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胡建华:逃离还是坚守? ——《流浪地球》的可见探索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思与远方

发布有思想 有情感 有启迪的文章

  关注 《思与远方》  刊中题字:王晓华


思与远方  国家   社会   生活    责任 

逃离还是坚守?

——《流浪地球》的可见探索

大年初一,传说是上古女娲初创世,刚刚造出鸡的日子,在随后的几天里,她又造出了狗、猪、羊、牛、马,直到初七,她才造出了人。

今年的大年初一,一部国产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横空出世,如同新年里绽放的一颗巨大烟火,迅速燃爆!

影片是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讲述了在不久的将来,太阳即将毁灭,太阳系已经不适合人类生存,而面对绝境,人类将开启“流浪地球”计划,试图带着地球一起逃离太阳系,寻找人类新家园的故事。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好像是中国电影人第一次把目光投向太空,投向星球,投向不着边际的窗外很远很远的地方。也是第一次如此强烈地关注地球,关注太阳,关注着整个人类的生死存亡。

之前,我们的目光好像一直停留在眼前,沉浸在花前月下、故纸堆里,宫斗不止、权谋不休。

女娲之前,在我们的传说中,天和地还没有分开,宇宙混沌一片。直到有个叫盘古的巨人,在这混沌之中,抡起大斧头,朝眼前的黑暗猛劈过去。只听一声巨响,混沌一片的东西渐渐分开了。轻而清的东西,缓缓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降,变成了地。

至此,天圆地方,天清地朗,有了一方孕育中华文明的沃土,供我们繁衍生息,接续传承。而我们大多数祖先的目光始终没有离开过地球,没有离开过鸡犬之声相闻的这片土地。

我们的文明已经延续了上下五千年,是我们在这片地球上引以为骄傲的文明,但相对于已经存在了46亿年的地球,则是短暂的瞬间。即使是对于存在了数百万年的人类来说,也不过是一个片段。因此,我们不知道,在我们之前有什么?在我们之后,还会遭遇到什么?

等到近一个世纪以来,因为整个世界的引领,因为一直在极速的前进,终于让环境不断地恶化,生态不断被破坏,地球已经不堪重负,人类已经越来越焦虑,越来越恐惧。于是,就有了探索外太空的脚步,有了向深海深潜的探究,人们一直在寻找,寻找新的生物、新的文明,和适合人类居住的新的星球。

《流浪地球》不是中国电影一贯讲述的话题,也不是我们一贯说话的方式,它讲述的是一个脑洞大开的故事,或者就是天方夜谭。

有人说,这是一部灾难片。零下八十多度的地球,迎面撞击而来的暴风雪,冻僵了的整个世界,我们曾经熟悉的北京、济宁、徐州、杭州,都成为一个个刻印在路边石头上的标记,最为熟悉的魔都东方明珠塔、上海中心,也都成为冰冻在地下的物体,没有任何生机。整个地球表面,除了漫天飞舞的暴风雪,就是一片死一般的沉寂,和到处可见冻僵的尸体。偶尔,还有地震和一些不可预料的灾难袭来,人们进入地面,不得不依赖于特制的防护服。地球已经不能生存,人类不得不在地底再造出一座座混乱不堪的地下城,为人类找到新的解决方法之前暂时避难。这一切展现的显然都是灾难片的特征。地球死了,人类无能为力。

更多的人说这是一部科幻片。体积庞大并且如同怪兽一般横冲直撞的车辆,无处不在能点对点和全球联通的即时通讯,一万多个遍布全球为人类逃离而极速运行的行星发动机。至于太空城、领航空间站、星际之间任意往来的穿梭,无一不在显示着科幻的色彩。还有小到每个人的身份铭牌、太空休眠等等,都是科幻色彩真实的存在。没有花好月圆,也没有卿卿我我,更不会出现古装的某个英雄存在。

其实,这是中国电影第一次讲述拯救人类的话题,也是从另一个侧面讲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话题,还是一次面对毁灭性的末世灾难,贡献中国式智慧和方案,带领人类一同逃离而倾尽全力的尝试。

我们曾经有无数的诗篇赞美过太阳,但在未来的某一天,太阳系却急速老化,我们不得不逃离,而且是如此艰难。

最近的适合居住的星系是4.2光年外的比邻星(小说中三体人的故乡)。

与其是同西方人那样,找到一个两个能够拯救人类的英雄,或者是派出一只只探险队去寻找和探索人类的新家园,不如背负着生活了300多万年的地球一起逃离,在新的宇宙坐标中,延续人类的幸福生活。于是,中国人又一次开始了愚公移山式的迁徙,把地球上安装上上万个行星发动机,然后推着地球一起走。这是一个最笨的办法,也是我们的老办法。

让地球搬家不可能一蹴而就,总体需要五个繁琐的步骤:

第一步,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停止转动,使发动机喷口固定在地球运行的反方向;

第二步,全功率开动地球发动机,使地球加速到逃逸速度,飞出太阳系;

第三步,在外太空继续加速,飞向比邻星;

第四步,在中途使地球重新自转,调转发动机方向,开始减速;

第五步,地球泊入比邻星轨道,成为这颗恒星的卫星。

人们把这五步分别称为刹车时代、逃逸时代、流浪时代Ⅰ(加速)、流浪时代Ⅱ(减速)、新太阳时代。

这是刘慈欣的《流浪地球》小说中描述的方法和步骤。为了能够在两个小时的时间里,能够最最精彩地展现,影片只是攫取了小说中最为激烈和关键的桥段,来为我们讲述逃离的艰难和逃离的代价。

我们的文明史中,一直都有关于星空的记载,也一直有向太空的探究。夜观天象,曾经是我们在最古老的年代,在遥不可及的时空距离,探究人类与星空的沟通和对话。我们还曾经有天象仪、地动仪,有关于星空变化的记载,有一颗颗星星的传说,有人造火箭的试验。但所有的探索好像都屈服在对于天地的敬畏,对于大自然的恐惧之中。从这个意义上说,《流浪地球》不能称为科幻片,或者说是灾难片,而是我们传统的宇宙观、天地观、人文观,在人类命运的话题上一次最彻底的颠覆,一次全新而又最集中的释放。

相信很多人在看过影片以后,会历数片中低级科幻错误和不切实际的设想,还会吐槽诸如生命和道德层面的不堪。但毋庸置疑的是,这一次,面对救世主和救世的方案而言,从商业电影层面,我们做了一次大胆的尝试,并且融入了我们的话语,我们的思考和探索,镶嵌进系统的中国元素,在与世界沟通和展示的平台之上,用一部《流浪地球》来刷新和宣示。

如同电影讲述的故事一样,在科幻和灾难题材影片的领域,逃离或是坚守,同样是中国电影不得不思考和面对的选择,如果能用这样一部影片,引起人们对于生命意义的思考,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对科技与星空的热爱,将是最大的价值所在。如果,进而能够引领整个文化体系性的探索和迈进,则是最为可贵的突破和重构。

“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不仅仅是电影,它对于华语电影产业推动的作用与意义,远远大于电影本身的价值与意义,毫无疑问《流浪地球》开启了中国科幻电影的新纪元,搅动了科幻领域这潭死水,它引起的那些关注和带动,将不断发酵和显现,这将是中国电影发展史上的'里程碑,一个将会被不断超越的里程碑。随之而来的,将是一个可见规模大波次的跟进、模仿和超越,紧随其后的也将会是井喷式的科幻电影灾难题材的蔓延。

这是一部开拓性的影片,也是一部探索性的影片,时间和市场终将证明,它是探路者,也是探界者,在我们最不擅长的一个领域,开始我们勇敢的探索,《流浪地球》仅仅只是一个开端,随着国内观众群的培养和国际市场的开拓,这一切都将改变,并且会势不可挡。

 胡建华  发表过的作品


(点击下方题目阅读)

灵魂安在?

听到“哨子响”

如果不是走进军营

开启政治工作这个“外挂”

“年味”又相催

备点“精神年货”

《时间之问》的思考

中华梦圆势不可挡

知否,知否,已是千年过后

作者简介作者简介

胡建华,笔名望江楠,雷池岸边生长,绿色军营茁壮,现供职于上海市某市级机关。平素乐翻书,闲时好码字,不断尝试发声,有散文、诗歌、言论及纪实作品散见于报刊网络。

《思与远方》:灵魂的诗和远方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流浪地球2》:相信我们的人,一定可以完成任务
【内蒙】周楷伦 我的《流浪地球》观后感 指导老师:张明会
去年这个时候,谁也没有想到,流浪地球其实不仅仅是一部科幻电影
科幻电影《流浪地球》
与流浪地球无关
《流浪地球》遭质疑,票房却破20亿:低谷时只要你肯走,往哪都是上坡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