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可军 | 宁海照相史话

宁海照相史话


文/应可军



 我们这玩地方文献的群体,对老照片的喜爱是难以言表的,可惜存世的老照片实在太少了。老照片作为一个建筑、一个人一段时期的特定影像记录,有着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特点,就算发展到今天,照片影像依然重要。过去的时光不可能回到年轻时候重新照一张,现代科技发展迅速现代的照片,可以转换成电子版永久保存而不必担心损坏、发霉。相比电子照片,老照片就显得弥足珍贵了。老照片都是纸质的,氧化、受潮会渐渐地破坏着老照片且不能阻止,就算保存的再好也不过百年。所以破损的老照片保存与老照片修复就成了一种必须。曾经看着亲人的老照片破损、模糊,却毫无办法,那种回忆,那种失落无言以表。但老照片太少其中一个原因,是当时的人有些愚昧。

 国内的普通老百姓他们根本无法理解照相的原理。在百姓看来,人端坐在相机前不动,被“炮筒”直对脑袋,还要注视着“炮筒”,随后,伴随“咔嚓”一声,有时甚至还会有打光的烟火。这无异于受刑,有些人惊慌失措,像丢了魂。于是,人们四处传说,照相会偷走自己的魂魄。我的一个发小就是说的。年轻的我们几个按传统习惯结成弟兄家。当要去照相馆拍合照纪念,他仍这样认为。只好不了了之。按理宁海照片不会发展,因为大家都怕灵魂被摄走。可是宁海偏有两个人,受了西方人的影响,发展了照相行业。才使宁海跟上世界历史步伐。一个在清末民初,北乡大蔡有一胡姓少年,随母去宁波打工,租住在江北岸宁波天主教堂附近。他经常到天主堂内玩耍,因机灵敏慧,被教堂内的神父所喜爱,不但教他读书识字,及长,还介绍到一外国人开的牙医店当学徒,几年后,学得了一手好技艺,并娶了一宁波张姓女子为妻,后就返回宁海。上世纪20年代初,在中大街市门巷和鸡巷(今兴宁南路)中间买了二幢街面屋,开创了宁海县有史以来的首家牙医店,以镶牙为主业,店就叫“胡玉书镶牙店”。其楼上还有空屋,适其妻弟在上海启昌照相馆当学徒,三年期满。胡玉书就叫他回宁海,由他出资金,帮助妻弟从上海购进照相机和一套洗印照片设备,在其牙医店楼上创办了也是宁海第一家的照相店。那年是1925年冬,距1888年美国柯达公司发明用胶卷的相机也仅仅30多年。当时,照相只有在大城市开始流行,宁海人只听说照相机是光线一闪,就会把人的影子印在纸上的一个西洋玩意,不但新奇好玩,还有某种神秘感,视为幻光魔术,因此,张姓青年干脆将自己名字改作“张幻光”,真名反倒被人所忘记了。是年3月,孙中山先生逝世,全国哀悼,为获商业效应,胡玉书将自己的照相馆取名“中山照相馆”。当地的有钱人得知宁海开办了照相馆,都想来赶一时髦,尝一新鲜,县政府和中学有大事,需要摄影时也派人来叫。《宁海中学照相集》中最早的1926年10月学生集体照和1927年全体教师合照均为中山照相馆所摄,时间要算宁海“照相之最”了。于是胡玉书不但镶牙生意火红,而楼上的照相店也忙得不亦乐乎。因为二种行业都是舶来品,竟双双闯进还是原始落后的宁海商界,其营业额大有后来者居上之势,姐夫郎舅掘得了何止是“一桶金!”。由于照相业人手不够,胡玉书要招学徒,招来第二个聪明好学的小青年叶真禄(1916—),他父亲是东仓岔路人定居在城南磡头顶,即在英国传教士戴德生创建的基督教福音堂附近。由于传教士治好他的腿疾,加入基督教。成为宁海早期的基督徒,教会安排叶真禄进入明新小学读书识字和摄影、成为照相店首名学徒。小叶勤快敬业,被其独养女儿所青睐,后来结为夫妻,1945年,小夫妻在城南墈头顶叶家开办了一家小照相馆,一年后又在县前街西首租了一间街面屋,打出了“灵影照相馆”的牌子。叶真禄有教会的支持,不断钻研新的摄影技术,追求时尚社会人们喜好,“灵影”所出照片不但质量好而且新颖,深得时人欢迎。“灵影”与“幻光”逐渐成为县城二家最大的照相馆。由于照相行业之高利润,期间也有多家照相馆先后开业,规模均不大,且业主大多是张幻光的学徒,如精益、光华以及后来的工业等,还有天新、星星,然而由于技术的不过硬,生意均不如幻光、灵影。新中国成立之后进行了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1958年,宁海县各家照相馆组建成一家“国营宁海照相馆”,“幻光”和“灵影”及所有小照相馆合在一起。

有了手机、数码相机,人人都变成了摄影者,因此传统照相馆的日子越来越艰难,不少承载一代人记忆的老字号照相馆正在逐渐消失。这是否意味着,曾经坚守着光影作业,用镜头记录一代人悲欢的照相馆已经失去了存在的意义呢?


作者简介

应可军

应可均 ,笔名筱瑛,曾用名应可军,浙江宁海人。现为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中华诗词学会、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近代史史料学会会员;浙江省、宁波市民间文艺家协会、诗词楹联学会会员宁海县诗词楹联协会常务副会长、地名协会副秘书长等。酷爱收藏宁海地方文献,被评为宁波市十佳藏书家庭”;走遍全县村落,考查风土人情,庋藏大量原始材料,又被评为浙江省非物质文化普查先进个人、首批浙江省民间文艺优秀人才宁波市十佳业余文保员”;其间,曾在《宁波日报》《宁波晚报》《宁海报》等刊物上发表过不少的史论作品,参与策划多种文化活动,编著多种有关宁海综合文献等。著有《宁海历史上今天》《宁海姓氏溯源》《宁海之最》《宁海古戏台》《宁海民政志》等著作。

□编辑:叶寒

□ 图片:刘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人生第一次照相--孙家汇
江城夜话 | 武汉最早的华人照相馆 跨越3个世纪的“显真楼”
梁德新‖洗黑白照片【客都推荐】
西安大雁塔“千元照相”,不交扣女友
姑苏回忆录6
鲁迅谈民国时期照相习惯:一点也不生动,有其形而无其神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