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全兴 | 居家隔离随笔(9):算帐




算帐




文/全兴

  


今天是居家隔离的第六天,又是寒冬三九的第二天,冬寒仍旧霸屏,不给暖阳一点灿烂的机会。新冠病毒仍然在钧州大地肆虐。

截止今日12时,许昌市集中隔离6996人、居家隔离48.0716万人,坚决做到“应隔尽隔、不漏一人”。

禹州昨日新增病例39例,自2022年1月9日起,除已确定的高风险区域外,禹州市其他区域全部调整为中风险区域,中、高风险区域以乡镇(街道)为单位,全部实行封闭管理,限制人员流动,最大限度严防疫情风险传播。

禹州的全民抗疫是中国 “动态清零”抗疫战略的一个缩影,面对西方的佛系抗疫和与病毒共存理论,到底保持不保持“动态清零”抗疫战略定力,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面对他们的质疑和动辄封城围歼新冠的壮举,“万众一心 全民动员”的抗疫还要不要继续,这也是一个必须要回答的问题。

如何回答?光讲道理没有说服力,光摆事实没有信服力,只有算帐对比,才有震撼力!

那就要算好几本帐。

1、算好政治帐‍


大疫当前,德尔塔和奥密克戎双“冠”齐下,席卷美欧,横扫无敌手,在中国的严阵以待下,面对中国严防死守,它还是不甘心,不收手,南北夹击,想实现突破。这对中国也是一个考验,特别是年终岁尾,又值冬奥开幕之际,抗疫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高度政治敏感性。

对任何一个国家来说,最大的政治就是民心。民心,对西方而言,是选票;民心,对中国而言,是江山。

2021的抗疫成绩单最说说服力。

根据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统计数据,截至北京时间2021年12月31日6时22分,美国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达到54215085例,累计死亡病例达到824135例。

在中美的死亡病例对比中,41.5万:2。

巨大的反差,鲜明的对比,不能肯定一切,但有可能否定一切。这笔政治帐,一目了然。除非掩耳盗铃,混淆是非,颠倒黑白。

全球的疫情为什么会出现天壤之别?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认为,“中国之所以能够取得令人瞩目的新冠防控效果,主要就是采取了围堵清零政策、入境隔离政策,这个政策是中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最重要的核心内容。”“至少今冬明春必须得坚持。”

2、算好经济帐‍


抗疫和防疫都需要投入巨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

在武汉抗疫时,当时的重症救治,一个的人救治成本大概为40万人民币,截止2020年3月2日,国家已为抗疫投入1000多亿元;截至2020年11月底,各级财政疫情防控资金支出超过4000亿元,确保人民群众不因担心费用问题而不敢就诊,确保各地不因资金问题而影响医疗救治和疫情防控。 

近期的西安疫情封控,这几天的郑州疫情分区防控,千万级的国际大都市停摆,在西方人的眼里,不可思议。因为对他们来说可能意味着国家停摆,对一些国家意味着封国。拿英国、法国和意大利这些人口在6000万以上的国家来说,郑州的1200万,是他的五分之一,对于1700多万人口的荷兰和1030多万人口的瑞典而言,基本上等于封国;对于荷兰和新西兰这些人口在500多万的国家,基本上等于封了两次;对于300万人口的立陶宛等于封四次,对卢森堡这些60万多人口的国家基本是等于封了20次,对于这些经济发达或相对发达的国家,能这样折腾吗?

想想这,他们所谓的佛系抗疫,所谓的群体免疫,所谓的反对动态清零,也就不难理解了。

就连100多万人口的禹州,在第九次全员核酸检测中100.9233万人中共发现一例阳性病例。相当于立陶宛全员核酸检测三次了,就这还不自量力地调戏中国。

疫情是一场公共安全危机,但危中有机。

国产疫苗出口打破美欧垄断!2021年1-11月,国产人用疫苗出口4466.7吨,同比增长38.22倍;金额933.9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47.3倍!

疫苗研发和生产是一个利润丰厚的大市场,长期被美国和欧洲部分国家垄断。

2010年以来的统计,我国人用疫苗出口长期徘徊在几千万美元,在全球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这波全球性新冠疫情爆发后,政府不惜重金支持,科研人员冲锋陷阵、顽强拼搏,国产疫苗打了一场翻身仗,一举打破垄断,奠定中国疫苗研发和制造大国的地位。中国疫苗产业取得成功,标志2020年初新冠疫情爆发以来,我国在疫情防控、重整经济、疫苗研发三条赛道的大国博弈中全部胜出,为全球经济复苏和抗疫作出重大贡献。

国产疫苗和高铁技术、新能源汽车、船舶制造、风能发电设备等一起,昭示着中国制造和中国智造的全面崛起。

中国缺“芯”,正在被卡脖子,如果新冠疫情,中国断“苗”那就是要命。

一场疫情,固然使一个国家停摆、一座城市停运、一个社区停止,整个经济停滞。但要“两权相利取其重,两权相害取其轻”。鱼与熊掌不可兼得,舍鱼而取熊掌者也。实现不了最优,我们只能做次优选择了。

“围堵清零是控制传染病最有效的策略,符合传染病防控的原则,可以把疫情遏制在早期的萌芽当中,防止疫情疏散。最大限度保证社会经济、生活秩序的正常运行。”“围堵清零政策是中国控制疫情的法宝,效果非常好。所以入境隔离是围堵清零中,外防输入发现感染者最简便、最有效的方法。”吴尊友称。

在他看来,如果中国没有采取围堵清零的政策,按照全球的感染情况,中国会有4780万人感染新冠,会有95万人死亡。和金砖四国比,如果我们没有采取围堵清零的政策,中国会有5497万人感染新冠,会有114万人死亡。
 

3、算好名誉帐

在2020年以来抗疫中,美国以制造谎言和散布谣言出名,以政治病毒和新冠病毒沆瀣一气著称,在一个又一个的笑话和鬼话中伟大,在一次又一次的榜单新纪录中优先。


在2021年收尾时,一共3天时间,美国新增确诊病例达到了惊人的162万例。在过去一周,美国创下了平均每天新增病例超30万(美国新增超60万例再破自身记录,美卫生专家:前所未见。

美国所谓的福利何在?美国所谓的人权何在?

2021年精彩收尾,2022年开个好局,1月3日美国单日新增新冠确诊病例突破100万大关,让美国卫生专家的“前所未见”,成为司空见惯。

数字的背后是美国的名誉扫地,再来拿民主人权和安全说事,估计,只要脑子没有进水的政治人物都会三思而后行,即使威逼,也会三缄其口。

不断大量地印制美元,不断对外穷兵黩武,不断地输出革命,不断地对他国颐指气使。处理国际关系时,总以联合国太上皇自居。“庆父不死,鲁难未已”成为当今百年未有之变局,所有苦美国久矣者的共同感受。

4.算好健康帐‍



41.5万:2的抗疫战绩对比,发人深省。皮之不存,毛将焉附。1没有了,他的选票就成了一张白纸。人没有了,民主人权自由变为空谈。

一个家庭也是如此,没有了顶梁柱,家庭的天就会塌下来,没有了健康,一个家何谈幸福。

当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通过脱贫攻坚,没让一个老乡落下,新时代,新征程,共同富裕,也决不会让一个中华儿女因健康原因而不富。

2021年1月1日至12月31日24时,北京地坛医院收治新冠病毒阳性感染者384例,其中境外输入病例272例、本土病例112例,确诊病例224例,其中轻型61例、普通型158例、重型1例、危重型4例,无症状160例。所有病例实现“零死亡”,本土病例已全部治愈出院。

试想,如果没有动态清零,这384例能正常工作生活吗?那1例重症和4例危重症患者,能见到2022年的新曙光吗?这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事,更是384个家庭的事。

截至2021年12月28日,全国累计报告接种新冠病毒疫苗27亿9571.6万剂次,完成全程接种人数超过12亿。

没有这近28亿剂次的疫苗保障,那有超过12亿人的生活如常。

再看美国,各地自本月2日以来已有超过5200所学校的线下教学日程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坚持开放的学校面临人手紧缺和疫情防控问题。

有哪位教师在战战兢兢中传道授业解惑?有哪位学生在不寒而栗中冒着生命危险去求知?

5、大局算总帐‍


1月8日,中国国际电视台采访了钟南山院士。主持人提出了一个很多人都在想的问题:中国防疫政策的可持续性到底怎么样?会不会成本过高?成本,你可以理解为“代价”。

钟南山说:第一,新冠病死率现在大约是2%,我们不能容忍这么高的病死率。第二,零传播,是不得已而为之的。因为这个病毒的传播太迅速了,复制指数太高。第三,现在我们这种零容忍的政策,成本确实是很高,但如果放开不管,成本就更高。

有些国家在有少量病例的情况下,放开了防控,结果病例大量增加,扛不住,又不得不开始收缩政策。这一来一回,代价更大。相比之下,我们目前这种随时发现、随时清零的政策,代价算小的。第四,目前中国的防疫政策,还会持续相当长时间。到底多长时间,取决于世界其他国家的防控情况。最根本的一点是,新冠感染病死率太高,我们不能接受。

简单粗略地算一下:我们有14亿人,就算一半人感染,就是7亿,2%的病死率,就是1400万。嗯,这个数字太大了。而且我国的医疗资源不太够,一旦大规模感染,很可能把医院挤爆,很多人得不到治疗,病死率还会更高。如果我们现在为了保经济,为了省点核酸检测的钱,导致将来疫情失控,那绝对是因小失大。

说到底,在“要钱还是要命”这个问题上,国家选择保老百姓的命,这是好事。否则谁能保证那2%不是自己或者至亲?

所以有一点是肯定的:那么最好的办法只能是:一旦发现,迅速灭掉,坚决不让星星之火烧红天。

我们正是这样做的。代价很大,但已经是最优选择,更是“不得已而为之”。我们需要不断改善,尽量用最小的代价去控制零星的病例。

我有同感:每一个人都要从大处算好要钱还是要命的总帐;每一个家庭都从要从大处算好是要家还是要钱的总帐,每一个国家要从大处算好要江山还是要钱的总帐。

疫情没有结束,抗疫总帐还没有结算,算不好帐,或弄一本糊涂帐,最后都会被新冠病毒折腾得人财两空,终将是“故国不堪月明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作者简介

付春兴

付春兴,网名,全兴,男,汉族,中共党员,高级讲师、高级工程师,本科,工程硕士,从事煤炭企业教育培训工作二十年,有二十多篇论文在各级杂志上发表,参与《安全知识百问》一书的编写工作,荣获市级优秀老师,省煤炭系统先进教育工作者、省科技创新先进个人、市青年科技专家等称号。

□编辑:叶寒
图片:网络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央出手!香港“战疫”现在最需要解决什么?
希望能看到更多数据与规划,而不是创造更多防疫名词
上海疫情已逼近清零,这次疫情给我们带来哪些启示
加拿大抗疫新进展!多省病例骤降,甚至清零!有望开放日常活动
北京此轮疫情何时能彻底结束?中疾控中心专家回应 华声今日热点频道
北京范儿侃北京:这绝对是好消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