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农校生活趣事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农校生活趣事

作者丨车新国    摄影丨刘文明

1994年,也就是我上班的第二年,由于工作需要,我从二中调到农校。说实在话,当时对于这次调动是有抵触的,我在二中教的好好的,再者,我对农校的印象也不好,听说那里的孩子很野,经常打架。不过也有好处,这里离家只有二里地左右,回家方便了。俗话说“端人家的碗受人家管”,也没有办法。也许我这人比较随和或者说是没心没肺,一段时间后,我就适应了,其实这里也挺好的,这里的老师和学生都是很可爱的。

接新生

开学报到后,学校安排我的第一项任务是接94级计算机班新生,同时让我担任计算机班的副班主任。当时班主任是宁老师,所谓副班主任就是协助班主任管理班级,说白了就是干班主任的活,不拿班主任费,当时班主任费一月15元,能买两瓶琅琊台酒呢。

接新生工作比较简单,就是帮着学生搬行李,介绍一下学校情况和注意的事项。一来二去,等到安排得差不多了,我在讲台上介绍自己时,大部分学生大吃一惊,他们都以为我也是学生,和他们同学呢。

记得有一位家长领着他女儿来报到,上前问到“老师贵姓?”

“免贵姓车。”

“巧了,我也姓车,老师大号怎么称呼?”

“车新国。”

那人哈哈笑起来,“我比你高两辈,来来来,这是你小姑,今后多多照顾一下。”

我一脸蒙圈,好尴尬……

请客

当时和我一起来农校的有六名老师,四个男老师和两个女老师,两个女老师都有男朋友了,而我们四个都是单身。只有我会做饭,于是我的宿舍便成了他们的食堂。不过农校的老师都是很热情的,时不时地叫我们去家里吃饭。

记得刚来不久,有一位老教师请我们吃饭。据说是看上了我们中间一位老师,想介绍给他的一个亲戚。

老教师太热情了,从地下挖出埋藏了近十年的四特酒来招待我们。结果到最后除了我还算清醒点外,他们三个都喝多了,有一个还吐了一地,出尽了洋相。

刚开始的时候,老教师请客觉得不好意思,提两瓶酒,次数多了,就提一瓶,到了月末,一瓶的钱也没有了。记得有一次我和另一位老师给孩子买了个气球就去了。由于我们不请自到,老师也没有准备,直接给我们煮了一锅面条吃……

后来,有一位年轻老师请我吃水饺,买好了白菜、肉和面。

等我去后,他说“哥,我不会和面。”于是我就和好面。

“我调馅调得也不好。”于是我接着切好肉,切好白菜,调好馅。

“哥,我擀皮擀得很厚。”我接着擀皮。

“哥,我包的饺子捏不紧,容易破。”无奈,我又开始包。

最后,水开了,“哥,我怕下烂了。”

我忍无可忍,问道:“你到底会些啥?”

“哥,我会吃……”

相亲

农校是一个职业学校,学校对学生的成绩要求不高,老师平时上完课,自由时间很多,大部分老师都很能玩。但也有一个不好的地方,就是这里太偏僻了,学校里男老师多,女老师少,年轻老师找对象难。这也是我们四个面临的问题。

不过这里的老教师都是很热情的,四处给我们张罗。当时老师是不受待见的,别说乡政府的干部,就是商店的售货员也不正眼看你的。我们都是从农村出来的,知道农村的苦,所以一般不会再去找农村户口的。就这样,在乡政府及附属单位的女职工,各种工厂的工人,总之,但凡有工资的,都是考虑的对象。

我们四个中有一个最先找到女朋友,那时农校校园里树高林深,正是谈恋爱的好去处。到了晚上,他俩有时会在校园里走走。有一次,一个哥们鼓动我们去跟踪,看看他俩在说些什么。本身我没有什么兴趣,却不能扫了他们的兴,于是就跟着去了。我们偷偷地跟着,又怕他俩发现,不敢太近了。看他们有说有笑,最终也不知说了些什么,扫兴而归。

在这个期间,很多老教师也给我介绍了几个,大多见一次面就黄了,也没有什么印象了。只有一次印象较为深一些。那个女孩好像是黄河河务局的职工,应该还是个大学生。第一次见面就问我平时课余时间干些什么。我说平时打牌、打乒乓球之类的活动。记得她一脸鄙视的样子,然后苦口婆心地劝我不要这样了,一定要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学习,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将来要干出一番事业等等。我诚惶诚恐地看着高高在上的她,怎么也没有感觉出是在谈恋爱,好像在上政治课,忽然觉得自己一无是处,差距太大了,我这个人野心不大,也没有那种毅力,于是见过第一次后,就再也没有见第二次,也不知道那个女孩现在怎样了。

记得有一位教师说过我们,你们还不如咱们的学生,你看他们才来了几个月就开始成双成对的,而你们都这么长时间了,连个对象都找不上……

95年和96年,我被借调到县图书馆办计算机学习班,这两年学校又分来了一部分女老师,可是等我再回到学校,她们大都名花有主了。直到97年我正式调到垦利技校上班,才找上对象……

招生

农校地处偏远的农村,又是一所职业学校,尽管学校想了很多办法,尝试了各种渠道进行合作办学,有一定的效果,特别是96年学校办了一个初中后“3+1”办学模式,效果还是很明显的。但在这之前,特别是95年,招生情况不乐观,于是学校就发动老师们到村里招生。

当时学生初中毕业后,第一选择是一中,然后是二中,再就是普通中专,还有一大部分学生直接不上学了,职业中专是最后选择。针对这种情况,学校里先从教育局找出当年考生的底子,然后根据情况印发录取通知书,按照乡镇分派给老师。

记得我和宁老师负责宁海和胜利两个乡镇。我们拿厚厚的一摞通知书,先坐车到宁海,再骑自行车到各村里。于是我们俩就骑着自行车挨个村转,一天也转不了多少村。按照通知书上的名字打听到住址,直接送到家里去,和家长说明学校的情况和孩子被录取的事情,解释一番。那时很多家长看到录取通知书是很激动的,说明孩子终于考上了。不过可能也就是激动那一会儿,最终来学校报到的并不多。

尽管学校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也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特别是96、97年,但终究还是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慢慢的走向败落了,当时很多老师都想着要调走。于是就开始自嘲起来,调到市里的叫去市(世),调到县里的叫上调(吊)等等。

在农校工作的三年是我无比留恋的,学校里组织过很多文体活动,各种各样的学习班,在那里虽然过得很清苦,但很快乐,多一份和睦,少一份勾心斗角。老师们和学生们之间的关系也很好,记得94级计算机班的学生毕业时给我买的纪念品和给我的留言我还保留着,直到我结婚时,他们还买了鲜花前来祝贺。

到了2001年,也就是农校成立20年的时候被合并到县城里了,改名叫垦利县职教中心。到现在18年过去了,农校已经成为历史了,但我对农校的感情却依然很深,对农校的记忆依然清晰……

作者简介:车新国,山东省东营市人,垦利区作家协会会员,就职于东营市垦利职业中专,文学爱好者,利用业余时间写一些诗歌、散文,喜欢用文字写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青春留痕:我的二高,我的梦
向老教师学习
中学教师评职称工作总结(新教师)
教你几招应对孩子对老师的抗议
教师绩效工资引发校园多重矛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