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可军 | 茶山陶湾传说




茶山陶湾传说




文/应可军

偶得一传说,不敢私藏,公布于众,供有心者引用:

“茶山,上有水帘,旁有观音岩,东有石刻'真逸’二字,相传陶弘景从张少霞游此,故镌二字以志之。”这是清光绪年间编修的《宁海县志》中的一段记载。今天登上茶山,可见观间岩东侧的陶湾,石刻“真逸”二字犹存。陶湾原名畚斗湾,因其状如畚斗而得名,为纪念陶弘景到此之游,后人改名为陶湾,亦叫陶公湾。陶弘景者,何许人也?据有关史料所载:陶弘景,字通明,距今1500年前的南朝齐梁时代秣陵人。秣陵又叫金陵,就是今天的南京。幼年时代,陶弘景得了葛洪的《抱朴子》一书,早有修炼养生的志向。嗣后,他读书破万卷,琴棋书画,件件皆精,还写得一手好草书和隶书。不到二十岁弱冠之年,齐高帝便特聘他去为诸王子侍读。年长后,陶弘景不愿为官,隐居在金陵道(即南京)所辖区域的句容县句曲山中,专门研究奇异事物,凡是属于阴阳五行、凤角星算、山川产物、地理方圆、医术本草等等,都无不涉猎探索。他著帝代年历,造浑天仪,对张衡的天文学有了进一步的阐述。梁武帝即位,对陶弘景十分尊重。由于陶弘景淡泊名利,隐逸山中,梁武帝每逢有吉凶征讨大事,无不去山中请教陶弘景,当时人们都尊称陶弘景为“山中宰相”。晚年的陶弘景,自号华阳,有时用“华阳真逸”或“华阳真人”,刻在茶山陶湾上的“真逸”二字,就是他晚年自号之一。在此时期,他常跟张少霞一起,游名山,访洞府,炼仙丹,在江南的深山野洞中留下了不少足迹;在宁海就有阆风里的东山、力洋庄的茶山。陶弘景八十五岁无疾而终,人们都说他是得道成仙去了。他留下的著作有《古今刀剑录》《真诰》《真灵位业图》等书籍。陶弘景在宁海,据《旧县志》记载,不仅有足迹,有字迹,还有炼丹的奇迹。他与张少霞一起住阆风里炼丹,丹成,他梦见一神人告知他该把仙丹藏在何处,口吟一诗云:“山在后,海在前,金笈玉笥居两边,是中可以藏汝丹。”陶、张便依梦中神人所示埋好所炼之丹。自从陶、张埋丹之后,海上渔人每夜望见山中有火光出现,至山则不见。直到五百年后的南宋高宗绍兴初年,被一个名叫胡俊的人掘地发现,有瓷盒大小三层,内藏紫赤石子如铁,为识者陆取去珍藏。半年后,有一游方道士来陆家,自称茆山人,有道行,陆与他交谈,很是佩服。谈到深夜,这道者留宿陆家。第二天,天刚亮,道者不知什么时候走了,陆家的珍藏之丹也失去了。这是陶弘景在宁海阆风里炼丹留下的传说。至于茶山陶湾炼丹故事,丹成后怎么样?埋藏何处?留下的除“真逸”二字之外,竟是一个引人遐思的千古之谜!

友情链接:应可军民间文化专辑之一(510篇)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等。一个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的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宁波宁海民间故事-028
【《辅行诀脏腑用药法要》梁·华阳隐居 陶弘景撰】1
陶弘景小楷《华阳真人隐居真迹帖》[玫瑰]...
旧诗新说:七十八、华阳堂
陶弘景:南朝梁的“山中宰相”,佛道兼修的传奇人物
百科全书式的人物——陶弘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