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序跋 |《情怀——只拣儿童多行处》序言
《情怀——只拣儿童多行处
序   言

这本书内容相当丰富,涉及到聊城小学教育教学甚至更大的范围,其中有理论阐述,也有实践案例。何以深入其里,得其要道,当是读者需要解锁的一个密码。

透析本书一个灵魂性人物——冯明才,以及由此给人们的重要启示,则会让读者对全书主要内容及其核心思想了然于心,以至有可能让我们在“学而时习之”的同时,跃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一、冯明才特质

尽管以前我曾写过一篇长篇通讯报道文章《舍我其谁的担当,持之以恒的追求——走进冯明才先生的教研管理实践》,并刊载于2021年3月21日《中国教育报》上,可是今天拜读《情怀——只拣儿童多行处》,又对冯明才有了某些新的认知。

1.胆识过人

冯明才是山东省聊城市教育和体育局小学教研室主任,开展教学研究工作,提升教师能力,当是其工作的份内之事;对此,他演绎得风生水起,且既得了累累硕果。不过,锻造名校与名校长工程,则有点“越轨”之举。因为就连孔子都说过“不在其位,不谋其政”,然而他却在这个“并非他所负责的领域”大动干戈。我不知道开始的时候人们会作何感想,也许会有怀疑者,甚至指手画脚者。这种“胆大包天”的行为,在有些人看来,多少具有一定的悲剧意味,因为如此而为者,大多以失败告终,且也差评如潮。

可冯明才认准了的事,不管别人有何看法与议论,也不管前方有何风险,他根本就没有半点儿犹豫,更没有裹足不前;相反,他披荆斩棘,雄心万丈走向前方,并取得了让人惊叹不已的成功。

其实,冯明才绝对不是那种只知蛮干的匹夫之勇,从其锻造名校名校长工程之始,他就已有了运筹帷幄而决胜未来的谋划。

比如他要将一所名不见经传的小学打造成名校之前,已经进行了深入的思考与调研,从而规划出一个科学行进的思维图。方向绝对正确是第一位的,不然,愈是努力,愈难抵达目标,甚至更加远离目标。同时,如何在路上行走得既快又好,他也了然于胸。这与其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分之不开,也与其深入的研究休戚相关,甚至与其天赋有着某些内在的关联。想想当年诸葛亮卧居茅庐之时,此前并没有多少克敌制胜的实战经验,可他自出山之后直至其生命的终结,几乎全是以智取胜,虽然杜甫感叹其“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可他的天赋与智慧,却是让很多人望尘莫及的。对于冯明才,有人说其是天才的教育专家,他的大脑系统里,早已装有一整套打造名校的智慧图案。我们没有必要探究此说有无道理,可他在教育上的天赋与其经验及后天努力的三者和谐,成就了冯明才今天的辉煌,当是无可辩驳的事实。

2.抓铁留痕

在现实中,如冯明才胆识过人者并非绝无仅有,可是,如他屡屡走向成功者则是“几希矣”。

原因非止一端,而他那抓铁留痕的工作作风,无疑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因素。

一旦认定了正确的事,即使难之又难,他绝不回头,而且紧紧抓住,绝不放松。他信奉毛主席所说的“抓而不紧,等于不抓”的哲言,而且终生践行之。

比如在其锻造某所学校之日起,他就紧抓不放。从校长到教师,他都拼命地盯着,稍有差池,便进行批评,语言极其犀利与尖锐,有时还会动雷霆之怒。正是在“雷鸣电闪”之后,从校长到教师,便再也不敢半点懈怠与马虎,极其紧张地投入工作之中。

当他们取得自认为非常满意的效果时,冯明才依然不露笑色,“吹毛求疵”地找出他们怎么也没有想到甚至小之又小的问题,随后再一次不留情面地批评一番,让他们更加认真仔细地再次投入工作之中,以至将每一个细部的工作都做到尽善尽美方才惴惴不安地等待冯明才的检查与评判。

冯明才脸上绽放出微笑的时候,他们也蓦然回首,发现学校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天下大事,必做于细”的思想也沉淀到了自己的思维深处,且作用此后的一系列工作之中。

校长和教师在与冯明才对视一笑的时候,才回味这个“黑脸包公”该是多么了不起,一股敬意油然从心底升起。而由此凝结的友谊,也有了天长地久之美。从本书《遇见你真好》部分的几篇文章中,我们也可以或多或少地感受到大家对他的敬畏之情甚至是特殊的崇拜。

3.拼搏精神

如果说冯明才抓铁留痕的工作作风让大家心存敬畏的话,那么,他的拼搏精神更是让大家感叹不已。

就其工作强度来说,一般人是不可能支撑得住的,他身体的某些部位也出现了问题。尽管如此,因为使命在身,所以,在一般人忍受不了的既苦又累的日子里,他的内心却在享受着常人品尝不到的精神愉悦。所以,当他出现在某个教育场景的时候,那种“不到长城非好汉”的奋争精神,总会如两军对垒时的战鼓之声一样,催人向前。如果说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曾经鼓舞了一代青年人向前奋斗志气的话,那么,冯明才则在聊城大地上一直演绎着奥斯特洛夫斯基的拼搏奋斗史。

不久冯明才就要退休,可他的奋斗精神并没有在聊城大地上终结。60岁,并非其精神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个辉煌的起点。虽然尚不清楚他将怎样从那一个支点上跃身而起,却已知他的拼命精神照样会闪耀出熠人的光芒。

尽管我们可以从这本书中感受到了冯明才这个人物的生命起伏与精神风貌,可难以囊括他那全部的壮丽人生;我与彭兴奎教授虽然也对他进行了采访与报道,可那也只是生命长河中的某些支流。相信还会有人去采写这个非常之人的非常之举,让他的生命特质给更多的人以精神的激励与鼓舞。

二、重要的启示

在感受冯明才这一人物精神跃动的同时,我们也从他的学生观、教师观、教学观、课程观、学校发展观等教育主张中看到那是一个极人价值的教育理论系统,与之相维系的聊城市小学教育的教学改革、课程建设、学校发展、教师提升、学生成长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以及名师篇和名校篇的教育成果,则给从事教育教学工作者以有益的启示。

启示一,尽管人们大都知道每一个人都有着巨大生命潜力的道理,可为什么那么多人长期甚至终生在平庸的怪圈里徘徊复徘徊?一个人只有一次生命,来到世上,仅仅是虚度此生吗?为什么不能像大鹏展翅一样,翱翔于太空,展示其炫丽的光彩?

究其原因,当然有其内因。可是,有的时候,也需要高人指点。古人说:“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如果遇到高人且不只是一席话,而是不断指点迷津呢?那定将是另一种生命样态。当然,在接受如冯明才这样的高人指点的时候,也许会有一定的压力,可它会转化为巨大的动力,生成一定的能量,让生命由此改写,从芸芸众生之中脱颖而出,成为叱咤风云的山东省乃至全国的名校长或名师,这样,生命就有了更大的意义。

遗憾的是,如冯明才这样的高人少之又少,即使有,也多投身于城市尤其是大都市之中。即使在均衡教育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的时候,某些发达城市高薪聘请名校长与名师的宣传也照样此起彼伏。对于聊城这样的欠发达地区,不少“高人”对其不屑一顾也就在所难免了。所以,教育,更需要如冯明才这样既有才又有德的高人。

启示二,所谓的薄弱学校,也有起死回生与异军突起的可能,激发群体斗志,指明有效路径,施以相应策略,借助某些推力,即可步入名校阵营。莘县实验小学和英特学校等学校的突围与崛起,则是最好的佐证。

当然,这是由于冯明才的主动出击,才有了这些学校的转弱为强。可这也给其他薄弱学校以启示,是不是应当像刘备三顾茅庐一样,主动出击,邀请高人指点呢?尽管会有很多困难,但世上无难事,就怕有心人。只要坚持不懈,就有可能取得成功。

启示三,学生可塑性非常大,如果做好小学教育,他们即使身处欠发达地区的农村,照样会有走向成功的可能。小学是人生的奠基阶段,小学教育的优劣,虽不能说决定人一生的生命走向,至少起着非常大的作用。比如莘县实验小学与英特学校等学校的学生,在很多方面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即使就读于大都市一些名校的学生如能亲临其境,也会情不自禁地生起自愧不如的感叹。况且,这些好的习惯还会向其未来的生命延伸,让他们进入中学与大学乃至工作之后,进一步生成巨大的能量,以至让自己拥有一个绚丽的人生。

启示四,创生有效的教学模式,可让群体教师有规可依,步入正道。目前有些教师课堂教学过于随意,出现了教师偏离教学轨道,教学效率低下等问题。长此以往,教师也很难更好地成长。况且,真正意义上的教学模式,是有其科学依据的。正如世界上那些长胜不衰的企业都构建了相应的企业流程一样。而冯明才所构建的“三三三”英特教学策略,则具备了这种文化特征。

今年4月22日上午,在聊城英特学校举办的“语文名师课堂教学观摩暨专家报告会”上,英特学校两位年轻教师执教的课很有章法,不但她们谙熟于“三三三”教学策略,学生也有轻车熟路之妙。不是受制于“三三三”教学策略背景下课堂教学模式的约束,而是显见了游弋于这个模式流程中的从容与自然。而师生之间的互动多而常生波澜,学生即兴写作亦不乏妙趣横生之美。将这两节课入到山东乃至全国青年课堂大赛之中,也有可能过关斩将,摘取成功之果。

有些优秀教师长期游刃有余于某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时候,模式已经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让人感受不到模式的束缚与制约,反而不断地演绎出更多的精彩。正像武林高手一样,他们不必念念不忘于武术的具体技法,却依然挥洒自如于决斗场上轻松取胜一样。但从其本质上说,他们并没有与其所学的武术流程背道而驰,只不过运用得更加自主自由而已。正像我用五笔字型打字一样,开始的时候一定要熟背“王旁青头戋(兼)五一,土士二干十寸雨”等五笔字型字根口诀,可在打字训练一个阶段后,口诀记不住了,却行云流水般打起字来。因为那些口诀虽然忘了,可它已经内化到我的心里,形成一种身体记忆。并不是说我违背了五笔字型的规则,而是更加熟练而已,甚至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启示五,开启师生的内驱力,是长胜不衰之道。一般教师之所以终生在教育教学的平面上滑移,关键是没有开启自己的内驱力。当自己有了积极向上的内在需求的时候,所有的困难都会被踩在脚下。即使遭受打击,也会一往无前。在这方面,我有切身体会。没有任何一个人逼迫我工作与学习,可我却几十年如一日地行进着。有人说你真能坚持,其实,他们不明白,不是坚持,而是自愿,是快乐,是幸福。因为有了内在需求,读书是一种美,也是自己成长必需的;写作是一种美,因为写作留下了我生命行走的痕迹,并会给世人某些启示,立言让我的精神生命更加长久,让自己的价值更大些。

在我采访的众多名校长与名师中,有的已经六七十岁甚至八九十岁,风采依然不减当年,就连记忆力也如年轻时没有多少差异。是因为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一直在呼唤着,于是,就有了生生不息而蓬勃向上的动力,同时,这种力量又铸造了他们更精彩的人生,所以,生命不息,奋斗不止,幸福亦不止。想想冯明才,不正是这样吗?因为他也有一种内在的需要,即在新的征程上,去攀登另一个高峰,去实现更大的人生价值。

一般的教师如果有了这种内在需要,也必然会改写其生命的走向,让自己从平庸走向卓越。

从这个意义上说,这本书不只是书写聊城小学教育和冯明才精彩人生之书,还是一部可以启动更多教育者走向更高层次的一部生命大书。

                    陶继新

2021年4月29日于济南


本文收入《智慧 教法 感悟——小语名师课堂教学集锦(3)》,陶继新 主编,福建教育出版社出版。

|己欲立而立人  己欲达而达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16年上半年小学《综合素质 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真题答案解析
述 职 报 告
乡村更需要艺术的种子 ——访江油市外北街小学冯丹
冯力:好校长在后方
希望你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
赋能促提升 聚力启新程——聊城高新区深圳路小学开展暑期教师全员培训活动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