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权力的三条隐性规则!吃透两条,就不会活得太差

权力,于普通大众而言,神秘而威严,因而仰望并恐惧。

有人一辈子追逐权力,在自以为的权力世界里,享受操控感。有人一辈子爱慕权力,从期待到焦虑到疯狂,最终卑躬屈膝。

权力是有魔法的,一切魔法的根源在于,它形成了利益分配格局。越在顶端,人越少,而利益越大。

因此,当你看不清权力的时候,可以看看谁拿走了什么程度的利益,那么,权力结构也就浮出了水面。

01

权力一定是变动的,其底层逻辑就是为了保证利益的最大化。

权力的背后,实质是不同的利益集团的博弈,就像现在的某些政权,都是由财团在幕后操纵的一样。

不说别的,我们先看看我们历史上的权力结构变动模式,你大概就能弄清楚,身边发生的一些小型权力结构的变动,或者是看清楚一些人,为什么要这样做,或者那样做。

秦以前是分封制,说白了就是一个大的权力体系里,还有好几个彼此独立且五内俱全的权力体系存在。在大的权力体系足够牛的时候,那些彼此独立的小的权力体系,因为资源不足,因为想要从大的权力体系那里获得更多的好处,那么,大的权力体系对他们的控制,或者影响力就在。

但是,一旦那些彼此独立自成一体的小的权力体系拥有了足够的实力,那么就会不再听命于大的权力体系。就像周对于分封诸国,所谓礼崩乐坏,周室衰微,就是分封国越来越强大,周实际上是名存实亡了。

这种权力结构的死亡,是必然的。因为,只要是一对一,或者一对多的模式,就一定会有生死之决,背后是,谁都想拿到更大的利益。

到秦一代,吸取经验教训,开创中央集权模式,意思是,不让其它可能与它形成对立的权力体存在,因此,才有了率土之滨,莫非王土的利益高度集中的结构。

从先秦到秦的大一统,表面是皇权不再分权,实质是皇权把天下利益统统收归。读过《商君书》,初步了解商鞅变法的朋友都知道,与中央集权相匹配的是,利益由中央统一分配,并不允许民有大富,这样皇权的赏赐就失去了足够的诱惑力和权威力。

这就像股权之争,当利益足够大,就会出现股权的争夺之战,谁股权大,谁有拍板权,背后落脚点是利益的博弈。

02

权力的变动是为了制衡,制衡是一种以分利来保持权力稳定的最优手段。

从古至今,没有一种权力,可以一直靠自己而能运行得稳如泰山的。

就权力的制衡而言,是历代帝王都必须精研的必选课。当中央集权了,就是权力太大了,也就意味着需要去做的事,也都集中到皇帝这儿了。

只要有人做事,就一定会形成授权。一旦授权,就会形成一定程度的小团体,小利益集体。

历史上的丞相制,大概就是这种团体利益的最高代表。当丞相因为处理的事务性事情越来越多,包括科举、选拔等等,积累了一大批门生故吏,就有了结党的嫌疑。一结党,便与皇权形成了对峙。比如,当皇帝做了某个决策,丞相是有能力自己不开口,群臣异口同声让皇帝收回成命的。

基于这种单一授权的可能后果,聪明的帝王,都开始了玩权力制衡的游戏,自己坐山观虎斗,隔岸观火,或者,扔个饵,让他们去争、去斗,这样自己的权力就能一直具有最大的决策力和稳定性。

比如,有一个索额图,就弄一个明珠,有一个严嵩,就弄一个徐阶,有一个和珅,就弄一个纪晓岚,总之,左右丞相也好,忠臣奸臣也罢,都是为了让皇权之下的权力结构处于稳固的三角之中。当他们趋于一体的时候,皇帝一定会通过利益法则,去分裂他们。这个时候,利益,就成为了关系向背的驱动器。

因此,在皇帝的眼里,没有永远的贤臣,也没有永远的奸臣。于帝王而言,谁对他权力的稳定性有用,就是贤臣。这一点,明代的嘉靖皇帝用到了极致。他用这个话对峙了海瑞的向死直谏。

现实中,当你看到某个老板,或者某个大哥,他重用的人,一般都会是两个以上,并且他们一定是互相不对付的,就是这个道理,这就是权力的制衡。

03

不是你越有能力,就越能获得权力的青睐。

这一条最扎心,却是人性的私欲决定的。

如果了解过内事权和外事权的制衡,就能深刻明白这一点。什么是内事权?古代是太监团体,他们最接近皇帝,为皇帝办最私人的事情。什么是外事权?就是执行皇帝私事以外的事情的官员团体,是处理的公务。

表面看起来,外面做事的人,很有本事,要处理各种各样的事物,但是,往往是那些封疆大吏,干吏能臣,总是不停地在换位置,或打压,或晋升,呈现“君威难测”的君臣文化。

为什么?因为你太能干了,要么功高震主了,要么你太有手段了,有了尾大不掉的权力团体了,等等之类,也就是说,你越有本事,越会被猜忌。

而内事权,这些人整天就围着皇帝,处理一些皇帝的私事,甚至隐秘之事。他们看起来是最臣服皇帝的,也是少有机会在外笼络资源的,最关键的是,他们与皇帝是分享私生活的,这就是心腹啊。

所以,你看,一个人要想成为大哥的心腹,除了一定的能力之外,最重要的是要走进大哥的私生活,能帮大哥办一些私事,这也叫情感链接。

所以,你会看到职场上,很多很有能力的人,往往晋升得比较慢,或者,即使晋升,也不会成为老板的心腹。

有能力,能做事的人,一般都会一直在做事。为什么?因为,你不在那个做事的位置上了,得要些时间才能补上一个也能做事的吧。

04

权力这东西,其实无处不在,只是表现形式不同。

权力的利害关系,关键是看它能调动多少资源,能操控多少资源。

权力的本质,仍然是利益的分配结构,也就是说,权力一定最终会以利益的形式体现出来,比如权力寻租就是一种,当然,这是消极的。

今天写这篇文章,并不是想深究权力这个概念,而是当朋友们遇到自己被排挤,或者被冷遇,或者突然被抬举的时候,心里能有个数,不至于就愤恨不已,或者沾沾自喜。因为,或许,自己不过是所处的某个权力体系里被高层权力调动的某个制衡力,或者是自己锋芒过甚罢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考前强化第26题——隋唐宋元政治·经济·思想文化
镣铐下的天子:皇权并非无限大
谈谈中国古代社会的三权制衡
舌与剑8
丞相是丞相,宰相是宰相,两者仅差一字却天壤之别,可别分不清楚
阉宦与文官集团在明朝均为祸患,为什么到了清朝却没有这个问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