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她的遗像用彩照,没人觉得违和

希望大家看完我们的推送后可以

多点最下面的“在看”,

喜欢的话也请多分享点赞!

这样我们的推送

才能继续出现在您的订阅列表里,

节目制作不易,还望多多支持!

以下文字内容为音频节选

更多精彩内容

欢迎点击音频收听!

播讲人:田洋

节目编辑:蜗牛、程涵

关于葬礼,咱们都知道一个常识:逝者的遗照都是黑白的。

因为黑白照片显得肃穆端庄,这也是对逝者的一种尊重。

但是有这么一位逝者却不走寻常路,她去世前曾表示:希望自己的遗照是彩色照片,而且所有听说这件事的人都表示赞同,这是为什么呢?

邹竞

把居里夫人当偶像的女孩

邹竞,是一位中国工程院院士。

大家知道,钱学森、袁隆平这些伟人,都是院士,每年全国只会评选一百多名出来,而邹竞还是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如果没有她,咱们中国人拍照片用的彩色胶卷可能还得靠进口呢。

虽然现在大家都用手机、数码相机拍照了,特别是对年轻人来说,胶卷似乎都是个古老的名词了。

但是对于摄影爱好者和专业人士而言,胶卷是永远不可能被取代的摄影工具。

而且要知道,在几十年前人们还没有进入数码时代的时候,拍照完全依赖胶卷,拍电影完全依赖胶片,而彩色胶卷、胶片的技术曾经一度被外国垄断,直到邹竞出现。

那么,一个女孩子是如何与这个领域结缘的呢?

1936年,邹竞在上海出生。不久之后,抗日战争爆发,她在九岁时和家人不得不前往苏州避难。

所谓的科研大拿,一般都是从幼年就展现了惊人的天赋,邹竞也不例外。

据说小时候家里人拿着一堆写字的卡片让她抓,她抓住的是一个“競”字,您想啊,一个竞是竞争,两个,那就是竞争不止啊!这似乎也预示了邹竞未来的人生方向。

尽管当时是被迫转学,可邹竞还是在中考时考上了重点高中——江苏省省立高级中学,也就是现在的苏州中学。

这学校可是响当当的重点,和现在有的高中拿清华北大一本率说事儿不一样,这所学校可是实打实地走出了数十位院士,被称为“院士摇篮”,而邹竞正是其中之一。

中学时期的邹竞就对化学充满了兴趣。她的偶像是大名鼎鼎的居里夫人,这个拿过两次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给了她一个动力,那就是——女性也一样可以在男人称霸的理工科领域做出伟大的成绩。

所以到了高考报志愿的时候,她尊从了自己的本心,所有的专业都跟化学相关,跟偶像一模一样。

她也因为高考成绩太优秀,被国家直接选派留学苏联。而在六名留学生中,只有她一个女生。

1955年,在学习了一年俄语之后,邹竞前往苏联列宁格勒电影工程学院。

大家不要以为这个电影学院就是教表演的,注意,这个学院叫电影工程学院,要是没有技术支持,何谈工程啊?

而邹竞所学的专业,全称叫“电影胶片制造和洗印加工”,简单地说就是学习怎么做胶片的,这个专业在国内那还是一片空白。

所谓胶片,还有一个专业的名字,叫做“感光材料”。

这个名字,洗过照片的朋友应该很好理解。咱们洗照片的时候,得在一个漆黑黑的小屋子里,把照片往特殊的液体里一泡,照片上已经曝光的部分,就会跟其他的地方产生区别,出现图像,这也就是管胶卷叫“感光材料”的原因。

邹竞读大学期间,成绩优异那是必须的。她的课余生活也是相当的丰富。

邹竞1955年在列宁格勒留影

莫斯科作为苏联的首都,是整个国家的文化中心。邹竞平时除了上课也经常看芭蕾舞剧和话剧、听音乐会、参观博物馆。

但是留学经历并没有改变她对祖国的热爱。大三的时候,苏联的留学生们发起号召,要为祖国捐一架飞机。本来准备回国探亲的邹竞,把自己的全部积蓄捐了出来。

也是在这一年,大三的邹竞要开始实习了。她在乌克兰的苏联胶片厂实习的第一天,就碰到了同样前往苏联学习的国内的团队。

他们告诉邹竞,不久之后咱们国家就要开始建设第一座属于自己的大型胶片厂了,也就是保定电影胶片厂,这已经被列入五年计划的重点工程。

邹竞一听这话,当然非常开心,之后她更加认真地学习胶片的制造工艺,并下定决心一旦毕业就立刻回国。

小胶片蕴含大技术

为什么电影胶片这样的小东西需要通过特别学习才能制造出来?胶卷最初又是由谁发明出来的?它的发展又蕴含了多少技术秘密?

这个,就得结合时代背景来说了。

那时候,中华人民共和国刚刚成立不久,电影在中国存在也才40多年,是个时髦又高科技的玩意儿,胶片更是实打实的进口货。

那个时候,全世界能生产彩色胶片的国家也没几个,只有美国、日本和德国能干这事儿。想要拍电影,必须得先联系进出口公司,让他们代购胶片,等到小小的一卷胶片漂洋过海,才能开拍。真是又贵又麻烦!

所以当时上海的电影行业还严格规定:只有拍新电影拍得多的人,才能分到胶片,不能囤货,也不能倒卖,这可是实打实的稀罕东西,必须按需分配啊。

可能有人会问了:这胶卷的成像原理听着挺简单的,有那么难做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那得从胶卷的诞生历史说起:人类历史上第一张照片是一位名叫尼埃普斯的法国人在1827年拍摄的。

据说他有一天随手推开窗,发现外面的风景不错,就决定随手那么一拍。

咱说是“随手”,实际上比今天的“随手拍”可难多了!

由于当时的条件限制,这张名为《窗外》的照片是保存在蜡板上的,而且光是曝光,就足足花了八个小时,但好歹是保存下了两百年前窗外的风景,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可以说,这位叫尼埃普斯的哥们,就是实际意义上的摄影技术的发明者。但由于他不愿意公开自己的技术,大家也就没有承认他。

之后另一位叫达盖尔的法国人,通过和尼埃普斯的长期通信,了解了摄影的原理,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改进了人家的摄影方式。

他的格局更是打得开,人家选择了公开这项技术,也就成为了公认的摄影术发明人,光荣地被人写入史册。

经过他的技术改进,保存照片的材料被改成了镀银铜板,照片拍摄的曝光时间也从最初的八个小时缩短到了一分钟,这可以说是极大的飞跃了,为摄影的普及奠定了基础。

不过,说是普及,但又不能说完全能普及了。您想,镀银铜版多贵啊!也不是随便什么人就有钱在镜头前坐上一分钟的。

当然,这难不住聪明的人类,后来,英国人威廉又把金属板换成了一种对光非常敏感的纸,这种纸便于复制传播,又大大降低了成本,这一技术很快被推广开。

从此摄影技术终于霸气十足地代替了传统的肖像画。

在这之后,拍照技术又有了很多新的进展,在这儿也不一一列出了。总体而言,大家所做的事情都差不多,就是在不断改变胶片的基层和图层。

什么是基层、图层啊?简单来说,胶片是由两层组成的,大家能摸到的那部分叫做基层,上面则是用来感光和成像的涂层。

而涂层上因为使用的感光材料不一样,发生的化学反应也会不一样,那最终拍出来照片的效果也就不一样。

这么说您就明白了吧?小小一张胶片,背后牵扯的其实是非常复杂的化学与工业问题。

胶片进化史:从黑白变彩色

刚才说的还只是黑白胶片,彩色胶片的制作就更难了。从人工上色到自己变色,里面凝结了多少心思和智慧?

彩色胶片诞生的时间比黑白胶片晚多了,最早的发明人是两个美国人,叫万尼斯和高杜基斯。

这两个好哥们儿曾一起看过一部名叫《海军》的彩色短片,当时所谓的“彩色片”,其实就是靠着在镜头上装不同颜色的彩色镜片拍摄的。

这些彩色镜片是人工上色,制作费高昂,最寒酸的是:他们只有红黄蓝三种颜色,最后的色彩效果也不理想。

兄弟俩看得不够尽兴,也由此萌发了一个想法:我们能不能做出更逼真的彩色摄影呢?

多年后,他们在德国科学家的基础上,对涂层上的涂料进行了改进,此后又开始了与柯达公司的合作。

1935年,柯达公司正式推出了第一款彩色胶片。

彩色胶片的涂层足足十多层,总共却只有二十微米。这是个什么概念呢?

这么说吧,我们成年人一根头发的直径,大概是八十微米,也就是说这胶片的涂层全加起来,也就是四分之一根头发的粗细,您说这工艺精细不精细?

而彩色胶片的技术就凝结在这厚度几乎感觉不到的涂层上了,这里面可是足足包含了几百种化学品。

要知道,这些化学品都非常敏感,每种的含量稍微多一点或者少一点,就会严重影响成像的质量,更别提混进去一点杂质了。

而且十几层涂层需要分别加工,一不留神就会相互影响,产生划伤;

染色剂的加入还可能带来新的杂质,而大多数化学物质对杂质含量的要求是多少呢?跟您说,不到百万分之一!

所以说,您千万别小看这薄薄的胶片,它就跟现在的电子芯片一样,麻雀虽小,五脏俱全,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科技水平。

为人民添“彩”,为祖国争“光”

说到这儿,想必大家已经感受到邹竞面临的难题了,那她又是怎么克服技术封锁,研制出属于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彩色胶片呢?

1960年,邹竞毕业回国。当时的海外留学生还是非常稀有的,作为留学苏联的高材生,邹竞面前有很多选择,但她的选择却始终只有一个:报效祖国,去往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于是她远离家乡,来到了保定电影胶片厂。

保定胶片厂兴建初期

您知道那时候的生活有多艰苦吗?

电影厂建在郊区的荒地里,进一趟城得转几次车,郊区也没有什么秀丽风景,遍地都是杂草。

厂区总共只有一栋三层办公楼,还有一栋没有下水管的二层实验楼,和一座用作礼堂和食堂的平房。

邹竞一家人当时住在不到十五平米的筒子楼里,夜里上厕所都得顶着大风去户外。

平时,大家都在走廊里做饭,而邹竞一家一直没有开火,三餐都在食堂解决,只有节假日偶尔用煤油炉做些菜改善生活。

当时正值我国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保定正是重灾区。厂里食堂的日常伙食就是地瓜配稀汤,地瓜,也就是红薯,只有两根手指粗。汤水里也只有几片胡萝卜。

这种条件连肚子都吃不饱,一刮风还会蒙上一层沙子。轮到吃棒子面饼的时候,就算改善伙食了。

生活条件都这样了,科研条件就更不用说了。邹竞进厂正赶上了一个特殊时期。

本来,保定电影胶片制造厂是苏联援建的重点项目之一。开工奠基时,郭沫若还题词:“能自行制造胶片,犹如能制造火箭。”

然而,邹竞回国时,中苏关系已经恶化,苏联撤走了专家、中断供应关键设备,整个保定厂只剩下了空荡荡的厂房,所有的生产设备都需要国内自行生产。

在这种情况下,刚刚进厂的邹竞便接过了重担,承担研制特种红外军工胶片的任务。

这种胶片是当时国防领域急需的材料,任务很重大,可条件却很凄惨:参与研究的只有邹竞和两个十八岁的徒弟。

没有资料,没有设备,洗照片的暗室,夏天像蒸笼,冬天像冰窟。

要知道,像美国的柯达公司,一般都是几十上百人的技术团队在进行研发工作的,这还没算上负责保障生活和科研环境的后勤团队。

而邹竞却正是在这种极端艰苦的环境中,创造了第一个奇迹: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她就带领团队攻克了一系列技术难题,研制出了三款不同军工用途的红外胶片,打破国外的技术封锁,超额完成了任务!

对于邹竞来说,这还只是个开始。

之前咱们已经聊过彩色胶卷生产的困难,由于这项技术是保密的,只掌握在少数国家手中,所以咱们国家每年仅仅进口彩色胶片就要花掉一亿美元的外汇。

年年这么给人家送钱咱们怎么能甘心呢?于是研制彩色胶片的任务,再一次落到了保定电影厂、落到了邹竞的肩头。

此时的邹竞还面临着一个重大选择,摆在她面前的有一个出国进修的机会。

在当时这可是十分难得的,而且对于已经四十二岁的她来说,之后可能很难再遇到这样的机会了。然而,在国家利益面前,邹竞认为一切个人的牺牲都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正如她自己所说:“我一直坚信,中国人既然能自力更生研制出原子弹、氢弹,也一定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制出与世界名牌媲美的彩色胶卷”。

邹竞院士在研制彩色胶卷

尽管无法获得国外的资料和技术,邹竞还是尝试用土办法向他们学习:她将进口的柯达胶片在暗光下用水泡开,然后一层层分解表面的涂层,再尝试对每一层进行曝光,分析涂层的成分和含量。

大家光是听,可能还想象不出这份工作的艰难,再回想一下咱们前面提到的,十几层涂层加起来才只有四分之一根头发粗细,这样是不是感受更加直观了?

靠着坚持和努力,七年后,邹竞的团队揭开了柯达公司封锁的技术秘密,成功研制了新一代彩色电影和民用胶卷,这也就是后来国产胶卷——乐凯的前身。

当然,咱自己的彩色胶片虽然研制出来了,但是质量上和其他国家还有差距。于是,在从无到有的突破后,邹竞又开始追赶国际先进水平。

八十年代国产胶卷说明书

当时柯达等公司最好的胶片都被称为“R”级胶片。邹竞带领团队耗时一年零十个月,在经过一千多次的试验后,终于研制出我们自己的“R”级胶片,并在那年的亚运会开幕式上,拍摄了运动健儿们的身姿,刊登在了《人民日报》上。

传递亚运会圣火

彩色胶片研究得差不多了,邹竞又开始研究医用胶片。

去医院拍过X光的朋友们肯定都见过医生拿着的片子,这正是邹竞的另一大成就。

除了这些我们介绍过的之外,邹竞还研制出了太阳能电池的薄膜材料等等,她的成果,涉及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由于这一系列重大贡献,1994年,邹竞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

据同事们回忆,尽管工作繁忙,经常加班,可邹竞永远精神十足,头发一丝不乱,衣服整整齐齐,出门还会化个淡妆。

她关心身边的人,逢年过节,她常会给学生晚辈准备巧克力和亲手写的小卡片。有一位新入厂的大学生,家庭条件比较差,邹竞就直接把自己的手表摘下来送给了他。

大家都说她在实验室里就像一个大家长。而大家长在科研取得突破的同时,也在培育下一代科研人才。

上世纪90年代,实验室中的邹竞(左三)

2003年起,邹竞开始在天津大学担任教授,招收研究生。她不喜欢别人叫她“邹院士”,而要大家叫她“邹老师”,她从来不摆架子,总是亲自带学生,身体力行地教导他们做人做事的道理。

2022年6月9日,邹竞在天津病世,享年86岁。

她去世前对女儿说:自己一生最重要的痕迹就是彩色胶片,希望自己的遗照也能选用一张彩色照片。家人满足了她的愿望。

而在邹竞当年的母校——苏州中学里,有一个“院士廊”,里面都是从这所学校走出的院士的照片。

邹竞的那张照片,是她当年特意用自己研制成功的乐凯胶卷拍出来的。照片上,她满面含笑,神采飞扬。

编辑:谢佳漫

素材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津这位倾其一生为照片“添彩”的院士走了,讣告用彩照
她的讣告,用了一张彩色照片……
扫盲贴:正负片的知识(转)
“彩扩”史今之杂感
黑白胶片与彩色胶片转黑白的成像区别是什么?
柯达克罗姆胶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