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医对高血压的认识及中成药的治疗

在我们中医里没有高血压这个病,高血压是一个西医病名,我们根据高血压所表现出来的症状将它归属于我们中医的“眩晕”、“头痛”范畴。

中医认为,高血压可由七情所伤、饮食失节和内伤虚损等因素引起。

1、精神因素,如人生气后肝气不舒,肝气内郁,郁久化火,耗伤肝阴,阴不敛阳,肝阳偏亢,上扰头目。

2、饮食失节,现代人生活条件好了,饮食不节制,容易过食肥甘厚味,或饮酒过度以致湿浊内生,湿浊久蕴可以化热,热又能灼津成痰,痰浊阻塞脉络,上扰清窍,也能发为本病。

3、内伤虚损,现代人生活不规律,经常熬夜,劳伤过度,或年老肾亏者,由于肾阴不足,肝失所养,肝阳偏亢,内风易动。

高血压的常见证型主要为肝阳上亢、阴虚阳亢、痰浊上扰、瘀血阻络等,针对不同证型特点进行辨证施治,通常可取得较好效果。

1、肝阳上亢型

患者头痛头胀,烦躁易怒,失眠多梦,口苦咽干,面红耳赤,肢体麻木,便秘尿黄,舌质红苔薄黄,脉弦数。治宜平肝潜阳,清热熄风。中成药可以选用天麻钩藤颗粒、罗布麻降压片等。

2、阴虚阳亢型

患者眩晕头痛,走路头重脚轻,腰膝酸软,五心烦热,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失眠多梦,舌质嫩红苔薄白,脉弦细而数。治宜滋补肝肾,育阴潜阳。可选用杞菊地黄丸口服。

3、痰浊上扰型

患者眩晕,头重如裹,浑身困倦,胸脘痞闷,食少纳呆,呕恶痰涎、舌质胖大苔白腻,脉弦滑。治宜健脾除湿,化痰熄风。可用半夏天麻丸口服。

4、瘀血阻络型

患者头痛眩晕,有时痛如针刺,伴有精神不振、健忘、失眠、心悸等,面色青紫,舌紫暗脉弦涩。可用血府逐瘀胶囊口服治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医认为,高血压早期以肝阳上亢居多,中期表现为肝肾阴虚,后期会出
高血压的中医辨证分型|经典的岁月
高血压   中医辨证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及其中成药治疗
中医是怎么认识高血压的
中医治疗高血压(医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