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宋毓文 | 陪 伴 儿 子 "高 考"
中外文艺
朗诵·美文·诗歌·小小说

《中外文艺》公众平台
ID:zhongwaiwenyi

重名家,力扶新人

陪 伴 儿 子 高 考"

作者 | 宋毓文(陕 西)

(精品专栏·美文特刊)

 

又到了一年一度的高考季节。看到身边很多朋友开始进入了紧张疲惫的时期,我也回忆起陪伴儿子"高考"那段难忘的日子……

一年一度的高考,不仅仅是孩子的一场人生大考,更是家长的一场人生大考。不管这场考试的结果如何,孩子的人生风帆都会自此完全扬起,向着他们梦中的航程启航。不管这场考试的结果如何,家长都将从此放手一直被呵护着的孩子,看着他们真正走上属于自己的人生之路。

每年的高考,都会牵动无数人的心,让许多人在一段时间内无法平静。每一年的高考,都会有很多感人的瞬间,让人们的记忆中存记温暖。亲历过高考,才知道煎熬与期待相融的滋味;亲历过高考,许多以往模糊的东西会在心里逐渐清晰起来。

那是18年前的这个季节,我的儿子迎来了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考验~"高考"。记得那是2001年的7月6~8日三天,我们和所有的迎考家庭一样,陪伴自己的独生子女走进了考场,接受祖国的挑选。那年的七月,古都西安的气温高达40度以上,酷热难耐,不要说考场,就是呆在有空调的房间,人们也心神难宁。在考场上,有许多考生中暑,中途被送医。后来,国家教育部将高考的时间调整到了六月份进行,避开了高温酷热的天气。

每年一度的高考,在这种关键时刻,翻腾在孩子和家长心里的滋味是不同的。孩子极力想挣脱,他们想挣脱那种自认为是来自父母的爱的束缚,证明自己已经长大成人,可以独自面对人生中最重要的一次考试。而家长们,却想在孩子最重要的人生关口,再陪孩子走一程,即使他们明明知道自己在考场外,只会增加孩子的心理压力,还是忍不住跟在孩子身后,走向考场,然后在考场四周转悠,等待考试结束,一次次从考场中走出的众多考生中,张望着、寻找着自己的孩子。他们以这种默默陪伴的方式,表达着并不被孩子理解的深沉之爱。

我也同所有的家长一样,持有同样的心态。为保证儿子"高考"取得圆满成功,我们全家早早就制定计划方案。在高考前夕,全家老少齐出动,亲戚朋友全上阵,姥爷姥姥,舅舅舅妈,叔叔婶婶,不约而同地齐聚我们家,多次商讨我儿子"高考”保障事宜,研究多套应对措施。开始商量时,有的提出,考试期间,在考场附近找个宾馆住下,免得来回跑着辛苦。有的提出,考试那几天,包个出租车接送儿子,以保证出行安全。这几个方案都被儿子否定了。最后决定,高考那几天,由我亲自陪同儿子一起骑上自行车,跟平时上学一样,护送他到考场,考试完后再接回家。而且还规定,第一门课程考试结束后,全家人不许主动打探情况,问长问短,以勉增加考试的心理负担,等等。

记得那天第一门考试结束后,我陪同儿子骑着自行车往回骑行,他在前,我随后。我严格按照事前约定,也不敢打问"今天考得怎么样?"之类的问题,只是闷不作声的骑行着。忽然,我看到儿子放开自行车的手把,边吹口哨边说:"高考"有什么了不起?考试题并没有想象那么难。我看着他的一举一动,心想,儿子这心情还不错吗,第一门功课肯定考得不错!回到家以后,看到全家人期盼的目光,儿子主动打开了话匣子,把他第一门课程考试的感觉和心情与家人一起分享。他高兴地说,"高考"就是要象平时考试一样,放松心情,正常发挥,那样就会彻底消除紧张心理,轻松自如地予以应对。果不其然,儿子以同样的心态完成了其他几门的考试。最终以640多分的总成绩,考取了浙江大学计算机专业系。

儿子上学报到以后,许多家长朋友对我们投来羡慕的目光,询问我们教育培养儿子的成功经验,以及陪伴"高考"的体会。这促使我对儿子的成长进步作了简单回顾思索。回想起来,我们这代人的经历大同小异:出生时遇上人民公社大跃进,年幼时遇到三年自然灾害缺吃少穿,上学时遇到了"文革"缺乏教育,结婚后又遇到了计划生育,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庭。

我曾服役二十四年,在部队时多次调动单位。儿子从小就随妈妈一起生活,直到上小学二年级时才跟着妈妈随了军。到部队以后,又随我单位一起多次转学。虽然每次转学,都对教学环境有个适应过程,但却培养煅练了儿子的适应能力。每到一地,最多三个月时间就能适应当地教学环境,跟上同学的步伐。我转业时,儿子刚进入高中二年级,按照常理,这个时候转学是人生之大忌,也遭到了许多亲朋好友的劝说和反对。但后来我们还是毅然决然地把儿子从部队驻地的县城中学转到了西安城区来上学。刚开始,儿子的学习就是有些跟不上,经过三个月到半年时间调整,他很快适应了大城市的教学环境,而且进入了学校的重点班,直至高考时一直保持在班级前十名位次。

回顾我儿子学习成长的过程以及"高考"经历,我觉得作为家长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首先,要放平心态,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于孩子而言,"高考"无疑是人生重要的转折点。但是,它也仅仅是人生旅行中的重要一站,不是唯一一站。每个人在面对自己重要转折时刻,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心情,这是很自然的。对于家长而言,也需要清晰的认识到,"高考"只是孩子人生中非常重要的一战。所以,如果我们能够以更加放松自然的心态去看待这件事,去看待这个过程中情绪的跌宕起伏,也会给孩子树一个榜样,让他能够更好的去看待自己当下的状态及心态。

其次,要观察情绪,适当的给予回应。一般来说,孩子在"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心理波动会随着每次考试的转变而有所变化。家长需要对孩子的情绪有较为敏锐地觉察,当发现他心情特别好的时候,可以询问一下有什么事情如此开心;而当心情特别不好的时候,也需要关心一下,问一问是否需要给予提供一些帮助。

再次,要给足空间,赋予他自主选择的权利。如果你觉得孩子当下的复习过于紧张和压抑,想要帮助她放松一下自己,可以给一些方案供他做选择,是否需要去放松,以什么样的形式去放松。这种方式虽然看起来和考试不相关,但是却可以在这个过程中加强自信和力量。作为家长,需要放平心态去看待高考,尽可能的以孩子需要的方式去陪伴。

第四,要熟悉孩子,关注孩子的每个阶段的情况。作为家长,需要了解孩子在学校每个阶段的情况,以及孩子的成绩水平,制定的目标不能与现实状况差距甚远。学习的事情交给孩子,不要过多的干预,可以适当的提些建议,但是不能强硬的要求孩子。孩子本身心理压力就大,家长不要出现过度的服务,不然会使孩子的心理负担加重。家长要适当的多鼓励,少唠叨。

第五,要学会理解,适当给出建议即可。孩子在"高考"的压力下会产生一些情绪,还会有一些烦恼,家长要学会倾听。不仅是孩子,很多的大人都会向自己最亲近的人发泄情绪,孩子也需要发泄压抑的情绪,家长在这个时候就要多理解,倾听孩子的心声,为什么苦恼,多倾听少说话,换位思考,让孩子真正感觉到家长的陪伴和理解。

最后,我想说,家长还要有长远的见识,多关注"高考"的政策动向,多关注各个专业的动向和发展,适当的与孩子进行沟通,为填报志愿做好准备。这样,就不会在高考之后自乱阵脚。

(写于2018.5.19)


 作  者  风  采  简  介 

作者简介 | 宋毓文,笔名:闲 者,男,职业经历为军人、公务员。从军廿四载,转业到地方后从事机关公文写作。喜爱写作、摄影、健身、游泳。花甲有余,闲暇练笔,图个乐呵,有百余篇散文、随笔、诗歌发表,散见于省级以上报刊和网站。

中 外 文 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高考说营养及注意事项
赵航标:儿子高考的日子
[原创]和孩子一起亲历高考(二、临近高考的日子)
高考宝典:家长必看!
只要不是生死问题,任何困难都不是问题
爸爸写给高三儿子的一封信: 高考需要一颗平常心, 分享给家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