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二 胡

二   胡

孟芹玲||安徽

我喜欢过许多种乐器,二胡是我的“初恋”。孩童时对二胡的那种痴迷、憧憬、梦想,那种美好的心境,现在回想起来,心里仍有一些激动和幸福的感受。

对二胡的喜爱是因为大我十多岁的哥哥有一把二胡,那时他在较远的农场,难得回来一次,每次回来便会拉他的二胡,都是有些难度的曲子,如《赛马》《二泉映月》等,整个大院里都回响着悠扬的琴声。他把二胡看得很宝贝,走到哪带到哪,只有高兴的时候才让我摸一下,对我想学的要求不屑一顾,在我的软磨硬泡下,才告诉了我二胡的构造和一些最简单的指法,这算是我对二胡的启蒙了。

对二胡由喜爱到痴迷,还与学校里那群二胡爱好者同学有着决定性的关系。每当学校举行文艺汇演时,总有着最出彩的一群同学,在水泥主席台上用二胡表演着精彩的节目,有独奏,有合奏,熟练、悦耳,总能博得阵阵掌声,与各个班级千篇一律的演唱、舞蹈等节目相比,显得很高大上。这群表演二胡的同学来自不同的年级和班级,但他们都是县面粉厂的职工子弟,据说厂里有位二胡高手,但只免费教本厂职工的子女,才艺不外传。

我很想有一把二胡,并学会它,也能像面粉厂的同学们拉得那样好听,这,成了我日思夜想的愿望。姐姐得知了我的想法,很快付诸了行动,那时不满16岁的姐姐刚参加工作,实习工资每月只有14元,要想在乐器店里买上一把二胡很不容易。为了节省一些费用,姐姐到徐州市民族乐器厂为我定制了一把,花费2元钱,我终于有了人生中的第一把二胡。崭新的二胡令我爱不释手,琴筒琴杆是深枣红色的,棕黄两色花纹的蒙皮,桔黄色的琴轴,一粗一细两根尼龙弦之间是用竹竿和马尾做成的琴弓。这把二胡我非常满意,只是拿在手中份量较轻,我知道这是所用木材的差别,我也知道2元钱买来的二胡,是不可能什么都完美的。毕竟我拥有了它,随时都可以学习和练习,我很知足。

接下来的日子就是哆来咪发唆拉西哆的练习,从D(1,5)调开始,刚开始的时候,琴弓发飘,不能始终接触琴筒,在两弦间经常擦碰,出现很多杂音,有些难听,连我自己都不忍卒听。但因为热爱就会坚持,慢慢的听起来声音就柔和多了。熟悉以后我就想着拉简单的曲子,记得我开始的第一首曲子是《我爱北京天安门》,后来我凡会唱的歌,都试着拉,虽然我会唱的歌,简谱基本能记下来,但仅D调不换把就不能解决曲中音域宽8个音符不够用的问题,只能高音用低音代替,低音用中音代替,所拉的曲子就变了味,不好听。后来在哥哥的指点下,又知道了C(2,6)调,有的歌曲适合用D调,有的用C调方便。就这样练了两年,自己摸索学会了几首简单的歌曲。接下来因忙于中考、高考,二胡的练习就不得已中断了。

重新拾起二胡,是在考上大学以后。那时大学生中也有不少擅长乐器的,多经过小时候的系统学习。经济系八一级外贸专业有两位很优秀的小提琴手,我们专业里有一位拉大提琴的女同学,系里的文艺演出,他们的表演很出彩。和他们比起来,我的二胡是不值得一提的。还有一些同学在学吉它、口琴等等。和这些乐器相比,我的二胡又有些土气,不时尚。我也顺大溜买了口琴吹着玩,有时也摸摸别的同学的吉它,但我还是将这把二胡带到了学校,坚持练习起来。室友的哥哥原来也拉二胡,后来因故停止。室友便将哥哥的一本二胡曲集送给了我,里面有我喜欢的《二泉映月》,但对我来说太难了。此时的我已经看不上小时拉的歌曲了,我便像啃骨头一般,一节一节地自学,后来终于大约有一半被我啃出来了,自己听着也基本像了,只是不知道离标准还有多大的距离。

刚工作的时候,学吉它很流行,单位里有几位学的,也将吉它带到单位。中午在市委食堂吃过饭后,常常一起玩一会,就将二胡置于一边。再后来,这把二胡终于因为蒙皮破了,又不值当修,而不得不丢弃了。

觉得二胡和其他乐器比起来,总有那么一些乡土气息。在以后的日子里,古筝又成为我的最爱,我的兴趣、精力、时间都在于此。工作、家务、孩子,本来已经是满负荷了,那些年,更多的时候是觉得疲倦了,就坐在古筝前练习,权当是休息了。

退休了,我把母亲接了过来。起初母亲还能在一定程度上自理,只需要做饭、洗衣照顾一下就行了。我的古筝学习也可以告一段落了,有了空闲时间,我又惦记起二胡来。刚工作的儿子知道我的心思,给我买了一把二胡,作为生日礼物。有一段时间,我参加了由市文化馆组织的二胡培训班,跟着专业老师学习、练习,又进步了一些。不上课的时间,我又一点一点把《二泉映月》摸索完了,自我感觉还行,但要练熟是需要很大功夫的。这样的日子只有几个月,母亲便卧床了。我全心照顾母亲,直至她老人家去世。没多久,孙子出世,带孙又成了我的主要任务。二胡续梦也差不多结束了。

我与二胡结缘许多年,最终也没有学出个所以然来,甚觉遗憾。但二胡曾承载着我的梦想,就像我生活中的一缕阳光,给我希望,在平淡枯燥的生活中带给我无限的乐趣,与二胡相伴的时光,是我永远的温馨记忆。室友送给我的那本二胡曲集,几十年过去了,纸张早已发黄,但我仍然认真地保存着,就像珍藏着一段友情。更让我欣慰的是,我的梦想,总有亲人的关注和支持,让我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也给了我追求梦想的力量。

图片/作者

作家简介

 

孟芹玲,网名苍耳,安徽濉溪县人。蚌埠市作家协会会员。近年来有作品发表在《散文诗世界》《淮河晨刊》《仙游今报》等纸媒,收录于散文集《踏歌而行》,刊发在海外报刊。在文学平台《冬歌文苑》发表散文、诗歌、文学评论等三十多篇。现任《冬歌文苑》编审。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直播高光 #二胡 #乐器演奏 #二泉映月
阿炳如何创作了《二泉映月》?为何放纵生活,害上了“花柳病”?
真实的瞎子阿炳:年少道士,却五毒俱全,晚年落魄自尽身亡!
这一曲心酸,是二胡专属!
上善若水第三十六章——联合舰队
群星-[中国名曲发烧天,真空管制作,堪称民乐录音的典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