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三家分晋之前,最鼎盛时的晋国有多强大?

历史有时挺“膈应”人的。

晋国最强大的时刻,是他灭亡的前一刻。

当时的晋国,是天下最强的诸侯,没有之一。

始终胜出一筹的综合国力

整个春秋之世,晋国的国力基本都在“最强之一”与“最强,没有之一”之间切换。

在春秋之初,并不是头等大国。《国语.晋语一》说晋国当时只算“偏侯”,国土狭小,秦、齐在侧,想嚣张也嚣张不起来。

不过,由于晋是姬姓诸侯,晋文侯在周室东迁、二王并立的混乱时期中有“定天子”之功,因此,在政治上有很强的主动权。

春秋初年,晋国灭了唐、韩、耿、霍、魏、西虢、虞、邢、滑等一堆小国,又从周王室手中取得了温、原等邑,又征服了一些山戎部落,实力迅速发展。

到春秋中期时,晋国已经控制了今天山西大部、河北西南部、陕西东部、河南西北部、东山西部,成为一个超级大国。

尽管就面积上来说,晋或许不如同期的楚,但晋所居之处,是“王者所更居也”,经济发达、人口富庶之处。(具体数据上,有现代专家推测晋人口约占天下三成,但因推算成分过大,不敢引用)

而且,当时天下主要河山险要,皆在晋国掌握中。

晋东面的太行之险,西部越黄河依黄河、洛水为界,南面尽占崤函、虎牢。

可以说,晋当时尽占天下形势,优势明显。

因此,尽管晋处于秦、齐、楚三大国之中,但仍然能从容应对、占尽优势。

外战最为强势的诸侯

除了后期吴、越“短暂而辉煌”的霸业外,春秋之世,霸业游戏的主要玩家是晋、楚、秦、齐四个超级大国。

晋国的表现是其中最为强势的一个。

1、牢牢压制秦。

秦要染指中原,争夺霸权,晋是其东进之路上的拦路虎。

在反复交兵中,尽管秦国也取得过一些胜利,但输掉了关键性的对决。在崤之战,“匹马片轮未返”;麻隧之战中,精锐被全歼,“数世不振”,遭遇重大挫折。

终春秋之世,秦一直被晋所压制,只能独霸西戎,无法东出。

2、压制齐。

齐国是早期最为强大的诸侯,齐桓公是春秋首霸。

可是,在“短暂而辉煌”的开局后,“孝公以后,齐···累世听命于晋”(《读史方舆纪要》)。

齐晋之战有两次大规模战役。

鞍之战,齐军大败,齐顷公几乎被与臣下互换衣服、互换座位,在被追及时,假装以臣子身份下车取水才逃走,幸免于被俘。

此战后,齐顷公亲自到晋国觐见,承认晋国霸主地位,甚至“欲上尊晋景公为王”,算是被打服了。

平阴之战,齐军不敢与战,晋军连续追击,甚至攻入了临淄,一直追到潍水边!

齐国仅仅是利用晋国栾氏之乱的契机,袭晋取胜,但在晋国平定内乱,组织反击时,齐麻溜地撤了。

3、与楚争霸的微弱优势。

楚国,是晋最强的对手,两国争霸持续了百年。

尽管晋楚双方总体上势均力敌,互有胜负,但晋仍略有优势。

大规模交战中,晋三战两胜;而在盟友的争夺中,在弭兵运动之前,归附于楚的盟友越来越少,连忠实盟友郑也被迫服从于晋,陈、蔡等老牌盟友也已动摇。

而晋扶吴制楚的方略,几乎给楚带来了亡国之难。

总的来说,春秋时期,晋国是最强势的诸侯,对秦齐楚等大国,其保持着一定的优势。

只不过,由于晋处于三强之中,首尾难顾,难以集中精力持续并敌一向,持续打击一个方向的敌国,难以将优势转变为胜势。

更重要的是:晋国外表强大,内中却十分畸形。

畸形的强大

不过,不得不说,晋国的强大,是畸形的。

晋国早年发生了“曲沃代翼”,也就是被分封在曲沃的“小宗”取代了老板。

因此,晋献公全力打击,甚至消灭公族,“尽杀群公子”,结束内患。

这种举措,使困扰晋早年的内患得以平息,君主集权得以增强,是晋早年迅速强大的重要原因。

不过,由于晋制度上仍然延续一直以来的分封模式,因此,公族被削弱了,但异姓贵族崛起了···

因此,在晋文公、晋襄公之后,当晋国遇到晋灵公、成公两位相对平庸的君主时,大量的君权被新兴贵族夺取。

此后,尽管晋国国君的有为之君晋悼公等人依靠其雄才控制过局势,但一旦雄主去世,庸主继位,君权又会进一步被削弱,无法逆转。

由于新兴贵族多是靠才干、军功担任要职成长起来的,能力相对杰出,因此,晋国总体上始终处于扩张阶段。

只是···晋国国君的地位越来越尴尬了。

尴尬的鼎盛时刻

魏、韩、赵三家灭智氏后,事实上完成了对晋的瓜分。

不过,过了整整50年,三家才被承认为诸侯,因此,尴尬的时刻来临了。

晋侯直接控制的地方,只有下绛、曲沃两处,但作为一个诸侯国,晋却迎来了其鼎盛时刻。

前408年,魏大举攻秦,夺取了全部河西高原和关中东部;

前406年,魏灭中山国;

前405、前404年,三晋联军两次大败齐,攻入齐国长城之内,夺取货财无数。

前404年,三晋联军大败楚军。

晋国“名义”上的实力达到鼎盛。

在分别蹂躏了秦齐楚之后,实际上只剩下两个邑的晋君,再次成为名义上的霸主。

前404年,晋烈公再次上演“霸业”。

这一年,他以天下霸主的身份,“会诸侯于任”,大败齐,率齐康公、鲁穆公、宋休公、卫慎公、郑繻公一起朝拜周天子。

在上演了最后的“辉煌”,仅一年后,魏、韩、赵被周天子承认为诸侯。

晋国,瞬间由名义上的天下霸主,秒变成不值一提的蕞尔小国···

前376年,这个不值一提的蕞尔小国,被魏韩赵轻易的从地图上抹掉了···

顺便说一句,晋国灭亡后,天下霸主是从中分裂出来的魏国。

也就是说,“鼎盛”的晋,“一支手”出来打架,就能“谁都打不过”了!

虽然,当时的晋君,实际上已经“谁都打不过”了。

晋,天下莫强焉。

晋国的“外强”坚持到了灭亡的前一刻。

在灭亡前,晋国的“外强”达到了鼎盛。

晋打遍秦齐楚,天下无敌手,并再次成为霸主。

可是,晋却早已“中干”了。

晋国要限制本家公族,加强君主集权,却很难从制度上找到比分封更好的管理方式,因此,君主权力必然随着时间的推移再次削弱。

只不过,这一次,削弱君主权力的,不再是有血缘关系的亲戚,而是异性贵族们了。

最终,表面上的“霸主国”,瞬间就变成了蕞尔小国,并迅速覆灭。

晋国是春秋四大强国之一,与齐国、楚国、秦国都是大国。整个春秋时期,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晋国在主导中原霸业,足以说明晋国的实力。

横向比较,晋国的人口要比齐国、楚国、秦国任何一家都多,而地理位置也非常优越,恰恰处在华夏文明的核心地带上。可就是这样一个强大的国家,最后没有被外敌打败,反而毁在了自己人手上。

春秋时期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晋国、楚国在争霸,而齐国、秦国在观望。其中,晋国屡次打败楚国,始终牢牢控制着霸主的宝座,直到春秋末期的“六卿乱政”为止。

春秋初期是齐国称霸的时代,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等到了春秋末期,中原大国普遍走向衰落,才出现了吴、越这样的小国称霸的局面。

如果掐去春秋初期与春秋末期这段时间,那么春秋的绝大多数时间都是晋国一家称霸的时代。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在城濮之战中打败了楚成王,扼制了楚国北上中原的步伐。此后,晋、楚争夺不休,晋国胜多败少,楚国败多胜少。

晋、齐、秦、楚是春秋时期最大的四个诸侯国,它们的特点是人口众多、疆域辽阔,能够动用的军队数量相当庞大,从国力上来讲区别于其他一般的国家,比如宋、卫、郑、巴、鲁等,所以才被后世称为春秋四大诸侯国。

不过,齐国在齐桓公死后一直内乱了几百年,从霸主变成边缘化国家;而秦国地处西垂,常年与戎狄杂居,文化落后。秦人虽然战斗力彪悍,但始终没能突破晋国的封锁,因此秦国在春秋时代只是一方偏霸。

剩下的霸业则一直在晋国、楚国之间展开,所以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公元前476)至少有五分之三的时间都是晋国与楚国在争夺霸权。

晋国想独霸中原,压制齐国、楚国,而楚国想从南方突入中原,跻身进入华夏核心,摆脱掉南蛮的“帽子”。

那么,晋国究竟有多强大呢?

晋国是周成王的弟弟唐叔虞的封国,最初在山西境内。春秋时期,周天子沦为没有实权的傀儡,诸侯国们纷纷起来争夺霸业。晋国凭借山西“表里河山”的地形,迅速扩张,灭掉了周边的20多个小国家。

晋文公在位时期,晋国联合齐国、宋国、秦国打败了楚国领导的联军(楚、陈、蔡、郑),成为新的中原霸主。周天子不得不亲自接见晋文公,承认他的霸业。

此后一百多年,晋国继续大展宏图。晋襄公在崤之战和彭衙之战击破了秦国,使得秦国在整个春秋时期始终无法东进,只能往西发展。可是西北的经济落后,人口稀少,所以秦国没有任何大的作为。

晋厉公时,晋国又在鄢陵之战再次击败楚国,牢牢控制了中原霸主之位。据统计,春秋时期的晋国与楚国前后爆发大规模争霸战争有5次,而晋国就胜了4次,唯一的一次失败还是晋景公不敌楚庄王,在邲之战中失败。不过,楚庄王毕竟是楚国历史上少有的雄主,他打败晋国也是意料之中,但他仍然无法撼动晋国的国势。

强大的晋国没有被外患灭掉,反而毁在了自己的六卿手中

自从晋厉公死后,晋国的国君更替频繁,大权逐渐落入外臣手中,埋下了晋国灭亡的隐患。晋国的六卿赵氏、魏氏、韩氏、范氏、中行氏、智氏架空了国君,一起瓜分了晋国的土地和人口。

在六卿内斗之中,赵、魏、韩三家胜出。战国初年,晋国分裂为三个国家,而阻挡秦国东进的障碍也消失了。在春秋、战国之交时,晋国就已经从内部崩坏了。

春秋末期,晋国由于六卿作乱,国内不稳,失去了称霸的能力;齐国由于宗室内乱,抢夺君位,也失去了称霸的能力;楚国则因为常年与晋国作战,元气大伤,也无法维持自己的霸业。

到了春秋末期,几个传统大国相继衰落,而东南方的吴国、越国等小国家居然趁势崛起,出现了“西破强楚,北威齐晋”的怪异现象。

与晋国相比,吴国、越国的领土范围、人口数量都只能算得上非常一般,可是它们却趁着几个大国相继衰落时短暂崛起,成为了春秋末期的霸主。吴王阖闾、越王勾践都是趁晋国、楚国衰落之后,才成为春秋五霸之一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从晋文公的“退避三舍”分析晋国成为春秋第二霸主的历史原因
城濮之战:晋军“认怂”退避三舍,为何能击败不可一世的楚军?
独霸春秋近百年的晋国六代七君
一口气看懂晋楚争霸!为什么说一部春秋史,半部都在讲晋楚争霸?
「四维中国通史」第十讲:如何从地理位置上来看秦晋关系?
春秋时期为何叫春秋?春秋五霸谁与谁争霸,如何争霸?第一位霸主又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