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回味,没有忧伤

回味,没有忧伤

小的时候,因为家里实在是穷,孩子又多,父母便把我送给别人家抚养。我有过两次被送人的经历,虽然这件事有些羞于启齿,但我一点也不在意,也从没有因为这件事记恨过父母。

第一次是送给一个远房表姨家。她们家和我家有十几里距离,是一个小山沟儿。表姨家只有一个闺女没有儿子,那个时候我还不懂事,也就是一两岁的样子。究竟去了多长时间,后来又为什么回来了?是家里人给我接回来的,还是表姨她们把我送回来的?这些我一概不知,母亲也从来没有和我说起过,总之那段时间不长。

第二次送人,是送给本家叔伯二大爷家。二大爷家和我们在一个村子,一条街上,两家相距不过百米。二大爷家无儿无女,父母把我送给他们,想必是让我将来为他们养老。那个时候,我已经记事了,大概三、四岁,二大爷他们对我也不错,在吃的方面也舍得。小时候,我算是一个听话的乖孩子,从来不惹事生非。在二大爷家里呆的时间也不长,好像也就十几天的时间。那次,我生病了,发烧,什么也不想吃,无精打采,一个人在炕上躺着,大概有一两天时间。没生病的时候,感觉不到什么不同,一旦生病,心里对家的依恋就不一样了,别人对着再好,总感觉不如在母亲身边踏实。但是,心里有这种想法,又不能如实表达,其实,也没有可以表达的人。也许是二大娘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母亲,母亲知道后便毅然把我又接了回来。于是,我再次回到了自己家里。可能是回到了自己的家里,在母亲的身边,和哥哥、姐姐们在一起,自己的心情也好了很多,加上母亲的精心照顾,没过几天时间,身体便恢复如初了。

经历了这两次以后,这样的事情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父母好像也下了狠心,绝不再把我送给别人了。

把我送给人家的事情,父母从来没有详细地和我说过。父亲是最不善言谈,不爱说话的那种,平时也很少和我们有语言的交流,自然不会和我闲聊这件事。母亲虽然爱说些,但唯独在这件事上却很少提起,或许也是在刻意地回避。家里面,我们弟兄四人,还有一个姐姐,一个妹妹,一共六个孩子。我在家中兄弟排行最后,所以,家里人也都称我为老四。

我是六五年出生的,那时,正是国家非常贫困的时候,大家穷,小家更不富,家里吃不饱是一种常态。我清楚地记得,一年春天,家里实在没有可以下锅的食物了,母亲就领着我出去讨饭,那也是我家唯一的一次讨饭。母亲带着我去了临近的两个村子,用了将近半天时间,走了不知道多少户人家,最终收获了一些玉米粒。母亲带着我回到家里时,来不及高兴,早已经是疲惫不堪了。那些玉米是如何用来充饥的,我已经记不得了。

虽然有两次送人的经历,但我对父母却没有一点抱怨,从来都没有过。那次讨饭的经历,让我体会到了面对饥饿,父母是多么的无奈,我理解父母将我送给别人的苦衷,他们的内心其实要承受更多的痛苦,那种痛苦,远比饥饿沉重得多。我知道,但凡有一点办法,父母也不会轻易做出那样的选择。也许是有了那种特殊的经历,也让我更加成熟了,学会了隐忍,似乎也更懂事。做任何事情,总是先替别人着想,考虑别人的难处,有了困难,首先学会自己解决。

小时候,我总是有一种想法,就是尽可能帮助父母多做一些事情。比如,扫地、擦桌子、在家看门之类,凡是我能做到的,我都会主动去做,从来不用父母指使。特别是父母不在家的时候,我会主动扫地、搞卫生。父母回到家后,看到屋子里被我收拾的很干净,心里也十分高兴,我也感到莫大的满足。长大一些,上学后,每当放学回来,我都会和小伙伴上山去割柴,虽然每次数量不多,但一有时间就去做,日积月累,一年也能收获很多,实实在在帮助家里解决了一些急用。而我也为能够帮助家做些事情,感到无比的欣慰。虽然父母从来没有直面表扬过我,但左邻右舍的大爷大娘,叔叔和婶婶,都夸我是一个懂事的孩子。

应该说,这种特殊的人生经历,对于我性格的形成,以及今后对待生活的态度,都起了非常大的潜移默化作用。

人的一生,会有很多的经历,而每一种经历都不是你能随意选择和左右的,无论是贫穷和挫折。每一个经历,也是对我们人生的一次历练,也是成长过程中的一种必须,在经历面前,我们不用抱怨,也不要回避,只有积极地面对,才是正确的选择。我从没有憎恨过贫穷,但也没有感谢贫穷的理由,对于父母,也没有过一丝的抱怨,有的是始终如一的感恩。

往事的回味,没有一丝忧伤,因为我的内心始终充满阳光。 

(2018年11月28日)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范景来,现居北京,本科学历,爱好文学,喜欢用文字抒发情感,享受生活乐趣。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母亲和舅家人团聚(散文)】/ 冯晖
王永青‖雪地里的两对脚印
分发三个平台《肖复兴散文》:年轻时候最不懂的是父母
记忆中的三个女人
散文《父亲》
【名家作品欣赏】孙文斌 | 父亲的忧伤(小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