催促声里,还是一步步远了。


 沿着青石板的路走下去,走不多远就是传说中的古井。传说,在很久很久的时候,青州大旱,村里人都是从很远的地方挑水吃,这天,村民挑水回来,遇见一个牵着黄鹿的老人,老人讨水喝,村里人见他又渴又累,就给他端了一碗水,喝罢,老人在地上画了一个圈,让村民在此打井,并说:今天喝你们一碗水,我就还你们一口井。

 果然,村民们在这里挖出来一口井,为纪念老人,村子从此取名黄鹿井村。

 直到现在古井里还是有着清澈的井水,四季里并不干涸,黄鹿井村也一直是民风纯朴,村民也都以德、义、孝、善传家,一代一代传承下来,直至今天。 


 因为跟着旅行团,时间就有了限制,所以不能在这古村多停留一些时间。其实我的心里对古村有一种特殊的情感,我喜欢古村里的安静,喜欢古村的青石街巷和那些石头的老房子,它们就像是一本厚厚的历史书,在岁月的过往里静静地焕发着自己的光彩,总有一种特别的气息在吸引着我不由自主地想要去走近它,触摸它,感受它。

 沿着青石的路慢慢地走一走,坐在墙角晒一晒太阳,和村里的老人聊聊天,听一听他们对古村历史的讲述,也会是一件特别美好的事情啊!

 这里的每一座房子,每一条街巷,每一块石头,都是一段岁月的沉淀,都是一段历史的过往,它值得我们去探究和聆听。

 在走出村子的时候,村口一个小摊上的货郎鼓吸引住了我,不是记忆被带回到了童年的时光,而是突然想起邻居家里五六个月的女儿,心想,这个货郎鼓一定会给她带去欢乐的,然后在满心的喜悦里带着一只货郎鼓上车了,路上偶尔晃动一下精致可爱的货郎鼓,那叮叮咚咚的鼓声,让我感觉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


作者简介

韩春梅,东营广饶,喜欢文字,喜欢古诗词,喜欢阳光下一切美好的事物,喜欢把所见所闻所感写成优美的文字 。喜欢爬山,跑步,是一个安静内敛的小女人。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秋 凉 词

 一壶薄酒慰风尘

 七夕·相见时难别亦难

 荷花吟

 遇上你是我的缘

 香随风去远,韵自眼前开

时邀清风慰寂寥,世间知音少

 乡村爱情变奏曲

 似水流年

 三娘子【新编聊斋故事】

 驱梦人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王霞   文姐

外联:郭杰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彩石古村系列采风
贵州最美的古镇:藏于山间不露色,半世浮华在街巷
竹影摇书案🍵🍵🍵🍵🎋🎋🎋🎋
王鏊与古村陆巷——品味姑苏之36
仙人湾:古村腊天溪
北京水峪村:明清古宅,还有创下上海吉尼斯世界纪录的128盘石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