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可军|宁海蛏子杂谈

宁海蛏子杂谈

文/应可军




蛏子为海产贝类。软体动物。介壳两扇,形状狭而长,外面蛋黄色,里面白色,生活在近岸的海水里,也可人工养殖,肉味鲜美。有缢蛏、竹蛏等种类。

chēn在宁海读音类似“青”。蛏子常见於潮间带的泥沙中(尤其在温带)。壳窄长,剃刀状,长可达20公分。斧足大而活跃,能在洞穴中迅速上下移动,受惊时很快缩入洞内。以短水管摄食海水中食物颗粒。有的种可借水管喷水而作短距离游泳。北美太平洋沿岸的荚蛏不栖息在固定的洞穴中,而生活在不断受海浪冲刷的海滩的流沙中。

宁海县蛏子的养殖历史悠久,主要分布在三门湾沿岸与黄墩港、铁江部分海涂。并以长街的下洋涂出产的蛏子最为有名。早在宋嘉定年间(1027年前后),宁海文人胡融这样描述宁海的风俗"近则采螺蚌蛏鳐蛎之属以自瞻给或载往他郡为商贾。"此说明蚶、蛏等宋代已经作为商品用以交易。长街蛏子,个体大小均匀,无畸形,贝壳完整,表面清洁,壳色呈浅黄色,壳表有黄绿色壳皮,条纹清晰,壳内壁有光泽;对外界刺激反映敏捷,用手触摸,双壳闭合迅速,进排水管及足部收缩快速;肥满度高。宁海原盛产蛏苗,50年代自给有余,供应舟山、鄞县、镇海等地。后因堵港围涂蛏苗产区不断减少。60年代不足自给。向玉环等地采购1975年三山苗种分场取得成功经验,1983年全面推广1985年围塘整涂2500亩。次年产蛏苗50万公斤。

  
近年来,长街蛏子声名远播,除了吸引央视二套《生财有道》三下长街拍摄,央视七套《致富经》、《舌尖上的中国2》、浙江电视台王牌美食节目《美食兄弟连》等各栏目体争相报道。
  
长街镇是蛏子养殖的天然港湾。蛏子适宜生长于海水盐度低的河口附近和内湾软泥海涂中,因此养殖蛏子要选择风平浪静、潮流畅通,常有淡水注入的港湾或平坦的滩涂,底质以泥质或泥略带沙为宜。宁波长街一带,濒临三门湾,常年有大量淡水注入,海水咸淡适宜,饵料丰富,涂质以泥沙为主,十分适宜蛏子的生长。因而蛏子生长快、个体大、肉嫩而肥、色白味鲜,故得名长街蛏子,是城乡居民非常喜爱的一种美味,引来了四方宾客。长街蛏子又以三门湾下洋涂的最佳。下洋涂位于三门湾港湾,濒临岳井洋,常年上有白峤港,下有象山港的大量淡水注入。港湾风平浪静、气候温暖、盐度适中、潮流畅通、泥质滩涂、涂质松软肥沃、海涂平坦、生物饵料丰富,因此这里是贝类生长的天堂。

  
长街现有蛏子养殖面积2.7万亩,当地从事养殖、捕捞、销售的村民达7000人,每10个长街人中就有1个人的收入与蛏子有关。受疫情影响,今年本该1月下旬开挖的蛏子,拖到2月中旬才陆续开挖。清代诗人张焘在《咏西施舌》一诗中这样写道。“灯火楼台一望开,放杯那惜倒金台。朝来饱啖西施舌,不负津门鼓棹来。”文中的“西施舌”便是大家熟悉的蛏子。据清《宁海县志》记载:蛏、蚌属,以田种之种之谓蛏田,形狭而长如中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古人对蛏曾有诗赞道:“沙蜻四寸尾掉黄,风味由来压郡洋;麦碎花开三月半,美人种子市蛏秧。”缢蛏已成为宁海县著名的特色产品和海水养殖的主导品种,为加强品牌建设,县海洋渔业局与长街镇政府连续六年成功举办“长街蛏子节”,长街蛏子多次获各类农博会金奖,2010年更是被评为“浙江省水产品双十大品牌”,2011年5月,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宁海“中国蛏子之乡”称号。形狭而长如指,一名西施舌,言其美也。”它的名字源于一个有趣的神话,据传,春秋战国时期,越王勾践灭吴后,他的夫人偷偷地叫人骗出西施,将石头绑在西施的身上,尔后沉入大海。从此沿海的泥中便有了一种似人舌的“海蚌”贝类,人们称它为“西施舌”。


随着科技兴渔工作的不断推进,宁海县的缢蛏养殖模式趋于多样化,有传统的平涂养殖,有新开发的滩涂蓄水养殖,滩涂低坝高网混养,海水池塘与对虾或青蟹或梭子蟹或海水鱼类混养,缢蛏已成为宁海县著名的特色产品和海水养殖的主导品种。

2006年,长街镇党委、政府举办首届长街蛏子节。

2011年5月,中国渔业协会授予宁海“中国蛏子之乡”称号   

2010年,宁海县缢蛏产量达到50488吨,占全县海水养殖产量比重高达40%,长街蛏子产量达到15283吨,约占全县缢蛏产量的30% 。

2018年,长街镇蛏子养殖面积约2.6万亩,产量7387吨,总产值约1.18亿元,占渔业总产值的26.86%。从事养殖、捕捞、贩销的已有7000多人,每10个长街人中就有1个人的收入与蛏子有关。

2010年,长街蛏子被评为“浙江省水产品双十大品牌” 。

2012年08月03日,原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部正式批准对“长街蛏子”实施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保护 。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浙江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图片: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转】故乡
【走进长街】村建千年德 港通万里涂 ——记港中村
长街蛏子
隐藏在浙东沿海的小县城,却有着慵懒到骨子里的慢生活
坐拥东海最清澈海湾,美食让陈晓卿赞不绝口!这座低调小县城太上头了!
行走丨抲蛏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