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地瓜情思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关注微信公众号“东营微文化”,每天推送有温度的文字!


地 瓜 情 思


作者|丨朱海梅  摄影丨刘文明  编辑丨茶醉

种地瓜

小时候家家户户种地瓜,地瓜生长期很长,谷雨时节栽秧,霜降后才收获。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缺衣少食,忙活一年交公粮后余粮总是不够吃。于是每家每户都要种上几分或半亩多地的地瓜补充口粮,地瓜是一家人一冬一春的口粮。

开春,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在自家的大炕上,用半截砖头或是自家踩的羧基盘一个地瓜炕,里边用细细的沙土堆满用来培育地瓜秧子。地瓜炕盘好后,母亲会把精心存放的地瓜种小心翼翼地“请”出来,然后把地瓜种按照一定的间距仔细地摆放进沙土中,撒上适量的水再用沙土埋好,最后在上边盖一层薄膜,为了保温四周的缝隙再用旧棉絮堵上。地瓜秧的培植需要很大的耐心和细心,要根据天气变化随时增减上面的盖头,地瓜秧子很娇气不能冷了也不能热了,保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才能茁壮生长,否则即使发芽了也只能长成弱不禁风的小苗苗。地瓜秧子的优劣直接关系到秋后地瓜的产量,所以马虎不得。地瓜炕是严禁我们小孩子靠近的地方,生怕把地瓜秧子糟蹋了。

谷雨一过就要准备种地瓜了,葱绿可爱的地瓜秧子被小心翼翼地移出来,一般都是100棵扎成一把,父亲会根据地块的大小预先估算需要多少棵,估算好了才会从地瓜炕里移出足够的地瓜秧子,起初移载的都是长势最好的。母亲会提前煮上一大锅豆子或是豆麻饼作为肥料备用,一切准备就绪,这时候我们姐弟几个才派上用场,帮着拿工具(水桶、铁锨、舀子、小撅头等等),一大家子浩浩荡荡前往瓜地,队伍着实壮观。栽种前,父亲总会先做好分工:自己负责用小撅头挖坑(技术含量高,不仅间距一致,深浅还要有数);母亲负责把地瓜秧子按照一个方向栽到坑里,最后埋上适量的土(这个技术含量也很高,地瓜秧子埋得深浅也关系到成活率);姐姐和我负责从沟渠边抬水并用舀子把适量的水浇到坑里,三妹和小弟则负责端着小盆子往坑里撒豆子(豆子距离地瓜秧子根部的距离是一定的,不能远了也不能太近,远了不起作用,近了容易烧了秧苗根),分工到位后开始动工了,各就各位有序地忙碌起来。父亲的指令就是我们行动的准则,他指到哪我们干到哪,路过的村民看到我们一家子热烈的劳动场景纷纷驻足观望,都说我父亲领导有方,一家大小一个不落齐上阵,用父亲的话说就是:大人有大人的活,小孩有小孩的活,只有好好干才能活的好!随着地里成片的地瓜垄堆起来,地瓜秧子也被拔了一茬又一茬,到最后只剩那些茎叶细小的,母亲还是不舍得把它们处理掉,说是怕地里缺苗等着补苗用。从第一天种到最后补齐苗差不多要历经大半个月之久,等到所有地瓜秧子被拔走地瓜炕才完成它的使命。

刨地瓜

霜打薯叶开始刨地瓜,这时除去奶奶年长腿脚不灵便外,其余一家六口在父亲带领下全部奔向薯地。

母亲推着推车子,车梁子两边绑着大篓子。父亲很勤快,农闲之际自己用荆条编制的大篓子、提篮子,此刻都派上了用场。篓子里边放着铁锨、镰刀、包袱等工具。我和大姐每人挎着一个提篮子,跟在母亲身后。父亲常说“干活干活,只有干才能活”,有了父亲这个理论支撑,无论酷暑严寒我们姐弟四个从没敢反驳说“不去干”的。

刨地瓜是个力气和技巧活,首先要用镰刀把地瓜蔓割下来露出鼓鼓的地瓜垄,肥硕的地瓜透过膨胀的裂缝向我们招手。割地瓜蔓是母亲的活,母亲往手心里吐一口唾沫两手相互搓一搓握镰弯腰,挥舞镰刀虎虎生风,母亲干活很麻利,那些七缠八绕的分不清是哪一垅的地瓜蔓被母亲的左手从根部撩开卷起,右手挥镰齐根割断。继续向前边卷边割,直到卷起长长的大卷堆。地瓜蔓缠绕在一起很难分的清,大姐和我就合伙把地瓜蔓子抱到沟渠边,地瓜垄才得见天日。

父亲开始用铁锨刨地瓜,父亲边刨边告诉我们怎样用巧劲才能刨出完好无损的“把地瓜”。父亲再三强调不能把地瓜刨烂了,即使破一点皮也不易储存。三妹和小弟迫不及待地等着地瓜出土,只见父亲找准位置一锨下去,利落地端起,三四块地瓜就随土露出了大半个身子,像穿了紫红小袄,三妹和小弟抢着用手掰开剩余的泥土费力地把地瓜从土堆里抱起来大声地欢呼:“地瓜出来了!”

父亲下锨很准,每一铁锨都是稳稳地挖出地瓜,我们一边从铁锨下捡出一块块大地瓜,一边分享着秋收带来的劳动乐趣。

吃地瓜

祁林《咏红薯》:红薯汤,红薯馍,没有红薯不能活。吃得口酸血不稠,昔日红薯好处多!

地瓜营养丰富,口感甜,做法多样,老少都爱吃。在吃之前要先把地瓜分类:首先挑选出地瓜种——用来培育明年种的地瓜秧子。地瓜种要挑大小适中表皮光滑,一点伤也没有最上等的。因为地瓜种优劣决定地瓜秧子的质量,地瓜秧子质量直接影响来年地瓜的产量。地瓜种由母亲挑选,选好后母亲会用几个箩筐(底下垫上废旧的棉絮以防地瓜种被磕破皮)盛起来,小心翼翼搬到炕梢头暂存。地瓜种挑出后剩余的大部分地瓜就需要姐弟四人分类搬运了。按照父亲的要求挑出长相较好大小匀称的地瓜,在里屋选一处僻静的大角落存放。那些长相奇特外皮粗糙,有糟粕的就统统被搬到墙根下,等着天气好时切成地瓜干。

要说起吃地瓜,那讲究可多了。最常做的就是蒸地瓜,一口七印锅,锅腰里放上篦梁棍子和篦子,围着锅腰摆地瓜,为了节约空间里三层外三层摆满。然后在锅口上再摆上一根长度适中的篦梁棍子铺上大号篦子,最中间放上一满碗咸菜(把咸菜条、鸡蛋、葱花和食油搅拌均匀),碗的四周则摆上两圈白面卷子(这个是专给奶奶蒸的),卷子外层则是几圈鲜黄的窝窝头,贴近锅边部位摆上一层地瓜­­——易烤成焦黄状。姐妹几个都愿意吃这个位置的地瓜,每到掀起锅盖的时候我们就围在锅台边,母亲担心热气烫伤我们,总是赶走我们。我们也很配合,不过都留着心眼互相瞅着一步步往后挪,与锅台始终保持等远的距离,谁也不想落后,等母亲把冒着热气的锅盖搬起后,我们便呼啦围拢过去,挑选自己顺眼的,生怕被别人抢走。母亲看到我们垂涎欲滴的样子,总会一边吹拂着热气,一边麻利地捧起一块块放在盖帘上。外围拾完,再把窝头和白面卷子分别盛放在不同的盖帘上,母亲总会把白面卷子放在高高的橱柜上,防备我们偷吃。最中间那碗香气扑鼻的咸菜也会被束之高阁,和白面卷子并排放在一起——奶奶专用,我们从来不敢奢望。但那鲜黄的窝头又实在不服胃口,就只好把注意力放在地瓜上,上层出锅后,下层的地瓜一般不会再起锅,谁愿意吃哪块自己直接从锅里拿就好。

小弟年龄太小,这样的饭食他实在难以下咽,母亲就会在灶膛里烧上几块金黄流油的烤地瓜。这是母亲对弟弟唯一偏爱的美食,姐妹三个虽然眼馋但都懂事,不会和弟弟抢食。

剩下小块头或表皮不光滑的,奶奶就会剥掉瓜皮切成薄瓜片,晒成地瓜干当零食吃,或是掺上少许白面擀成地瓜饼,香甜可口比窝窝头好吃多了。熟地瓜干晒成八成干就被我们抢着吃光了,嚼在嘴里特筋道。为了能让我们吃得尽兴,奶奶经常会颠着小脚不辞辛苦换着花样做成零食。片片瓜干瓜饼承载着奶奶的厚爱。

母亲会利用短暂的农闲时间在院子里支起地瓜刀,切成厚度均匀的瓜片晾晒到屋顶上,每隔几日翻晒一遍。遇到阴雨天就赶忙收起来,如果淋到雨就会发霉变质生上青苔,味道就会大打折扣。晾晒好的地瓜干会被收拢到仓屋粮囤里,满满一大囤将是一家人来年春天重要的糊口粮。

在那个粮米匮乏的年代,地瓜曾救活了无数人的命,即是主食又是零食,温暖了我的胃。如今虽然市场上的地瓜品种多样,地瓜做成的辅食制品也是五花八门,但是我依然只钟爱自家种的地瓜,味道是任何新品种都无法替代的。

作者简介:朱海梅,广饶县丁庄镇中心幼儿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009】“我的父亲母亲”全国散文、诗歌有奖征文大赛吴俊泉作品
哦红薯干
地瓜掐尖可增产二分之一到一倍【转】
小说《富屯溪》(8)
李明君《黑白面条》
山东菏泽 / 宝栋 【散文】/《故宅沉思(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