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这篇很玄!

360docimg_0_

毛主席:辩证法的生命就是不断走向反面。

这篇讲点玄的,还是用辩证法。

胜不离川,败不离台

蒋校长抽了一支签,仰度道长解道“胜不离川,败不离台。”蒋校长想请道长具体解释一下,道长只说:“天机不可泄露。”而现在看来,意思已经很明了——如果蒋校长胜利了,定都四川为妙,如果失败了,则应退居台湾。

这个故事,也不知道真假,但挺神奇的。在人的一生中,人的事业往往有个起点、中点和终点。根据辩证法,

1)起点和终点构成正反面。

2)正反面兼具才是好的,正面要走向反面,反面要走向正面,也就是起点要走向终点,终点要走向起点。

3)立足反面,走向正面。

蒋校长可以说起于广州的黄埔军校,所以广州(一省之地)是蒋介石的起点、也是出发点,然而南京到底是不是蒋校长的终点呢?

南京其实是蒋校长的中点,南京并不是蒋校长的终点。而蒋校长的终点是在重庆(那时属于四川),证据是抗战胜利之时,是蒋校长人生威望达到最巅峰之时。在南京时,国党内还总有人反他,但抗战胜利之时,蒋校长在国党内完全是一枝独大了。

离开了川,回到了南京,那就是终点走向中点,也即是由盛转衰,正所谓反者道之动。所以说要胜不离川。

败不离台,失败后去了台湾,显然台湾是衰后的终点,如果离开了台湾(也是一省之地),那便意味着覆亡。

再从现实意义上来看,如果胜了不回南京,仍然留在重庆,在军事和政治的战略防御性上,也是要好过南京的。

过了黄河,就不要走回头路

伟人离开了延安后,后来却再也没有回到过延安。有人说,伟人离开延安渡过黄河时有一位道士说:过了黄河,就不要走回头路,一回头就失败。

这个故事,也不知道真假,但挺神奇的。伟人起于井冈山,秋收起义和井冈山可谓是起点,而延安则是中点,天安门是终点。根据辩证法,

1)起点和终点构成正反面。

2)正反面兼具才是好的,正面要走向反面,反面要走向正面,也就是起点要走向终点,终点要走向起点。

3)立足反面,走向正面。

延安是长征的终点,但伟人也把延安做成了出发点(新的起点),所以延安是起点和终点兼具,所以,延安是好的,所以延安(呆了十多年)是称得上中点的,直到后来的天安门(终点),达到伟人的极盛巅峰。

当到达天安门后,伟人是面向世界和全球的竞争的,这是把天安门继续做成出发点,以使终点和起点的正反面兼具。

在电影《开国大典》中,有一段伟人与小女儿的对话,非常经典。当时正由西柏坡向北平转移时,李讷问伟人:为什么不回延安去北平?

伟人回答说: 因为,北平比延安大。

而这个回答,也是符合走向繁盛、走向终点的过程。

可以说,伟人回延安,在辩证法意义上,就相当于蒋校长胜利后从四川回南京。

吴起:夫道者,所以反本复始。

而伟人几次回井冈山和韶山——重新回到起点是没有问题的,因为接下去仍然是走趋向繁盛的过程。而回中点则不能,因为回中点,就要走由盛到衰的过程。

所以,按辩证法,按起点、中点和终点在空间上的分布,就不应该回延安。结论,当有转衰时,不可回曾经的明显的中点。

而在辩证法意义上,南京还不如重庆、重庆则不如北京。比较玄,但符合辩证法,信仰辩证法者,当戒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辩证法的7个问题和答复!
日志信纸 边框
与人交谈时,多说这几种话,情商越来越高
园,起点即是终点!
信纸边框
精美农家乐日志边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