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浙大紫金港校区初探

浙大紫金港校区初探

近日,浙大老师陈泽华夫妇邀我们探访他原所在单位——浙大紫金港校区。

大学校园,我有一种特殊情节,当年因文革取消高考,成了67届高中毕业的老三届,与大学校园失之交臂,后通过自学考试获取南京大学的大专文凭,但终因未能跨入大学校园而成终生遗憾。现在探访浙大,这个全国高校排名前三前四,与清华、北大齐名的大学校园,那种仰慕之情是发自内心的,我带着一份虔诚和景仰应约参访。

浙江大学紫金港校区位于西湖区余杭塘路866号,毗邻著名而古老的西溪风景区。这里风光旖旎、景色宜人,湖光山色、草木森森,恬静清新的外部环境让校园浸润在青山绿水的诗意之中,让文化学习、探索研究的殿堂增加了大自然的底色。

下午3时,我们从棕榈湾小区出发,上高架,不到半小时车程,就来到浙大紫金港校区。这里是陈老师工作单位,他在此执教多年,不仅对这里一草一木了如指掌,更重要的是在浙大倾注的心血让他一往情深,所以由他当兼职导游、解说,还有不二人选吗?

在紫金港路上行驶,目光所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演绎着生活的快节奏,繁华的市区有一些喧嚣,但并不阻挡我们前行的车轮,直到高高的门楼耸立在眼前,“浙江大学"四个金色大字镶嵌在门楼上方,散发着自豪深邃的光芒,不禁让我肃然起敬,这就是浙江人引以为傲的浙江最高学府,造就人才的科学殿堂一一浙江大学。

跨进校园,诺大的空间开阔而清静,座座高楼藏匿在葱郁的密林身后,在氤氲的云雾下或隐或現,好像浙大对科学的探究那样显得高深莫测,又展示对真理的追求的坚定和执着。

在迎宾草坪上,用花盆组成1897和2023的字样分列两侧,怒放的花朵诉说着浙大126年发展壮大的光荣与骄傲。浙大始建于1897年,在1998年9月15日,浙江大学、杭州大学、浙江农业大学和浙江医科大学四所高校合并组建新浙江大学,而紫金港校区就是浙大本部。

2023年5月25日是浙大的校庆日,每逢十周年都举行盛大庆祝活动,今年只是小范围庆祝,陈老师如是说,但从一张张热情洋溢的笑脸上,依然感受浙大人的自豪与欢愉,沉浸在热烈的喜庆氛围中。

沿着绿荫小道前行,颇负盛名的启真湖就呈现眼前。湖水荡漾,绿树掩映,林立的高楼伴着苍翠倒映湖中,把蓝天向深水延伸。湖中两艘游艇在学生运动员的划桨下争先恐后,掀起层层波浪,阵阵涟漪漂向远方,像浙大学子一样在探索真理的路上你追我赶,奋勇争先。

启真湖,湖名取自国学大师马一浮所作浙大校歌中的歌词“昔言求是,实求尔启真”,释义为学校以求是为宗旨,启迪诸位不图虚名,不谄媚奉承,不哗众取宠,追求本真,把平静无奇的湖水赋予理想信念的思想内涵,让莘莘学子在耳孺目染中播下求是的种子,始终为真理而斗争。

启真湖是一个人工湖,其设计充分利用水乡湿地的地形地貌,用华南建筑设计院何镜堂院士“曲水流觞”的理念,把启真湖打造成独具特色的风景区。在启真湖边留连,清风些许,流动的空气扑面而来,带着湖面的温润和清新,好像细雨洗濯,驱除虚幻,前行在启真路上。

再往前行,我们来到紫金港校区中心岛上,这里一座浙大校园标志性建筑一一月牙楼矗立其间。因其外形独特,形似一抹天际弯月,故得此名。学生们则亲昵地称它为蟹老板,因它酷似动画片海绵宝宝里的蟹老板造型,于是月牙楼就有两种称谓,月牙楼为官方,蟹老板为民间,两种称谓并行不悖,倒有相得益彰的效果。月牙楼北邻紫金港北山,南接启真湖,集山水之灵性,聚人文之才气,它是浙大王牌土木工程系教学楼所在地,也是培养造就科学英才的摇篮,好多学子顶礼膜拜,更多以在此求学为荣。“我女儿以前在此就读五年本科,当时以超过十几分的录取分数线被录取”,言语间陈老师露着微笑,脸上写满自豪。

月牙楼由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2001年设计,2003年投入使用,它的建成使用,标志着浙大发展又进入一个新阶段,到目前为止,紫金港校区占地面积已达八千多亩,它的规模之宏大为一般大学校园望尘莫及。

图书馆前,一帧雕像矗立在草坪上,他就是著名学者,曾任13年浙大校长的竺可桢。他身着西装,略显清瘦的身材昂首挺胸,洋溢着凛然正气;左臂曲弯,搭着一件衣服,好像刚刚脱下,为前行减负;右手手持拐杖,左腿抬起,正在科学的路上探索前行;透过一副架着的眼镜,眉宇间聚集着沉思,他在为浙大的发展壮大苦思冥想;慈祥的脸上充满睿智,坦露着科学道路上所向无敌的自信。我怀着对求是精神的遵从,向伟大的科学家致敬。

竺可桢,浙江绍兴上虞人。1936年4月25日接任浙大校长,直至1949年4月杭州解放前夕止,经历了抗日战争和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两个历史时期,饱受战争磨难,但他矢志不移,为教育事业鞠躬尽瘁。1937年七七芦沟桥事变,战火延烧到浙江,同年11月,竺可桢带领全校员工,开始西迁,几经周折,历尽艰辛,行程2600余公里,于1940年1月到达贵州,在遵义、湄潭、永兴等地坚持办学,直至抗战胜利。战乱期间,在竺可桢的带领下,浙大依然有长足的发展,从原来文理、工、农三个学院16个学系,发展到文、理、工、农、师、法、医七个学院25个学系,10个研究所;教授队伍从70名增加到223名,教职工总数达624名,在校学生从512名剧增到2171名,在他任职期间,浙大培养了高级专门人才3500余名,他功勋卓著,令人瞩目。

竺可桢的教学理念和办学方针,在浙大的发展史上具有开创性意义,为以后的发展壮大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36年9月18日,他到浙大后第一次对新生讲话时就明确提出发人深省的两问:“第一,到浙大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走什么路,做什么人?这是浙大学子必须首先解决的方向问题,要肩负民族责任,向科学进军,不能在个人圈子里浑浑噩噩,要“公忠坚毅,能担当大任,主持风气,转移国运的领导人才”,“自觉其所负使命的重大,努力于学业道德体格各方面的修养,而尤须于缜密深沉的思考习惯”,提出了浙大人才培养的目标。

而竺可桢自己更是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在蒋介石退居台湾前,为网罗人才,对竺可桢发出邀请赴台,竺可桢为婉拒而辞去浙大的所有职务,选择站在共产党和人民一边,他的高风亮节深受广大爱国者的褒奖,他也用自身行动回答了做什么人的问题。

浙大人才济济,走出很多名人,用他们的科学成果书写辉煌,为浙大争得荣誉:

诺贝尔奖得主李政道,美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中研院院士,1952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于1943——1944在浙大物理系就读;

菲尔兹奖得主丘成桐,浙大高等数学研究所所长,美囯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外籍院,中研院院士,沃尔夫奖得主,菲尔兹奖得主;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得主叶笃正1943届浙大史地(硕士),中科院院士,2004年国家最高科技奖得主;

徐光宪、谷超豪、卢嘉锡、钱三强……

特别是为国防做出巨大贡献的爆炸专家,工程院院士,1960年浙大毕业的林俊德;

两弹一星功勋奖获得者程开甲,1941年毕业于浙大物理系。

浙大人才辈出,是科学家的摇篮,究其原因是它植根于求是务实的精神沃土,从它成长壮大的历史可见一斑。

1897年5月25日,浙大前身——求是书院在杭州开学,作为国人自已创办的最早的几所中西合壁的高等学堂之一,从开办之初就确立了求是的优良校风,其后又将求是精神作为校训予以弘扬:不盲从,不附和;以理智为依据,只问是非,不计利害;虚怀若谷,不专横;实事求是,严谨朴实,毫不苟且。我们似乎看到了为科学献身的铮铮铁骨,为造就人才的侠肝义胆。

在纵横交错的校内大道一隅,遵义路和飘萍路交叉口草坪上,摆放着重达百吨的泰山石,那是浙大一百二十周年校庆时在京校友捐赠的,表达了他们对母校求是创新精神犹如泰山那样坚如磐石的期许,也让我们看到浙大精神的传承与发扬有深植在学子心中的广阔基础。

紫金港校园游览之后,天色已晚,陈老师盛情相邀,在学校食堂就餐,体验一下浙大师生的校园生活。这理由很充分,很契合我的心理需求,所以也未过分推辞,来了个客随主便,但我更看到的是这理由后面潜藏的好友深情。

菜丰富多彩,杭帮菜、淮杨菜,日本料理等,中西合壁,任意选购,价格也便宜。这是浙大校园生活一角,我们亲身感受,留下真切又美好的记忆。

离开校园,紫金港校区一帧帧画面萦绕在胸,它幽静舒适的环境为学子们求学提供了宽松的生活空间,它至真至纯的学习氛围为造就可刋重任的英才创造了学习空间。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可以想见,在党的领导下,浙大的未来一定更加辉煌。

致敬,浙大!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李兵,笔名,木子文武,江苏滨海人,1949年出生,大专文化,部队转业干部,爱好诗词、文学。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浙江大学?不,是“浙海港溪泉江大学”!
浙江大学,是时候惊艳全国了
浙大紫金港之秋
浙大教授直播讲微积分爆红:讲课似说段子,劝学生把打赏钱留着结婚用
《一砖一木总关情——母校纪行》(浙江大学)
浙大紫金港校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