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 记忆童年

记忆童年

       年少是一场梦。关于童年的记忆总是无边的,也有不少可以拾零的往事。那孩时的岁月,就像望不到头的乡村花草漫过心房。记得学生时代写作文,总爱把童年冠以"金色"。而现在的我,再去叙话童年,似乎用"色彩斑澜"来喻之更妥。

     老屋/池塘/知了

       我的老家隶属于原周集公社沙庄大队高庄生产队,我家和另外几户远离村落中心零散居住着。老屋是土坯墙,柴草苫顶的那种,不如现在的瓦房结实好看,可也冬暖夏凉呢!这种草屋日久天长,经风吹雨打,就得经常修补。我家共有七间屋子,其中五间为正屋,面朝南;另两间为支着锅烧饭的屋,面朝西。老屋里让我记忆最深刻的物件,一是大小不一的粮食“囤子”,二是墙上贴着兄妹几个从学校得回来的各种奖状。屋前是宽敞的大场,可碾柴,可晒粮,可玩耍。

       老屋前方不远处有一个大水塘。塘里有鱼虾、水草、菱角。塘的周围长满了芦苇,还有高矮粗细品种各等的树。每到夏日来临,树上的"知了"此起彼伏的大叫,我们也就忙开了。拿着准备好的工具去粘"知了",根本不知道炎热。当然,每次总会有些收获,然后小心地捧着捉到的知了回家,让妈妈帮着放在火上烧烤,吃着可香了。大塘里的水很清,可见塘中的水草、青苔、自在游动的鱼虾,人的倒影也清晰可辨。塘水是我们家吃和用的主要水源,水担回家后,存放水缸里。妈妈在水缸里放上河蚌,说能净化水。大概是我上小学三年级时,老屋后挑了一条又深又宽的大河,和屋前大塘一样,水也是清清的。多少年过去了,记忆中的清清河水引着我不只一次梦回儿时老家。

 自然/劳动/玩耍

       想起童年,总会与自然紧紧相连。我是个土生土长的乡村孩子,到虚8岁,连个大名还没有,就背起小书包到教学点上学了。我幸运的是按部就班地读完小学、乡办初中,直接考取四年制小中专,变成了城镇户口。这在当时可谓"凤毛麟角",与年龄相仿的同伴相比,我也算是个有"出息"的人了,让多少人红眼、羡慕呢!孩时的我实在算不上是个学习用功的人。学着玩着,上学前、放学后多半是在劳动中度过的 。挑猪菜、割牛草、编席子、拾柴草、烧火做饭、帮着收种……如此等等,凡是能做的都做,不会做的也学着做。我们兄妹多,要吃饭穿衣上学,负担可不轻。挣工分、挣钱在我童年时就有很深的概念。

       小时侯,我就是个勤快的孩子哟,除了和伙伴们玩耍外,干活从不含糊。种花生、大豆时,都是我跟着妈妈锄后丢种子,给庄稼地锄草也是小能手。收获的季节,割麦子、割稻子、拾棉花、刨山芋、砍柴、掰玉米什么的,无所不做,干得欢,跑得快。

       印象中,哥哥他们还用"激将法"耍我多干活,我还傻傻地上当,用"实力"证明给他们看。那时,并不觉得在地里种、锄、收各种劳动是苦差事,跟着妈妈做这些,特有成就感,学会了好多本领。有时,和妈妈一块去"拾荒",能跑好远路,不管收获大小,总是充满开心。如果再来一次什么"上山下乡",我的生存绝不是问题,说不定还能当上什么生产能手。我除了勤快干活外,在大人背后,和伙伴玩耍也很"疯"和"野"。钻进芦苇丛、野草地、爬树找鸟蛋、捉小鸟,跑集体庄稼地里"偷"割山芋藤子当猪菜、割草、躲在麦地里摘豌豆吃等,有时被生产队负责"看青"的追得上气不接下气,还找到家里与大人"理论",为此没少挨父母亲的训斥。

      距离我家不远处住着的几户都是徐氏本家,一块玩耍的多半是堂兄弟姐妹。自从老屋后挑了一条深而宽的河以后,夏天热了就常会下河洗澡。记得有一次,堂哥教我在水里"扎猛子","扎猛子"没学会,着实喝了几大口水,差点没被淹死。打那以后我老实了不少。我们几个小伙伴经常一块儿去割草挑菜,偷空就玩踢毽子、打梭子、跳格子,玩得开心常忘记了时间。有时侯等大伙玩散了,发现劳动"任务"还没完成,便独自再去割草挑菜,把草篓、篮子装得差不多才行,我从没有背着空篮子回家的记录。

炊烟/夏夜/母爱

记忆中的童年乡村,田野空旷,空气清新。天很蓝,云也白。满眼望去,庄稼不是绿油油的就是黄橙橙的。最让我喜欢的还当数乡村暮色。每当放学或劳动归来,踏着乡间小路,随口哼着小调,一家又一家的草屋上方,袅袅炊烟升起,伴着那无际的晚霞,觉得特别好看和温暖。现在细想,用"美仑美奂"说她一点也不为过。夏天常赤着脚在地上走着、跑着,热得有点烫人,也不介意。那诱人的乡村傍晚给童年带来无尽的回味。

从某个角度说,夏日的夜晚,才真正是属于乡村的。忙碌了一天的家人,围在露天的桌子旁,享用妈妈忙好的晚饭。饭后有一段大家自由活动的时间,各自乘凉玩耍。 等玩够了疯累了,想起该回家了。

夏天晚上,天热又有蚊蝇。有时侯把床或席子放在屋外的空场上睡觉。有时玩得晚了回去,就轻手轻脚地挑个地方睡下。当然,每次妈妈都会为我留着门或空着地方,当时能紧挨着母亲睡觉是最美的事,她会为我们摇着扇子扇风和赶蚊子。

母亲虽不识字,却很开明贤德。她一生都在用最朴素的爱教我们做人做事。她的善良纯朴,她的吃苦耐劳,她的勤俭持家,她对儿女们的无私关爱深深影响着我的人生,母爱的温暖伴着我一路走过。

摄影/网络

作者简介

徐莲华

徐莲华,笔名小小烛、年华,盐城市作协会员,响水县文联副主席、县作协副主席。业余时间喜欢读书,偶有灵感也码码字。

长|按|二|维|码|关|注

以爱与青春为名,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割草的记忆
故乡的摇篮 (周爱香)
老屋情怀
乡村记忆之14:割草
【聆听美文】老屋(文/乡村 诵/剪风)
乡土散文:老屋•水车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