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薄弱学校的精神品格——河北省唐山市西缸窑第二小学的突围与飞跃

河北省唐山市西缸窑第二小学学生的爷爷奶奶多为下岗职工,父母虽然成了城里人,可却还是打工族。生源如此,加之硬件设施不好,也就成了名符其实的薄弱学校。

可朱馥慧校长认为,正是因为薄弱,才更需要精神品格,更要千方百计办好学校,让孩子们受到优质教育。

1




中国传统文化撒满校园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尽管时代变迁,其思想价值却是千古不衰。西缸窑第二小学在传承传统文化的同时,又不断探索创新,从而构建了独具特色的文化景观。
升旗仪式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活动载体,而赋予其富有意义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多会别具风采而又能收到很好的效果。
西缸窑第二小学的升旗仪式中有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国旗下讲话,学校要求学生根据不同时节,搜索关于当时相关节气的资料,比如天气和大自然有何变化,人们如何适应这种变化;在这个节气里,人们应当吃什么食物,穿什么衣服;有什么优美的传说、感人的故事等。于是,这个节气的中国味,便自然而然地融化到了学生的心里,从而让他们对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了兴趣,以至产生了民族自豪感。
升旗仪式的另一个亮点是关于二十四节气的诗词吟诵。中国有不少著名的文人骚客,在不同的节气里,观物感时,情动辞发,抒写了很多既有思想意义又有艺术特色的经典诗篇。在某个节气到来之前,孩子们便会通过报刊图书和网络等媒体,搜索那些千古绝唱的诗词歌赋,并在升旗仪式上动情地吟诵。全场所有学生都沉浸在或壮丽或优美的诗的意境里。于是,孩子们便在不知不觉中领略到了关于二十四节气中的很多名诗佳篇之美,从而让这些孩子们有了一个涂有中国传统文化底色的童年。
一年分十二个月,每月有两个节气,一月多为四周,即有两个节气,除了两周的升旗仪式与二十四节气有关之外,其他两周,西缸窑第二小学则别出心裁地让孩子们讲述优良的家风。比如有的家庭虽已丰衣足食,可是几代人却极其节俭,形成了以节俭为美的家风;有的孩子的父母学识渊博,却非常谦虚,形成了“有大者不可以盈”的谦卑的家风;有的孩子家的祖辈几代人坚韧不拔、奋斗不息,形成了“决不放弃”的家风;有的家庭善待他人,形成了善良的家风……
孩子们在讲各自家风的时候,还会举出鲜活的案例,在让听者如临其境的同时,还体味到所听家风的价值。同时,他们除了亲身感受与学习所讲家风之外,还会回到家里,将所听所感讲给父母,从而让优良的家风走进了千家万户。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当越来越多的家庭有了更好的家风的时候,社会也就会越来越文明。
如果说西缸窑第二小学的升旗仪式弥散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话,那么,每天的上下课铃声之后的古诗吟唱,则让孩子每天六次沐浴在了诗的王国里。
早晨入校,随着学校播音室里优美的乐曲,古诗的吟唱也便飘然而至。孩子们的步伐合着节拍,不由自主地徜徉在了古诗词的意境之中。
不仅入学之时,平时下课铃声一响,学校广播里的古诗吟诵便在校园里荡漾开来,于是,孩子们不约而同地随之吟唱起来。彼时彼地,没有了上课学习时的紧张,有的只是融入经典诗篇中的心灵愉悦。
每一首诗都洋溢着美,也昭示着非同一般的意蕴。朱校长说,她特别喜欢清朝袁枚的《苔》诗:“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她说,苔花小如米粒,却照样可以绽放出花儿,虽不像牡丹那样绚丽,可却因为靠自己的生命力而生长出来,便有了别具一格的风采。在当今攀比风日渐盛行的当下,学习苔花,则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
朱校长很欣慰地对笔者说,每天六节课,一节课一次铃声,一次铃声一首诗,一天便有六首诗。一周呢?一个学期呢?六年十二个学期呢?如此一算,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况且,孩子们在听或随着乐曲与吟诗或行或止的时候,虽未有心背诵,却往往在无意识中背诵下来,甚至形成身体记忆,终生不忘。儿童时期是记忆的黄金时代,背得快、忘得慢是其突出特点。而一旦有了古诗的童子功,不但大大有利于当下的语文学习,还会为其终生积淀下古诗词的“功夫”,有的还会成为很有文化修养者。

2




心存敬畏的用餐文明

小时候,我们常常背诵唐代诗人李绅的《悯农》:“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其实,何止于背诵,我们是真真正正地体悟到了诗中的辛苦之味,因为不但在假期里需要下田劳作,就是在放学之后,也常常在“赤日炎炎似火烧”的田里挥汗如雨地劳作。

现在有些孩子也许对这首诗背得滚瓜烂熟,可是,其中的甘苦绝然是品尝不到的。于是,不珍惜饭食者,也就成了见怪不怪之事。

早在十年之前,朱校长就发现了孩子就餐中的这一问题,不少一年级的孩子,一盘丰盛的午餐到手之后,往往吃到三分之二,就已菜足饭饱,剩余的饭菜便被他们毫无怜惜之心地倒进垃圾桶里,然后有说有笑地扬长而去。

朱校长借助孩子们耳熟能详的《弟子规》中的“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等经典语句,结合孩子们就餐时出现的问题,语重心长地告诉他们,不但要背诵《弟子规》,更要落实到平日的行动中。

为此,她开始与孩子们一起用餐。并循循善诱地对他们说,拿到一盘饭菜之后,估量一下自己能吃多少,然后,用干净的筷子或勺子,将认为吃不完的部分拨出来放到盘子盖上;如果盘中饭菜不够吃,再从盘子盖上拨出一些,直到吃饱为止。

那么,盘子盖上所剩的饭菜是不是就倒进垃圾桶里了呢?不是的。在用餐排坐位的时候,每位一年级的小孩子对面都排坐一位高年级的哥哥或姐姐,放在盘盖上未用的饭菜则分享给对坐的哥哥姐姐们。后来,小孩子多会尚未用餐,就将估量着吃不完的饭菜拨给对坐的哥哥姐姐们;如果吃完尚且不饱,则再到老师那里领取。

朱校长认为,之所以如此,除了培养孩子们节约的良好习惯之外,还要让他们懂得,心中不仅要装着自己,还要装着别人。同时,朱校长告诉孩子们:“你们吃的饭菜,从播下种子,到它破土而出,一点点地长大,然后再由师傅加工成饭菜,是多么来之不易啊!所以,在用餐的时候,不只是为了饱腹,还要有感恩之心。”为此,孩子们在即将用餐的时候,都会面对饭菜,心存感恩,举行一个简短而又不失庄重的仪式,先是诚心而言:“感恩天地,滋养万物。”随后则是:“感恩父母养育之恩,感恩国家培养护佑,感恩老师辛勤教导。”最后说的是:“感恩同学的关心帮助,感恩所有为我们付出的人!”

如果说开始的时候孩子们还有点流于形式的话,久而久之,他们不但在用餐仪式时越来越庄重,而且也渐渐地内化于心,感到所吃下去的每一口饭菜都是那么重要与珍贵。

朱校长欣喜地对笔者说,孩子们不但在学校里如此,在家里和与亲朋好友聚餐的时候,也如在校一样节约用餐和对饭菜心存敬畏之心,从而赢得了家长及社会的交口称赞。而且,他们的节约用餐文化,也为当今文明抹上了一缕绚丽的光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中国第一希望小学遭废弃 村民为孩子教育搬出大山
如果您的孩子不肯吃饭,你可以把饭菜这么做。
北京小学校长:好家风是给孩子一种好品质
震撼的山区小学升旗仪式!感动吗?
前进小学“我和我的祖国”升旗仪式
小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