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课堂实录|《合欢树》课堂教学实录(二)

执教名师:王开东

《合欢树》

课堂教学实录(二)


师:母亲去世之后,我感情上出现了一个巨大的空白,于是合欢树出现了。现在我们再来研究“母亲和合欢树”。

生10:母亲是去劳动局找工作的路上,挖下含羞草,种在花盆里,竟是一棵合欢树,后来移出盆,栽在窗前的地上,还念叨……

师:注意母亲种植合欢树的时间。

生11:是在我双腿残废之后。

师:何以见得?

生11:因为当时母亲的心思全在别处。就是一门心思在我腿上的意思,和前文呼应。母亲去劳动局给我找工作的路上,而且还没有找到工作,挖合欢树是绝望中抱有的希望。母亲给我治腿也是绝望中蕴含着希望。

师:很好。你读出了绝望中蕴含着希望,这不容易。我们来看,母亲治好我的腿经历了“希望——失望——终于也绝望——重新抱了希望”这样的过程,我们还可以根据虚实相生的理论来推理母亲。可以说,每一个偏方都会让母亲经历“希望——失望——绝望”的过程,而下一个偏方,又会让母亲重新燃起希望,于是,痛苦的轮回又开始了。母亲那么年轻头发就全白了,49岁就怆然过世,实在是心力憔悴啊。那么,在这个时候,在儿子腿病这么严重的时候,还要种植含羞草,这说明了母亲什么特点?

生12:母亲热爱生活。

师:在什么情况下热爱生活?

生12:在苦难命运的打击之下,仍然热爱生活,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

师:说得好,这让我又想起了文章第一部分母亲的好强,你们觉得我的腿残废之后,母亲的好强有没有什么变化?

生13:没有什么变化,母亲的争强好胜,转化为对苦难命运的不屈服。医院明确说治不好,母亲不管,一次次失败,母亲还是锲而不舍。

师:归纳得很准确,《合欢树》绝不仅仅是写母爱,母亲爱自己的孩子,那是连动物也会啊。母亲面对苦难的那种好强,那种坚韧的意志,那种永远热爱生活,永远对生活和生命充满希望,才是给作者最大的财富。我们继续研究,母亲对合欢树为什么抱有那么大的希望?

生14:第二年合欢树没有发芽,母亲叹息了一回,舍不得扔掉,第三年合欢树却又长出叶子来,母亲高兴了好多天,以为那是个好兆头,后来,有时念叨这种树几年才开花。母亲对合欢树的希望中寄托着对儿子的希望。

师:有道理,我们不妨研究一下母亲对儿子的希望。第一个是对 “我”治好病的希望。第二个是对“我”写作的希望。两者有哪些相似点?

生15:希望合欢树发芽、长出叶子来。寄托了希望儿子治好病,这是母亲最低限度的要求,希望儿子活下去。念叨合欢树开花,是不是希望儿子也能开花,在写作上走出一条路。

师:希望儿子走出一条路,就是《我与地坛》中说的,母亲认为,儿子必须得有一条路,通向他自己的幸福。由此看来,合欢树和我的命运何其相似。那么在母亲的眼里,合欢树有什么样的象征意义?

生15:合欢树等于自己孩子,是孩子命运的写照,合欢树身上寄托着母亲对儿子的希望。

师:对,合欢树是希望的树,是母亲的寄托,希望孩子像合欢树一样产生奇迹。母亲对合欢树的呵护和培育就是对作者的疼爱和照顾,合欢树是母亲给孩子的第二个生命。那么,母亲去世后,儿子对合欢树经历了一个怎样的情感变化过程?

生16:我先是忘记了合欢树,因为悲痛。

师:作者为什么而悲痛?

生16:因为母亲去世了,我们悲痛到了极点,因而连合欢树都忘记了。

师:说得太好了,我们不妨设想一下,含羞草竟然是合欢树,后来居然发芽了,居然长出叶子了。这样一种顽强的生命力,这样一种绝好的教育素材母亲不可能不和我说,而我也不可能不去关注它。但现在我们居然连它也忘记了,可见我悲痛之深。后来呢?

生17:再就是找借口不看。

师:找什么借口?为什么不敢看?

生17:借口手推车进去不方便,不敢看,是怕睹物思人。

师:还有补充吗?

生18:怕睹物思人的背后,隐藏的是对母亲的爱,这种爱中有思念,也有愧疚。

师:说得到位。我们不妨探究一下我对母亲情感变化的过程。还是从文章中的三个阶段来看。

生19:十岁时,对母亲是不高兴。二十岁时对母亲是不理解,三十岁时是深沉的思念和愧疚。《我与地坛》中反复说,可是,母亲已经不在了。表达的就是思念和愧疚。

师:“我心里一阵抖”,这个“抖”字用得好。谁能发现出这个字背后的情感?

生20:是震惊,合欢树居然真的开花了。母亲的念叨终于实现了。

生21:我觉得是痛苦,合欢树开花了,而种植合欢树的母亲却已经不在人世。

生22:我觉得还有愧疚,合欢树已经开花了,而我却还没有走出一条路。母亲给了我那么多,我却什么也不能给母亲。

师:合在一起,就是一个完美的解答。我们合作学习真的很有必要吧。那后来我为什么又突然想去看一看呢?

生23:这个时候,作者有点烦,反正是瞎逛,不如去看看。但是潜意识里却是我也成功了,想去看一看这个与自己生命力一样顽强的树。

师:但是却没有看到。能看的时候,忘记、找借口不看,想看的时候却再也看不见了。谁来分析一下这种失落背后的情感?最好结合对母亲的情感。

生24:我觉得这里的情感和作者对母亲的情感非常相似。母亲在世的时候,作者不理解母亲,甚至抱怨母亲,母亲过世之后,才真正读懂了母亲,但母亲却永远不会回来了。这就是作者内心的痛苦。

师:那么,在儿子眼里,合欢树象征着什么?

生25:合欢树象征着母亲,母亲就是合欢树,合欢树就是母亲。这里的合欢树和地坛十分相似。

生26:合欢树还是母爱的一种象征,一种物化。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合欢树还是母亲活在人世的见证,是母亲生命呈现的另一种方式,是上天对作者思念母亲的一种安慰。那么,从作者对合欢树的态度变化中,你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样的情感历程?

生27:我觉得是作者对母爱的认识过程。

师:其他同学谁还来补充。

生28:我觉得还是作者对母亲苦难命运的认识过程。

生29:还是对生命意义体验过程。

师:同学们回答得很好,可能正是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合欢树成为作者的生命树。罗曼·罗兰说:“真正的英雄主义者,是认识到世界的本来面目,但仍然热爱它。”在母亲的感召下,史铁生就成为这样的人,他说,“我的职业是生命,业余写点文字。”那种自嘲,那种从容,那种淡定,就是最好的证明。也就是说,这是一个母与子共同战胜苦难体验生命的故事,那么,作者为什么要写那个孩子,那个孩子和合欢树有什么关系?在孩子身上,寄托着作者什么样的情感?我们不妨先找出孩子和合欢树的文字。

“小两口刚生了一个儿子,孩子不哭不闹,光是瞪着眼睛看窗户上的树影儿。”

“有一天那个孩子长大了,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但他不会知道那棵树是谁种的,是怎么种的。”

生30:我觉得前者是孩子对生命的好奇。

师:有道理,就是说合欢树是院子里唯一的树,那么高大的树,那么葱郁,孩子对合欢树的关注,实际上是对世界和生命的好奇。还有吗?

生31:还有从母亲到我再到孩子,这里有生命的传递,也就是生命的生生不息。就像《村庄》中的芦花,有一天也会成为母亲,也会静静地看着自己的儿子长大。

生33:还有母爱,因为文章说“有一天孩子会想起童年的事,会想起他自己的妈妈。”这里说的是孩子“自己的妈妈”。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棒,也就是说,对那个孩子而言,合欢树还是生命的树,在这个孩子的设计上,我们看到了作者自己的影子,合欢树是生命的传承,是生命的延续,还是生命的体验,更是母爱的延续过程,生命生生不息,母爱比时间还要长久。也许了解了这些,就能了解儿子对母爱的理解,对苦难的认识,对生命的体悟。母亲虽然走了,但她留下美好的东西还在,母亲留下的不是冰冷的墓碑,而是一棵开花的有生命的树,正是在这个角度上,作者说:悲伤也成了一种享受。

暑假,我去香港中文大学学习,台湾素书楼文教基金会承担所有的费用。钱穆先生去世前,把所有的稿费都捐出来,推动中国传统文化建设。钱先生为什么这样做呢?就是他觉得孔子的生命基因在自己的生命中流淌,因此有责任要推动。现在,钱先生不在了,钱先生的弟子又在继续推动,这是一条生命流。那一刻,我深受感动。

这个孩子,也是一种生命流。所有的故事都是同一个故事,所有的人都是我。

一节课已经死亡了,我不希望给这节课竖起墓碑,我希望在每个同学的心里都能种植起一棵树。这棵树与母爱有关,与苦难有关,与生命有关,也许生命就像这样生生不息,而我们对生命的体验和认识也必将永无止境。

下课,同学们再见!

生:老师,再见!




-全文完-



本文收入《智慧 教法 感悟——中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3)》,陶继新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让生命铸铁一样站立
合欢树
纪念 | 今天是史铁生的生日,别忘了这位在苦难中坚挺的作家!
合 欢 树
914, 贺伟大的母亲节
201《合欢树》(基础下-已编辑-宽屏-文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