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童年的月饼

童年的月饼

立秋过了,中秋就不远了。到了中秋,月饼成了绕不开的话题。北宋苏轼有《月饼》:“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清代袁景澜有《咏月饼》:“巧出饼师心,貌得婵娟月”。到了近代施景琛有《中秋词》:“饼儿圆与月儿如,更兆嘉祥食有余”。我更回味的是童年吃的月饼,仿佛童年的月饼香味还在故乡的风里弥散,肚子里的馋虫勾起活跃的经纬,记忆里的甜蜜织成温馨的锦缎。

我的故乡中秋节向长辈送月饼的习俗一直沿袭至今。在我童年的时候,每到中秋节,爸爸让我去给外婆送月饼。在中秋节前几天,爸爸去村里的小店买两包月饼,一包给奶奶,一包给外婆。

在我小的时侯妈妈请瞎先生为我算过命,瞎先生说我命里嘴馋。给奶奶的月饼,大多也是被我偷吃过。奶奶把爸爸孝敬的月饼放在竹篮子里,高高的吊在屋梁上。我经不起那满屋沁人心脾月饼香的诱惑,偷偷地挪来一张小桌子,在小桌子上再叠一张长凳,摇摇晃晃地站上去,我的手刚好能伸进篮子够着月饼。每次只敢掰像指甲盖那么大的一小块,捏在手心迅速地下来,清理完“作案”现场,一溜烟地跑到屋后的竹林里躲着哥哥姐姐,把月饼含嘴里慢慢地吃下,再把手心里月饼碎片吸进嘴里。后来我离开家乡在外地工作,有一年中秋节回乡,奶奶说我小时候偷月饼吃,奶奶一切都看在眼里,讲着讲着奶奶慈祥的笑容灿烂起来,问我还想吃吗?“现在月饼不值钱了,你不用偷着吃了”。每每想到这儿,我的泪水就会在眼眶里打转,等我们走过物质贫乏的年代,过上幸福生活的时候,奶奶已经不在人世了,那也是我最后一次在中秋节看到奶奶。

我在中秋节上午去外婆家。我的故乡是江南水乡,因到外婆家行船走水路最近,站在老屋的楼上可以远远地望见外婆家。小小的木船,一个成人可以把它背在肩上转移到池塘里。我上小学的时候就学会了独自撑船,常常是撑一叶小舟去外婆家。如白居易在《池上》描述那样:“小娃撑小艇,偷采白莲回。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外婆早早地就在屋后河边的码头等我了,我使出吃奶的力将小船冲上码头边岸滩搁住,拎着小竹篮,跳上岸,被外婆一把拽住,“小娃呀,怎么一个人撑船来”。“我会游泳,我不怕”,陪着外婆边走边说。我是外婆最小的外孙,特别宠我。在我午后回家的时候,外婆给我的小竹篮塞满了菱角。对外婆的印象渐渐淡漠了,最后一次看见外婆是那年冬季的一个雨天,外婆把布鞋拿在手里,佝着腰赤脚走来的。

中秋节的晚上是全家一起吃月饼的时光。一家人围坐在八仙桌旁,等着奶奶拿出月饼。奶奶的月饼,有爸爸买的,也有姑姑们买的。本地月饼,土的掉碴,乡味最浓;外埠月饼,圆润厚重,多分实惠,也有花样,显着洋派。奶奶谨慎地爬上木梯,从竹篮里摸出一包。打开包装时,小心翼翼地捧着月饼,摊在桌子上。月饼上盖有圆形的红印戳,像是点缀的一朵花。那时根本舍不得一人一只月饼,妈妈先用菜刀将月饼按人数切成小块,再分给我们吃。那一小块有被我掰过的少了一角,奶奶留给自己。我拿着一小块月饼,一点一点吃下去。那酥酥的、甜甜的味道需要闭目细细品尝。童年时艰辛,家家户户为生计奔波,全无赏月那份闲情逸致。

童年时的月饼很朴素,生活也一样朴素。它们和我的亲人一起,静静地守护着那些平淡的日子。现在的月饼品种繁多,只是在华丽的包装下,我再也找不到那份原有的纯真。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郭志松,1965年9月生于江苏溧阳,1984年入伍,2003年转地方工作。工作之余,常有即兴之作,擅长于抒发生产一线劳动者的感情。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无   之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八月十五中秋节作文
难忘的中秋节作文600字
【集宁八中1805班崔宇作文】
4块发霉的月饼
宋本竞:三代人的月饼情
月是故乡圆,饼是故乡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