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透过郑庄公之死看古代君权的四大支柱

公元前701年的五月初七日,郑庄公去世,享年五十六岁。郑庄公名寤生,姬姓,十三岁继位,但自小不受母亲待见。郑庄公因少年丧父而继位,遇上了一个偏爱幼弟的母亲,因此养成了隐忍、独立、勇武的气质和性格特质。

这种性格贯穿于郑庄公四十三年的执政生涯之中,在对付弟弟叔段的过程中,二十二年隐忍不发,但一旦机会来临,便谋求一击而中,控制局面。说明郑庄公善于在平时做足准备与防范工作。在对外关系中,也谋求独立自主的立国方针,不论在处理与周王室的关系,还是与宋国、鲁国、齐国的关系中,独立自主的方针也是始终不渝。郑国国内,郑庄公执政四十三年,国力鼎盛,成就一时霸业。

但非常遗憾,郑庄公一死,国内大乱,诸子相继为君,导致君权不稳,国力日衰。因此,透过郑庄公之死,我们可以一窥构成古代君主权力基础的四大支柱:君、臣、宗、戚。

其一为君:君当然是指国君,国君的权力来自血缘传承,更来自国君自己的全面素质和性格作风。在春秋时代,大凡国力强盛的国家,必然是在乱世中有一代长寿或长期执政的国君,如鲁惠公、齐僖公、郑庄公、宋宣公等等。寿命长,意味着身体健康,这在古代非常重要,是战斗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执政时间长,意味着政权稳定,内部秩序井然,国家组织能力强,纠错能力高。春秋战争,往往国君亲临战场,国君勇敢能战,就会鼓励将士用命。除了健康,驾驭能力、智慧权谋、道德感召当然也非常重要,郑庄公在这方面就比较全面。其次,就是要处理好君权的有序继承。春秋乱局中,大量案例是君权继承更迭造成的。这种现象,除了内部继承秩序还没有稳定建立起来之外,一个重要的因素是周王室权力解体造成的,缺乏更高层面的监督保证力量,也会让内部暗藏的权力野心膨胀起来。

其二为臣:臣当然首先是首辅大臣,比如卿士。在鲁国,有公子翬,能通过暗杀鲁隐公让鲁桓公继位。在卫国,有石蜡这样的大臣,能凭自己的能力,更换国君。在宋国,臣子华父督能弑君而后更立新君。在郑国有祭仲这样的卿士,能够把继位的国君拉下马,更换新君。说明臣权或者说相权在春秋时期已经形成一极,足以左右国家方向,更立新君。其实,这反映了在乱世之下,臣权与君权在地位上的差距在缩小,这也是外部激烈竞争的内部必然反应。

其三为宗:宗是指宗室。宗室中权力最大、影响力最显著的当然是与国君血缘最近的兄弟、叔伯。这既是血缘纽带造成的亲近和信任,反过来也是对君权威胁最严重的“卧榻之侧”。宗室的存在,除了对国君是一种潜在的威胁,但也是防范外姓大臣擅权并觊觎君权的有效力量。比如,郑庄公虽然有三子皆可为君,但对外则是“兄弟阋于墙而外御其侮”。在没有外部威胁时,内部的矛盾才会存在。一般来说,对于郑庄公这样的君权稳定者,外部威胁的防范总会是第一位的。所以,郑庄公才会多内宠,多子女,其目的也是建立一个强大的家族统治集团。在春秋时期,宗室力量仍然经常处于国家危机处理中的第一线,是重要的依靠力量。

其四为戚:戚就是外戚。按照春秋时期诸侯之间的嫁娶制度,都在异姓诸侯之间通婚。国家和国家之间,往往就是婚嫁对象,变成甥舅之国、丈人之国,等等。这种通婚制度,为各国之间形成人员渗透,关系渗透,力量渗透创造了条件。郑太子忽拒绝齐僖公好意,不娶文姜,祭仲当时就阻止道:「必取之。君多内宠,子无大援,将不立。三公子皆君也。」这说明,通过婚姻关系,除了各国之间的力量会渗透之外,也会形成国际间的制衡力量。比如公子忽没有听取祭仲的意见,后果就非常严重。宋国正是看到了这一点,因此才会控制祭仲,逼迫祭仲更立新君,让与宋国有血缘关系的公子突继位。如果当时公子忽娶了文姜,宋国必然会忌惮齐国力量,不敢轻举妄动!

这四种权力,在后世国家治理中,始终都是权力结构中的重要支柱。解决君权继承问题,在中国始终没有解决好,因为作为一个人,要在有限的血缘范围内具备齐备全面的个人执政素质,本身就非常难,何况不同的观察者,其对选择对象的评价也会大相径庭。满清之后,康熙无奈改用密诏继位,实属万不得已!英帝国用顺序继承也是一样,都是封建帝制下的无奈。

臣权的制衡,后世解决得相对较好,主要使用的方法如限制臣权,肢解相权,强化监督。这方面的制度在春秋时期还没有发展起来。最后到明朝,发展出了内阁制度。

宗室力量在汉朝以后基本就被瓦解,尤其通过推恩令之后,天长日久,宗室贵胄日渐平民化。明朝初期,虽然复辟了诸子封王、拱卫中央的制度,但靖难之变,显示终究也是祸端,随后式微。到满清时,宗室力量被严格限制和监督,甚至无旨不得出京,基本上成了笼中鸟。

外戚之弊,在后世一度以另一种形式体现出来,即外戚干政,甚至像王莽这样的外戚竟然发展到篡位自立的程度。但总体上,通过儒家思想体系的不断强化和完善,外戚在宋以后被制度严格防范了起来,外戚坐大的问题基本得以解决。外戚坐大的根本原因在于防范宗室内部的觊觎之心,外姓之人,无血缘关系,反过来成了君权监督有血缘关系者的重要同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孔子临死之前,为什么会说“我原本就是殷商人啊”
丈夫跟父亲谁更亲?几千年前的这个故事早就说的一清二楚
郑伯侵陈
宋国34位国君中,宋襄公虽位列“春秋五霸”,但却被认为“名不副实
宋后废公
宋惠公------子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