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故乡的露水集

故乡的露水集

江汉明珠仙桃市东约三十公里,是由古八百里洞庭湖风摧浪涌淤积而成的湖区平原。与武汉市的消泗乡接壤。古老的小襄河自东向西缓缓流淌,西流河镇便以小襄河西流而得名。沿西流河继续西行三、四公里,是老地名岛口。这岛口原来也不叫岛口,因古沙湖沔阳州常年洪水泛滥,人们为生存就筑坝拦水。怎耐洪水凶猛,堤坝时常倒口,所以就呼地名为倒口。时代一长,就演变为岛口。岛口的河段上有一小桥联通南北。两岸的人们沿河岸随高就低临河而居。世世代代,繁衍生息。民生祥和,民风纯朴。这便是生养了我近二十年的故乡。

桥南岸,上世纪五十年代初就建起了岛口小学。紧挨小学校是供销合作社代销店,当时称岛口支店。还有食品店,裁缝铺,个体包子油条铺,肉案子。到六十年代又建起了合作医疗室,形成了一段五十多米长的小街。在代销店到南桥头之间,有约一百多平方米空场地,便成了一个天然的小集市。每当曙光初露,天清地明。居住在两岸东西南北两华里内的乡民们便早起到桥头赶集。小集上就热气蒸腾,人声鼎沸起来。持续最长也就一两个时辰。露水一干,人们就陆续回家下地劳作。一年四季除雨雪天气外朝朝如此。故乡人便称之为露水集。

小集市虽场地不大,人数也不多,但也曾有过自己的繁华。每天的早集上,篓子提的活鸡活鸭、园溜溜的鸡蛋鸭蛋、脆生生的白菜萝卜、鲜嫩嫩的茄子辣椒。园型菜筐与老土布包袱上摊开的瓜果梨桃和青豆黄豆,小水盆里活蹦乱跳的小鱼小虾,都在小集市两边次第摆开。大多摆出来卖的都不是专业摊贩,都是自家吃不完多余的鲜货。并不指望能卖多少钱能养家糊口。摆摊的也少见年青人。都是五,六十岁的老头老婆婆。一张张被岁月的风霜雕刻得皱纹满满的脸,活菩萨似的慈眉善目。在买卖交易的过程中,摆弄小秤杆的人也不多,很少论斤议两。大多论捆,论个,扒堆,碗装瓢撮,正宗地鲜鱼小菜提篮作价。五六十年代的价格都以分角计算。三、四分钱一碗小鱼小虾,两、三分钱一个鸡蛋鸭蛋,两三角钱买一只活鸡活鸭。白菜萝卜,瓜果梨桃都以分角论价扒堆。如果有谁看中了某种菜品想买而又忘记带钱,也可先拿回去吃了再说。都是对河对港,一湾所属,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乡亲,谁不认识谁呢。那个聚财的和气,那份邻里的亲情,没有遮遮掩掩的以次充好;没有分文必争的讨价还价;更没有斤斤计较的面红耳赤。纯朴的民风,使邻里之间的交易象亲兄弟妯娌般和气。充分展示出乡民们的纯朴大度和坦荡真挚的情怀!

上世纪五十年代,商业部门就在小集上设立了代销门店。供销社有百货杂品店,粮所有米面油脂店,食品所有蛋品收购店和肉案。这些门店内销售的油盐柴米酱醋茶都是明码标价,不能随意更改。大米九分钱一市斤,食用油三角多钱一市斤,猪肉也是三角多钱一市斤。还有煤油、食盐、火柴等日用商品也都是国家规定的价格。小集市上的早点摊位都属私营。一九五六年毛主席号召农民组织起来,实行互助组、合作社、人民公社以后,小集市所在地大队便将这些有一技之长的人组织起来活跃市场。由于品种少,人员少不能设门店,便由他们私人自主经营。每年向大队交管理费记工分,年终参加生产队核算分红。产品由他们自已作价,接受市场监督。包子、米耙、面窝等品种都是两、三分钱一个,油条五分钱一根。每天早集一开市,包子米粑蒸笼内热气腾腾,油条油饼油锅内油香弥漫,汤园豆腐脑桌前清香四溢。各种美味融入淡淡的晨雾里,弥漫到小集市的每一个角落,直往人们鼻孔里钻。那个年代小生意人的广告词虽说是随口吆喝的,但也充分展露出小生意人的狡诘与精明。炸油条的李二炳排行老二,四十多岁。干勤行手艺二十多年,大伙都叫李二哥。这李二哥每天边炸油条边吆喝:“快来看,块来瞧,又香又酥的老油条,一角钱吃饱。”不吆喝五分钱一根的油条价格,而叫喊一角钱能吃饱,是想刻意宣传自己家的油条个大量足。但是一角钱只能买两根油条又怎么能吃饱呢。李二哥就这样每天吆喝着相同的广告词。不想却惹得本家一个还未出五袱的兄弟李三娃子不高兴了,总想与李二哥开一个善意的玩笑。这天早上,李三娃子趿拉着自制的旧木拖鞋。满脸堆笑地来到香气扑鼻的炸油条锅边。就着李二嫂拎来的老土把壶里的温开水,一口气吃了五根热油条。然后从怀中抖抖索索地掏出了皱皱巴巴的一角钱,丢在案头掉头欲走。李二哥瞪眉鼓眼地不好讲话,打下手的李二嫂忍不住开腔了:“哎,我说三娃兄弟,吃了几根油条啊?”三娃子停住脚步打着饱嗝说:“记不住,大概吃了五根吧!”“大概吃了五根一角钱能了账啊?油条五分钱一根账算不清楚哇。”李二嫂面带微笑地追问了一句。“怎么,按五分钱一根算账啊?”三娃子梗着脖子继续说:“刚才二哥还扯着嗓子喊,又香又酥地老油条,一角钱吃饱,我这还未吃饱呢,难道我一角钱给少了么?”说罢扬长而去。一个善意的玩笑惹得赶集的人们哄然大笑起来。李二嫂无词了,只好转头瞒怨二哥:“都是你,每天扯着个破鸭公嗓子瞎喊,明天给我把臭词改了!”

食品所设在小集上的肉案子,由桥北岸的张屠户经营。这张屠户五十多岁,一米八的个子,五大三粗,天生的屠夫料。屠宰技术精熟,手快刀准。曾在区级技术比武中得过屠宰第三名。这张屠户别看人长得蛮粗犷,心机却极细密且势利。在经营过程中,对当地的干部、学校校长和老师,做生意的小店主都格外讨好。因为这些人手中有活钱,平时光顾其肉案次数多。对手中没钱,一年四季难得光顾一次其肉案的大多数乡民,就表现出一种爱答不理的态度。时间一长,好事者就为其编了一首口头谣:张屠户,卖猪肉,手艺好,心眼足。有钱的,来割肉,十六两,秤给足,外添一砣肥猪油。无钱的,来割肉,十四两,秤不足。夹带一根杂骨头,要与不要去个球!风趣直白的语言,将小生意人势利的性格刻划得入木三分。

故乡的露水集,经历了农村各阶段社会体制的变革和发展。直到改革开放时期,随着各战线改革体制的推进,各种代销店相继撤销。小学校也合并到镇中心小学。公路路网的新修改造,使道路变得四通八达,宽阔平坦。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使消费档次不断升级。要赶集都是开着心爱的摩托车或电动车,带着娇妻幼子,眨眼之间便到了乡镇大市场,大超市。在大市场中去体验那种摩肩接踵、人头攒动的赶集氛围。在大超市中去享受那种场地窗明几净、商品琳琅满目、购物如宾似客的悦愉心情。这样一来,使延续了半个多世纪的小露水集也完成了使命,逐渐箫条而最终消失。遗留在人们记忆深处的只有那小襄河上的木板小桥和晨雾中弥漫的包子和油饼油条的喷香。

插图/网络

作家简介

田阳春,男,现年77岁。退休干部。2016年开始文学创作。有小说,散文,民间故事,诗词等作品散见省市报刊杂志及网络。现为湖北省仙桃市作家协会会员,仙桃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理事,仙桃市诗词楹联协会会员。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北京盈理律师事务所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赵继平 

编审:孟芹玲  孔秋莉  焦红玲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审校:严圣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赣中边远乡村村民的赶集和娱乐生活 | 记录故乡(14)
冯子豪散文《故乡的秋》
村里人赊账一年不还,他一个小妙招,让老赖们排着队还钱
【中州作家】陶 军:童年在故乡
四十年前的地锅子 - 李百军作品
💮悦读 || 杨素玲:回 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