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桥头胡街道林家村:百年舞龙代代传灯




百年舞龙代代传灯




文/ 林海燕

黄昏后的夕阳一片彤红,像是醉红了脸,慢慢地坠入西边海岸。那天,在经过桥头胡村时,忽然想起要去林家村走访。于是,车子便停在路边,看到一位老伯在屋前纳凉,上前向老伯询问,林家村该怎么走?

老伯看了我一眼,指了指手说,这里是店前王村,对面就是林家村。原来,林家和店前王只是隔了一条马路的距离。公路边两旁的房子建造得如同一辙。汽车嗖嗖地来来又往往,我顺着老伯指路的方向,走进一条巷子,便来到林家村的文化礼堂。

黄昏过后的文化广场上,看上去显得特别忙碌,特别热闹。村民们像是约好了一样,长廊里坐满了村民,谈天说地,打牌、下棋、聊天,充满着简单而平凡的欢乐。祠堂里有老人在打麻将,年轻人随着激情的音乐跳起了广场舞,小孩们欢快地追逐着,像是快乐的鸟儿一样。这时,一条彩色的布龙从文化礼堂里窜了出来,在热闹的人群里像云彩一样飘过来,飘过去,忽而高耸,似飞冲云端;忽而低下,似入海破浪,蜿蜒腾挪,煞是好看,更是令人如痴如醉。

来林家村之前,我早就耳闻林家村村民一直都崇拜着龙的精神,因为龙有灵性,还象征着福祈和好运。尤其是林家村的舞龙灯,是林家村一项历史悠久、最独具特色的文化娱乐活动。每天傍晚时分,舞龙队的成员们都在这广场上练习舞龙。经过几百年的沿袭、发展,舞龙灯已然成为村民们最喜欢的一种形式活泼、表演优美、且是带有浪漫色彩的民间舞蹈。 


我是冲着了解舞龙灯而去。那天,跟村民们聊起舞龙的事情,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个个心中都藏有精彩的故事,他们向我介绍了不少与舞龙有关的历史和故事。原来,林家村的舞龙不仅仅是为了表演,更是村民们对未来生活的一种美好愿望。

村里有一位名叫林启怀的老人,今年已有80岁,是村里有名的扎龙高手。他说,从16岁起,便跟在父老乡亲的身后打下手制作龙灯,耳濡目染下,对龙灯产生了特殊的感情,从学打龙灯开始,就一直打到老,打到打不动为止。

老人还告诉我说,林家村的舞龙年代已久,有一段时间,由于时代的变迁,舞龙灯这种民俗活动曾经停止过,直到1995年,又逐渐恢复了舞龙灯民俗活动。那个时候,他们想舞龙,但没有龙怎么办?刚好,看到桥头胡村有条布龙,于是,向他们借龙。然,借了不到一天,他们便要求归还,还说打龙灯是有讲究的,龙灯不可以随意借人打的。

为此,林启怀等人召集几个村民通过讨论和协商,决定自己扎造龙灯。当时,他们十几位组织者每人拿出5元钱,那个时候,5元钱也算是一笔不少的钱。同时,他们又号召村民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团结一致,将龙灯扎造。就这样,他们从购买材料到制作,龙头由村里的能人集体创作,龙身则各家各户自制,经过数月的全身心投入扎造,终于将一条长约10丈的龙扎造成功。舞龙是一种全民活动,村里的每一个人都可以参加舞龙队,能舞龙的舞龙,不会舞龙的就拿道具。可见,群体传承民俗活动是林家村最大的特色。

老人说扎好的龙,其扎制工艺十分精致,光龙头就重达30多斤,整个龙体重达百余斤。龙身俗称龙段,用篾片织成空心状,外裹粗布,缀以染了颜色的苎麻,用木板作底座,两端凿圆孔,以龙棒串孔连接。每块板座制作4盏长方形彩灯以作龙身。彩灯内置蜡烛或电灯,可两面开启,称龙灯两面开。做好了龙的骨架,接着用油漆涂画上去的彩布缝制成龙的身体。到了晚上,龙身的灯亮出来,整条龙竖置着,看起来“活龙活现”,就算是放着不动,也是“翊翊如生”。

到了舞龙之日,一般都是以旌旗、锣鼓、号角为前导,将龙身从宗祠中请出来,接上龙头龙尾,举行点睛仪式。龙灯快到某个村寨,每家每户早已备好香案、爆竹、红包等等迎接龙灯,这些赏钱和物品便成为村里龙灯会的主要活动经费来源之一。

老人对我说起这些旧年往事时,似乎有许多说不完的话。我问及老人,那条龙现还在吗?此时,老人说这条龙就安放在林家祠堂里,现在已有很多年没打了,现在舞龙队都改为打布龙了,因为布龙轻巧,容易打,且打龙花样多,技巧佳,好看且实用。

舞龙灯的表演,在耍法上,各地风格不一,各具特色。一般来说,大多有“单龙戏珠”与“双龙戏珠”两种。龙身由许多节组成,一般有九节、十一节和十三节,每节间距约五尺左右,第一节称一档。组成龙身的"节",一般都是单数,林家村现在打的布龙就是九节龙。龙头部分也分轻重不同,一般重量约三十多斤。舞龙时,龙头和龙尾运动量大,需要四个人来轮换;龙身运动量相对少一些,需要二个人来轮换。

林家村舞龙有个习惯,历代传承,就是不仅在本村舞龙,还到处去外村表演,无论是到附近村镇,或是去县城宽阔的街头、或是去广场上表演赛演,只要哪里需要,他们便出现在那里。尤其是到了新春至元宵节期间,在此起彼落的锣鼓声、鞭炮声中,林家村的舞龙队便会大显身手,万人空巷。舞龙不仅代表了一种喜庆的气氛,更为重要的还是村民用这种民族传统文化活动形式,表达出乡村文化的自豪感和村民之间的凝聚力。

 
目前,新一代舞龙的队长叫陈慧娟,是嫁到林家村的媳妇,在她的带动下,经过挑选队员、组编、排练,一支以和睦邻里、传承民间文化艺术为目标的队伍迅速组建并在村里村外表演起来。每天晚上,村民们也很主动,积极参与在文化礼堂前的广场上排练舞龙,舞龙是一种民俗文化,已然成为村民们的一项民族传统的健身娱乐活动,并感受到舞龙的魅力和文化的风采。

如今,几百年过去了,历经风雨,英姿依然,林家村的舞龙文化依旧不变。由此,舞龙活动让林家村的村民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且包容了多元文化底蕴,同时也让相邻之间更加平安和睦,得到村民们的热烈欢迎。

林家村,百年舞龙代代相传,在这舞动的龙灯里,我看到了林家村村民的凝聚力和向心力,那是一种文化的传承,也是一种精神的延续。 


木子叶寒专辑相关链接:

节气节日专辑散文随笔专辑

情感小语专辑情感故事专辑

文苑阅读专辑人物采访专辑

平台征文活动相关链接:

建党百周年专辑许家山印象专辑

教师节特刊专辑端午节文章专辑

县作协诗社专辑网易博友群专辑

悼念徐群飞专辑袁隆平院士专辑

印象贵州专辑母亲文化专辑

校园风采专辑寻亲启事专辑

喜雨雅集专辑前童民宿专辑

木子叶寒:本名林海燕,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协会会员、宁波市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宁波市民间文艺协会会员、宁海县作家协会副秘书长、宁海县徐霞客研究会委员。出版诗集散文集共5本、合著散文集1本、合著报告文学正在出版中。文字虐我千万遍,我视文字如初恋!

□编辑:木子叶寒
□图片来自于网络
题词:储吉旺先生
LOGO\题图\尾签设计:野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元宵佳节话龙灯____相山板凳龙
正月十五闹元宵:来看看雄庄村的“滚地龙”
郎溪龙村湾:龙腾千里看龙头
暇邨舞龙灯
【中州作家】龚广涛:旧年龙灯
舞龙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