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黄 河 水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黄  河  水 







 文丨宁德华     编辑丨文姐

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黄河水,养育了我。
我家距离黄河15公里。尽管看不到黄河水流,听不见黄河水声;尽管小时候喝不到黄河水,喝的是地下水;但仔细想来,还是黄河水养育了我,滋润着我慢慢长大;是黄河水成就了我,浇灌着我一步步成长。

半瓢水冲走恨和怕

第一次接触黄河水,竟然让我又恨又怕。
我家是山东省东营市利津县盐窝镇虎滩社区郭东村,老家是东营市垦利区胜坨镇宁海社区宁家村。从郭东村到宁家村仅15公里,骑自行车一个小时就到。可是,中间隔着一条黄河,15公里的路程有时候要“走”一天。
记得小时候有一年春节,父亲带我去老家给伯父拜年。早上刚出太阳的时候,我和父亲就来到了黄河边,坐上小木船,摇摇晃晃地向对岸驶去。我看到黄河里不时从上游漂来冰块,有大有小,被黄河水冲着往下游漂去。小船到达黄河中心的时候,不料被两块大冰块夹住,连冰块带船一起顺水向下游漂去。艄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用了半天的功夫,才把冰块撑开,吃力地划着小木船慢慢地向上游“爬”。奔流的黄河水“哗哗”地响着,飞起来的浪花不时打到船上。浪花打到船上一次,我就吓得哆嗦一下。直到天黑时,小木船才靠岸,我已冻得手脚麻木,不能走路了。父亲抱着我来到伯父家,啥也没说我就爬上热炕头钻进了热被窝。
暖和过来以后,我回想起小木船在黄河中挣扎的情景,心里又恨又怕。恨的是黄河冰,它夹着渡船不能前行;怕的是黄河水,不但直往身上泼、弄得浑身冰冷,而且还真怕黄河水把我打到黄河里去。
大概是炕头的暖热作用,一会儿我口渴了,就从炕上下来,在一个矮小的缸瓮里舀了半瓢凉水,咕嘟咕嘟喝了个痛快。
喝完水,我吧砸吧咋嘴,舔舔嘴唇,好奇地问伯父:“伯伯,您的水缸里咋放这么多的糖啊?”
伯父有点不解地说:“没有哇,没有放糖啊。瞧这孩子说的,谁家的水缸里放糖呀?”
我反问:“真的没放糖?”
伯伯说:“真的没放糖!”
我肯定地说:“不可能,要是没放糖,水就根本没有这么甜!”
伯父明白了,笑着说:“这是黄河水啊,是你大哥从三里地以外的黄河里挑来专门给我沏茶喝的呀。那个大缸瓮里是咱村里的井水,平常做饭用的,也比咱郭东村土井子里的水好喝。”
我尝了尝大缸瓮里的水,确实比我们郭东村土井子里的水好喝得多,但比起黄河水来,那可差远啦!我对伯父说,我要带一嘟噜黄河水回家给小伙伴儿们尝尝,我也显摆显摆——在我们老家,整天都喝这样的、就像放上冰糖一样的、甘甜甘甜的黄河水。
就这样,一瓢水冲走了我心中的恨和怕,让我爱上了黄河水。但是,对黄河冰还是有点耿耿于怀。

一块冰破解携水难

长大以后,我经常下洼拾草,有时候也借拾草的机会削荆条或是割苇子,卖点儿钱添补家庭生计。在这段生涯中,我爱上了黄河冰。
削荆条、割苇子,就要到海边去,可那里没有淡水。从家里携带水吧,那时候没有既方便携带、还不怕摔打的塑料壶、塑料袋,家里有水嘟噜或是军用水壶的,带上一嘟噜或是一壶水,可不到一天就喝完了,解决不了根本问题。针对到海边削荆条、割苇子都是冬天这一特点,我们就在黄河里砸上几块冰放到小推车上带着,携水难题便迎刃而解。
有一年进了腊月,我们七、八个要好的大小伙子聚到一起,商量着到刁口削荆条或是割苇子,换点儿钱买年货。我们每人推着一辆小推车,将半口袋干粮、一个白萝卜瓜子、一卷铺盖、两把镰刀装到小推车上,4个人带上一口小耳锅,凌晨4点启程,中午12点就到了刁口。100多里路哇,仅仅走了8个小时,中途还拐了个弯多走了10多里路,到黄河里每人砸了一块冰放到小推车上,作为这几天的饮水。到刁口一打听,哎,真是巧啦,天津造纸厂正好来刁口收购苇子,一小推车苇子能卖十七、八块钱呢,在那个“割资本主义尾巴”的年代,我们从来就没见过这么多的钱啊!“发财啦!”我们高兴地欢呼着奔跑起来,向着“两接水”苇子场快速进发。
黄河与大海交汇的混合水,我们叫“两接水”,大概是河水与海水、淡水与咸水“两水”相接的意思。这里长出来的苇子质量好,瓷实。但是,这里没有淡水,因为海水的侵蚀,黄河口门的冰也是咸的、苦的。所以,这次我们带来的黄河冰就成了宝贝。有3个十六户的伙伴初次下洼经验不足而没带水,我们就送给了他们一块冰,为他们解了燃眉之渴,他们非常感激,3个人异口同声地说:“真是多亏了你们啦!”
到了晚上,我们在宽阔的草地上露宿。挥动镰刀割一些一人多高的茅草搭好窝棚以后,我们就围拢到一块没有草且干燥的空地上,4个人一组,每组支起一口小耳锅,锅里放上黄河冰块融化成水,将水烧开以后放入玉米面,搅和均匀,就馇成了粘粥。在馇粘粥的同时,我们4个人围着一口小铁锅,将自己带的干粮放到锅底下的火里烧热,然后吃着热干粮、喝着热粘粥、就着白萝卜瓜子、连吃带喝……,哎呀,那个香啊,一个个直吃得肚子圆溜溜地鼓起来,松松扎腰带子再喝上一碗,方才罢休。

满畦水浇开幸福花

真正体验到黄河水的巨大能量,是从浇灌土地开始的。
改革的春风,吹绿了神州大地。1980年春天,我们大队将土地分到了各家各户,全村高兴得和过年一样,都盼着到麦秋打下麦子吃一顿白面馍馍。
不料想遇到了干旱,正在返青的麦苗开始枯萎。为此,县里和公社里想方设法挖沟筑渠,好不容易引来了黄河水。可是人们却说,雨水是“竖水”,养地,越下雨、地越暄腾;河水是“横水”,毁地,越浇水、地越板实。所以,没有一家浇地。我就说,黄河水是甜的,绝对不会毁地。我说服了家人,给我家的麦田一畦一畦地浇满黄河水。第二天再到麦田一看,麦苗都直立起来,一夜之间长高了许多,绿油油的,生机盎然。乡亲们看到我家麦田浇水后的喜人景象,都给自家一畦畦的麦田浇满了黄河水。
这年,全村小麦大丰收,我家一下子就打了4000多斤小麦!家里的水缸、箱子、柜子、麻袋、口袋、布袋子等等,都装满了小麦,摆满了屋子里的角角落落,多年来空空荡荡的土坯屋子里,一下子充盈起来。尽管装小麦的麻袋、口袋、袋子有长有短、有粗有细,摆起来、摞起来很不整齐,但是,咋看咋好看,咋看咋顺眼,咋看咋舒坦。
父亲和我套上小毛驴拉着地排车,把最好的“上扬头”小麦拉到虎滩粮所交上公粮,然后将大半口袋小麦拉到大队的磨坊里加工“八一面”(100斤小麦出81斤面粉)。磨坊里,面粉加工机一夜没停,全村人都来加工面粉,孩子们都嚷着要吃白面馍馍。排队两个多小时,我家的小麦才加成面粉。中午,在我们全家人尽情地吃了一顿纯白面蒸的馍馍。
第二年,我开始采取“大水压碱”措施利用黄河水改造盐碱地。可叔叔大爷们又说:“不能浇地,退海之地,碱随水走、碱随水来,地越浇越碱。”我来到虎滩公社农技站求教,农业技术员教给我“大水压碱、开沟躲碱、雨后截碱”的一整套改碱方法,取得了意想不到的好效果,在盐碱地上创出了亩产籽棉386公斤的高产,成为惠民地区第一批“科技带头户”。
1982年,我当选为六届全国人大代表。

两张纸写满疼与爱

真正从心里疼爱黄河,是在干河以后。
“干了、干了,黄河干了,我是从黄河里骑着车子过来的。德华,快走哇,我带你去看看!”大哥没进院子我就听到了嚷嚷声。
“啥?黄河干啦?走,看看去!”我跳上大哥的自行车后座奔向黄河。
汹涌澎湃的黄河,没有了波澜壮阔的风采,只剩下冲刷成波鳞状的黄沙河床,静静地躺在那里,任凭人踩马踏车轮碾压。不远处,有一汪残留的水洼,围着一大帮人抢水,有的推着缸瓮,有的挑着水桶,还有的老太太竟然用洗脸盆端水……。
尽管再去老家过黄河不用坐船、很方便,可不知为什么,我却高兴不起来,像是丢了什么。
“啥时候来水呢?”我问大哥。
“不知道。”大哥摇摇头。
幸好,几天以后,黄河水来了,我的心又恢复了平静。
可是从那以后,每到春夏之交,黄河水总是很少很少,我就开始担心,担心干河。担心毕竟不起作用,黄河还是干了,而且年年都要干一回。
“能让黄河不干吗?”我问大哥,问父亲,他们都说不能。
“能把夏天的黄河水存起来春天用吗?”我问谁,谁笑我。
可我觉得:黄河不能干,黄河不能没有水呀!
看到黄河真的干了,我从心里发出了歇斯底里的呼唤。
1983年6月6号下午3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六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开幕,我坐在人民大会堂万人大礼堂的15排3号,聆听国务院总理作《政府工作报告》……
作为一个种地的农民,能当选为全国人大代表,我打心眼里感到:我们的国家最讲民主!每年全国人代会召开之前,我都深入全县农村调研,听取群众的反映,征求群众的意见,然后向大会提出意见、建议。每年参会之前,我还要到黄河上去,瞧一瞧黄河滩的庄稼,看一看黄河水流的样子,听一听黄河流水的声音……针对黄河干河,我写出了以“黄河一干,我们着急,利津县着急,东营市着急!胜利油田因无淡水回填,油井被迫关闭,原油无法开采;农田等水灌溉,人们吃水困难……建议国家加强黄河管理,采取措施,丰存枯用,让汛灾和旱灾在黄河上消失”为主要内容的《关于加强黄河管理合理使用黄河水的建议》,写满了两张纸,得到了六届全国人大代表、东营市副市长李启万的大力支持,联合潍坊、滨州等地市的31名代表签名后提交大会,引起了国家水利电力部的高度重视,以“(87)水电水管字第40号文件”对《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第192号建议》进行了答复,为探索黄河水调节、实现黄河不断流提出了基础性意见建议。



作者简介:宁德华,网名息事凝人,利津盐窝虎滩人,生在农村,长在乡下,工作在县城,“农民记者”退休,闲暇无事喜欢回忆往事,能与大家共享也是幸事,若能引起共鸣更是享受。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耳朵历险记

牙的遭遇

好吃的秘方

回荡在黄河上空的画面

美丽的脊梁

晨 练

重建“探宝村”

黎 明 之 约

吃 饭

戒 烟 秘 方

铭刻在心底的感动

逛 县 城

路·桥·车 ——东营发展三部曲



东微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征稿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个凉皮小推车一个夏天都能挣10几万 调料水和辣椒油做的好
伯父的方很绝,治疗鸡眼
蒹 葭
蒹葭苍苍 花样芦苇
程银昌:红薯串起来的故事
怎么做出劲道的面条 我国的小麦粉有哪些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