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写代码,要不要从娃娃抓起?
为何不等孩子再大些再去构建编程世界?

作者 | 晓含
编辑 | 园长

10月24日“程序员节”,对程序员来说是个充满理想与浪漫的日子。
 
1024是2的十次方,是运行程序的硬件进制,1024KB构成1M,1024M构成1G。被人们贴上格子衫、敲代码、码农等标签的程序员,正是像一个个1024一般搭建起这个科技世界。
 
想到程序员,人们总是会想到诸如Java、Python之类的编程语言,也正是这些语言连接着我们日常所用的网络。如今,这些语言及其背后的人工智能逻辑正在逐渐和另一类群体产生联系——少年儿童。
 
多鲸资本根据《儿童权利公约》及我国多数少儿编程教育机构服务的用户,将少儿编程教育的对象定义为3到18岁的儿童和少年。过去的几年,少儿编程从进入国内教育市场,发展到头部企业优势明显,行业洗牌在逐步加剧。
 
但很多人不解,就算是成人也要“寒窗苦读”几年才能搞懂的编程世界,孩子真的能理解吗?“少儿编程是不是智商税”也成为人们讨论的话题。
 
编程语言其实更像是一种符号,构建着人们的互联网表达世界。和口头语、书面语等语言符号一样,编程语言在实现人与机器交流时也需要一定的逻辑和创新。所以,符号背后的故事成为少儿编程教育的核心。
 
少儿编程教育如何在尊重孩子成长的基础上发展编程语言?这其中程序员的参与起到了怎样的作用?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试图探寻与少儿编程相关的人和事。
 
《迷你世界》是国产沙盒创意平台,主要通过方块组合进行自由创作,引导用户在平台上创作虚拟作品,为玩家提供“虚拟积木”。
 
 
在沙盒游戏的世界里,用户会创作很多作品,也包括粉红豹的《四十个为什么小知识》这种学习类作品。创作这些作品都需要用到编程逻辑和计算思维,因而无论是普通用户还是开发者都对编程学习有一定需求。
 
因此,《迷你世界》的主体公司迷你创想,希望用编程创作的方式提炼出创作时的思维,也由此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在2018年《迷你编程》正式立项,并经过两年的打磨,在2021年1月份正式上线测试版本。
 
作为编程创作社区,《迷你编程》尊重少儿的认知发展规律,将产品的目标受众聚焦于6岁以上的孩子,并为深圳的小学开设编程公开课。如何通过编程工具激发孩子的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创造性人格,是《迷你编程》一直在思考的。
 
美国心理学家约瑟夫·沃拉斯(J.Wallas)发表的《思考的艺术》一书中首次对创造性思维所涉及的心理活动过程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指出创造性思维包含的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期、潜伏期、豁朗期和验证期。《迷你编程》基于这种创造发展,针对孩子的不同阶段提供了相应的编程创作路径。
 
孩子在初级阶段,可以基于兴趣挑选创作模版,通过创作教程可以感受到从一个萌新到完成编程创作的乐趣;在希望能更系统化地运用编程创作阶段,《迷你编程》提供了付费课程,提供交流和共创的空间场景;在希望挑战高阶编程创作阶段,《迷你编程》会和第三方编程培训机构合作,提供有老师服务的深度编程学习,并配合等级能力考试、国内各大知名赛事,让孩子有更好的路径展现自我。
 
《迷你编程》创作页面
 
在孩子成长的各个阶段中,对于编程的需求都更聚焦于创造性思维。在《迷你编程》看来,从最原始的汇编语言,到现在主流热门的python,编程的本质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工具语言。随着技术高速发展,编程语言也会更快速地演化,在未来孩子们的能力不止于coding代码,更多的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因此《迷你编程》以《CSTA 计算机科学标准》为核心知识框架,将知识包装成一个个待解决的问题,用学生自主探索解决方案的方式开展游戏化学习。在《大战远古巨人》等官方课程中,通常会包含四个环节。
 
第一个是剧情介绍,使用剧情动画的方式,将孩子带入学习情境,借助连续的剧情让孩子对下一次学习产生期待;第二个环节是闯关练习,用游戏化的方式让孩子用已掌握的编程知识解决问题;第三个环节是基于知识和方法获得的感性认识,用概念讲解的方式升华成理性和抽象认知;第四个环节是创作环节,孩子将学习到的新知重新组合,利用沙盒编程工具创作出作品。
 
在《迷你编程》的教育理念里,无论哪个环节都要尊重孩子的心理,因此在页面设计、剧情设置等方面来符合孩子的喜好。孩子也可以将自己创作的作品上传到社区,向其他用户展示自己理想中的世界,其他用户也可以基于该作品,在融入自己的想法后,改编形成二次创作,共同打造基于编程创作的内容社区。
 
因为优秀的编程作品本身就是学习知识的重要来源。在很多程序员看来也是这样的,因此迷你编程平台也向程序员或老师开放。如此形成的编程创作生态,更像是程序员与“编程少儿”之间的对话。
 
迷你编程平台及内容同样开放给其他老师、机构或是对此感兴趣的人,其可以在平台上自己做内容,再开发给其他用户学习。
 
王浩在成为迷你编程创作者之前,是一名程序员。
 
作为90年的“高龄”程序员,王浩在2011年开启人生的“搬砖”之路。王浩说,他对每一个开发语言都有莫名的亲切感,而程序员这个职位也见证了自身人生中很多重要时刻。直到2019年,随着国家对人工智能发展政策的开放,王浩选择辞职创业,创办了人工智能编程品牌《童心少年》。
 
“(我们)期望能够将前沿的编程教育带入到每家每户,从小在孩子的心中种下科技的种子,慢慢生根发芽。”王浩说。
 
王浩也意识到,少儿学编程离不开课程的趣味性。于是王浩在最初接触《迷你编程》时就被吸引,便决定使用《迷你编程》展示三维建筑等建模,并兼容市面上传统少儿编程的使用习惯,由此开启了程序员与少儿间的“编程沟通”。
 
王浩创作课程《战斗鸡进化史》

虽然在结果呈现上,少儿编程和程序员编写的互联网产品有一定差别,但建构过程中的逻辑有“异曲同工之妙”。在游戏化的少儿编程中,用户种一颗小树苗需要用到“顺序结构”,实现寻找土地、挖坑、播种、施肥等顺序;在搭建房子时,需要“循环结构”来实现程序自动化。
 
作品《美丽的小区》
 
看到一个个孩子用编程逻辑建构起自己认知中的世界,我们能感受到富有创造力的思维与现实世界的联结。程序员与少儿编程的“梦幻联动”也让人感受到编程语言的神奇之处。从中看到的未来,也远不止于人们刻板印象中的“学编程=当程序员”。
 
少儿编程并不是一个新鲜事物。早在2016年时就有传统IT培训机构发展少儿编程品牌。刺猬公社在近日走访了一家线下机构,发现在少儿编程培训班的学员中,基础、时间、距离是其坚持学习的关键因素。
 
孩子上几年级、年龄、住在哪里、除了上课还报了哪些培训课、以前是否接触过乐高或编程语言等,这些都是少儿编程培训班老师所关心的。在咨询课程的整个过程中,老师会反复向家长确认:孩子是否有时间来上课。
 
据前瞻产业研究院统计,中国少儿编程学员中年龄最大的参培学员为18-19岁。奥数、口语、钢琴、书法,这些都是学生群体课外时间的“家常菜”。还有没有多余时间跑去培训机构学习编程语言,对于家长和学员来说都很重要。
 
和大多数少儿编程教育课程一样,该机构的课程主要分为软件编程和硬件编程两类。一位编程教育机构的销售老师告诉刺猬公社,三年级是孩子们报班的转折点。更多家长会在前期选择硬件编程,因为机器人的编程模块和Scratch模式是一样的,只是机器人的呈现方式对孩子来说更有意思。等到三年级,再转为软件编程,接触Python等编程语言。
 
少儿编程教育课程分类 图源:多鲸资本
 
从大班时的Scratch情景故事编程,到九年级的Android平台高级开发,培训班为学生制定了一套“科技成长方案”。虽然有游戏场景和案例的介入,但难度依然是在的。
 
“课程级别难度不一样,先给孩子安排试听,老师会给出相应的班级建议。并不会直接按年龄分班,因为有的孩子没有基础会比同龄人接受得少,如果强行去同龄班孩子学起来会有畏难情绪。”
 
“畏难”一语中的。虽然目前很多家长在孩子没有进入校园就开始安排编程课程,但孩子的知识基础与认知能力是否适合编程,都是影响学习结果的关键因素。所以,为何不等孩子再大一些再去构建编程世界。

END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新媒体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文娱、内容创业、二次元等。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 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 | yunlugong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为什么每个孩子都有必要学习少儿编程?看了你就明白
少儿编程是什么?也许您的孩子,就是下一个“编程达人”!
盘点Scratch少儿编程的实用性
亚马逊内部文件泄露:码农薪酬高达$71万!
家长群大热的这门课,其实坑很多!
家长必看!学霸孩子必备的三种思维,编程思维的速成方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