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由两少年破坏燕子窝想到的

由两少年破坏燕子窝想到的

紫微||黑龙江

是去年夏初时候的事了。晚饭后散步,在一条小街的一处屋檐下,看见两个十六七岁的少年在用长长的木棍捅檐下的燕子窝。两只大燕子在附近的空中盘旋哀鸣。我试图劝说两个少年罢手,不料两少年持棍向我怒目而视。想到如今的社会戾气如此之烈,多管“闲事”的后果是相当严重的,于是只好遗憾地离去。但我直到现在还在担心那窝乳燕的安危。 

相比较于其它如麻雀一样的鸟类,燕子的生存状况一直很好。人们一直认为有燕子在自家的檐下安家是一种吉兆。因此,小的时候,当我试图去捉小燕子时,母亲就对我们说,谁捉了小燕子或是破坏了燕子窝,将来眼睛会瞎的。这样的教育方法虽说多少有一点问题,但效果还是很好的。当然,这样的教育是我家乡的一种传统,不知道在别的地方是不是这样。 

虽然伤害燕子的事也时有发生,但实在罕见。其它鸟类就没有这么幸运了。就比如说麻雀,虽说也不让捕杀,但说归说,做归做。现在上饭店想吃麻雀,绝对不是什么难事。鸟类,或者说所有的动物,生在中国的确是一件不幸的事。因为中国吃货太多。有人曾说,带翅膀的除了飞机,四条腿的除了板凳,剩下的都可进入中国人的“舌尖”。而且中国还有让西方人诟病不已的最残忍菜系,像泥鳅钻豆腐,像生烹鸭掌,像活吃猴脑等等,让人不忍卒读。 

有人把这归于东西方文化的差异。说中国文化最显著的标志就是食,说白了就是吃。有这样一个故事,不知是真是假。说是在美丽的莱茵河畔,有一对德国情侣在散步,他们看见河湾处有一对鸳鸯,于是你一句我一句地赞美;在不远处,有一对中国留学生情侣,他们也看见的这对鸳鸯,于是两个人开始讨论,这对鸟是清炖了好吃,还是红烧了好吃。 

食色性也,民以食为天。吃饭本没有什么错,但要看怎么吃,吃什么。现在,随着人口爆炸,野生动物们的生存日益艰难,很多物种都已濒危,保护野生动物已经是世界范围内的主流认识。圣雄甘地曾说,一个民族的文明程度,取决于这个民族对待动物的态度。我们号称礼仪之邦,号称文明古国,可是我们又是怎样对待动物的呢?该吃的我们要吃,不该吃的也要吃;吃也就罢了,还要对待被宰的动物极尽羞辱,还要让它们忍受难以想像的痛苦,面对文明古国和礼仪之邦的称谓,我们不感到羞愧么?我觉得,一个民族是否文明不仅仅体现它有多久远的历史,也不仅仅体现在它有多灿烂的文化,它更应该体现在每个社会成员从骨子里散发出来的人性之光,那种对待生命的敬畏与尊重。当一个老人倒在地上,全社会都在观望,并把“扶不扶”做为一个探讨的课题,这个时候,还在标榜我们这个社会是如何文明,是不是就有些贻笑大方了。 

扯远了。我们还说那两个捅燕子窝的少年。我不知道这两个少年的母亲是否告诉过他们,燕子是吉鸟,不应伤害;他们的老师是否告诉过他们,要善待小动物,要尊重生命?如果他们连这样最起码的教育都没有得到,那我就不仅担心那窝乳燕的安危,我更担心这两个少年长大成人后,对社会将构成怎样的危害!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原名李海军,笔名紫微。1968年11月生。黑龙江省绥化市人。现供职于绥化日报社理论评论部。早年写诗,现多写随笔。作品散见于各地报刊。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少年说 || 长泽 (82) : 燕子
有燕南来​
俗语:“两鸟进家门,不富也添喜”,是哪两种鸟?为啥没有喜鹊?
农村这么多的鸟,为什么人们都喜欢燕子,最讨厌麻雀呢?你喜欢啥
燕子窝不让麻雀占,这位兄弟有妙招。
十种农村很常见的鸟,最后两种你还见过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