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论语》:越厉害的人,杂念越少,越有本事

文\一藻


《论语·公治长》有这样一段话:

子曰:“吾未见刚者。”

或对曰:“申枨。”

子曰:“枨也欲,焉得刚?”

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呢?

孔子说:“我没有见到刚强的人。”

有人就搭话说:“申枨不算吗?”

孔子对曰:“他贪欲那么多,怎么能算刚强呢?”

一个人的念头过多,贪欲就会增多,进而难以集中精力。

当人被欲望控制的时候,人就成了欲望的奴隶。

真正厉害的人,都能有意识地反省自己,将欲望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

人生最怕患得患失

患得患失,是一种自我内耗。

当一个人陷入不安的状态时,他就很容易犯错误。

曾听过这样一个故事:

有一位天下闻名的弓箭手,他有一身百步穿杨的好本领,百发百中,受人敬仰。

国王听闻有这样一位神人,就吩咐下去,把这个弓箭手招到宫殿里,并且说道:“请你展示一下自己的本领,如果名不虚传,我将赏你黄金万两,可是,如果射不中,我就要削减你的封地。”

弓箭手听后,面色凝重。他满怀心事地将剑搭在弓弦上,他再也没有了往日的爽利和果敢,这一次,他拉弓的手开始微微发颤。连发了三次,都没有射中靶心。

国王看后,非常失望,于是便和身旁的大臣说道:“听说此人非常厉害,今日看来真的很一般啊。”

旁边的大臣解释道:“大王,他平时射箭非常准,可是,今日他满怀心事,深怕自己射不中,自己的封地就失去了。所以,心中难免忐忑,当然就没有办法发挥正常水平了。”

事情往往是这样的。当我们心中没有压力的时候,做事情反而得心应手。可是,一旦心里有了杂念,意念就无法集中,要完成的事反而很难做好。

事物在不断地变化,没有完全一样的境遇。当环境发生变化时,最重要的是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将不必要的杂念清除掉,让自己保持一个冷静和清醒的头脑。

平常心是道,得失随缘,心无增减。

时刻让自己专注于当下的事情当中,将得与失、成与败的结果抛在脑后,才能发挥最好的状态。

放下私心杂念,才能成就伟大事业

有句话说,“情深不寿”。

重感情是好的,但是如果将感情无限放大,必然会伤害到自身。

万物皆有度,超过了这个度,就是执念。

执念深,苦恼也就很难化解。

有一次,一位女尼问赵州禅师:“佛门最秘密的意旨是什么?”

赵州禅师就用手指了她一下,说:“就是这个。”

女尼听后非常震惊,说道:“没想到您心中还有这个。”

赵州禅师说:“不,是你心中还有这个。”

人因为有执念,便无法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因而陷入各种欲念的痛苦中。

心存欲念,执着不忘。万事万物均因此而变形扭曲,我们没有办法发挥最大的能量,也在痛苦中不断地消耗自己。

因而孔子说,人存有过多的欲念,就没办法变得刚强。

日本企业家稻盛和夫说:“在做出某项决定的时候,哪怕夹杂些许私心,都会影响判断的正确性,结果就会导致错误和失策。

正所谓,心纯见真。

当心灵清澈的时候,我们才可以看见真相,才可以做出最符合事实的决策,也才能发挥最好的状态,完成任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物来则应,过去不留,爱情婚姻中竟有禅意!
空色本来同
还要我放下什么
我不是佛(禅的人生智慧)
生活处处有禅机
烧饼的故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