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欧印象九 寂静与哀怨中的奥斯维辛

寂静与哀怨中的奥斯维辛

作者大  春
波兰是我们中欧之行的最后一个国家,行程上有三个城镇:波兰南部最大城市也是欧洲古城克拉科夫以及附近的小镇奥斯维辛,加上首都华沙。
我们是结束了匈牙利的游览行程后前往波兰的。中欧的公路真的不敢恭维,匈牙利布达佩斯到波兰克拉科夫的距离为400公里,但旅游大巴却跑了六个多小时。原因很简单,绝大部分路段就是双向两车道,像我们国内那种逢水架桥、逢山穿隧、时速120公里的高速公路,基本上看不到。

克拉科夫瓦维尔皇家城堡
克拉科夫建于公元700年前后,公元14世纪至17世纪时,这里曾经是波兰的首都。现为波兰第二大工业城市和除华沙以外的文化与艺术中心,历史古迹及名胜众多,被称为欧洲最美丽的城市。1978年,克拉科夫老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目录。
不过此行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并不是这个古城的风光和名胜,而是地处城郊的一个名叫奥斯维辛的小镇。

奥斯维辛集中营二号营入口
由于我们当天下榻的宾馆就在奥斯维辛小镇附近,所以第二天一早,我们就来到了小镇旁的奥斯维辛集中营二号营,即比克瑙灭绝营,这里也是那部震撼世界的电影《辛德勒的名单》的故事发生地和拍摄地。

被电网和岗楼重重围住的灭绝营

运送犹太人的闷罐子车
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在波兰建立的劳动营和灭绝营,有“死亡工厂”之称。有史料称,克拉科夫是欧洲最早宣布对犹太人开放的城市之一,历史上曾吸引大量犹太人来此聚集,精明的犹太人为克拉科夫的快速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但就因为这里聚集了大量犹太人,在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占领克拉科夫后,就疯狂屠杀当地的犹太人并在附近的奥斯维辛小镇建立了集中营。
据统计,整个二战期间,大约有110万人在此惨遭纳粹分子的屠杀,其中大部分为犹太人。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其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目录,以警示世界“要和平,不要战争”。200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又把该集中营命名为“奥斯维辛-比克瑙德国纳粹集中和灭绝营(1940-1945年)”。

团友们在参观监舍

监舍内部的陈设 
还在走近集中营大门前,我就感觉到今天旅行团同行团友气氛的异常,平常那些一到景点就摆出各种姿势留影和自拍的,今天都没有动作了。大家只是默默地跟着导游走进大门,去看灭绝营的监舍,看毒气室的遗址,看焚尸炉的残骸,看停在铁轨上的闷罐列车……,穿行在高大的电网之间,感到脚步越走越沉重。

入口处展陈的部分图片
也许是我们到得较早,偌大的集中营还没什么参观者,与其他旅游景点相比显得十分冷清,电网内外一片寂静。更奇怪的是,草地上连一只小鸟都没有,更甭说蝴蝶、蜜蜂了,这在欧洲是很罕见的。尽管今天阳光耀眼,气温较高,但或许是这里冤死的人太多,阴气沉重,我们非但没感到热,相反有一种阴森的感觉,特别是看到展陈的照片中那些堆积的尸体,简直是令人不寒而栗。冷清而寂静的灭绝营里,弥漫着一种哀怨的气息。
由于离此三公里处是集中营的一号营,那里被布置成博物馆,更多历史照片和实物在那里展出,因此这个二号灭绝营内展陈的照片不是很多。但是由于此前看过那部著名影片《辛德勒的名单》,影片中的许多场景深深的留在我的脑海中,来到实地就自然地将那些印象连在了一起。

地上排列的碑文
严格地说,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不是一个观光的景点,这里就是一个人间地狱。在靠近铁道尽头那个被炸毁的毒气室旁,地上有一排英文碑文,用手机上的百度翻译软件拍照其中一块碑文,显示出大致的中文意思是:“永远让这个地方成为绝望的呼声,并向人类发出警告,在这里纳粹分子谋杀了100多万的男人、女人和孩子,他们大部分是来自欧洲各个国家的犹太人。奥斯维辛-比克瑙, 1940-1945 ”

本文作者在集中营大门外留影     
走出集中营的大门,不禁深深呼吸了一口野外清新的空气,心里暗暗庆幸,自己是因为生活在这个和平的年代,才能够活着走出奥斯维辛-比克瑙。跑了世界不少地方,这里并不是我见过的最佳风景,但却成了我心头抹不去的记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奥斯维辛集中营(精编版)》
克拉科夫生死恋
克拉科夫与奥斯维辛
世界的边缘
《辛德勒名单》20周年 现实与电影中的波兰古城克拉科夫
波兰-克拉科夫-奥斯维辛及卡奇米日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