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烧 秋

《东营微文化》为东营市作协重点扶持文学公众号。平台宗旨:体现人性本真,歌颂人间温暖,传播正能量

烧   秋

文丨崔吉明    图丨韩健

秋高气爽,白云悠悠。当秋风把田野吹得五颜六色的时候,一个沉甸甸的丰收季节到来了。记忆里浮现出沃野里那一片片雪白的棉花,橙红色的高粱,金黄色的谷子和玉米。秋的记忆已在脑海里依稀远去,铭刻在心的是,少儿时在庄稼地里烧烤的滋味和乐趣。
烧秋就是把已经或即将成熟的大颗粒的庄稼,在田野里弄些干柴草烧熟了吃。这样的野餐,一半是为了充饥,一半是为了解馋,因为它的香味太诱人了。
烧毛豆是一种取材容易,操作起来比较简单的烧烤。小伙伴们到豆子地里拔几颗豆粒饱满的豆子 棵,挑一个平坦而又干净的地面,先把豆棵放在一边。到豆子地里收拢一些干豆叶,在平地上铺开,把豆棵子放在豆叶上。火苗燃起,火光中发出一阵阵噼里啪啦的脆响,声音慢慢小了下来,豆棵在火堆里稍焖一会儿,豆子便熟了。小伙伴们每人拖起一棵烧熟的大豆,扒开豆荚把豆子放进嘴里,一个个烫的龇牙咧嘴。因为烧毛豆,我们还惹了一次祸,生产队里有一块离村较远的土地,种上了小麦。因为天气干旱,出苗困难。生产队长安排我们六个放秋假的学生去砘地,两人一组,一人驾辕,一人拉边套。每天上午和下午,大约砘三四个来回,就急不可耐地停下来烧毛豆,二十多亩地,七八天还没砘完。一场小雨过后,生产队长检查小麦出苗情况。到我们砘过的小麦地一看,先砘的麦苗全部出齐,后砘的出了一半的苗,没砘的稀稀拉拉出了几棵苗,队长气得暴跳如雷,找了我们的家长。我们也白干了七八天,一个工分也没挣到,还差一点挨一顿胖揍。
烧玉米是野地烧烤的重头戏。小伙伴们用打草的镰刀在地上挖一条一米多长,三十公分左右深的地沟,分头去拾些干柴,钻进玉米地里掰几个大个的玉米,把玉米剥去外衣,留下几片嫩皮,然后把玉米横放在挖好的地沟上,干柴烧起来了,不一会儿玉米就熟了。饥肠辘辘的小伙伴们麻利地剥下玉米的内衣,一阵狼吞虎咽。后来,还发明了一些新的烧烤方法。找一些细树枝和干芦苇杆,折成每10公分左右一段,插进玉米的屁股芯里,然后再插进松软的土地里。新鲜的玉米头朝上,屁股朝下,整齐地立在地上。点火之后,火苗便均匀地烧烤着玉米。这样既省柴火,烤出的玉米也特别有香味,一顿美味的烧烤下肚,小伙伴们的笑声,和着庄稼地里秋虫的轻唱,久久的回荡在一望无际的田野里。
烧地瓜最不容易,因为地瓜个头大,含水量高。如果直接用火烧,会烧的“皮焦骨头硬”。因此,小伙伴们便使用“窑烘”的方法——在烧地瓜之前,先挖一个浅坑,再捡些土坷垃,沿坑边往上垒,像垒窑洞似的,只留一处续柴草的门。垒成后,像烧火做饭那样,把柴草点燃,直烧的土坷垃发红。这时止火,把地瓜一块块续进去,然后用脚将土坷垃踩塌,将地瓜严严实实地捂在里面。小伙伴们眼巴巴地瞅着即将被烤熟的地瓜。秋高气爽,白云飘飘,凉凉的秋风金色的田野,小伙伴们哪里顾得上欣赏秋的美景,两眼直勾勾盯着即将出炉的烤地瓜。激动人心的时刻终于到来,大家争先恐后从火堆里掏出烤熟的地瓜,一饱口福。这样烤出的地瓜又面又甜,远比蒸的或者煮的好吃得多。
最过瘾的莫过是烤肉大餐。其中,最美味的就是烤蚂蚱。蚂蚱的种类很多,各有各的名称。到了立秋季节,母的都怀了籽,老家的田野里大飞舫最多,全身呈绿色,两只黑黑的大眼睛,双腿粗壮,飞得又高又远。那些肚子大的,就像怀孕七八个月的女人,行动迟缓。有的已将尾巴扎进土缝中,准备分娩生产,捉起来非常容易。被捉住的蚂蚱,用一根长长的蔓蔓子草把它穿起来,然后就地取材,捡些干柴烧了吃。聪明过人的二蛋,在地上挖一个坑,做起了烧烤蚂蚱的生意,当起了大掌柜。每3个活蚂蚱换一个熟蚂蚱。一抱草可以换3个熟蚂蚱。到了收摊的时候,他把赚来的熟蚂蚱穿成一串提回家里,让他母亲在锅里煎一遍。然后邀我们几个特别要好的伙伴,去他家里品尝大餐美味,大家陶醉在又香又脆的美味中。
饭后一袋烟,胜似活神仙,饱餐之后,大家分头去拾草,挖野菜。载着满满的收获回家之前,免不了还得美美地抽上一阵地烟。大家捡来一些风干的蓖麻叶和茄子叶,放在新挖的小坑里,然后点火,待冒出火苗时,采一片新鲜的蓖麻叶,将火苗捂死,再往蓖麻叶上撇一些土压实,一锅地烟就算告成。小伙伴们每人 掐一段蓖麻叶的茎管,在地窝烟周围围成一圈,趴在地上,双脚朝天翘起,将茎管插进烟锅里,美美地过上一把烟瘾。
烧秋比较时兴的年代,主要是在三级所有队为基础的时期。那时,生产队的庄稼有专人看护,但对孩子们偷着去烧一点,也睁一眼,闭一眼,没人去较真。
光阴荏苒,时过境迁。农村推行生产责任制后,农田归各户经营,很少有人再去损坏别人的庄稼了,烧秋的现象也随之慢慢消失。但每当想起烧秋的那些事,那味、那趣,依然记忆犹新。

向上滑动阅览

作者简介:崔吉明,退休干部,先后从事基层教育、文化、党政部门工作。长期以来,喜爱新闻写作和文学艺术作品创作,饱含热情,笔耕不辍,在市、省级报刊、电台发表文章百余篇。喜欢挑灯夜战,遨游知识的海洋;在方格阵里疾书,痴醉于缤纷多彩的文字世界。

点击欣赏作者近期作品:

春风又绿黄河岸

大柳树作证

年 画

我的广播站情缘

姐啊姐

北洼记事

艺不少学过时悔

沙漠之旅



东微编辑部:

顾问:陈谨之  鲁北   清泉

主编:郝立霞

副主编:张永君   郝立新

编辑:晓娣   娟娟   茶醉   文姐




征稿要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郄锡奎| 童年的烧烤
玩在田野里的快乐
王文举:难忘儿时烧烤
【福建】王晨屹《田野即景》指导老师:李翠月
“蚂蚱壕”那些往事
秋之三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