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蔷薇园】江湖微澜(上)

文/玫红

诗集《一个人的江湖》出版后,已经搅动江湖微澜。同事们见面就问:《一个人的江湖》是你写的吗?惊讶有余,还有些质疑。有人竟然这样解读:我们都还没踏进江湖,你一个人就能独闯江湖?言外之意:真狂啊,出个诗集能独霸江湖?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莫言说:人类社会闹哄哄的,灯红酒绿,声色犬马。但认真一想,无非是贫困者追求富贵,富贵者追求享乐与刺激。文学领域,人才辈出,一介书生,一生忙碌只为稻粱谋,出一本诗集算多大个事呢?但愿这个狂草的书名(书名是甘肃省原作协主席马步升老师题写,其人著作等身)能够抓人眼球,吸引他们多看一眼书里的内容。

看来有必要对书名作一诠释了。

最初,诗集书名叫《一苇以航》,取自于朋友的一篇文章,原因是这个成语很新鲜,我似乎没怎么见过。上师范的时候,我随手拿一本绿色封面的成语小词典在背诵,几乎熟悉其中的每一个成语及基本用法,跟人聊天时,成语总是脱口而出。由此,上百度搜,搜出一则宗教典故:相传中国佛教禅宗初祖菩提达摩——天竺国佛教禅宗第27代祖师般若多罗的嫡传弟子。有一天,达摩问师傅般若多罗大师:“我得法以后,应该到什么地方去传法:"般若多罗回答说:“去震旦。”达摩遵照师傅嘱托,东行来到今中国。

达摩在南朝都城金陵晋见了梁武帝萧衍。两人观点不同,话不投机。达摩不辞而别,渡江北上到魏都洛阳。

走到长江边,江面宽阔,水深流急,没有船只,正愁着

没法渡江,但见不远的地方,坐着一位老婆婆,身边放着一捆芦苇。见状,他上前施礼问道:“老人家,你是准备用这捆芦苇渡江吗?”老婆婆抬起头来看看,见来者态度十分诚恳,没有说话,点了点头。达摩心想.一个年迈老人可以踩一根苇过江,我为何不能呢?于是,便恭恭敬敬请求道:“老人家,请赐一苇渡我过江”。老婆婆仍没有说话,顺手抽出一根芦苇递给达摩。达摩双手接过,告别老人,来到江边把芦苇往江面上一放.轻轻踏上芦苇,顺顺当当过了长江。此为“一苇渡江”。

话说,当时北魏都城洛阳龙门香山寺,有个和尚名叫神光,听说天竺国高僧菩提达摩在南朝都城金陵弘扬大乘禅法,便前去会晤。来到金陵一打听,达摩已经渡江北上,没有停脚,就在后边紧追。来到江边时,看见达摩正脚踩一根芦苇过江,而且平安登上对岸。一位老婆婆坐在江边,身边放着一捆芦苇。心想:达摩一定是用老婆婆的芦苇渡过江的,便急急忙忙跑到老婆婆的身旁,不经主人的允许,抱起一捆芦苇,跑到江边,扔在水中,猛地箭步跳上芦苇捆。芦苇不仅不向前行,几个波浪打来,反而把神光掀入江中,呛了好几口水。

好在江边水浅,无生命危险。神光浑身湿透,涉水上岸,又走到老婆婆跟前问道:“前边那人用一根芦苇渡过江去,而我拿你一捆芦苇,为什么险些命丧江中?"老婆婆说:”那人以礼化取.我当然应该渡他过江;你是无礼抢要,我怎能无缘助你呢?”神光自知失礼,赶忙向老人道歉:“老人家,方才我是急于追赶那人,忙中失礼,冒犯施主,请老人家原谅,渡我过江。”老婆婆见神光有了转变,遂答应施苇相助。神光一扭头,老人不知去向。这时,江面风起,飘浮在江面上的芦苇捆,又慢慢地荡回到江边。神光对着老人坐的位置,深施一礼说:“多谢施主指点,小僧去也!”说罢,登上芦苇捆,顺利渡江。登上长江北岸时,他自愧地想:“唉!我实在不如人家啊”

神光心悦诚服,紧步赶上达摩.合十施礼,请求说:“请圣僧到嵩山少林寺弘扬大法”!达摩跟神光来到魏都洛阳,不久又来到嵩山,一看这里山清水秀,就在五乳峰的山洞中落脚面壁,一坐就是九年。九年功到业成,大乘禅法就此传播中原。

“一苇以航”意谓:江湖有多大,心之所由也!

这词太妙,我欣喜若狂。但不是为书名,而是为一首得了优秀奖的诗——陇原茅台酒征文,消息来源于甘肃日报。这首诗的题目就是《一个人的江湖》,很契合文意。前者文雅庄重,后者粗狂奔放,更迎合读者的好奇心。至此,书名敲定。

就诗歌本身而言,残缺美造就了诗歌。黄昏而非清晨,阴雨而非晴天,失恋而非情爱,伤痛而非幸福,缺憾产生诗歌。诗歌本就是一种偏见,伤感的行吟,小众艺术。

诗人是一个逆风而上的独行者。

最初写诗,基于字少,至少不使颈椎病加重,还能隐晦地表达我的抑郁、忧伤、愤懑,甚至淤结于心、无人触及的某些真实情感。文学可以救赎和安放我们的灵魂,这是大家所认可的。诗歌与艺术皆无用,然而正是这些无用的东西使人类的生命价值得以传承与体现,使生活变得有意义。

因为热爱,不知不觉地钻研起诗来。

现代诗五花八门,优劣难已界定,不像古体诗,有规矩可言。既然有了方向,不再东拼西凑。我订阅了《诗刊》,购买不少著名诗人的诗集,叶舟、古马、阿信、离离、娜夜、敬丹樱、灯灯、沙戈、王单单、牛庆国等;诗歌公众号也可以列出一长串。还买了几本诗歌理论书籍,就这样一头扎进去,边读、边写、边发表。诗歌实在太妙,每读到一两行精妙的诗句,就为诗人的蕙质兰心而拍案叫绝,为汉语的博大精深而着迷。

进入文学圈的这几年,因参加县、市作协组织的作品研讨会或者名家讲座等,认识了我省一些著名作家或诗人,马步升、习习、赵武明、郭晓琦、张存学等。要知道,甘肃是一个诗歌大省,我们所知道的这些诗人及作家在全国也是数得上的。素未谋面,尚且倾慕他们的作品,现在,更应该让仰慕成为写作的动机。



近期热读
1
【蔷薇园】一院书香
2
[ 蔷薇园 ]  最是书香能致远 ——玫红新书发布漫谈
3
[ 蔷薇园 ]  老魏的农家小院(2)
4
[ 蔷薇园 ] 为你而来
5
兰州高原夏菜物流市场为什川镇泥湾村农民瓜菜销售保驾护航
6
什川古梨园农耕文化博物馆在桃园街揭牌
7
过了梨花,不要错过什川网红桥
8
什川镇的白兰瓜熟啦!

“写留言”
跟老魏进行互动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苇渡江
探索掩埋的真相:达摩真的是“面壁九年”吗?
达摩的传说达摩与武术
疏疏芦苇旧江天▏ 追风摄景
怎么过一条江?达摩的答案是一根芦苇
几丛芦苇入园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