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近百年前的《潮州西湖全景》丝织画,回到了潮州!


十年前,长光伯在网上搜索资料时,偶然发现民国时期杭州一家成立于1922年的杭州“都锦生”的丝织厂,曾经生产过一幅《潮州西湖全景》丝织画。


织锦是民国时期的奢侈品,年代久远,潮州西湖主题的织品又更是稀少,阿伯一直没有机会一睹它的真容。

经过近十年的寻找,长光伯终于找到了它,除了这幅黑白的,阿伯还找到了彩色版本,并把它带回了潮州!

请你锁定屏幕,横转手机,欣赏一下这两幅西湖全景图:



在去年,一位年轻小伙蔡柏轩曾经提供一张1924年由汕头美璋相馆拍摄的西湖全景照片扫描件给长光伯,在经过仔细对比之后,发现这幅《潮州西湖全景》丝织画就是依据该照片织造的。


现在,西湖旁的树叶已经茂盛了很多,在同一位置已经很难拍到这样的全景照片。于是,长光伯用无人机,在湖面上拍下了现在的对比图。

百年西湖对比
1924 —— 2011



让我们看回这幅民国的丝织画。

这幅《潮州西湖全景》的图案是由黑白丝线编织而成,彩色的版本是在黑白版的基础上进行着色的。


它的左边有一条烟囱,这里正是潮州第一家发电厂昌明电灯公司的烟囱。

1915年,潮州商界集资联合创办了昌明电灯公司(俗称电灯局),结束了潮州没有电的历史。电灯公司所在的位置,正是现在高级实验中学前石油大厦的位置。


在全景左侧湖面上,还有一座竹木结构的建筑物,其实它并不是湖心亭,它有个优雅的名字叫停云小榭

据民国十三年(1924年)饶锷(饶宗颐父亲)著的《西湖山志》记载:
停云小榭,在湖山钓游社之南,民国十一年李烈钧建,以驻兵,全座用竹木构成,由水涯架出湖面,甚宏敞,李氏榜曰停云小榭,今为湖山第一茶园。


湖滨放生池前有条小桥,现在的湖心亭已经搬到了这条小桥旁,葫芦山半腰上的小雁塔清晰可见,如今小雁塔已被淹没在浓密的树木之中。

外观没有变化的是涵碧楼,涵碧楼的右侧是一棵400多岁的木棉树,一百年前,它就已经这么高大了。


可惜它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遭受了雷击,失去了几个大树干后顽强地活了下来,变得没有这么高大了。


当年的湖心亭是竹木结构,位置也在涵碧楼之前。
(详见:你知道吗?百年潮州湖心亭的1.0至3.1版本

虹桥也还是木头搭建的,据说虹桥原称“洪桥”,洪兆麟所建,后改名虹桥。


全景最右侧的亭子,现在成了网红亭。

没错,就是这位吸收天地日月精华的大妈在这个亭上挥一挥手带红了它。



这个亭叫“龙珠亭”,原来的它已经损毁,1989年爱国华侨杨成先生捐资重建。



都锦生丝织厂是成立于1922年,1937年日本侵略中国,都锦生被迫停工,1941年倒闭,至新中国成立之后才再次复工。

这幅记载着1924年西湖景象的杭州丝织画,具体年龄我们尚无法考证,但从都锦生的生产史来看,它至少有八十多岁,甚至是九十多岁了。现在画中的风景与建筑,不少已经发生了变化,但这幅画却完好如初。

都锦生独爱西湖,杭州西湖丝织画更成了他作品的主要代表,因为热爱西湖,潮州西湖全景也有幸成了都锦生的作品之一销往海内外。

最后,借用杭州电视台《名城工匠》视频,让我们了解一下这家都锦生织造厂。




好文要等别人转你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民国时期的织锦艺术巨匠——都锦生丝织画
杭州像景:丝织影绰如相片
一物Vol.3 | 着色黑白像景:九溪十八涧
【重生】奇!眼睛所能看到的美它都能呈现,不用张口它也能道尽两千多年的繁华!
谢锦生画
杭州(三)杨公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