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听课回响
_

诵读经典  传承民族文化

广东省佛山市高明区沧江中学附属小学

简金连

01

全国第七届名家人文教育高端论坛暨名师课堂研讨会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举行。我有幸参加本次活动,心怀感激地聆听名家名师的精彩报告与课堂,得到的是心灵的洗礼,专业的提升。每一个课堂都是魅力与智慧的展现,其中陈琴老师的经典诵读课让我对传承民族文化的教育有豁然开朗之感。

暮然回首  灯火阑珊处

看到陈琴老师,我心潮澎湃,思绪飘至多年以前。那一年我因为意外与死神擦肩而过,内心燃起对生命终极思索,却虚空无以着落,我在网络寻找各种学习的资源,开始我找到了关于学习国学的资源,由于曾经大脑缺氧记忆能力受到一定损伤,所以记忆起来异常艰难。于是想了解一些记忆经典的方法,偶然机会我看到了陈琴老师的素读教学,却隐痛地知道了素读是:日本人对我国古代私塾教学方式的定义,即指不追求投入理解,只是将其反复诵读,烂熟于心。这不正是被我们现代教育所唾弃的吗?我们这种唾弃是鲁莽无知的吗?孔子说:“知之为知,不知为不知,是知了。”我却迷茫了,因自己是在没有经典环境长大的广东人,身为中国人却失去了我们中华的精魂。于是我努力尝试接触国学,开始读背《大学》《论语》《道德经》《心经》等等,开始阅读各种的经典著作。渐渐地我爱上了国学,暮然回首,中国人的生命依归,原来早就矗立在灯火阑珊处,我们后辈走得太远,模糊了祖先的印记。为此深感像陈琴老师这样自觉地努力地延续中华经典文化的教师们是多么可爱,可敬!

大道至简  锤精简课堂

陈琴老师的课堂非常的简洁而不简单!曾经以为“素读”会很枯燥,但是今日亲眼所见,亲耳所闻,原来如此单纯而不失韵味。陈琴老师的“素读”课堂喜欢先给孩子们讲故事或注解,听完故事,学生基本已知道要学习内容的大意,在此基础上,陈琴老师便开始带着学生一遍一遍地诵读。为何这一遍一遍的读,学生没有怠倦,飘至耳际朗朗的诵读声,散发出的却是生机盎然的精神?因为陈琴老师是“经典”之知音,课堂中她便是经典,经典便是她,这是合一之境界。她对声韵的把握,让我们的经典重回到最自然,最真诚的状态,读出来的便是天籁之音。因为陈琴老师是通达之人,她深知时代之变迁,方法之灵活变通,在《橘颂》《离骚》《国殇》《爱莲说》《陋室铭》篇目的教学上依节奏设置了“快板法”“小组接力”“吟诵”等方法,其中《陋室铭》还套入歌曲《笑傲江湖》旋律进行歌唱。形式丰富,学生喜闻乐见,这是方便法门,她能融会贯通,所以读的形式有了趣味少了枯燥。她那精简的课堂绝对是不简单的,大道至简,这是陈琴老师的课堂给我的启示。

传承文化   与经典同行

中华经典传统文化经历了百年的坎坷摧残,在“现在公认犹太教育是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许多致力研究其成功秘笈的学者都指出,犹太人的成功教育法则,其中一条就是离不开少年时期的'素读’经典训练。”的认知下,让我们重拾经典瑰宝,向陈琴老师学习,与经典同行,担负起传承中华传统文化之重担。诵读经典是教育之春风,待到枯木逢春时,必不远矣!

_

素读,

一个并不遥远的境界

山东省日照市外国语学校   丁  霞

02

五月下旬,在美丽的黄海之滨,在书香溢溢的黄岛开发区初级实验中学,认识了神话一般的陈琴老师.她的课返璞归真,余音绕梁三日不绝于耳。她的吟诵优美动听,深深吸引了在场的老师们,大家都纷纷情不自禁地模仿,全场都是充满古韵悠扬的吟诵之声。此刻,吟诵真如阳春白雪般具有不能言说的魅力!

整个上午我感觉自己一直在梦境中徜徉,被陈老师美妙的经典吟诵带到了另一个奇特的世界。原来,经典还可以这样吟诵;原来看似繁杂的古文还可以吟诵得如此情意之深;原来,我们对很多古诗文的理解与诵读都是谬误的。《墨子·公孟》说:“诵诗三百,弦诗三百,歌诗三百,舞诗三百。”为了表情达意古人竟然有诵之,歌之,弦之,舞之,原来读诗可以有这么多花样!

陈琴老师结合屈原的《楚辞.渔父》和周敦颐的《爱莲说》,展示了她的“素读”法——反复吟诵,不刻意追求内容理解的深度和广度,直达经典的精神内核。读书过程中,陈老师穿插有趣的相关故事,帮助学生理解古文,丰富学生的阅读感悟。陈老师激情澎湃,带领着学生们吟之诵之。面对这种新颖的上课方式,孩子们欢喜雀跃,一个多小时都乐此不疲!整个上午,我们也都在素读吟诵的熏陶下经受了心灵的洗礼。

素读把经典的种子播在孩子的心田,为孩子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素读教给学生一把打开传统文化宝藏的钥匙,唤醒国人本色的记忆……

见贤思齐,和陈琴老师的素读教学相比,我们的教学存在很多不足:

1.提倡大量阅读,但没敢提倡大量背诵。杜甫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一个“破”字道出了素读的精髓。读书只是浏览扫描、蜻蜓点水,即便意思都懂、文理都通,到了要用的时候还是胸无点墨。

2.老师缺乏文言素养。要求孩子诵读的经典,很多老师都不会背,怎能像陈老师那样把课上得那么生动、有趣?

3.诵读形式单一,一般以齐读为主,很多孩子不爱张口,不感兴趣,学生诵读质量差别很大。

4.对于诵读经典老师没有足够的重视,教学围绕着学科考试转,把精力都放在了教科书的知识掌握上,舍本逐末。

向陈琴老师学习,我认为应努力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学观念,大力推进经典素读。除了教课本上的知识,还应把大量的时间用来和学生一起素读经典,为学生打下了种子功夫,以至于将来的厚积薄发。除了利用晨诵课、经典诵读课以外,还可利用课前的五六分钟,放学站路队的三四分钟,放学路上的四五分钟等,见缝插针,日积月累。

2.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做一个爱阅读的老师。只有爱读书的老师才能带出爱读书的学生。建议还要读一些文言读本的书籍,提高我们的文言素养。文言是我们母语的精华,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领会其文化的精髓。尽管我们现在古文底子薄,但是我们可以和学生边读边学,积累经验。

3.要有计划、有目的的,循序渐进地开展素读。首先选择适合自己班级的素读经典,坚持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扎扎实实地开展下去。同时取得家长的配合,每天能够在家读书10分钟,节假日期间能够继续坚持读书,帮忙做好记录评价等。“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让经典素读成为孩子的一种习惯。

行动就会有收获,大胆尝试就会有奇迹!让我们把素读引进我们的课堂,丰富孩子当下的生命,为孩子终身发展奠基。




本文收入《智慧 教法 感悟——小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3)》,陶继新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陶继新

微信号 : taojixin6789

网站:www.taojixin.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陈琴与素读
(55)[转载]书到今生读已迟
教师评课用语大全
《师说》课堂教学评议
0731 陈琴经典素读培训感想
陈琴素读经典课程中的小课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