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爱《冬歌文苑》 掬一捧深深渴念

爱《冬歌文苑》 掬一捧深深渴念

应传锋||河南

2022年春节后,我遇到《冬歌文苑》。当我读了《冬歌文苑》散文后心里为之一震,随即我把文章推荐给妻子看,她看了以后说;你看人家写的散文多好!你也给这个平台投稿。知夫莫过于妻。妻子的提示也正合我意。

家里只有一台电脑,女儿要用,律师工作上的事多。女儿就建议我用笔记本电脑。于是,我就写了两篇投给《冬歌文苑》。

2月26日,当我从海南返回广东,在途中收到《吉林日报》副刊编辑发给我的文章链接,我的一篇散文“借光读书”在《吉林日报》副刊上发表了。文章发表是一件非常欣慰的事,正在我沉浸在这欢乐之时。《冬歌文苑》冬歌老师也给我发了《一套中山装,伴我走四方》的文章链接。好事成双,我真是喜不自禁,立即把文章转发在朋友圈,随即得到网友们关注与留言,还有反响,像春风拂面,在我心田里荡起层层涟漪。

春节后,疫情反反复复,在放假的日子里虽说焦急等待复工。但也正好利用这个时间写东西。在进入状态后竟有所成效,我把几篇文稿全投给《冬歌文苑》。两人相亲,一见钟情,肯定要有见面礼。我对《冬歌文苑》也是一见钟情,喜欢了更要真心实意。

我进了一家新单位,一间办公室10多个人在一起办公,大家相互盯着,肯定不能做自己的私事,何况我还是刚入职。“端谁碗,属谁管”,现实就是这样,打工身不由己。

上班一个月,笔记本电脑没带在身边。有一天刚好有点时间,手实在痒痒,我给焦红玲编辑说,在手机上写一篇,发给她在电脑上帮我调整一下?焦编辑及时回复同意并给予鼓励。于是,就写了一篇发给焦编辑及赵编辑,文章也如期推荐,面向读者朋友。

要说好,几凑巧。一个文学写作者要想出成绩,要有好平台,更要遇到好编辑,相辅相成,才能成就未来。

说起在打工旅途中热爱文学写作,心中不免有些感慨万分。其实,我只上5年学,也只是小学文化程度。在以后生活中,我坚持认认真真读了一些书,我对书的选择也较为任性,就是喜欢文学方面的书。虽说是一位普通农民,我想通过文字表达自己的心志和向往。

文学能唤醒人的灵魂。一个有灵魂的人,必定有骨气。一个有骨气的人,必定会经营好自己的人生,也肯乐于帮助别人。我想,这样的人才值得大家钦佩。

生活是一个大舞台,每一个人都在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在当下以提高社会民众生活质量为根本的今天。像我这样始终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心中一点点希冀就是把文学当成一生的精神追求,无论前方是迷人风景还是寒风冷雨,只想坚持下来。要说为了生存,命运所迫,对生活的打拼与奔波,我的付出也不少。

早在2002年夏天,我还在工厂当保安时,东莞市一个镇要特招我到广播电视站做文字记者,副镇长面试我的时候,首先看了看我发表的一些“豆腐块”。最后,要看看我的大学文凭。我说只上5年学,连初中毕业证都没有,镇长不相信。

据悉,我被面试以后,那个镇就立即组织全镇大学毕业生、文学爱好青年等考试写文章,竞争那一个记者岗位。最后还经过知名作家们评审。于是,在面试一个月后,镇政府才把我从工厂里接走,进入政府文化单位进行专职新闻采编。

试想,一个小学文化的人搞文学写作,确实有些异想天开。记得有人说过:“文学是一碗强人吃的饭”。文学这碗饭,的确不是每一个人都能随便吃的。我本来不配谈文学,更不配在文学创作这条道上挤,但是,我却在这条道上撞死南墙不回头了。

我到广东东莞打工,在一家工厂里当保安,月薪300多元还不够养活一家人。下班后我就看书,自学写作,写完了就试着往报纸、杂志上投稿。2001年1月26日《东莞日报》文艺副刊发表了我的第一篇500多字的习作,我深感欣慰。

以后,我就用心用功写稿投稿,南方的一些报纸、杂志也就陆续发表我的文学作品。在平淡的生活中,我也能时常收到报社、杂志社寄来的样报样刊和稿费单,每次取稿费的时候,也是我给老婆孩子改善生活的时候。在那流浪的打工岁月里,是文学支撑着我慢慢前行,甚至帮我度过最艰难困苦的日子。

当年,我不知天高地厚自学文学写作,也就是从那时候起,在田边地头,乡亲们有意无意中当着我父母的面嘲笑说,我要是能在报纸、杂志上发表一篇文章,狗就能发表一篇文章。父母听到嘲笑,噙着眼泪一直忍着。那时的我却成了别人眼中的另类:小学文化,搞文学写作,不务正业,玩世不恭等。父母也是担心,生怕我因为追求什么高雅的文学,而耽误生计和婚姻。

我想每一个人的选择都会决定自己的未来。当初,我认准的事情我没有放弃。多年以后,当父母看到我发表的文学作品与获奖证书,还带着老婆孩子返乡,父母哭了。我虽有感慨,但还是坚信:路有弯曲,道有旋绕,但它总有平坦变直的希望。

岁月如歌,很多人和事,只有亲身经历过、真正疼痛过,才懂个中滋味。如今《冬歌文苑》不经意间支撑着我的精神和梦想、让我从忠实读者成为作者,使我心中更涌起对文学的深深渴念。

初遇、相识、再结缘,我与《冬歌文苑》间有某种冥冥中的缘分,纯粹美好,心存祝福。我想《冬歌文苑》会给我或更多作家、读者带来温暖和充实。我更相信未来《冬歌文苑》会给我留下美好回忆。

图片/网络

作家简介

应传锋,笔名:应峰,男,1964年8月出生,河南省信阳市人。

从2001年至今,已在全国30多家报纸、杂志上发表文学作品200多篇,有30多篇文学作品获奖,作品被收入数种选集。并著有散文集《淡淡的芬芳》《看得见的远方》两部,本人系河南省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学会会员。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彭程:坚韧比才华更重要
【稷山文苑】​《行走稷山》阅后感// 稷山 张谦益
【西散原创 • 初语阅读】石健作品丨我寻找过我自己
蒋蓝:君子豹变的人生
我的文学引路人 | 蔡秀文
素素谈枕边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