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母亲痴呆之后……

陈美霞  文

编者的话:一位孝子,姊妹几个照顾痴呆的高龄母亲,也把母亲用心记在文字里。本文写完后次日,母亲撒手云归,让儿女肝肠寸断。母亲大爱,天高地厚,文字无言,浓情有声。敬以此文,悼念陈美霞母亲大人。

算起来母亲的痴呆,也不过是三个多月的时间,可是煎熬像过了三年。

痴呆是一点一点加上去的。好像一本书,先涂掉语句的标点,然后慢慢扩大,最后成一本混沌一体的东西。所有文字探头探脑,所有章节没有体系。我们站在书里,亦真亦幻。

母亲问我,我怎么会到这个地方(我家),她疑心她有什么变故,甚至杜撰出她被卖了的悲惨故事。我大笑,她也笑,她埋怨自己空空过了九十年,太不值得。我悠悠地说:“不是有我们吗?我们是你的儿女啊!”母亲半信半疑 待我慢慢和她回忆起父亲给我们起名字的故事,她才想起来了她的儿女们,这才放了心——她终于不是一个在娘家活到九十岁的人。

吃饱喝足,我们的家常话通常很弱智。但我想这时候的母亲,是不是打开了她平时紧密包裹的心灵的茧子。我要看见一些东西,证实一下想法。

她有时候昏睡,在半梦半醒之间,忽然会说:“奶奶来了,你给饭了没?”我只好说给了,她就又问:奶奶家在哪儿,谁伺候她,这样的十万个为什么 她问一句,我回答一句,直到塑造了一个莫须有的“奶奶”完整形象才作罢,在这个故事中,有很多她认识的人。第二天,她又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用离奇的口吻,她很开心,给“奶奶”给了好饭吃,她一件事放下来了。她过一阵就又给“奶奶”存吃存喝,收拾各种行李。  我想起她说以前过的话,用来养奶奶的粮食,一定是最饱满的。妈拿别人的话来评价自己:“我们这些人,心实得很。”我常听她和爹讲述到河西走廊拾粮的故事,故事的结局很悲伤:拾来的粮食用来埋葬奶奶,先前生产队里挣的工分却被扣了,说爹是投机倒把……在这样的岁月走过,当然是珍惜粮食了。

不管怎样,“奶奶”有饭吃,她过几天还问还问,我有一天悠悠地问:这个奶奶是你的妈还是我爹的妈,她斩钉截铁地告诉我是陈家奶奶。

我所不知道的痴呆一幕一幕上演了。有一天她无端流泪,问她,说我爹走了,参军了,骑得马插的花。我的父亲是上过朝鲜战场的,可是父亲早已经去世,为啥还要流眼泪呢。她说:“我晚上看着月亮,到井边坐了一会,还是到底舍不得我的娃,就又来了。”在母亲记忆中,父亲不在的日子她不但很辛苦,要每天早上要给背沙子的人装沙子啥,这样强度的劳动,别人家是男人完成。孩子小,大家庭的鸡零狗碎,都打击着她的信心,她不止一次在月亮下发愁,但孩子们超越一切,母亲忍住悲伤。一年一年带着我们过,想到这儿,我赶紧说:“我爹抗美援朝回来了,现在当官了,他说他立住脚跟,就接你来。”母亲一下子笑逐颜开,但过几天又开始埋怨父亲不来。

这辈子,父亲和母亲没少吵架。经常为干活的方式吵,不得不说,母亲要灵巧一些。她是木匠的女儿,各种木头她能分出性格来。父亲按铁掀吧,有时候也被母亲斥责为没顺天然的纹路,便又争执起来。母亲吵架用词很丰富 从来不卡壳,哪里知道原来,父亲的参军离别,在别人眼中风光,在母亲眼中是痛苦的。

母亲对父亲的深情,原本就是吵吵闹闹地陪伴。父亲去世前一年,已经不爱吃饭,母亲总是端着碗,跪在地上,给父亲喂饭。父亲去世后,母亲一有事情就给照片说去了,我们只当她玩。母亲有一天脑子特别清楚,她说超市的广告员发她一张纸,上面的字根本看不懂 人家要解释,她说:回去老汉说呢。她高高兴兴地回家,然后站在床前发愣,床上空荡荡的。母亲说:“哪天我就心里不好着,我就把超市广告纸撕了个稀巴烂。”母亲痴呆之后,她忘了父亲已经先她而去了,这未尝不是一件好事。老了多忘事,唯不忘相思。吵吵闹闹的幸福是我妈独有的。我从来没见过我妈当面夸过我爹,这真是失误。

母亲晚上彻底失眠,她要各种翻腾,直到天亮。为这个,她的女婿把她说了几句。早上,到餐桌上,她说:“我有句话给你们交代,我老汉是志愿军,我是军属。”我一口稀饭差点喷出来,“你们一天说我,口气好着,信访局我也找得到。”这上纲上线的。母亲痴呆之后,我才知道,在她的生命烙印里有个“军属”二字,别人看不见这字如何闪亮,母亲用生命时时擦亮,她因此容不得别人强迫自己。那天我们达成协议:我们说话轻声细语,她要知错就改,半夜不要吵我睡觉。可是上两天,她就又不好好睡觉了。

母亲痴呆之后,她有时候不认识我们,但她还是爱谈关于“死亡”的话题,好像那是一个站点,而她所坐的车已经很久很久了。

她很开心,说要埋在父亲旁。问她舍不得啥的时候,她说:舍不得最尕的姑娘,外面出去别人打哩。也许在她眼中,她的小姑娘就是手上长满裂口的小学生,在她面前站着的这个人,是房东加厨子。我的眼泪偷偷涌上来,我知道母亲是重男轻女的,就又问:“你是不是舍不得你儿子啊?”母亲坚定地说:“我的尕的两个,还没拉大呀,儿子早就大了。”这时候我想起《我与地坛》中的大口吐血的母亲,说“我那残疾了腿的儿子”,眼泪就开始疯狂流下来了。这辈子,母亲还是心里想着的是最弱小的孩子,无论男女,对于一个宠溺儿子一辈子的人来说,这是多么难得这是多么让我激动的事情啊.

母亲的痴呆,是脑电波的病变,但因此母亲放下了许多东西,一天光希望有人陪她说话,其实这不就人生的本来面目吗?

尘归尘土归土 感情回归于纯洁,痴呆之后的语音,大约有些童言无忌她找她的母亲和儿女,总担心这些人没吃饭 ,生活完全模拟了她最初的样子,真是一个巧妙的结尾。

                   


近期热

鹊巢记(1)

鹊巢记(2)

鹊巢记(3)

鹊巢记(4)

鹊巢记(5)

鹊巢记(6)

鹊巢记(7)

鹊巢记(8)

鹊巢记(9)

鹊巢记(10)

鹊巢记(11)

鹊巢记(12)

鹊巢记(13)

鹊巢记(14)

鹊巢记(15)

鹊巢记(16)

鹊巢记(17)

鹊巢记(18)

鹊巢记(19)

鹊巢记(20)

鹊巢记(21)

鹊巢记(22)

鹊巢记(23)

鹊巢记(24)

鹊巢记(25)

鹊巢记(26)

鹊巢记(27)

鹊巢记(28)

鹊巢记(29)

鹊巢记(30)

鹊巢记(31 )

鹊巢记(32)

鹊巢记(33)

鹊巢记(34)

鹊巢记(35)

鹊巢记(36)

鹊巢记(37)

鹊巢记(38)

鹊巢记(39)

鹊巢记(40)

鹊巢记(41)

“写留言”
老魏进行互动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钻石”是怎样炼成的(13)
散文连载《那些故事我读过》作者/安忍彩虹!
【身边人物】贾引怀‖怀念母亲
《母亲节里忆母亲》王来宝
【在外游子】父爱如山
肖震作品 | 疯外婆的一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