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买书品三毛

买书品三毛

上个礼拜,二姐把西单大厦的购书卡放在桌子上,“没事的时候你和大姐去转转,买几本喜欢的书。”我和大姐相视而笑。我和大姐性格各异,但是对书都情有独钟。而且我们所看的书,大体相似。我最早对书的喜爱就是源于大姐的影响。很小的时候,最盛行的是连环画的小人书,之后便流行封面是电影演员的杂志《青年一代》《读者文摘》《女性世界》等等,这些都是大姐非常喜欢的书刊,大姐刚上班那会,工资二十多块钱,但是每次去县城必买的就是杂志。我还记得我最早接触的古典名著《红楼梦》,就是大姐从新华书店买来的连环画版的,后来又换成少儿版的,如今是精装版的《红楼梦》藏在家中。大姐的家也曾经是我最爱留恋的地方,那里总有新书刊供我欣赏。而且大姐也是我最好的导读。她每看一本好书,大姐总会向我介绍。我如今看的书,也很多都是在大姐的影响下找来看的。这次和大姐逛书店,是我最喜欢的事情。

父亲去世那年冬天,母亲还没有找到合适的保姆照顾。大姐辞退了工作,全心全意的来北京陪伴。我也只能尽自己所能的给予协助。虽然我们生活在首都,但毕竟是远郊区县,没有什么事情很少进京。往年,父亲在世,基本不用大姐来回跑照顾,我一个人跑跑腿就能应付。如今父亲去世了,大姐也就当仁不让了。我们姐妹聚在一起的时间多了起来。大姐闲下来的时候想去北京各处转转,我就义不容辞的当起了向导,但是由于时间的错差,我们还是很难赶到一起。12月中旬,我提前来到北京,和大姐去了向往已久的北京大观园。我去年曾经一个人去过,因为去的时候也是冬天,满园的萧瑟凄凉,伴随着伤感的音乐环绕,看不到大观园繁华的一幕,而且大观园整体建筑显得比较局促狭小,比在电视剧中的大观园,少了太多的意境和情趣。看过之后,有些失落之感。但是我理解大姐要去大观园的心情,不亲临其境,感受不到现实与幻觉的差距。我与大姐兴致勃勃的二进大观园。担当起并不熟练的向导,引着大姐看完了整个园子,并且在怡红院,潇湘馆,稻香村,蘅芜苑,省亲别墅处照相留念。在走出门口的时候,大姐说:“这次来,没我想的那么好。和影视剧里的一切差距真大,不过,我一点也不后悔。一部名著,就修了一个大观园,可见它的名气之大,影响之深!谢谢你带我来。”我赶紧说:“英雄随见略同!大姐你太客气了。我也想再次来潇湘馆品味黛玉的忧郁和灵气,去怡红院看看那个预示福祸的海棠树,到底神不神,再去太虚幻境走一走呢,结果,还是不能如愿,(太虚幻境一直在维修中)自己那份深深的红楼情结终究不能释怀,我们看到的不过是一处建筑别致的山水园林罢了。”我们彼此心领神会,心照不宣的结束了这次参观。

其实我二姐也很喜欢看书,只是不同的生活选择了我们不同的取向。我和大姐喜欢看人物传记,小说杂志,以及历史题材的书籍,可能是源于我们生活的标准停留在小忍即安的程度吧,我们满足于现状,享受现实安稳的生活,没有大的追求,也没有什么梦想,属于平平淡淡的一种人。二姐在我心里,一直是个强者的代名词。她一路走来的岁月,都在学习专业知识,都在进步强大自己。我想这也源于她作为医生的本能。“学海无涯,精益求精”,也正是一个真正医务工作者应该具有的精神风貌吧。因此二姐的书柜摆满了《诊断学》《病理学》《内科学》《疑难综合杂症解析》等专业书籍,这对我和大姐就是天书。我们敬而远之,就选择一个小小的角落,寻找和翻看属于自己的那份安逸和快乐。

元旦二姐休假,照顾母亲,我和大姐来到了西单图书大厦,面对浩如烟海的书籍,我们各自挑选着。走到人物传记的书架前,我轻轻地拿起那本让我一度痴迷的《三毛1943—1991》的书,她的《梦里花落》《撒哈拉沙漠》《哭泣的骆驼》等耳熟能详的散文跃然眼前。打开目录,熟悉的气息熟悉的文字扑面而来,萦绕在脑海的关于三毛自杀之谜,情感历程之谜,再次涂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她和川端康成,海明威一样走上了自绝的道路,给后人留下了层层迷雾,让我怀着深深地疑惑,想去解读。书太多了,选择适合自己的有些难。在这个文化泛滥,文字漫天炒作的年代,有深度有思想有些影响的文学,似乎越来越少了。我也曾经是琼瑶热迷的成员之一,但是看多了,难免想入非非,也会有如负累之感。相对于三毛文学的现实与探险,生活与情趣,更加值得我们学习和欣赏。关于三毛的书版本很多,最终我还是选择了我一眼看中的这本《三毛1943—1991》。这本书的作者偕同三毛大姐陈田心与弟弟陈杰一起,对三毛生前死后的种种说法进行了全面的解说。作为一个喜欢三毛的读者,我更愿意以我自己的嗅觉来祭奠和怀念我心中的偶像。大姐对于我选中的书,非常赞同。我们又转了两圈,没有急于想看的书,也就放弃了。

到家之后。我不由自主的拿起了这本新买的书。我仔细看了看封面,看看内容简介,我知道,这书我是非看不可了,只是需要一个安静的环境。晚上遛弯归来,九点左右,看看已经熟睡的母亲,就在灯下静静地看了起来。 

最早看到三毛的作品,是在我高中时代,只是还来不及仔细品味,就传来三毛自杀身亡的消息,这么多年以来,我一直无法理解其中缘由。人到中年的我,经历了一些事情,有了一些阅历之后,在看三毛作品以及太多关于她离去的种种悬疑,我渐渐明白,她像红尘中的一粒尘埃,无声无息的来,无声无息的去,也许离开时是她最好的选择。

三毛只念到初二,就缀学了,在家学画画,她学画的天分非常高,先后拜在顾福生、韩湘宁,彭万犀三位艺术家门下学绘画,然后又有白先勇、陈若曦这些亦师亦友的写作同行陪伴三毛度过一个最理想、最美好的少女时代,作为最有才华的一批人影响出来的三毛,这命运的安排是上天的眷顾!

若从事画画,她应该是个不错的画家,但是她更喜欢看书,三岁半就读《红楼梦》,最终因命运的百转千回,让她戴上了作家的帽子。但她的心始终是在流浪。她向往远方,向往异域的撒哈拉,也最终因为极高的才情让自己走的更远。她那种自由自在的生活,乃是恒古以来人们的一个梦想和追求。她的文字充满了张力。她写异地风情,儿女私情、和民族冲突的无奈,写时代的悲欢离合,以及人性的善良博爱、贪婪阴险,甚至于自己的猜疑、忏悔、都在作品中真实的流露,因此她是一个可亲可敬的情感作家。在这本书中,我更加全面的了解了三毛的成长历程、生活态度、浪漫爱情、写作精神以及她的个性与为人。看到她的风姿容貌,进入她的灵魂世界。三毛传奇的一生最终受盛名之累,让自己走向了绝路。但我想这也仅仅是其中原因之一吧。

深夜掩卷,依依不舍,脑海里全是这个异类的女子的影子:任性、抑郁、颠簸、流浪、 痴情、感性、丰满。她的作品不同于古典、不同于现代、不同于港台言情和武侠,却别有自己的风采!她文化不深、喜欢幻想又不脱离实际,行为超前,又不过激、充满了灵性与精神的追求和探险的刺激。还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的味道,也如本书作者所言:“三毛是个异样之花”。她随心所欲的写作,就如她自己所说“写东西就是玩。”她的文字,不晦涩、不轻浮、不做作,一笔下来气韵贯通,隐藏细节、转折和情趣。有天地、有情感、有情调······读起来也很好玩。三毛在华人文坛开创了一种全新的风格,甚至可以说她是现在中国许多热门派的先行者。

三毛眼中常常浮现出淡淡的忧郁,在这个拥有独特嗓音与外表沧桑的女人身上,那种忧郁的情怀如同某种独特的想象力,随处可见。并已然化成了她的某种独特的气质。

三毛自己评价自己:“我的写作生活,如果不是我的丈夫荷西给我自由,给我爱和信心,那么一本书都写不出来。”“我的写作生活就是我的爱情生活”“我的人生观,就是我的爱情观。”   

三毛生前好友对三毛的评价,精辟却伤感!被我摘录下来:

曾昭旭:“三毛是一个有敏锐天赋和爱心,却缺乏足够的爱之能源的人,因此她所爱的结果都成了她的负担,而终不免透支过度。力竭而死。如果她的爱心迟钝些,她也许反而能活吧。”

琼瑶:“说是了解你的,了解有多深?说是你的知交,相知有多少?说你不快乐,到底快乐是什么?”

廖辉英“你过一生,抵得上别人好几世。生命的意义,或许你的诠释比较美丽。”

廖祝善“友人随手将您那牢笼的门关上,您突然的尖叫说:“你就是它,我也是它,我们的生命本身就是个牢笼,门千万不要关上,因为晚上才是它出来活动的时刻。”

眭浩平“轻轻地结束了孤寂,连串着一生的传奇。你就像是蒲公英的哭泣。”

刘墉“你是善于自我放逐的人,但是这次放逐得远了些?抑或不落行迹,就更无挂碍了?”

书中几段三毛作品中震撼人心的句子,让人充满想象的空间、残缺的美、与深刻的思索,也想与大家分享:

《白手成家》:“只有深入大漠里,看日出日落时 一群群飞奔野羚羊的美景时,我的心才忘记现实的枯燥与艰苦。”

《撒哈拉沙漠》:“我不记得哪一年以前,我无意间翻到了一本《国家地理》杂志,那期书里,正好在介绍撒哈拉沙漠。我只看了一遍,我不能解释的,属于前世回忆似的乡愁,我就莫名其妙,毫无保留的把自己交给了那一片陌生的大地”;

“我举目望去,无际的黄沙上有寂寞的大风呜咽的吹过,天,是高的,地是沉厚雄壮的。正是黄昏,落日将沙漠染成鲜红的血色,凄艳恐怖。近乎初冬的气候,在原本期待着炙热烈日的心情,大地转化为一片诗意的苍凉。”

《哭泣的骆驼》:“每一粒沙地里的石子,我尚且知道珍爱它,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我都舍不得忘怀。”

《梦里花落知多少》:“我向你告别的时候,阳光正烈,寂寂的墓园里,只有蝉鸣的声音。我坐在地上,在你永眠的身边,双手环住我们的十字架。我的手指一遍一遍轻轻滑过你的名字—荷西·马利安·葛罗。我一次一次爱抚着你,就似每一次轻轻摸着你的头发一般的依恋和温柔。我在心里对你说”荷西,我爱你、我爱你、我爱你—这一句让你等了十三年的话,让我用残生的岁月悄悄地只讲给你一个人听吧!

三毛出名以后,书评好坏参半。有说好的,也也有说庸俗的。难得她不卑不吭、不温不火的语气回复:“文章千古事,不是我这芥草一般的小人物所能挑的起来的,庸俗不庸俗,突不突破,说起来都太严重,我写稿真正的原因:是为了娱乐父母。也是自己兴趣所在,将个人生活做了一个记录而已” 

三毛时代渐渐远去,但是三毛的文字魅力,还会影响一代又一代。这样随意如烟的女人,上天才会如此深情的眷顾她。我也默默祈祷三毛和自己的灵魂伴侣荷西,在另一个世界继续自由自在的人生。

插图/网络

本平台第一本散文精品集,2018年8月在全国公开发行,每册定价人民币68元,现接受读者预订。联系人:琅琅,微信号LANG2672;电话18201110689 

作家简介

曹翠梅,怀柔区作协会员,在市、区级刊物上发表过散文和诗歌,爱好文学、喜欢文字、喜欢记录自己平淡如水的生活,表达对生活的理解、对家乡的热爱、对亲人的怀念与珍惜。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公众号 hyd19671125

微信号 hyd196711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梦里浮生硝烟何处
买书的理由
【原创】吧啦 | 先嫁书,后嫁人
读书藏书之乐 || 李永海
小小说:​秀 梅
与书为伴(散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