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张毅的绿洲之梦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张毅的绿洲之梦

作者丨张志斌   摄影丨李金峰

张毅,山东掖县人,1922年生,1945年8月参军,1952年调广北农场工作。1953年任农场团委书记,1956年至1963年任广北农场五分场(今三分场)党总支书记。

这位相貌堂堂,一身正气,在广北建设史上卓荦有功者,以其高远的眼界、创造性的思维、宏大的气魄、前瞻性的生态意识,带领五分场第一代拓荒者,挥动如椽大笔,描绘出一幅沧海变桑田的写意大泼墨。

作为农场早期的开发与建设者之一,他怀着改造环境,造福一方的朴素理念,以其鲜明的性格特征、火一般的工作热情、诗一般的浪漫情怀和卓有建树的业绩,给人们留下了一段段口口相传的佳话。

广北荒原,在西汉时期还大部分浸泡在海水之中。今天沿农场境内三分场一队——二分场二队——二分场一队一线,由东南至西北,人们还可以清晰地看到一条“海唇”线遗迹。

这片古代“退海地”上,有多处兀起的土堆,当地人称为“央子”,多为古代水逼人退后遗弃的村落。上些年岁的长者至今还会细细指出东马楼村东北的“夏家央”,一分场二队东南的“田家央”、唐头营周围的“桑家央”、“于家央”等遗址。

稍洼地带,蓬蒿丛生,野草高可过膝,时而有狐兔出没其间,以当地人称之为“宽阔稍”、“晴天洼”的地段最为著名。

五分场的开荒区和定居点就选在了“宽阔稍”附近。

茫茫荒原,遍地盐碱,很少看到树木。当时有方圆十几里只有王署埠村一棵树之说。农民形容没有树说:“消息(蝉)爬在门框上叫,人在蓬蒿下乘凉。”

“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丽的图画。”为了彻底改变这苍凉贫瘠的面貌,以张毅为首的五分场创业者们迎难而上、白手起家、自力更生,开始了一场植树造林的艰苦斗争。

在营造农田防护林网的同时,沿“六斗”渠及主排沟两旁的林带,倾力打造了一条宽阔雄伟的林荫大道。这条纵贯五分场全境、东西长10华里,宽18米的绿色长廊,栽满了加大拿杨、榆树、胡杨、沙枣、紫穗槐等树木。由于沿渠栽植,常年不断水,水量充沛,树木生长旺盛,枝繁叶茂,不仅起到了防风固土、保护粮田、改良土壤的作用,还成了一道远近闻名的绿色景观。

绿色植被给人以生命、力量和希望,张毅内心涨满了创建绿色家园的渴望。他始终怀有一个绿色的情结,把这片荒芜的平原变成一个富庶的绿洲,是他孜孜以求的梦想。

树已成了他生命的组成部分,他百般细心地呵护着这条寄托着生命理念的绿色屏障。为此,他特地从广饶县苗圃请来了李堂西老林工,指导育苗栽植、抚育更新和扶壮管护;专门成立了林业小队维护林带。他本人几乎天天骑马在林带里转悠,见谁折了树枝,便会毫不客气地狠剋一顿。

他对有关植树造林的新技术,充满了好奇和探究,总是饶有兴味地刨根问底。50年代初,中国农民代表团赴苏参观归来所作的报告,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其中谈到一种栽树机,引起了他的浓厚兴趣。在白俄罗斯草原干旱地带,苏联人用栽树机植防护林带。机上装有6个小椅子,当中有水桶,一趟即栽6行树。他与同事多次探讨此事,研究在广北平原作业的可行性,神往之情溢于言表。

为了让人们拥有一片诗意栖居的乐园,他匠心独具,营造了一处处闪现着温馨色彩的人文景观。伴随着五分场十里林荫大道的“五斗排”上有两座大桥。一座在分场驻地后面,另一座位于一队的北面。张毅对分场这座桥的绿化,作了非常用心的设计,亲自挑选了四棵挺拔的大杨树,栽植在大桥两旁,并指定了专人进行特别管护。同时要求一队的那座桥也如法炮制。这两座桥上的树,由于得到了精心培育和浇灌,茁壮成长,几年功夫就蹿成了参天大树,青葱翠绿,煞是惹眼。这不但成了一大奇观,还成了人们休憩与谈天说地的好去处。仲夏之夜,劳作了一天的人们扶老携幼,带着蒲席和马扎不约而同地来到桥头的大树下纳凉消暑。夜空中悄然闪现的露水闪,湿漉漉地在空中咔咔作响,饱含着水气的光茫。浩瀚的银河横贯苍穹,闪闪烁烁的星星像无数颗宝石镶嵌其中。在清新柔和、搀杂着青草气息的微风吹拂下,大人们给孩子们讲“牛郎织女”,说“水浒一百单八将”,话“薜仁贵东征”……把孩子们带入了一个产生无限遐想的天地。

苍天不负苦心人,有志者事竟成。昔日野草丛,很少人烟的荒原,转眼间已变成了田园整齐、林带交错的盎然绿洲。放眼望去,天空无限碧蓝,林河路相映成趣,一如巨幅油画中的田野风光,给人以如诗如画的感觉。

麦收时节来农场实习的农学院学生,对五分场郁郁葱葱的生态环境留下了强烈的印象。由于措施得当,其它地面上长不大的“小老头树”现象,在这里已经绝迹。这里天宇广袤,田野广阔,树林葳蕤连绵,渠水日夜流淌。尤其是那挺拔白杨点缀下的上万亩葵花田,花团绵簇,艳黄似海,引来了各地的养蜂人,一时间蜂舞蝶绕,恰似世外桃源。那时广北的苜蓿蜜、槐花蜜、葵花蜜名闻天下,销往异国他乡。

这些在五分场田野上纵横交错的乔灌木混交栽植的防风林带,除了明显地改变了生态环境之外,还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仅秋后收割的紫穗槐一项就收入不菲。那时各生产队长年与青州果品公司订有合同,大部分紫穗槐由该公司收购。剩余的部分,一到冬季,各生产队就会抽出几个能工巧匠,用紫穗槐编筐织篓。

一间空闲库房里,堆满了选好材的紫穗槐。地上升着用削下来的紫穗槐下脚料燃起的火堆,烟雾缭绕,火星噼啪四溅,满屋子弥漫着浓浓的紫穗槐燃烧后发出的特殊香焦味。工人师傅们,哼着小曲,抽着劣质烟叶,愉快地编织劳动工具。他们编出的或圆或方或长条形的筐篓,堆得老高老高,足够生产队来年一年用的。

一位老农场人说:“树林能涵养水分和养分,能调剂小气候,一条林带就相当于一个小型水库。可以说,小清河以北,黄河以南,绿化程度高、效果好,五分场首屈一指。张毅当属头功。”

五分场境内那条纵贯东西的绿色阵仗,如烟似雾,涛声阵阵,遮天蔽日。1961年5月6日,来广北视察的农垦部长王震,看到五分场的林荫路时,非常高兴。他对身边的李子元场长说:“这样的林荫路很好,能不能多修一些这样的路。”

将军的嘉许令农场人倍感自豪,张毅为广北人挣足了面子。

张毅有胆有识,站得高,看得远,视野开阔,富有首创精神。1960年,国家正处于困难时期,就在这非常时期,他仍然想着创建美好的未来。他毅然决策,在分场驻地“六斗”9号条田栽植了500亩苹果树。这在当时,是人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他不但想了,而且做到了。此其时,这样大型的果园在全省也罕见。茁壮成长的大片果园给广北大地带来了勃勃生机,从而打破了广北盐碱地不宜大面积栽果树的神话。在果园工人的精心管理下,果树于1966年开始见果,1968年有了产量,1970年开始步入盛果期,当年就收获苹果140万斤,不但还清了总投资,还有很大的盈余。全农场人分享了这一丰硕的成果。大批知青、学生、农场家属,从四面八方赶来帮助采摘苹果。当时正值放映朝鲜电影《苹果熟了的时候》,触景生情,香气四溢的大果园里,人们的欢歌笑语不绝于耳。在这硕果累累的金秋,各生产队的大车也忙碌了起来,络绎不绝地从五分场拉回苹果,分给职工家属。当人们呼儿唤女,大提篮、小口袋地将“国光”“金帅”“红香蕉”提回家时,满屋的芳香给清苦的日子带来了无限的希冀。孩子们啃着大苹果,那股喜悦劲简直像过年一样。前人栽树,后人乘凉。此时此刻,大伙都在感念着一个人,他就是创建果园的那策划者张毅。

为大家建设一个良好的人居环境,始终是他常抓不懈的一大课题。在他的精心规划下,居住区的房前屋后,以观赏树和小乔木混栽,除了泰山云杉、柏树、银杏、丁香外,还栽有五颜六色的木槿花、花期特别长的芙蓉树。为防止有人在树上搭晒衣物,影响树木生长,他特地在所有住房前,按规划距离打上沙木桩,拉上铁丝,供人们晾晒衣物。他爱护树木的良苦用心,由此可见一斑。

就这样,还是有人把衣物搭在树上,一旦被他看见,先是大声发问:“这是谁晒的衣裳?”如无人应声,他便会把衣服拿走,当晒衣人去找他时,他自会和你理论一番,及时地“辅导”你一课。

常常是谁家小孩折了树枝,他找大人;牲口啃了树皮,他会痛心疾首地批评饲养员、马车工或是生产队负责人。

也有人不以为然,而且啧有烦言:张毅不抓大事,专抓小事。

他知道后,哂然一笑,照样埋头抓他的“一把手工程”。

在张毅的精心呵护下,区域内的人文居住环境焕然一新,令人赏心悦目。远远望去,树木蓊郁叠翠,枝繁叶茂,岚烟阵阵中红瓦白墙时隐时现,令人如梦如幻;近看房前屋后浓荫蔽日,凉风习习,繁花似锦,香气沁人心脾。“家有梧桐树,不愁引不来金凤凰。”无边的林海引来了各种鸟儿,五分场成了鸟儿的天堂。明媚灿烂的春天,多少个东方既白的晨曦,密密麻麻的鸟儿啁啾着,响彻云天;雁阵惊寒的深秋,无数个炊烟袅袅的黄昏,成群暮归的鸟儿盘旋起降,寻找着树桠上的鸟巢。

一位老知青有些诗化地回忆说:“那时候的天多蓝、树多绿、空气多新鲜呀!玉带般的小清河碧波粼粼,河中风帆往来,舟楫日夜穿梭。天气晴好时,碧蓝如洗,都能看到青州云门山的影子。”

优雅的环境也吸引了电影导演的视线,电影《富饶的广北农场》拍摄时,就在五分场选了好几处外景地。分场驻地有一个蓄满黄河水的大水塘,岸上的大柳树树冠冲天,如伞如盖;水中荷花映日,鱼翔鹰飞。摄制组在这里拍了池塘撒网捕鱼的镜头。因嫌这里鱼小,所以鱼跳收网的镜头是到场部大水池补拍的,以至于有了“在西场撒网,到东场收鱼”这一说。

在五分场一队16号地拍防风林与拖拉机作业的镜头时,恰逢惠民地委书记王成旺来广北视察。于是电影中就出现了如下长镜头:一辆拖着五铧犁的机车缓缓开来,地委书记快步迎上前去,同跳下车的著名女拖拉机手李桂亭热情握手。镜头摇向绵延高耸的白杨树,树影婆娑,似在诉说。

广北农场在第三个五年计划中,为未来描绘出了如下迷人的蓝图“……生活的美好可以这样说:

低头瓜田

仰头桃,

待吃鲜鱼池里捞,

待吃鲜藕湾里刨。

广北农场将成为鱼米之乡,一所天然的大公园,杨柳遍布,林荫夹道,花木繁密,池塘荷花放浓香……”

可以说,上述不无诗意的美好前景,在张毅麾下的五分场,已提前实现了。

原五分场一位第一代开拓者评价道:“张毅有个性、有魄力,是个干事业的人。”这无疑是一位阅尽人间春色老人的肺腑之言。

翡翠般的原野,圆了张毅一个绿洲之梦,浓郁的“绿色”情结使他既具备了“画家”一样的大写意构思,又拥有了“诗人”般的丰富想象力。他殚精竭虑、废寝忘食,为人们营造了一片诗意栖居的大地。

农场人的无根与漂泊也许只有通过开垦与种植才能摆脱,人们需要一个安身立命的家园,而树就承担了这一角色。张毅带领第一代开拓者,把五分场建成了一个树木掩映、花艳果香的绿色家园,是做了一件功德无量的事。

“至今思张毅,精心绘田园。”一位现居滨州的老干部写下的这句诗,道出了人们的心声。

               
作者简介:张志斌,男,1957年生。广北农场人。曾供职于广北农场总场机关。业余时间写稿,作品散见于国家、省、市等多家刊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紫穗槐
香兰农场五分场45周年聚会纪录片
紫穗槐种植技术
陈凯歌:青山
【上海金山知青赴云南五十周年】心愿之旅(阿卫)
引龙河农场八分场十一队 电子相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