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资治通鉴》更是一本生活启示录

文:心晴

(作者:心晴 原创文章)

随先生去参加他的朋友聚会,席间有位男士西装革履,谈吐得体,大家都喊他宋总。

大概向先生打听了一下那位宋总的基本情况,有几个关键词引起了我的兴趣:名下有三家公司、妻子全职主妇照顾一对龙凤胎儿女、每年给妻子500万零花钱。

听起来确实不错,可他接下来的一些表现,彻底颠覆了我对他的第一印象。

中途他接了一个电话,大概是他妻子打来的,他态度非常不好,随便敷衍了几句。周围的人就起哄,问他是不是老婆来查岗了。

他说:“我老婆那个傻(A和C中间的那个字母),我随便忽悠一下就行了。”我听了当时就皱起了眉头。

同坐的一位女士,当场就反驳他:“你应该对你老婆尊重一点。”他怼到:“她不像你那么麻烦,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地位,她听话得很。”

那位女士也就笑着摇摇头没说话了。(为方便后面的叙述,就叫她阿敏吧)

后来先生告诉我,那位女士上学的时候就是他们班上的学霸,非常喜欢读《资治通鉴》。硕士毕业后任职于国内某知名企业研发工程师。后来在孩子三岁的时候,突然辞职,考入了某211高校做教师,据说是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孩子的成长。

先生最后感叹一句:读《资治通鉴》的女人太可怕了。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古话诚不欺我。

《资治通鉴》不仅是一本“帝王术”、“权谋术”,更是一本生活启示录。这本书对人的事业观,婚姻观,处世观,一样起到非常好的警示作用。

01.深思熟虑,三思而后行

有人把《史记》和《资治通鉴》进行比较。

读《史记》人会热血沸腾,想马上去当游侠,体验以天为被地为铺的豪情。可是读《资治通鉴》会让人认为做大事前一定要深思熟虑。

阿敏在决定从某著名企业辞职时,把QQ签名改成了:之前千方百计进入xx企业是为了一个热血青年的梦想,现在从xx辞职,是为了完成一个老母亲的梦想。

她做什么事情都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而不是只靠一时冲动。所以她现在能兼顾家庭和事业,家庭和美,事业顺利。

公孙座建议魏惠王重用商鞅,

三思而后行,不打无准备之仗。行事之前先考虑所有的后果,并思考是否在自己所能承受的范围内。

《资治通鉴》里公叔座劝说魏惠王重用商鞅,但魏惠王举棋不定。公叔座说:“如果您不采纳我的建议,您就要杀了他,不要让他离开我们国家。”

商鞅却胸有成竹:“国君不肯听从您的建议而重用我,又怎么能听从您的建议而杀我呢?”

其实,他的心里早就知道魏惠王不是明君了,他才去了秦国,投靠秦孝公。

胸有成竹,遇事不慌。

02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资治通鉴》还是一本“婚姻启示录”。

班倢伃与汉成帝的故事就说明了夫妻之间,上乘的感情是:支持骂自己的另一半变得更好。

汉成帝非常宠班倢伃,有一次汉成帝在后宫庭院游玩,他想和班倢伃同乘一辆车。班倢伃觉得不合适,就推辞说:“自古以来,贤君之侧都跟随的是重臣,只有末世的君王旁,才是宠妾。”

班倢伃一心想汉成帝能够心系天下,成就大业。所以才会无时无刻不敦促他。

可是汉成帝不珍惜,把赵飞燕姐妹招进了宫。

“飞燕来,啄皇孙”,最后弄得终身无子嗣,江山易主。

读史明智,在历史中寻得借鉴,好则学之,不好则避之,才是我们读史的目的。

03. 交友要谨慎,宁缺毋滥

孙膑和庞涓曾经一起学习兵法,庞涓深知自己的才能不如孙膑,妒火中烧。

他在魏国做将军的时候,便邀请孙膑来魏国和他一起共谋事业。当孙膑去到魏国的时候,他却砍断了孙膑的手脚,还在他的脸上刺了字。

后孙膑借助齐国使者回到齐国,齐国大臣田忌知道孙膑是个人才,便以贵宾的礼节接待了他。

此后,田忌便拜孙膑为军师,大败魏军。

孙膑识人不清,差点因此丢了性命。却因田忌的知遇之恩,助田忌封王拜相。

孙膑和庞涓二人师从鬼谷子,两人当时是同学。后来庞涓看到了魏国的招贤榜文,就告辞师父去魏国。

师父看出庞涓心术不正,就告诫他不能欺骗别人,否则会不得善终。按理说聪明如孙膑,不会不知道庞涓的人品。但是他还是听信了庞涓的话,只能说他自己轻敌了。

为何要读《资治通鉴》

以史为鉴,一个人一辈子至少要读一次《资治通鉴》。

知乎上有人说:通读资治通鉴之后,我最大的体会是人不能对自己掌握之外的人或事抱有任何幻想。任何自我说服或者自我安慰的“应该会,应该不会”都会给自己带来灭顶之灾。历代英明帝王无不如此。

很多人会说读资治通鉴读不下去。现在百家官方活动有部文白对照版的《资治通鉴》,以浅显易懂的语言翻译出来,还原了《资治通鉴》的本义。

家里备一本这样的书,没事的时候翻一翻,每次都能得到不一样的体会。

我是心晴,写世间温情,聊百味人生。你若心晴,岁月无伤。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第一次围魏救赵,孙膑活捉庞涓后又放了?
同门为何相残,读《资治通鉴》有感
读《资治通鉴》之孙膑的高级韬光养晦智慧!反侦察学科的鼻祖!
揭秘:孙膑之死真相
孙膑与庞涓是同门师兄弟 为何自相残杀
《资治通鉴》笔记8:孙膑与庞涓的嫉妒与复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