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下窨子拿地瓜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下窨子拿地瓜

作者丨刘廷华     摄影丨李金峰

 在我儿时的农村,各家各户,都有一口地窨子,用来储存秋季收获的麦茬地瓜。地瓜,奶奶叫它“芋头”。

 我家院子里的那口窨子,在堂屋门的西面,那盘石磨的东面。

 窨子口,圆圆的,是用石块磊砌起来的,离开地面有三十几厘米高,平时盖着很大很重的石板盖子。到了冬天很冷的时候,我爹在石板盖子下面,还要垫上秆草(秆草,就是去了谷穗儿剩下的谷子秸)或玉米秸,一是防窨子里冒上来的热气与冷气结冰冻住,就掀不开窨子盖了,二是为了透气。这口窨子有六七米深,圆桶形的,上口较细,能下去一个大人,能续下一个筐,向下慢慢加粗,窨子壁上,左右两边不远就有一个坷台,便于人上下。窨子最下底,向东西两边各挖出大约高1.5米、深2米、宽2米不等的‘旁铲’。如果再继续向东挖,就与东院春哥家的窨子连起来,就成“地道战”里的地道了。

地窨子里,冬暖夏凉,主要是秋后用来存放麦茬地瓜,当然也储存胡萝卜、菜疙瘩、水萝卜、大厥萝卜等过冬蔬菜。地瓜,可是我们一家人的主要食物,储存的地瓜,还是来年地瓜的种子。

我四五岁的时候,一年的春天,大约春分时节,我们一家刚吃完早晨饭,奶奶对我爹说:“四儿(我父亲排行老四),咱今年再养上点地芽子吧。”(地芽子就是把地瓜埋在院子里的一块向阳的北墙根,盖上草苫子,后来就棚上塑料布,经常洒水,让地瓜发芽,过上十天半月的时间,等芽子长到二十几厘米高,就可以拔了,把地瓜芽子,栽到大田去了,这叫栽春地瓜。地下结的果实叫春地瓜,地上冒很长的秧子。等到收了小麦,地里整出地瓜沟,就再用剪子剪春地瓜的秧子,也剪成二十几厘米长,每棵秧子上面留出3-4片叶子,把这一段段的秧子,栽到地瓜沟的上面,这叫做“栽麦茬地瓜。把下面多余的地瓜叶子剪下,奶奶就用剪下的地瓜叶子,给我熬粥喝,给我擀地瓜叶子菜饼吃)。我爹说:“行,娘。"一听说要养芽子,我就吵闹着要下窨子,下窨子去拿地瓜(窨子底下,有好多蟋蟀)。

养芽子,就要先从窨子下面,把地瓜“拿”上来。我爹先用铁镢,轻轻撬一下窨子盖石,然后弯腰用力掀开窨子盖,晾一晾。

然后,爹就点上一盏煤油灯,用筐把灯续到窨子底下,看看火苗是否还继续亮,如果不亮就说明下面缺氧,就不能下人,很危险。奶奶说,虎门村的一户姓孙的人家,就是因为下窨子拿地瓜,下面缺氧,把人憋坏了。我爹让灯在下面亮了一会,看看没事,就把灯拔上来,把灯从筐里拿出,吹灭。

这时,我赶紧站到筐里,爹把一根井绳,拴牢在筐的提手上,还让我抓紧绳子。爹提着装着我的筐,把我往窨子里向下续,我可高兴哩!

听着绳子,在我爹手里“哧-哧-”地响,一会儿就到了窨子底。我从筐里高兴地出来,这一下,我可就真成了“窨底之娃”了,而不是“井底之蛙”。抬头向上看,看到的天,只有奶奶用来盛菜饼的小锅盖那样大;天,像母亲用来照脸的圆镜那样亮。

这下面,既温暖,又湿润。窨子底的四周,还有好多只在这里越冬的“蟋蟀”,它们看到下来一个小屁孩儿,也不害怕,反而,高兴地跳来跳去。

我从旁铲里,把芋头慢慢地放到筐里。奶奶说过,要轻轻地拿放芋头,不要碰伤了芋头皮,伤了皮,芋头就长斑,就是坏芋头了,就不能做种子了。等放满了筐,我就轻轻地向下拽一拽绳子,并向上大声喊:“爹,满了。”我爹答应到:“好来。”又向下对我喊道:“小儿,你躲到旁铲里去,别让掉下去的芋头砸着你的头。”我就赶紧藏到旁铲里去,我还掉过身子歪着头向上瞧,我爹在上面问:“小儿,躲到旁铲里去了吗?”我用劲向上喊:“爹,我藏好了,向上拔吧。”我爹答道:“好来。”随着就把芋头筐拔上去了。

有时,还真的从向上拔的筐里掉下一块芋头,“乓”的一声落到窨子地面上。如果不听爹的话,我还真地挨砸了。这就叫:“听了老人言,不挨砸在眼前,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

这样,连续拔上几筐,爹就让我再站到筐里,我双手抓紧绳子,把我拔上了来,我就又重新站到了地面上来,当然,我的衣兜里还装着几只蟋蟀。

等到我六七岁,再下窨子拿芋头时,我爹就用绳子捆住我的腰,让我先坐在窨子口的石头上,爹鼓励我,一只脚,试探着慢慢地踩住最上面的第一个坷台,稳住后,另一只脚,再慢慢地再踩住对旁的另一个坷台。这样双腿叉开,我一只手紧紧地抓住绳子,绳子起到保险绳的作用,我心里就不是很害怕了,另一只手扶住窨子壁,继续慢慢地,左一台,右一台地,向下叉着迈下去。

奶奶则趴在窨子口,一边紧紧看着,一边叮嘱道:“小儿,踩住,踩稳了,慢着点,不慌不慌。”我爹说:“娘,没事,咱小儿腰里拴着绳子呢。”但奶奶还是不放心。随着奶奶一遍又一遍的叮嘱声,我的一只脚,终于踏在了窨子底上了。

我爹让我解开绳子,我赶紧躲到旁铲里去,爹再续下筐,我把地瓜装满筐,喊爹拔上去。这样拔上几次后,爹又只续下绳子,让我把绳子在腰上系紧了,爹在上面轻轻地拽着我,我在下面,左一台,右一台地向上攀登。奶奶还是在上面一个劲地紧嘱咐:“小儿,别慌,登稳了,登稳了!”

后来,我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的胆子也大了,慢慢地就学会了下上窨子。到我十几岁时,我一个人就能下窨子拿地瓜了。

编辑丨文姐

作者简介

刘廷华,男,山东泰安肥城人,肥城市实验小学教师。爱文学,爱阅读,刚开始学习写文字。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橄榄绿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张旋   任晓娣   吕娟娟   王霞   文姐

外联:郭杰瑞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有一种成长不开花
魂牵梦绕,故乡情深:一位文学博士笔下的泗水地瓜......
日与心斗
张士雨原创散文丨闲话地瓜
《文学与艺术》【世界感恩节】宋艳萍:地瓜和蚂蚱
人间章回:难忘白芋(马其亚)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