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独访「」创造者:能火起来,因为它真实和可爱啊

的创造者,B站up主吴木木-:能火起来,因为它真实和可爱。

作者 | 园长

编辑 | 石灿

我在写这篇文章时,编辑问我:园长,在写什么题啊?

我脱口而出:!

编辑:与你无关?

眼见要造成误会,我赶紧解释一遍这个词是怎么来的,编辑听完,似懂非懂地离开了。

最近小半个月,朋友圈和各个灌水群里遍地都是一个蓝衣男人的表情包,人们还没有反应过来这个人到底是谁,“”“游乐娃子”“自竟车”已经纷纷组团刷屏。谁也没有想到,这场狂欢竟源自一部11年前的电视剧《巴啦啦小魔仙》。


谁点燃了巴啦啦小魔仙

“”等一系列梗出自B站up主吴木木-,是他最早从《巴啦啦小魔仙》发掘出了这些奇怪的笑点。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联系到了他。

一开始,他只是“剪着玩”,听着剧中人物 “”“要泥寡”“好好读术”等塑料普通话台词,感觉都是“可爱的笑点”,就一点点地剪了出来。

这些发音奇怪、语调诡异的读音,也被称作“口胡”。

今年5月4日,吴木木-把自己剪好的第一条口胡视频上传到B站,“摸仙”“你的亚子”就来自于此。这段视频因其魔性发音和搞笑剪辑而走红,播放量已有200多万,弹幕近万条。

up主吴木木-的b站主页

之后的不到两周,up主吴木木-发布出5条与巴啦啦小魔仙有关的剪辑视频,平均播放量过百万。其他up主越战越勇,许多解说影视剧的账号都做了巴啦啦小魔仙有关的视频,一时间B站原创榜上处处可见“摸仙”的身影。

up主的粉丝群也成了各种传播载体的大本营。在另一位影视剪辑up主“虫哥说电影”的粉丝QQ群里,不断有新的表情包和动图被“水友”们制作出来,再被传播到微博和朋友圈等社交平台上。

与此同时,“游乐娃子”的本尊——扮演者袁奇峰也没有生气,对网友的恶搞也表示“很高兴网友还记得他”。在接受腾讯新闻《中国人的一天》的采访时,他甚至一边看着网友们剪辑的各种搞怪视频,一边偷偷乐。

这是一场始于B站原创作者的狂欢。在发布“摸仙”系列视频之前,up主吴木木-上传的作品播放量都没过万。

在接受刺猬公社访谈时,吴木木-也表示没有想过会火。但网友对口胡的追捧就是这么神奇,不论是当事演员还是第一个发掘出梗的up主,都不曾想到自己的作品会席卷整个网络。

为什么火的总是奇怪的口音?

2016年,南宁一位卖电动车为生的小哥遭遇感情不顺,躺在床上自拍了一段视频,说自己难受,想哭。

因为他搞笑的口音和语气,蓝瘦香菇这四个搭不上边的字成了年度最火的网络词语。不仅如此,它还得到了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入选了语言文字规范类刊物《咬文嚼字》发布的“2016年十大流行语。

不论是“蓝瘦香菇”还是“”,甚至“买了否冷”“”,都有个共同的特点:第一眼看过去人们完全看不懂。它们要么是塑料普通话,要么是散装英文,总之是一种背离主流语言体系的产物。

这些“奇怪的口音”和人们的日常用语差别极大,也带着非正式和土味的色彩。其中的差异性,让人们在使用的过程中享受新语言的新鲜感;土味的表达又降低了使用的门槛,能够让这套语言体系拓展到更广阔的人群。

在这里,可以借用语言学的观点进行解释。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认为,任何语言符号都是由“能指”和“所指”构成的。巴尔特进一步阐释了索绪尔的观点,能指是我们通过感官所把握的符号的物质形式,所指是符号使用者形成的心理概念。当能指指向新的所指时,就创造了神话。

暴火之前,“”的能指和所指都是无意义的。在新的语境下,由塑料普通话引发的“口胡”被赋予了新的含义,产生了一个全新的所指,创造出一个神话。新的所指和旧的所指反差越大,神话就越能引起人们进一步使用和扩展语料库的狂欢。

土味热词,真香!

最先发掘出梗的up主吴木木-告诉刺猬公社,他认为这些词汇能够流行,最关键因素在于“可爱和真实”:《巴啦啦小魔仙》是一部爆款剧,早在十年前就在人们头脑中留下了痕迹。如今所有被提取出的梗,都是最典型、最塑料普通话的。它们是反精致的,一切都带着粗砺的真实。“直击人们的童年记忆”,up主吴木木-这样说。

除了内容本身的特性,人们疯狂传播和二次制造的过程和动因同样值得关注。

“迷因”(meme)的概念可以解释网络热词传播过程中,“人类本质是复读机”的现象。道金斯(Richard Dawkins)在《自私的基因》中提出了“迷因”的概念,即文化的遗传基因。

它是文化变迁的基本单位,在文化的更新过程中,人们通过对特定文化中典型行为的有意识或无意识的复制,来实现对这种文化的传承与革新。

清华大学副教授常江在解释“迷因”概念时曾言,在某种程度上,社交媒体的文化影响几乎完全是建立在模仿行为之上的。网友复读机般使用“”等流行词,本身就是一种复制行为。

就在使用者的群体无意识中,这种塑料普通话的亚文化被传播到整个网络空间。

 剧中出处

万物皆可“迷因”,哪种“迷因”更容易复制,也就更有生命力。“”这类高度碎片化的信息,也更容易被人们复制,并且在复制的过程中不断裂变和进化,形成自己丰富的语言体系,并不断扩展使用的边界。

 “社交货币”的概念,可以解释青年人群为何偏爱“”等热词。“社交货币”可以简单定义为在社交媒体中不同群体和圈层进行交流的“谈资”,也是这个群体的入场券。

在B站等年轻人群聚集的社区, “”一系列的梗就是一种社交货币。 

为了进入这个群体,和相似的人群进行交流、抱团取暖,其他人必须也使用这个社交货币来获取确认感。“”这批社交货币,也因人们对群体归属感的追求,将使用范围扩展到了圈层之外。虽然我们有的时候觉得这些词很土,但用它交流、获得认同感的时候却不亦乐乎。

嗯,真香!

但传播学的解释都有一个不足之处:他们描述的是“如何传播”,而不是“为什么能够传播”。

我们的视角还是要回到内容本身上来。公众号“考新闻”的作者无忌在分析“”时,提出这些梗是“一种没有杀伤力的温柔的反抗”:当“与你无关”变成“”时,这种表达带着俏皮和更低一度的情绪,让年轻群体表达叛逆时显得不那么生硬。

在年轻人面临的压力越来越大、越来越需要宣泄出口的当下,能够进行一次“温柔的反抗”,确实是年轻人的“刚需”。

但流行词语面临的最大诟病是它贫乏的表达功能。复读机般的传播热潮结束后,过不了多久,注定会和蓝瘦香菇一样过气。

但人们对建构并赋予新的词汇以意义这件事,永远不会失去兴趣。那些带着可爱又能击中人心的表达,也将一茬茬跃动而出。


园 长

关注资讯社交平台、互联网资讯等

微信号:309514305

添加时烦请注明姓名、机构、职务


刘慈欣                 宋孟君

林楚方 | 白岩松       老猫 | 洛城东

权力的游戏 | 生活大爆炸 | 大侦探皮卡丘

蛋解创业 | 北京电竞馆 | 奥特曼联盟 | 许豪杰

和平精英 | 逆水寒 | 任天堂 | 棋牌游戏 一起来捉妖

复联4 | 我是唱作人 | 996.ICU | 网飞 | 

花粥盗将行 | 翟天临知网 | 视觉中国

趣头条 | 豆瓣 | 内容大爆发

山东新媒体村

Vlog

END


内容产业报道第一媒体

刺猬公社是聚焦内容产业的垂直资讯平台,关注领域包括互联网资讯、社交、长视频、短视频、音频、影视文娱、内容创业、二次元等。

投稿、转载、媒介合作联系微信号 | ciweimeijiejun

商务合作联系微信号 | yunlugong

网站 | www.ciweigongshe.net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年中盘点∣2019网络热词出炉,哪一个“雨女有瓜”?
我要我们在一起
精彩!女主重生古言文,多木木多的《二重铜花门》绝对是冷门好文
强扭的瓜不甜?那要看你要的是瓜还是甜
比“雨女无瓜”还火的签名
网络小说中,你最喜欢的女主角前十是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