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在被骗中享受拾麦子

1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在被骗中享受拾麦子



文丨何跃文   摄影丨旅途

在过去的记忆里,夏天麦收,“龙口夺食”的时节,有一件好玩的事情,那就是拾麦子。拾麦子是在生产队的年月,分田单干之后,各人忙自家的,地里很少有落下的麦子,拾麦子自然成了一种记忆。
生产队的时候,抢割、抢运、抢打,一片麦子割完,运到了场里,地里落下很多,于是,人们都等着拾麦子,谁拾归谁,这样,拾麦子便成了一场热闹的抢夺战,也是“颗粒归仓”行为。
拾麦子是统一行动的,只有在队长下命令之后才行,所以,拾麦子是一种公平的竞争。队长一声令下,男女老少,大人小孩一轰而上,像一阵狂风,在一大片麦田刮过,满地遗散的麦子就所剩无几了。人们往往是先抢大堆的,再拾零散的,不一会,人人都拾下一大堆——这是年轻力壮的,那些老人行动很慢,有的还坐在地上拾。
最有意思,最能刺激我们积极性的,是在大人们拾完麦子之后,去忙他们的活去了,剩下零零散散的,这是我们小孩大显身手的时候。我们拾麦子用不着督促,自觉自愿,积极性很高。因为,父母许诺我们,拾的麦子归自己所有,自己可以拿去换“夹河滩”的杏(我们自家的杏早已被我们吃光,而夹河滩的杏因为在河滩峡谷,光照少熟得晚,正好成了我们向往的地方。夹河滩的人常常拉着他们的杏,非常诱人地在村中吆喝而过)、可以换西瓜、换甜瓜,这就是我们拾麦子的最大动力。
父母给我和弟弟每人发一个袋子,自己拾的麦子就装进自己的袋子里,看谁拾的多,这又是一种动力——为了荣誉。
为了香甜的大杏、西瓜、甜瓜,为了自己在用自己的麦子换东西时小伙伴们羡慕的眼光,也为了在父母面前的荣誉,我和弟弟是一刻也不停地拾麦子。特别是我弟弟,积极性最高,他为了拾麦子,连饭也顾不上吃,拾满了一篮子就送回来,拿上一个凉馒头就又出发了。
天黑了,我们俩才回家。回家后,还要忙着把拾到的麦子掐了杆,光留下麦穗,在灯光下搓、踩、簸成光粒。拾的麦子装进自己的口袋中,看着自己的口袋一点点肿胀长高,心里那个满足和成就感,是无法表达的。
弟弟看着他的袋子比我的矮,就凑近了我,讨好似地说:“哥,我的和你的差不多哦,只差这么一点点。”他用拇指和食指间的距离表示差距。我揶揄他:“不对,只有这一点点。”我故意用他的方法,把差距显示得更小,于是,弟弟就更加高兴了,他对自己的自欺欺人很陶醉,高兴地说:“我明天会赶上你的!”
弟弟为了在拾麦子的大事上赶上我,他早上起来的比别人都早。对他的这种荣誉感,我很高兴,也很心疼——他毕竟只是个十一二岁的孩子。他的那一点点孩子特有的向往和追求是那么一种令人心酸的可爱。
弟弟和我拾麦子走出去的路越来越远。拾了近处的,拾远处的;拾了自家队上的,拾别家队上的。拾完了麦穗,弟弟依然没赶上我,于是,他没办法了,想了一个招,就是扫散落在路上和地上的麦子粒。这对我也是一个启发,于是,我们弟兄俩就又比着“扫麦子”了。
散落在地上的麦子粒,扫起来,麦子少,土多。弟弟力气小,搬不动,就得一回一回往回运。回家的路往往有好几里,弟弟付出的劳动是可想而知。
扫的“土麦”需得过筛,然后再拿到水里去淘,淘净了,还得晾干。这样,一天下来,弄不了几斤麦子。弟弟和我却乐此不疲——看着自己的麦子袋一天天长高,父母为我们的勤劳高兴,还能换好吃的,一切劳累都不在话下。
麦收和拾麦子终于划上了句号,我们弟兄俩再也不用起早,比赛拾麦子了,自己的麦子袋也快满了。这时的弟弟很是高兴,经常问我:“哥,咱什么时候去夹河滩?”“去夹河滩干啥?”我故意问。弟弟于是就非常吃惊、焦急甚至“鄙夷”地看着我,就如同鲁迅的“圆规”笑他“法国人不知道拿破仑,美国人不知道华盛顿”一样。
“去夹河滩换杏啊!”“奥!”我故意恍然大悟,“等有空的时候再去”,我应付道。“去晚了就没有杏了!”弟弟着急地说,“哥咱去吧,我想吃杏”,弟弟不屈不挠地坚持。“夹河滩有来换杏的,不用着急,等着就行,何必去跑那么多路”,我宽慰弟弟说。弟弟没办法,只好在家等。
弟弟来回摩挲他的麦子袋,惜如至宝。在热切的等待中,过去一两天了,换杏的还不来,弟弟就开始埋怨换杏的不会做事,说这是多好的麦子呀等等的话。有时,他凑近我说:“哥,西瓜也好吃,还有甜瓜,那味真好!”说着说着,他就失神地向往起来,眼中充满了孩子特有的天真、淳朴、馋像。我的心中一酸,眼睛就发红,想流泪。弟弟看我这样,吃惊的问:“哥,你咋啦?”“没事”,我强忍着泪水,逃也似的离开了他。
多好的弟弟呀!为了他那一点点在现在看来太微不足道的希望,他人也累瘦了,脸也晒脱了皮。从弟弟的身上,我深切的感受到,希望和追求在人身上会激起多大的力量啊!希望和理想对人类来讲,是不可或缺的,“这正如美化了山形山色的雾”,它使我们在艰难的路上走了很远,却不知道累。
最使我不能忘怀的是,父母把我们拾的麦子晒干弄净,倒进了家里的麦囤里。当时,弟弟是多么失望啊!他的眼里充满了委屈的泪水,却什么也不说。
其实,我早知道,“什么换杏、什么换西瓜、甜瓜”,都是父母骗我们的话。我没告诉弟弟这一切。拾麦子,是那个季节,是农村孩子共同的劳动,这种父母对孩子的不是欺骗的欺骗,家家都有。我知道,那个时候,我们除了最基本的生活,是不允许有其他任何别的“奢求”的。我疼爱弟弟,只能去用空洞的话语安慰安慰他。
现在,我的儿子已经长到和我弟弟当年一样的年龄。他们的嘴里说出的是对父母无穷无尽、花样百出的要求。我想,他们应该懂得,正是当年和我的父母一样的父母们对孩子要求的拒绝甚至是为了孩子们更加勤劳而采用的“欺骗”,才有了今天父母们对孩子愿望的满足和对孩子们的“践诺”。有时,我甚至想,拒绝也是给予,它使孩子们懂得怎样才是真正的生活;一味的给予,孩子们在得到的时候是不是也失去了什么。
我儿子写了一篇日记,说的是人要信守承诺,不要“轻诺寡信”,并且对曾子杀猪以“践”自己对孩子的承诺之举,倍加赞赏。我要说的是,现在的孩子们千万不要认为我们的父母就不信守诺言。我们在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变失望之后,每年都会这样拾麦子,这是生活的需要。
特别是弟弟,他好像非常“健忘”,一次次“受骗”之后,又心甘情愿地再一次次被骗,但是,拾麦子的热情和期待总是那么旺盛新鲜。如果有人问这为什么,我要说,劳动已经成了我们的本能和需要,没有什么理由,更没有什么条件。特别是在希望诱引下的劳动和日渐增多的劳动果实,在那匮乏艰涩的年代,对我们简直就是一种难得的精神享受。




作者简介:何跃文:祖籍陕西咸阳市泾阳县,现供职黄河口垦利黄河河务局。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土语乾坤大,风雅语境阔

冶峪河的水声

口子·响潭·渡槽·黑松林

红 芋

难忘那场春雨

情话黄河口

偷 老 鼠

家乡的窑洞

感受秦岭

村南那片柏树

东营微文化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征稿要求:散文,小说,随笔,字数在300-2000字以内。投稿需原创首发公众号作品,文责自负。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好,回忆
寓言故事:猴吃西瓜
最后的麦田
家事春秋:父亲的瓜园(作者 马淑宝)
一把手
甜瓜怎么种植你知道吗?正好与种西瓜相反,这样管理长得又多又好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