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作者和编辑那些事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作者和编辑那些事

作者丨崔向珍      摄影丨旅途

从小学三年级有了作文课开始,我就爱上了写作文,同时也爱上了读书。

十六岁那年,我非常想给报刊投稿。我买了崭新的稿纸,一笔一划工工整整地写了好几天,写成了两篇文章。一篇是《徘徊在十字路口》,另一篇是《停摆的红秒针》。两篇文章我都是严格按照我心中的作文格式写成的,题目居中,段首空两格,不懂或者不确定的字词就查阅字典。那两篇文章,我是用钢笔写的,应该是没有错别字,的得地的用法我也反复检查了很多遍,标点符号我也用得特别认真。两篇文章一共用了几十页稿纸,装进牛皮纸袋里厚厚的一沓。

当时很小心很开心地拿着牛皮纸袋去了邮局,封好信封贴足了邮票,双手捧着交给了工作人员。其实那时候的我还很幼稚,什么都不懂,写稿之前因为刚读了一本《人民文学》,觉得上面的文章实在是太好了,就傻傻地把自己的两篇文章按照上面的地址投递了过去。稿子寄走之后,我开始幻想着能够发表。大概是一个月以后吧,二叔下班回家递给我一个牛皮纸袋,我一看竟然是《人民文学》寄过来的,就急不可待地用剪刀剪开了。纸袋里除了我写的两篇文章外,还多了一封退稿信。这封编辑老师手写的退稿信用了将近一页稿纸,非常漂亮的钢笔字,他表扬了我,说我的稿子很干净,语句也很通顺,但是离发表还有一些距离。他说你还是个孩子,现在应该好好学习好好读书,相信长大后的你肯定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成为一个好作家的。

小孩子就是小孩子,文章虽然被退稿了,自己却因为那封退稿信高兴了好长时间。我把编辑老师的嘱咐和鼓励牢牢地记在了心里,不再写稿投稿,而是踏踏实实地读书学习,一点一点地沉淀自己。接下来的这么多年里,无论自己从事什么工作,生活过得多么艰难,我也从来没有放弃读书。我一直记着那封来之不易的退稿信,心里也一直有一个美好的作家梦。

我真正开始写稿投稿是在2016年年底。刚开始写稿的时候,虽然都是电子稿,但是我也不敢有一点大意。错别字尽量尽量不能出现,的得地千万千万不要用错,每一句每一段必须通顺,首行空两格,通信地址要写得详细明白,第一篇稿子投出去,在忐忑地等待中,竟然发表了,自己那一刻的心情可想而知。

这篇稿子见报以后,我有了十足的信心,并开始认认真真地写作。很多编辑老师的收稿邮箱都有自动回复,对投稿的要求也写得非常清楚明白。文档格式,字数要求,字体,字号,正文粘贴,附件……当然,最起码的要求也是最简单的要求,不能有错别字,的得地和标点符号的用法要正确,字词使用恰当,语句必须通顺,用编辑老师的话说就是,如果一个写作者连这些最起码的都做不到,那还写什么文章呢。

我在文档里写稿的时候,都是用宋体五号,写完初稿,自己先是很认真仔细地读上几遍,把打错了的字改过来,把不通顺的语句也改过来,然后存档随时阅读修改。有时候放上一两天再读,觉得不合适的地方继续修改。再放上一两天再读,觉得不合适的地方还得修改。这样一遍遍修改到最后,自己觉得满意了,觉得是一篇成熟的文章了,我才会按照报刊版面的要求调整字体字号,粘贴到邮箱里发送出去。

我因为投稿而熟悉的一位编辑朋友曾经让我看过她的邮箱,地市级的日报副刊,邮箱里挤得满满当当,全国各地的作者都有。她说,姐,一天不看稿不清邮箱有可能就满了,作者就发不进来了。她邮箱里的来稿,什么样的都有,错别字,标点符号用错,的得地不分,排版花里胡哨,字号大到吓人的……这样的来稿,一般都是直接删除的。她选稿都是晚上在家里加班,白天上班没有时间,即使有时候想改一篇觉得好的文章,也抽不出时间,只能忍痛割爱。邮箱里也有不少像我这样认真仔细的作者来稿,看着主题就舒服,标题也吸引人,打开读了开头就喜欢,选定了就可以直接排版,非常省心省力。跟她相处的几天里,从报社到家里,亲眼看着她像个陀螺一样不停地工作,真得真得很心疼,我写稿投稿也更加认真仔细。

了解了纸刊投稿,我也想了解公众号平台投稿。今年的八月份,我加了东营微文化郝主编的微信,给了她第一篇稿子《天马岛散记》。因为是一篇游记,当时拍得照片也找不到了,我就想着不能用就别用了。我跟郝主编沟通的时候,就让她别用了。可是郝主编说这样的稿子必须用,她喜欢这样的稿子,不用修改不用校对,拿来就能用,读了还想读。

在微文化平台发了两篇文章之后,正好市作协开会,我和郝立霞主编相遇了。我们俩聊了很久,相见恨晚的感觉。我问她为什么费心费力费钱做这个文化平台,她说因为喜欢因为热爱,因为那些和她一样热爱文学的草根大众。说实话,当时我的心里热热的,几乎掉下眼泪。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对东营微文化的了解越来越深,对立霞主编的了解也越来越深,我们成为了无话不谈的好姐妹。虽然说是无话不谈,但是能谈的时间却是那么可怜。问她干啥呢,看稿呢,问她干啥呢,改稿呢。我忙,忙着读书写稿,她忙,忙着审稿改稿推稿。

我知道,立霞邮箱里的稿子很多也很乱,从里边挑出能用的文章很不容易。但是她用多长时间改稿,她没有告诉过我,我也没有问过。可是当我在文后的留言里看到她为了修改一篇文章而耗费两三个小时的时候,我惊讶之余半天没有回过神来。她说,现在她的视力越来越差,也经常头晕脑胀。所以她希望成熟的作者都能够慢慢提高自己,写出拿来就可以用的稿子,更希望初学写作者能够发来没有错别字,的得地全部用对,语句通顺的稿子,给自己和编辑朋友们减轻一些负担,让东营微文化的路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办好东营微文化,是立霞和她那些朋友们的初心,现在,还是。她对我说过好多次,很感谢两年多来一直无怨无悔付出的编辑朋友们。自己虽然每年搭进去不少钱做这个平台,但是没有给编辑们付过哪怕一分钱的劳务费。她说,给编辑们加班费她还做不到,但是希望所有热爱这个平台的写作者都能够写出更好的文章,2019年,大家依然努力抱团取暖,做大做强东营微文化。

作者简介:崔向珍,东营市利津县人,笔名青麦,在《人民日报》《西南作家》《做人与处世》《五月风》《海南日报》《读书文摘》《北方人》《山东工人报》《现代教育报》《东营日报》《黄三角早报》等国内外百余家报刊发表散文等七十余万字,有文章入选中考试题,有散文诗歌获小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稿件退稿原因及分析系列培训
【悠悠岁月】郭才书 | “为人作嫁”不言休
杂志投稿新手的三十个注意事项
阿欢丨贾国勇写作基础语录
如何投稿_休息的地方
写手们必须知道的三十八个问题写手三十六个注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