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诗歌||七夕有感

七夕有感

迢遥银汉楚天碧,

长河断阻双翔翼。

姻缘常叹黄梅调,

西厢塔高蛙鸣寂。

鹊桥一会千年过,

人间从此恨簪玉。

痴梦情深诗易老,

奋斗强大当自立。

有人考证《天仙配》发生在山西运城,并与盐池有关,甚至说《天仙配》故事就发生在郭家岔村。传说未必真实,但真诚期望对河东家乡文旅产业的发展能有所俾益。

山西省运城,中国唯一因盐池而设立的盐运专城。盐池,运城最为古老而独具的标识。华夏文明从这里萌生,“中国”从这里起步。

运城是华夏民族的摇篮,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之一,这里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古迹众多,处处散落着具有“古中国”标识的历史遗存。

从远古走来的文明,珍稀而瑰丽,遥远而朦胧。渐渐遗失的记忆,让我们一一拾起……

黄梅戏《天仙配》是一出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剧中七仙女被董永卖身葬父的孝行感动,她便背着王母娘娘私自下凡,与董永指槐为媒结为夫妻,并助董永织缣百匹而赎身。

这一故事在我国民间广为流传,传说中的董永故里就在我市万荣县皇甫乡小淮村。2006年,“董永传说”已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为我市打造以“古中国”为标识的国际文化旅游目的地作出了贡献。

据民间有人在对“董永传说”深入考察后,发现董永故里虽然在万荣县皇甫乡小淮村,但董永与天仙指槐为媒,土地神作证,结为夫妻的故事发生地却在距小淮村大约5公里的盐湖区上郭乡郭家岔村。

郭家岔村地处稷王山西南的台地上,是一个有500口人的小村庄。是盐湖区上郭乡最北边的一个行政村。村子东南方约2里处,有一个建于上世纪80年代的土地庙,坐北向南。对面是建于1998年的槐荫舞台。土地庙前东西各长着一棵古槐,当地人称槐荫树。槐荫舞台便依此而得名。据管理土地庙的老人解长胜介绍,在土地庙前西边原来生长着一棵三个人合抱不住的老槐荫树,人们传说就是《天仙配》中董永与七仙女指槐为媒的槐荫树。因年深日久,槐荫树主干已空洞。上世纪70年代,汉薛镇一个**青年在树洞内玩火,烧毁了老槐荫树。但树根未死,现在依稀可见在硕大的树根上重生出一棵小槐荫树。东边还有一棵主干2.5米高、二人合抱粗的槐荫树,枝繁叶茂。

董永与七仙女的故事在当地已传诵了几千年。

董永原本是一位孝子,这在元代人郭居敬编录的“二十四孝”中有明确的记载。但经历代人们传说演绎,把董永的故事神化了。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天仙配》电影的播放,人们渐渐淡忘了董永孝子的形象。七仙女下凡与董永成亲,一夜织缣百匹替董永还债的浪漫爱情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本文想就董永的身世和董永故里的历史遗物及当地群众的民间传说还原董永的孝子形象,以弘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德孝文化。

小淮村是董永的故里

郭家岔村西北方大约5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小淮村,隶属于万荣县皇甫乡。这便是董永的故里。据祖居小淮村的董大中先生在《董永故里研究》一书中著文考证,小淮村古有三座祠堂,全属董姓祠堂,人们称三个祠堂分别为“总祠堂”“南祠堂”和“东祠堂”,“总祠堂”又称“董公祠”,也叫“家庙”,便是专为董永而立的,正殿原塑有一尊董永塑像。1938年6月22日,此祠堂毁于日寇的“三光”暴行。

在年届八旬的董宗义家中,至今仍非常完好地保存着6本线装竹纸《董氏家谱》。修订于民国24年正月25日。在第一本以“孝”命名的最前页上,写着“孝子董永”等字样。

小淮村以北偏东六七里的地方,有一个怀介庄,距怀介庄东北二里有一个小自然村叫下窑,就在下窑村的农田里,有董永墓。墓冢方园约20平方米,高1米。墓前原有一通墓碑,据年长者回忆碑上刻着“董永之墓”,现碑已毁,碑座尚在,座长1米,宽0.7米,高0.6米。据淮介庄老人传言,董永追天仙女到此,天仙女升天,董永因长途追赶,身心俱伤,累死于此,便葬于此地。

古代在小淮村的西关门上有一块刻有“董永故里”四个大字的石碑,相传这块石碑是小淮村先民在挖池泊时从地下挖出来后,才镶嵌在西关门上的。后因关门坍塌,现石碑完好无缺保留在小淮村村委会内。

《董公祠》《董氏家谱》《董永墓》《董永故里》石碑等四个物化见证,小淮村是董永故里确定无疑。董永原是一孝子。

据董大中先生考证,我国古代最早记载董永故事的是东晋著名史学家干宝。干宝在《搜神记》一书中记述:汉,董永,少偏孤,与父居,肆力田亩,鹿车载自随。父亡,无以葬,乃自卖为奴,以供丧事。主知其贤,与钱一万,谴之。永行,三年丧毕,欲还主人,供其奴职。道逢一妇人曰:“愿为子妻。”遂与之俱。主人谓永曰:“以钱与君矣。”永曰:“蒙君之惠、父丧收藏。永虽小人,必欲服勤致力,以报后德。”主曰:“妇人何能?”永曰:“能织。”主曰:“必尔者,但今君妇为我织缣百匹。”于是永妻为主人家织,十日而毕,女出门,谓永曰:“我,天之织女也。缘君至孝,天帝令我助君偿债耳。”语毕,凌空而去,不知所在。

元代郭居敬将董永的孝行编录到“二十四孝诗”中,写道:“葬父将身卖,仙姬陌上逢。织缣偿债主,孝感动苍穹。”在“二十四孝诗”中,作者将中华民族的德圣孝祖舜帝列为第一位孝子,其诗曰:“队队耕春象,纷纷耘草禽,嗣尧登帝位,孝感动天心。”我们发现在“二十四孝诗”中,唯有舜帝和董永作者对其孝行评价最高,一个是“孝感动天心”,一个是“孝感动”。这大概就是其千古不衰的关键所在吧。

插图/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土地爷槐荫树联袂,演绎天上人间爱情传奇
陈少梅《二十四孝图》08 卖身葬父
兴平老槐树与七仙女的传说
董永卖身葬父
董姓起源在河东 董永本是运城人
【丹阳考古】镇江董永传说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