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唐朝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译文】  哪里才是我的归程呢?放眼望去,只见一个又一个长亭,连接着一个又一个短亭。

 【出典】唐朝  李白《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

  注:


  1、 《菩萨蛮》李白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2、注释:

    菩萨蛮,唐教坊曲名。又名《菩萨篁》、《重叠金》、《花间意》、《梅花句》等。《杜阳杂编》说:“大中初,女蛮国入贡,危髻金冠,璎珞被体,号为菩萨蛮,当时倡优遂制《菩萨蛮曲》,文士亦往往声其 词。”后来,《菩萨蛮》便成了词人用以填词的词牌。但据《教坊记》 载开元年间已有此曲名。到底孰是,今不可考。

    平林:平原上的林木,平展的树林。。《诗·小雅·车舝》:“依彼平林,有集维鷮。” 毛传:“平林,林木之在平地者也。”

   漠漠:迷蒙貌。

   烟如织:暮烟浓密。

   伤心:使人伤心的碧绿色。一说“伤心”表示程度,与“极”同义。极甚之辞。愁苦、欢快均可言伤心。此处极言暮山之青。

   暝色:夜色。

   玉阶:玉砌的台阶。这里泛指华美洁净的台阶。一作“玉梯”。

   伫(zhù)立:久立,长时间地站着等候。谢眺《秋夜》诗:“夜夜空伫立。”

   归程:归途。归:一作“回”。

   长亭更短亭:古代设在路边供行人休歇的亭舍。庾信《哀江南赋》云:“十里五里,长亭短亭。”说明当时每隔十里设一长亭,五里设一短亭。亭,《释名》卷五:亭,停也,人所停集也。“更”一作“连”。


   3、译文1:

   一片平远的树林之上飞烟缭绕有如穿织,秋天的山峦还留下一派惹人伤感的翠绿苍碧。暮色已经映入高楼,有人独在楼上心中泛起阵阵烦愁。

  她在玉梯上徒劳无益地久久凝眸站立,一群群鸟儿飞回栖宿多么匆急。什么地方是你回来的路程?一个个长亭接连一个个短亭。

   译文2:

   远远望去,广茂的树林暮烟笼罩,连绵的寒山满目都是伤感。暮色已经漫入高楼,有人独自在楼上发愁。

   在玉阶上久久凝眸站立,看着一群群归巢的鸟儿匆匆地飞回栖宿地。何处是归程呀?归愁也像那长亭连着短亭、短亭接着长亭的漫漫归途一样,连绵不绝,没有尽头。

   译文3:

   平展的树林迷迷蒙蒙,飞烟缭绕如织,寒山留下一片惹人伤心的深碧色。暮色映入高楼,有人在楼上独自发愁。

   徒劳地久立在玉阶上,归巢栖息的鸟儿正急匆匆地往回飞。归途在何处?只看见长亭连着短亭。

   译文4:

   远处舒展的树林烟雾漾潆,好像纺织物一般,秋寒的山色宛如衣带,触目伤心的碧绿。暮色进了高高的闺楼,有人正在楼上独自忧愁。

玉石的台阶上,徒然侍立盼望。那回巢的鸟儿,在归心催促下急急飞翔。哪里是我返回的路程?过了长亭接着短亭。


   4、李白(701年2月8日—762年12月)  ,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又号“谪仙人”,汉族,绵州昌隆县(今四川省江油市)人,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与杜甫并称为“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其人爽朗大方,爱饮酒作诗,喜交友。

   李白深受黄老列庄思想影响,有《李太白集》传世,诗作中多以醉时写的,代表作有《望庐山瀑布》、《行路难》、《蜀道难》、《将进酒》、《梁甫吟》、《早发白帝城》等多首。创造了古代浪漫主义文学、高峰歌行体和七绝达到后人难及的高度

   李白所作词赋,宋人已有传记(如文莹《湘山野录》卷上),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    

   豪迈奔放,清新飘逸,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奇妙,浪漫主义,立意清晰。

  李白生活在盛唐时期,他性格豪迈,热爱祖国山河,游踪遍及南北各地,写出大量赞美名山大川的壮丽诗篇。他的诗,既豪迈奔放,又清新飘逸,而且想象丰富,意境奇妙,语言轻快,人们称他为“诗仙”。

  李白的诗歌不仅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精神,而且从形象塑造、素材摄取、到体裁选择和各种艺术手法的运用,无不具有典型的浪漫主义艺术特征。

  李白成功地在中塑造自我,强烈地表现自我,突出抒情主人公的独特个性,因而他的诗歌具有鲜明的浪漫主义特色。他喜欢采用雄奇的形象表现自我,在诗中毫不掩饰、也不加节制地抒发感情,表现他的喜怒哀乐。对权豪势要,他“手持一枝菊,调笑二千石”(《醉后寄崔侍御》二首之一);看到劳动人民艰辛劳作时,他“心摧泪如雨”。当社稷倾覆、民生涂炭时,他“过江誓流水,志在清中原。拔剑击前柱,悲歌难重论”(《南奔书怀》),那样慷慨激昂;与朋友开怀畅饮时,“两人对酌山花开,一杯一杯复一杯。我醉欲眠卿且去,明朝有意抱琴来”(《山中与幽人对酌》),又是那样天真直率。总之,他的诗活脱脱地表现了他豪放不羁的性格和倜(俶)傥不群的形象。


   关于李白之死,历来众说纷纭,莫衷一是。总体可以概括为三种死法:其一是醉死,其二是病死,其三是溺死。第一种死法见诸《旧唐书》,说李白“以饮酒过度,醉死于宣城”;第二种死法亦见诸其他正史或专家学者的考证之说。说当李光弼东镇临淮时,李白不顾61岁的高龄,闻讯前往请缨杀敌,希望在垂暮之年,为挽救国家危亡尽力,因病中途返回,次年病死于当涂县令、唐代最有名的篆书家李阳冰处;而第三种死法则多见诸民间传说,极富浪漫色彩,说李白在当涂的江上饮酒,因醉跳入水中捉月而溺死,与诗人性格非常吻合。但是不管哪一种死法,都因参与永王李璘谋反作乱有着直接的关系。因为李白流放夜郎,遇赦得还后不久,就结束了他传奇而坎坷的一生,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李白是否有词的创作至今仍然未有一致的定论,但是今传为李白词的作品,若不论其真伪及是否可归入词体,约有20余首,如《菩萨蛮》《忆秦娥》等。

   就其开创意义及艺术成就而言,“李白词”在词史上享有极为崇高的地位。这一地位犹如古代希腊神话在西方艺术中的地位,作为一种“不可企及”的规范,李白词成为人们心目中永远的偶像。李白在词体文本模式的形成,词的创作模式上均有重大贡献。

   实际上,从五代《花间集》以来,所有的唐宋词选集、总集,在具体操作中,都不会忘记李白,至少也要在序跋题记中提上一句。其作为文学史上的第一位大词人,虽然只有很少几首著作权经常受到怀疑的词作,但却从来没有人对他表示过任何的不满或批评意见。如果评选天下第一词人,李白无疑将以全票当选“词王”。


   李白的词作并不多,但他的《菩萨蛮》和《忆秦娥》影响了宋词中千千万万的作品,被尊为“宋词之祖”。


   5、《菩萨蛮·平林漠漠烟如织》是唐五代词中的最为脍炙人口的作品之一,相传为唐代伟大诗人李白所作。此词写的是深秋暮色之景,全词都浸染在一种愁情离绪之中。其结构呈网状,情景交织,句与句之间紧密相扣,各句间含义也相互交织,创造了一个浑然天成的意境。此词受到古人很高的评价,与《忆秦娥·箫声咽》一起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

   

    这首词上下两片采用了不同的手法,上片偏于客观景物的渲染,下片着重主观心理的描绘。然而景物的渲染中却带有浓厚的主观色彩,主观心理的描绘又糅合在客观景物之中。因而从整体上来说,情与景、主观与客观,又融成一片。

   这首词选择的时间是一个暮色苍茫、烟云暖暧的黄昏,季节是秋冬之交。开头两句为远景,“平林漠漠烟如织”便传达出一种空寞惆怅的情绪,它起到笼罩全篇的作用。如烟如织,扯也扯不开,割也割不断。就连那远处碧绿的山色也使人着恼,叫人伤感。这似乎是静态的写生,是一种冷色的画面,但静态之中又夹杂着主观的感受,给人一种潜在的骚动感,撩人意绪。接着,这种骚动感由潜在到表面化了。“暝色”句为近景,用一“入”字由远而近,从全景式的平林远山拉到楼头思妇的特写镜头,突出了“有人楼上愁”的人物主体,层次井然,一个“入”字使整个画面波动起来,由远及近、由潜在到表面化。看起来是客观景物感染了其人,实际上是此人内心感受在不断深化。至“有人楼上愁”句,这个由客观到主观、由物到人的过渡完成了。这个“愁”字把整个上片惆怅空寞的情绪全部绾结在一起,同时又自然地过渡到下片。承上启下,臻于绝妙。

   下片立足于主观的感受上。在暮霭沉沉之中,主人公久久地站立在石阶前,感到的只是一片空茫。“空”也是上片所勾画的景物感染下的必然结果。主观情绪并不是孤立存在着的,它立刻又融入了景物之中——“宿鸟归飞急”。这一句插得很巧妙。作者用急飞的宿鸟与久立之人形成强烈的对照。一方面,南宿鸟急归反衬出人的落拓无依;另一方面,宿鸟急归无疑地使抒情主人公的内心骚动更加剧烈。于是,整个情绪波动起来。如果说上片的“愁”字还只是处于一种泛泛的心理感受状态,那么,现在那种朦胧泛泛的意识逐渐明朗化了。它是由宿鸟急归导发的。所以下面就自然道出了:“何处是归程?”主人公此刻也急于寻求自己的归宿,来挣脱无限的愁绪。可是归程在何处呢?只不过是“长亭连短亭”,并没有一个实在的答案。有的仍然是连绵不断的落拓、惆怅和空寞,在那十里五里、长亭短亭之间。征途上无数长亭短亭,不但说明归程遥远,同时也说明归期无望,以与过片“空伫立”之“空”字相应。如此日日空候,思妇的离愁也就永无穷尽了。结句不怨行人忘返,却愁道路几千,归程迢递,不露哀怨,语甚酝藉。韩元吉《念奴娇》词云,“尊前谁唱新词,平林真有恨,寒烟如织。”短短的一首词中,掇取了密集的景物:平林、烟霭、寒山、暝色、高楼、宿鸟、长亭、短亭,借此移情、寓情、传情,手法极为娴熟,展现了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活动,反映了词人在客观现实中找不到人生归宿的无限落拓惆怅的愁绪。

    历来解说此词,虽然有不少论者认为它是眺远怀人之作,但更多的人却说它是羁旅行役者的思归之辞。后一种理解,大概是受了宋代文莹《湘山野录》所云“此词不知何人写在鼎州沧水驿楼”一语的影响。以为既然题于驿楼,自然是旅人在抒思归之情。其实,古代的驿站邮亭等公共场所以及庙宇名胜的墙壁上,有些诗词不一定是即景题咏,也不一定是写者自己的作品。细玩这首词,也不是第一称谓,而是第三称谓。有如电影,从“平林”、“寒山”的远镜头,拉到“高楼”的近景,复以“暝色”做特写镜头造成气氛,最终突出“有人楼上愁”的半身镜头。分明是第三者所控制、所描撰的场景变换。下片的歇拍两句,才以代言的方法,模拟出画中人的心境。而且词中的“高楼”、“玉阶”,也不是驿舍应有之景。驿舍邮亭,是不大会有高楼的,它的阶除也决不会“雕栏玉砌”,正如村舍茅店不能以“画栋雕梁”形容一样。同时,长亭、短亭,也不是望中之景;即使是“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中的最近一座,也不是暮色苍茫中视野所能及。何况“长亭更短亭”,不知凡几,当然只能意想于心头,不能呈现于楼头人的眼底。

    李白究竟是否是这首词的作者,也是历来聚讼不决的问题。光以《菩萨蛮》这一词调是否在李白时已有这一点,就是议论纷纭的。前人不谈,现代的研究者如浦江清说其无,杨宪益、任二北等信其有;而它的前身究系西域的佛曲抑系古缅甸乐,也难以遽断。

   有人从词的发展来考察,认为中唐以前,词尚在草创期,这样成熟的表现形式,这样玲珑圆熟的词风,不可能是盛唐诗人李白的手笔。但这也未必可援为根据。敦煌卷子中《春秋后语》纸背写有唐人词三首,其一即《菩萨蛮》,亦颇成熟,虽无证据断为中唐人以前人所作,亦难以断为必非中唐人以前人所作,而且,在文学现象中,得风气之先的早熟的果子是会结出来的。十三世纪的诗人但丁,几乎就已经唱出了文艺复兴的声调,这是文学史家所公认的。六朝时期的不少吴声歌曲,已近似唐人才开始有的、被称为近体诗的五言绝句。以文人诗来说,隋代王绩的《野望》:“东皋薄暮望,徒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相顾无相识,长歌怀采薇。”如果把它混在唐人的律诗里,不论以格或以风味言,都很难识别。这不过是信手拈来的例子。

   所以李白同时人、玄宗时代的韦应物既然能写出像《调笑令·胡马》那样的小词,李白能写出成熟的词也就毫不奇怪。还有一件小小的颇堪寻味的事情:词中有“伤心碧”这样的字眼。“伤心”在这里,相当于日常惯语中的“要死”或“要命”。现在四川还盛行着这一语汇。人们常常可以听到“好得伤心”或“甜得伤心”之类的话,意即好得要命或甜得要死。这“伤心”,也和上海话中“穷漂亮”“穷适意”的“穷”字一样,作为副词,都与“极”同义。“伤心碧”也即“极碧”。杜甫《滕王亭子》诗“清江锦石伤心丽”,“伤心丽”,也是“极丽”的意思。李白和杜甫都在四川生活过,以蜀地的口语入词,化俗入雅,妙语天成。这也可以作为这首词是李白作品的一点佐证。


   7、这首词是李白的《菩萨蛮》,不算有名,因为大多数人只知道唐诗,却不知在唐代,诗人们已经玩起了词这新鲜玩意。

    知道这首词,不过是因为初中买过一本宋词词典,上下两册,水墨画为封面,相当风雅。上册正文第一篇便是这首《菩萨蛮》,不是很上口的词,也从未听别人说过。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玉接空伫立,宿鸟归飞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最喜欢的就是那一句伤心碧,把碧色形容为伤心,只为突出极致的美妙。有专家考证是四川的方言,比如说成都有名的小吃,伤心凉粉,就是异曲同工。不论是方言还是作家的创造,这般遣词造句的精妙让人无法不感叹中国话的叫绝之处,无处不在。

  年少时欣赏的是语句的美丽,年长了,更看重内涵的深邃。词很简洁,很直接,和李白一贯的文风一致。故人归乡的急切,用一句宿鸟归飞急加以描述,即是写实,也是写情。然而,最后一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用现实的路途遥远回复了这一层急切的归思。无论你多急,有些路你必须走,有些风景你必须经历,即使并不常常是美好的。人生苦短,我们希望年少成名,希望早一点享受人生,只是,你急也好,不急也好,都有一个历练的过程,在这个过程里,你目睹了一座座的长亭和短亭,经过了一个个的驿站,你只是离你的目标更近了,而无法达到。以前在学哲学的时候老师就讲过,哲学只能热爱,只能追求,却永远不能够占有,谁妄图说自己占有了智慧与哲学,垄断了这世界上所有的知识,这个人不是疯子就是全社会的敌人。目标也是这样,人生虽然苦短,但却目标无限,你永远无法真正实现在有限的人生中那所谓的知足的快乐,因为根本不存在。但是为了向明天的快乐更接近一点,再多的磨难也是甘之如饴的,就像那长亭更短亭一样,李白看到的不是漫漫归途,而是无限伤心的碧绿,那感动了千百年的美景,不是不在了,只是你的心,不在那里了。


  8、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

玉阶空伫立,宿鸟飞归急。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



暮色四合时分,打开李白诗词全集,首先映入眼帘的便是这首《菩萨蛮》了。“伤心碧、楼上愁、空伫立、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无端地,字字句句,对心的撞击较之以往似乎愈加震颤。

重温那些记忆里模糊了的篇章,那些曾经有过感情共鸣的断句,恰似久别重逢的故友,面对了,自是无了时空的隔膜。

李白的诗词向以雄奇壮丽、奔放飘逸、清超绝俗、豪气干云而著称。许是女子的缘故,我则更喜李白《菩萨蛮》这首词的含蓄和婉约。痛了,不说痛,只是说“平林漠漠烟如织,寒山一带伤心碧”;怨了,也不说怨,只说“暝色入高楼,有人楼上愁”;即使相思,也只说一句“玉阶空伫立,宿鸟飞归急”;就是守候和期盼,也不明说,只感叹“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黄昏,风烛残年的老人惆怅地倚门盼望游子归家;少女则心旌摇簇地听着窗下求恋者的小夜曲;而那远离家乡的旅人,也不禁在异地的暮色中勾起浓重的乡思,那愁思,正象薄暮的烟霭那样侵入心头,愈来愈浓郁,愈来愈沉重,终于象昏暝的夜幕似地压得人难以喘息。

李白着意在“暝色”之下用了一个“入”,把暝色比作一个带来了离愁的闯入者,让高楼上孤单的愁人,和冉冉而入的暝色融合在一起,这惆怅、哀怨而又缠绵的期待,让我想起了王维的“心怯空房不忍归”那少妇的心情,此刻,融着千山万水的她,正伫立于玉阶上,痴痴地、徒劳茫然地望着暮色中匆匆归飞的宿鸟,而鸟归人不归,一路上不知有多少长亭、短亭横隔在他们之间迢递的路程……

“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感怀间,手机响了,出差在外的友人询问在做什么,回答是和故人相向。他又问是谁,答曰:“李白”。友人顷刻无语。继而道,深夜读此诗,敢是思念斯人。谈笑中挂断电话,顷刻收到他的短信:“秋已至,天气凉,鸿雁正南翔。红花谢,寒气涨,冷时添件厚衣裳。有惆怅,看菊黄,霜重色浓更清香”。

此时,电脑里的萨克斯《回家》正如泣如诉,慢慢地入心入骨入髓。


    9、如果村庄是乡村的章节,凉亭就是卷首语,首页上的插图。它是村庄的表情,像一个半括号。这些半括号依次顺势,有古典的韵律,也有着可以看得见甚至可以捧在手中的清幽幽的光阴。所以,它更像是一个引子,远远地引领着,告诉你五里十里外有村舍,把你带到苍茫古道的那一头。

总之它是欲系行人的样子。

   最初它并不是建筑,而是行政建制。秦制在驿站路上设亭,十里一亭,十亭为一乡,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刘邦发迹前是亭长,劝项羽过江的是乌江亭长。

五里一短亭,十里一长亭,把村庄串连了起来,却又维持一段固定距离,默默注视和认真纪录乡野里发生的一切。

   人们老远老远就能看到它,在村头、在路边、在溪岸,在拾柴放牛的高山谷口,在遥远的异乡……仿佛老屋上空飘出来的一缕炊烟,心中一热,押着了王维的韵脚“墟里上孤烟”。

   从老房子里走出来,走出村庄,走过凉亭,就走进了外面恍恍惚惚的世界。


   亭者,停也。

   客官,坐下歇歇脚了!这不是孙二娘的十字坡包子铺,但也供休憩、宴集和送行。《世说新语·言语》说:“过江诸人,每至美日,辄相邀新亭,藉卉饮宴。”

   迎归,相送,牡丹亭上三生石,西厢记里长亭别,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迤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此恨谁知!

   他消受不了这样的告别,她等不及此去的归期。

   杜甫不醒客愁无赖春色到江亭,柳永凄切寒蝉对长亭晚,晏殊长亭路外绿杨芳草,李易安在长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当然,最长最深的是姜夔自度曲“长亭怨慢”。

   好一曲怨声,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走的人一多,亭就成了名亭,比如欧阳修的醉翁亭,石评梅和高君宇的陶然亭,杜牧的爱晚亭,沈复芸娘的沧浪亭,王羲之的兰亭,张岱的湖心亭……

   走的人多了,遇到风霜雨雪的日子也多了,本来孤单一座桥的桥面上有了亭。

不管是风景亭,还是路亭、桥亭、渡亭,也不管是四脚亭、六角亭,还是八卦亭,亭始终敞开大门,不,拱门,吸附着光阴的尘埃,吸附着飞短流长。

   风走过留下风情,雨走过留下雨意,饮者走过留下灵感,禅者走过留下偈语。


   老家村西有古道,当年的官道,除了连接金华府和严州府,还一直飘向更加遥远的徽州。用规则石板铺就,沿途少不得有凉亭几座,只是早已死去,残垣断壁间的一蔸枯草提醒你,它曾经有过亭的身份。

   小时走路去外婆家,三四十里地,会经过好几座凉亭。站在田野中,好像隔断的天然屏风甩出一道好看的弧线,把天地生生分开。当年父亲从丈母娘家回来,喝足了乡酿,一路摇晃到凉亭,倒头酣睡。

   凉亭接纳的,除了醉汉、流浪汉,更多的是过往行人,行人是提着竹篮的村姑,油嘴滑舌的媒婆,摇着拨浪鼓的货郎,相亲回家的小伙子,荷锄晚归的老农夫……村闻逸事,农事收成,闲言碎语,从四面透风的凉亭旁逸斜出。

   蒲松龄为搜集故事,在凉亭摆茶摊,免费供茶,前提是须讲一个故事。

   我老娘讲过一个故事:话说一年轻媳妇在凉亭给婴儿喂奶,撩起衣襟,白月光一片,月亮旁边一颗耀眼的星被歹人瞅见,歹人起意,非说是他老婆,告到官府。官府要他拿出证据,他说媳妇腋下有颗痣。一验果然。

   难道官府就不容许女人辨解么?看母亲说得煞有介事,我反驳。后来明白,母亲想告诫的是,切不可在人前随意露身。

   人语,鸡鸣,犬吠,水流,风声,像粉嫩的桃花一样,都是春风怎么藏也藏不住的。


   富家女薛湘灵的婚轿在亭内避雨,遇贫家女,赠锁麟囊。“春秋亭外风雨暴,何处悲声破寂寥,隔帘只见一花轿,想必是新婚渡鹊桥……”这段《春秋亭外风雨暴》真是雨疏风骤,穿云裂帛,听得人耳酣面热。

   且慢,锣声还未散尽,又一个故事发生了,那头走来一位面白皮薄书生,后面跟着负箧的书童。他进了亭,遇着一位女扮男装的书生。他们在此结拜。三年后,他十八里相送到长亭,她赠金钏自作媒许九妹,约好七巧之期。

   奴有一段情呀——还没唱完,人与事风流云散,转身便是无人相问的舞台。

   不见红袖招,难闻后庭曲。


   时光遮蔽了亭。

   当年长亭难别的黑发娘子,早变成枯井旁的白发老妪,走出去的少年郎,又身在何处?

   长亭凝聚着风尘的记忆,又成了记忆的耳目。行人深情的来,喧哗的来,感慨的来,或匆匆,或悠悠,不过是几记落在石板上的回声罢了。

   亭倒也不见少,今天一个公园冒出来,明天又一个公园冒出来 ,公园里总少不了几座假模假样的凉亭,常年被吹拉弹唱的中老年人包围着,没有清凉的气质,不是以前的味,以前的凉亭留在古诗词里,翻开诗词,它的身影一个接着一个跑出来,披满青藤,人字形,还是那么清秀,有着古道西风瘦马的黄昏气质。

   那时是春风十里,彼时是波心冷月。

   对岸是鸡鸣茅店,此岸是人迹轻霜。

   凉亭是真的凉了。

   没了凉亭,村庄还是村庄,只是少了意味深长的味道,就像树林没有鸟,黄昏没有暮色。


   10、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古城西宁过年的氛围渐渐浓厚起来。此时此刻,回家过年,成为我年复一年的一种期盼。凝望着窗外飞舞的雪花,翻阅着办公桌上的台历,恨不得将日子一下子掀到大年三十,便可打包起一年的辛劳,收拾起一年的思绪。丢开没完没了的工作,与妻儿一起怀抱赤诚孝心,奔向梦牵魂绕的土乡小村,奔向生我养我的那片热土,奔向慈母温暖的怀抱。

  离开彩虹的故乡,奔波闹市,已有二十几度春秋。每逢腊月,回家过年,这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节,就像一坛飘香的互助陈年青稞老酒,缱绻的乡愁就以流动的方式,在我的血液里轻轻浅唱,给风风雨雨的过程,增添一抹想要抚平但却无法愈合的伤痛。

  我出生在土乡一个美丽的小村庄,在我的记忆中,每逢腊月,浓浓的年味氤氲在村野的上空。杀猪宰羊的热闹此起彼伏,做油饼、炸馓子、贴对联、挂灯笼……年的味道在带着泥土气息的空气里酝酿。

  在记忆深处,“有钱没钱,光光头儿过年”,生活再拮据,也要杀猪。一户杀猪,全村热闹。下午三四点,小孩们带着请人吃肉的任务忙碌在村东村西,一家不到,第二三天也会诚挚邀请,凡有老人之家,还要送一碗送过去;过年拜年,家家互拜,不将客人灌醉,实属待客不周,虽说酒水只有廉价的互大、黑老二,但一切情谊凝聚在酒水里,举手划拳,在推杯换盏中,在“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的豪语中,往昔的矛盾与隔阂,一概冰释前嫌。那浓浓的年味,一直延续到二月二的岁月里。

  曾几何时,“年味淡了”的感慨,不仅仅在城市,也扩散到我那思念的土乡。回乡过年,回家团圆,除了亲情的黏合,也少不了舌尖上的诱惑,土乡独具特色的美食,那独领风骚的年俗、永不褪色的年饭味道,邻里间的欢声笑语,十几年来,成为我漂泊闹市时难解的浓浓乡愁。

  在儿时的记忆中,“过冬至宰聋子(羊),过腊八宰瞎娃(猪)”。的青海俗语成为故乡孩子们的期盼。每逢冬至,村庄便流淌着一丝丝榨油饼、炒油饭、馓油搅团的甜味,以示庆祝丰收和团圆,过完团圆的“冬至”后,乡村就开始忙碌起来了。腊八粥也丰富了乡村年的味道。记得老舍的《北京的春节》中也记述了此习俗的难忘与隆重。青海的腊八粥就是麦仁饭,有句顺口溜:“吃了麦仁饭,天天忙过年”。在腊八,青海人还有献冰、吃冰的习俗。腊月初八,正当三九,天寒地冻,河床坚冰如铁,天亮前人们便到河床,取来如白玉水晶般的冰块,供献在粪堆、地头、院墙、庭院中心、槽头棚圈中、果树树杈间,以示来年雨水充足,风调雨顺。这天,村里男女老少不怕牙冷舌冻,如吃冰糖一般,“嘎巴嘎巴”嚼下几块冰下肚,寓意消病除灾。喝着那麦仁与牛羊肉共舞的麦仁饭,嚼着甘甜冰凉腊八冰,真是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飞舞的雪花将我记忆的影子拉长变粗,在这影子里,在腊八冰的回味中,我渴望过年的思绪融入了淡淡的忧愁。多少年来,乡愁,是童年记忆里盼望了一年的丰盛年货;乡愁,是那久别的乡土、乡俗和乡情;乡愁,成为我内心最柔软最忧伤的情愫。

  窗外的雪花飘飘洒洒,片片如翎,仿佛是漫唱在乡野的花儿穿空而来,悠扬着一颗心的向往,也湿润了双眸的眺望!此刻我的心中升腾起一种“飘落异乡心独潸然,掰起一片清冽村前纯洁的河冰,温润浓浓恋乡的心田。深情翘望蓝天云端,聆听娘亲长长的呼唤,倾泻那满是回家过年乡愁的记忆。”的寂寞思念。

  随着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时至今日,工业化生产为生活提供了更多便捷,但也让大量传统手工制作的年货慢慢消失了踪影。吃油搅团、吃油饭、吃腊八冰也逐步成为历史,一种符号。而如今每遇“冬至”、“腊八”,食之无味的大鱼大肉替代了往日难忘的油饭、油搅团……虽然吃的还是那些食物,但已经不是原来的味道,那些倾注了农民们一年劳作下来之后的欣喜和情感的食物,在工业化生产的冲击下,失去了浓郁的芳香。我们怀念的是食物,是谁也说不清道不明的年味,藏在其中的,是潜伏在内心深处的那份乡愁。往昔的甜甜年味,往昔的情调与味道,只给人们留下淡淡的记忆,如烟似雾,逝去在心底的尽头。

  翻着办公桌上的台历,“除夕”赫然跳入眼帘,喜红的对联、春意无限的窗花、忙碌挑水的身影、此起彼伏的笑语,掩耳点炮的胆怯,上坟请祖过年的忙碌,打醋坛除邪的神秘。诗意着我的久违的记忆。

  大年三十是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这一天家家户户在腊月二十四扫房的基础上,再次清扫庭院街道小巷,人人换上新衣,喜红对联贴满庭院,加上农村妇女心灵手巧的剪纸,庭院琳琅满目,处处见红,平添了无限春意。在这一天,家里家外、角角落落要清扫干净,从大年初一子夜时分一直到初三不得打扫院里院外、室内室外卫生。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农村家家户户饮用甘甜的地下水,自来水一度是城市人的专利。所以在大年三十这一天,家家户户将盛水的大缸清洗干净,储备好初一至初三的生活用水,在这三天里,不得到泉里挑水吃。老人们说大年初一至初三是鬼洗脚的日子,泉水不干净……

  突然,窗外一声爆竹声,惊醒了我的回忆。“东风夜放花千树”“一夜鱼龙舞”,这些带着强烈地域文化色彩的年俗,曾赋予故乡“过年”隆重的仪式感。年年有余的期盼、来年祈福消灾的向往、一年辛苦耕耘的犒劳……传统的年俗给了大家物质和精神的满足。望着高楼林立的都市,鞭炮声渐少,庙会变身商业促销平台的忧愁悄然潜入,住在楼房的年轻人甚至不知灶神为何物,这些年俗成了留在我们这一代记忆深处难以再现的影像,也成了我们这一代心中稠稠的年愁。

  在浓浓的年愁中,我打开收音机,听着一个关于“过年”的话题。话题之余,一首《另一种乡愁》飘然而至,“没有哭泣的那一种滋味,那种使人刻骨铭心的乡愁,如果深深经历那种感受,才会明白为何占满心头……”听着曲子,我不由的泪流满面……

  曾几何时,除夕夜,一家人围坐小火炉闲话家常的记忆;曾几何时,踏火追风跳茅火那美不胜收的感觉;曾几何时,除夕祭祖庄严凝重的痕迹。现如今,却剥离了“祝福”的年俗只剩下吃吃喝喝,不咸不淡的客套,那初一至初三不得打扫卫生、不得挑水吃的习俗只给人们留下悠悠的年的回忆,心中也只留下那淡淡的惆怅。

  望着窗外的一切,思想着山那边的故乡,月亮之上升起一缕蓝色的乡愁。

  思绪中,我的心颤了!

  回家过年,勾起了一缕淡淡的忧愁。

  此刻,心底突然疼痛着那一句萦绕,“我在这里,而你在远方……”耳畔响起父辈的叹息:“唉!村庄还是不占的好……”我的家乡在东部城市群发展的浪潮下,也走上了城镇化发展的道路。望着消失的村庄,望着正在兴起的“千城一面”的海东临空工业园居民生活园区,我回家过年的期盼情绪夹杂了一丝稠稠的失落,以至于不敢回家的念头潜入心头。

  想着着即将消失的村庄,想着我再也不能在静静的夜里,坐在山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我的心不禁颤抖起来。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成为我的渴盼与焦虑。乡愁哟!是我们过年时的“集体狂欢精神”,也是我们最朴素的“审美精神”和最原生态的“祝福精神”。那回家过年的乡愁,成为我们心头剪不断理还乱的情丝。

  村庄在梦里老了,唠唠叨叨念个没玩完了,乡愁堵住了冬天的嘴,使我无法咀嚼脆那生生的思念与乡愁……“披星戴月地奔波,只为一扇窗,当你迷失在路上,能够看见那灯光……”收音机里《异乡人》那让人心酸的歌词酸酸地触动着我的心弦。

  多少年来,挤公交车、包出租车、拼私家车,山一程,水一程。毕业初的只身孤影,结婚后的二人相伴,带着孩子的欢欢喜喜,风一更,雪一更。成长了年华,丰富了思量,沉甸了亲情,只为这我们心中始终隆重不变的春节,只为这一家人期待一年的团聚,为这周围鞭炮声里左邻右舍炖鸡煮鸭,只为着亲朋好友一声问候,只为着那股亲情飘溢的青稞美酒,心海的每一寸空间弥漫着诱人而害怕的年味。

  “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

  心灵踏上回家的旅途,在雪花飞舞中,在《异乡人》的旋律下,一种说不出的愁绪萦绕在心间,“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漂泊在外,打拼使我成为一个自我异化的都市人,也逐渐成为故乡的“异客”。岁月更迭,十几年的异乡漂泊,曾经的悔恨,曾经的希望,一次次地交替占领着、飘浮着我这个异乡飘客的心,一次次的回家过年,是飘飞在我心头归乡的思絮。每每心底好累的时候,那温柔的乡愁便会霎时涌起,犹如潮水冲洗着孤寂的心海,埋没烦恼,轻轻地舔舐着伤痕累累的心痕,抚慰疲倦的心灵。这时的回家过年,乡愁仿佛是避风的港湾,好是温馨……

  每每过年回家,踏上了路,就喜滋滋的,闻到过年的味道,因为亲情永远只是一句简单的话,或者照面,用不着太多负累,人不需要等待携贵方归。人生,若只一境,则只愿天天回家,日日过年,合家欢聚。虽然父母可能是我们繁忙生活的一部分,但你我却是父母的全部。忙活了一年,盼望了一年的父母们心中早已开始暗自窃喜,如果乡愁真的是那一张小小的邮票,父母期盼到家的方式就是特快。

  心灵旅途被一声声手机铃声打断,“儿子,哪天回家过年……”,手机那头白发母亲的牵挂使我泪眼婆娑。手在异乡的口袋还没捂暖,雪花漂白了渐近的年关,北风把树弯成了弓,带着乡愁回家过年成了一支蓄势待发的箭,我一遍遍擦拭思归的鞋面,故乡就在脚尖的那一边,挤成一张窄窄的车票。

  在严冬的末尾,我将带着缱绻的乡愁踏上归途,我期待着如坐春风,而不是“人在囧途”,我期待常常回家看看,而不是子欲养而亲不待。团聚,欢笑,然后再次离别。

  回家吧!哪怕是历经颠簸;回家吧!哪怕是囊中羞涩;回家吧!哪怕回家情更怯……回家吧!让我们踏上植根于文化的朝圣之路,带着最美的剪不断的乡愁回家过年……(作者:王祥奎)

 

   11、“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这句按在李白头上的词句,有一天突然让我读出了类似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悲壮含义。不同的是,“何处是归程”似乎还暗示出,路途再远,人也只能扑腾在永远绕不过自身的方寸之地,天下即足下,他乡是故乡。


   上帝让我们看见总会有一些问题是一般的服事所不能帮助的,而且上帝开始让我们打开自己的心门,好来学习自我发现,并且重新认识到我们的婚姻、孩子,和亲密朋友们所能给我们的爱和医治是何等的深!


   因此,我们对于自己以及一切身外之物的渺小与茫然,必须了然于胸,才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才不至于像抛下包袱一样如释重负地抛下自己,扬长而去。我们必须懂得“自反”,才可以自期自许。古人云“知不足,然后可以自反;知困,然后可以自强”、“反身之谓诚”,此之谓欤!


   12、黄昏真是一天中最美丽的时候。黄昏的天,将暗未暗,朦胧的蓝笼罩在周围,淡淡的、久违的温暖。

   在那个遥远的黄昏里,我和家乡的孩子们走在那条通往家的路上,路旁盛开着挺拔的杨树,伟岸又亲切,棵棵都散发着故乡温暖的味道。

   在那个黄昏里,我躲在自己的小天地里,让那可以放射日光的台灯把昏暗的小屋照亮,在暖暖的光里,把小伙伴送我的纸鹤拆开,然后再沿着折痕折回去,我学会了折纸鹤。爸爸妈妈在厨房里一边烹饪美味温馨的晚餐,一边聊着一天的琐事,在琐碎、平凡又美丽的生活里静静感受着日子愈来愈浓的醇香。

   那份黄昏时的感觉,永远是我心里最美最甜的依靠。

   人总是要有些依靠的。比如,爱人;比如,故乡。

   史铁生说,人的故乡,不止于一块特定的土地,它应是一种无比辽远的心情,这种心情一经唤起,你就已经回到了故乡。

   无论在怎样熙攘的人群里,在怎样世事的沉浮里,我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立刻就 是清晰的故乡的光景。

   路边的垂柳,柳间的小路。

   家,就是那个在它的怀抱里呆久了会腻烦,而一旦离开就心心念念、牵肠挂肚继而百感交集的地方。

   心里的那个故乡,永远都在最深最深的心底。

   在那个故乡的黄昏里,有我的童年和幻想。

   那个下雨天用伞挡住自己的视线以为就不会被走在前面的英语老师发现的童年,那个和小伙伴聊天聊到晚上十点直到被爸妈催促的童年,那个在路上、广场上、楼下疯狂地蹦蹦跳跳的童年,那个在奶奶无微不至的呵护下的童年,那个跟爷爷一起去采槐叶的童年,那个因为生病可以不上课一面窃喜一面又要急于回到学校表现出带病上课勇气可嘉的童年,那个发烧时在妈妈的怀抱里安然入睡的童年,那个坐在爸爸的自行车后座上的永远诉不尽,道不清的童年……

   那些旧时光,始终存放着,它会在夜深人静的时候以一种最清晰的方式袭面而来。

   我太喜欢去回忆了。回忆会自觉把那些不快乐全部过滤掉。记忆里的童年,它根植在那片魂牵梦绕的故土,它是与故乡同在的。故乡永远是温柔体贴并含情脉脉的,它会无条件地接纳你,包容你,无论你是功成名就,腰缠万贯,还是一事无成,劣迹斑斑。

   情至深处即为泪。至情至性之泪,是附丽于故乡的。

   我是决然深沉地爱着故乡的。然而,我也爱远行,去感受更广阔的土地和天空。在远行的列车上,我见证了人潮汹涌里一个个平凡、琐碎、却又不可或缺的故事。

   一位中年妇女,坐在我的对面,眉头紧锁,神情里写满了中年女性惯有的焦虑。年近半百,人生阅历不少不多,正是焦躁迷茫的年纪。已经没有了梦想,也淡忘了过去,期盼着平稳安然地度日却久久未得。听闻下车后跟我们的去向相同,紧锁了几个小时的眉头骤然舒展,仿佛沙漠中跋涉的旅人偶然看到了久违的绿洲。

   一对年轻夫妻,他们可能因为某种机缘,相遇在一个离家万里的城市,爱的热情让他们再也不要分离,浪漫的结合赠予了他们一对可爱的双胞胎,现实却让他们要在拥挤的火车上没有座位的情况下还要拼力照顾好两个小宝贝,要一路站立着从祖国的中东部赶去那个有冰雕有二人转有那嘎达的遥远的最北方。他们一边无奈地叹息,一边又必须要面对这样的现实。

    现实,就是让人不忍看、不愿想,却又必须看、必然想的东西。此刻的我还在以看客的身份说着别人的故事,或许下一刻,故事里的那个人就是我,我也不可避免地要在那样残忍迷茫又庞大的人世里沉浮流浪。

   童年的梦终究是要醒的,那些在最单纯的欢笑里走过的时光总要逝去的。心里的那个故乡,虽然早已深入骨髓,但即便是再踏上那片土地,孩提时最澄澈的情怀却再也不见了。那些逝去的,沉淀进最浩渺的宇宙里,然后消逝在某个星辰所指向的尽头。

   然而,何处是归程,何处是吾家。 没有答案,也不会有答案。 可有些事情,不是因为知道没有答案就不再反复寻找。人类爱占卜的好奇心与生俱来,才有了街边摆个八卦图掐指算命的盲先生。

   生命,就这样行进着,又怎是盲先生自以为是的三言两句就道破说明。真实的人生没有石头上的铭刻,更没有神瑛侍者与绛珠仙草前世的约定。生活就是生活,它是真实的、鲜活的、明丽的,同时也是残酷的、纷繁的、哀伤的。

   剧作里的结局或是陈述者心情的表达,或是为迎合观者愿望的强加。那样的结局是仓促的、牵强的,更是不真实的。世人却总是信奉着那样的结局,以为自己也会如故事里的男女主角般经一次轰轰烈烈的旷世奇缘,终成连理。唯有当历过了跌宕起伏,品过喜乐哀愁,才哭喊着编者欺骗了观众弱小的心灵,闹着要让编者给观众一个真实的交代。

   故事就是故事。故事落幕了,总要收起故事里情绪,回到自己真实的生活里。有人入戏太深,便化作了多情又不幸的戏子;有人戏过心散,倒也不失为一种旷达的态度,但终究有些不近人情了。

    何处是归程,唯有,长亭连短亭。(作者:王欣)


   13、青春不过是一场孤旅,无数的旅伴从我们的旅途中穿梭而过,时间或长或短,终归会别离。有时会自问: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我便是我自己最踏实的依托,别人看不透,我们唯有横下心走自己的不悔路。外人轻笑,但我们依然可以坚守内心的宁静平和,坚守自己出发的初心,哪怕遍体鳞伤,也要活得漂亮。


   14、从古至今,离别送别一直是人们生活中最浓墨重彩的一笔。《诗经·邶风·燕燕》里有:“燕燕于飞,差池其羽……”这首诗开创了伤别的先河。君王送妹远嫁,难分难舍,无限牵挂。


   古时送别,常常是十里相送。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所以“长亭”的意象色彩就是离别与送别。在唐代,李白说:“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李端说:“江南衰草遍,十里见长亭。”据说,晚唐诗人许浑有一次独自旅行,路上巧遇朋友魏扶,许浑说:“红叶晚萧萧,长亭酒一瓢。”两人就在长亭喝了一杯酒,互相送别。到了宋代,柳三变要离开京城时,他的恋人在都门外长亭摆下酒筵给他送别,他于是作了首《雨霖铃》:“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道尽了恋人分离时难舍的别情,成为脍灸人口的千古名篇。


   “长亭”也是戏曲里一个不可或缺的元素。


   《孔雀东南飞》,焦仲卿与刘兰芝的别离,“举手长劳劳,二情同依依”,长亭短亭,是他们的感人爱情;《西厢记·长亭送别》,崔莺莺送情郎张生上京应考,十里长亭的送别,缱绻难舍,一曲“碧云天,黄花地……总是离人泪。”感人肺腑,成为离愁别恨的绝唱;《梁山伯与祝英台》里,梁祝的十八相送,长亭更短亭,演绎了一曲凄婉动人的送别故事;还有秦香莲于长亭送走陈世美,李香君在长亭送别侯方域……


   人生是一幕长剧,离别是难以避免的一段又一段的情节。


   犹记得,十八岁时,我考上了大学,第一次离家,父亲蹬着自行车载着我去汽车站乘车。自行车碾过村庄,碾过一段长长的山路。路两旁是茂盛的尤加利树,树上鸟儿啼转。青春时期的长亭之别,离开父母,像雏鸟离巢,有几许惶恐,几许懵懂。


   大学毕业前夕,与同窗五年的同学于酒楼喝酒话别,个个喝得酩酊大醉,又哭又笑。这次长亭话别,有几分古人长亭送别饮酒吟诗的豪情壮意。此别悠悠,也许有的人再不得见,那便是人生永远的长亭了。


   及至现在,爱人万里碧空,漂洋过海,爱情的长亭,独留我,思念如花,低回地盛开。正是“天涯地角有穷时,只有相思无尽处”。


   黄昏,散步的时候,路过沿江路,隔着一江之水,江的对岸,戏台上正演着粤剧《再折长亭柳》,一个良人重回长亭,回想当初送别的情景,远行的他一步三回头,伫望的她早已哭成了泪人儿,于是切切地唱:“惯说别离言,不曾偿素愿,春心死咯化杜鹃,今复长亭折柳,别矣婵娟……”


   人生处处是长亭!


    15、谁说放达、孤傲的灵魂就不会在一念之间,想要寻求一个可以安放心灵的栖宿之地呢?君不见,即使不羁如李白,也会吟出“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的句子。我相信,当“暝色入高楼”时,一定会“有人楼上愁”。否则,为何会有“客舍似家家似寄”这般诗句?但是,漂泊者们总在慨叹:何日归家洗客袍?燕然未勒归无计!

  其实,归程又何必是故乡呢?只要心灵不再孤苦,精神有所栖宿,那么,这就是归程了。归程不必是故乡,它可以是他乡,也可以是知音的相伴。因为这些,何尝不能安放心灵?

  “反认他乡作故乡”,这并不可笑。并且,抱着这种情怀的,并不止有一人。寂寞的潜山,便让无数文人牵肠挂肚,直至终老。北宋的黄庭坚,他的故乡是江西,却自号“山谷道人”,在此山徘徊,并说“吾家潜山,实为名山之福地”。还有苏轼、王安石、白居易等人,为此山留下了许多动人的诗句,如“野性堪如此,潜山归去来”(王安石)、“潜山隐君七十四,绀瞳绿发方谢事”(苏轼)。有感于历史,有感于文化氛围,这些文人们觉得,只有潜山,才能契合他们久经风霜的心;只有潜山,才是他们的故乡,才是他们的归程。这可真是“反认他乡作故乡”了,但我们无法不承认,漂泊旅程的最后一站,很可能是他乡;而他乡,很可能是心灵的故乡。

  “欲觅知音难上难”,但若真的遇到了知音,再多的感叹、再义薄云天的举动,一个“知音”便也敌得过了。像歌德和席勒,那样贫富分明的两个人,能够结为布衣之交,已属不易。而当席勒去世多年,他的遗骨已无可寻觅时,在那个没有DNA检测技术的时代,歌德用了一个令人匪夷所思的方法去辨认他的朋友:捧起一个个不知姓甚名谁的头骨,去辨认席勒的脸庞。在歌德来前,席勒或许正沉沉地昏睡在教堂的地下室;但歌德来了,那一份友谊超脱了生死,感知了寂寞已久的席勒的灵魂。歌德与席勒深深对视,那失落了二十年的知音,如今,重拾了生命。直到歌德死前,席勒的颅骨都一直安放在歌德家中。是的,那是席勒的家,灵魂的安放处。因为只有歌德,才能在生命的尽头与席勒相遇,和他的精神共度余生。因此,我们不妨说,席勒的归程是歌德;歌德的归程,也是席勒。

  “梦魂无据,惟有归来是”。无据的梦魂,无依的乡魂,惟有归程,才是留驻的理由;惟有归程,才能给予灵魂永久的慰藉。

 

 

   16、创造性的精神劳动,很少是官家可以安排的,甚至不是理论家可以召唤和规划的,而只能成长于足够个性化的文化水土之中,成长于“虽千万人吾往矣”的个人选择中,诗歌,艺术,尤其如此吧。所以,我对曾庆仁兄数十年来在孤僻之地逆时代潮流而动,心无旁骛地打磨《虚度一生》的勇气和意志,充满敬意,即使是一堆精神的唾沫,也是曾庆仁口里吐出来的,只能姓曾。

  好了,该解释一下,我为什么把这些演讲归置在“何处是归程”题下?

  很久以来,我们的生活一直伴随着宏大的题旨和崇高的使命,一些万众一心的目标和非如此不可的理由垄断着我们,让我们颠颠倒倒,欲仙欲死,结果却只得到肉体的轮回——一代一代人的牺牲,无关乎灵魂的超拔。我们总是兴冲冲地出发,又一败涂地返回,辛酸的痛苦的旅程,甚至没有给我们留下前车之鉴的经验和智慧,好了伤疤忘了疼,我们至今像希绪福斯一样折腾在自以为是的远大前程中,很少看懂深渊一样的自我,看清眼前和足下的虚实。我们牵挂全世界,但很少反思自己,我们关心别人的罪,很少关心自己的孽,我们害怕空虚,讨厌孤独,向往广场,崇拜潮流,一不小心便迷失了作为个体的人的初衷,遗忘了自我的立场和标准,并以此不着边际地自豪和骄傲。

  如何真实地拥有自己从肉到灵的生活?如何明心见性,洞彻从我们每一个人心底涌起的黑暗和光明?“何处是归程,长亭连短亭”,这句按在李白头上的词句,有一天突然让我读出了类似屈子“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悲壮含义,不同的是,“何处是归程”似乎还暗示出,路途再远,人也只能扑腾在永远绕不过自身的方寸之地,天下即足下,他乡是故乡。因此,我们对于自己以及一切身外之物的渺小与微茫,必须了然于胸,才不至于一叶障目不见泰山,才不至于像抛下包袱一样如释重负地抛下自己,扬长而去,我们必须懂得“自反”,才可以自期自许。古人云“知不足,然后可以自反;知困,然后可以自强”、“反身之谓诚”,此之谓欤?


(孟泽:《何处是归程——现代人与现代诗十讲》,湖南教育出版社2012年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白很冷门的一首词,被誉为“百代词曲之祖”,令人拍案叫绝
李白的思归词中,富有空灵韵味的是哪一首?
菩萨蛮-李白
何处是归程?长亭更短亭
李白《菩萨蛮 平林漠漠烟如织》译文
秋夜思乡:归程何处?长亭更短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