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古浪八步沙的变迁

古浪八步沙的变迁

河西走廊东段祁连山脚下的古浪县是全国荒漠化重点监测县之一,境内沙漠土地面积达到239.8万亩,距县城30公里处有一座碑文,碑是1999年7月15日由甘肃省绿化委、林业厅,古浪县委、县政府共同所立的,全称是《八步沙治沙造林碑记》,碑的正面记载着治沙人感人的事实与功德,碑的后面是八步沙林场的简介。细细读来,让人无限辛酸、无限流泪,也让人无限感动、无限敬佩。

据传,百年以前这里只有八步宽的沙丘(被当地人称为八步沙),草木茂盛,牛羊成群。随着岁月的变迁,垦荒伐木和过度放牧,八步沙不仅成为古浪县北部132公里沙线的16个风沙口之一,而且形成了面积达到5.2万亩、每年以7.5米的速度南移的流动性沙漠。

八步沙地处腾格里沙漠南缘,距古浪县城30 多公里,40年前的八步沙荒无人烟,风沙肆虐,严重侵蚀着数万亩农田,阻碍着交通干线畅通,影响着当地群众生活,当地村民有个形象的说法,“一夜北风沙骑墙,早上起来驴上房”。为了改变风刮黄沙扬的面貌,郭朝明等“六老汉”于上世纪80年代初以联产承包的方式组建了集体林场。林场的创办人是古浪县土门镇的六位60岁左右村民,当地人叫他们“六老汉”。按照年龄大小排序,他们分别是郭朝明、贺发林、石满、罗元奎 、程海和张润源。他们不甘心将世代生活的家园拱手相让,在勉强能填饱肚子的情况下,以联户承包的方式,组建了集体林场,进驻沙漠,这些已经年过半百从来没有在沙漠中看过树的人,打算在八步沙上植树种草。

1981年秋季第一年治的时候,治了1万亩,成活率本来能达到百分之七十,被风沙一打,百分之三十都不到了。第二年 “六老汉”发现草墩子旁边的树成活率好,就用草围圈,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跑。坚持了5年以后,树的成活率也提高了。在沙漠里植树,三分种,七分管,管护是重中之重。为了看护好他们辛辛苦苦种下的林子,“六老汉”吃住就在沙地里。最初他们挖了个地窝子住,夏天闷热不透气,冬天冰冷墙结冰。为了防止牲畜糟蹋和人为的破坏每天坚持巡查,巡查完,他们只能用壶烧点开水,吃点馒头或者炒面粉。在这样艰苦的环境下,“六老汉”一干就是10年。八步沙有了树,沙漠渐渐变绿了,“六老汉”的头发也白了。

耐心、苦心、坚持心,正是因为有这么一股劲,执拗的“六老汉”把治理八步沙的重任传给了自己的后人。郭老汉的儿子郭万刚、贺老汉的儿子贺忠祥、石老汉的儿子石银山、罗老汉的儿子罗兴全、程老汉的儿子程生学、张老汉的女婿王志鹏,他们成了八步沙第二代治沙人。在郭万刚等第二代治沙人的努力下,如今的八步沙已经形成一条南北长10公里,东西宽8公里,林草良好的防风固沙绿色屏障。陈树君兰州理工大学的毕业生,2016年来到八步沙,成为八步沙林场的第一位大学生。郭玺,郭朝明的孙子,郭万刚的侄子,主动到林场工作,他们成为八步沙第三代治沙人 。从“六老汉”时代的一棵树一把草,压住沙子防风跑,到现在的打草方格、细水滴灌、地膜覆盖等等,第三代治沙人在祖辈父辈的基础上治沙方式在不断创新。
   37年来,三代人累计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37.6万亩,部分重点区域植被覆盖率达到60%以上,以“愚公移山”的毅力创造了荒漠变林海的人间奇迹。一条由柠条、沙枣、花棒、白榆等沙生植物“织”成的7.5万亩“隔离带”,裹住了风沙侵蚀的步伐,孕育出绿色的希望。古浪县的沙漠,整体向后推移了15到20公里。假如说八步沙八九十年代老一代不治理,也许祁连山将会变成一片沙海。

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扎根荒漠、接续奋斗,甘于奉献、顽强拼搏,用实际行动诠释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为构筑西部生态安全屏障作出了积极贡献。    

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的生动事迹,是陇原大地坚持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写照。他们听从召唤、情系家园,面对风沙侵蚀家园,沙进人退的严峻形势,以郭朝明为代表的第一代林场治沙人,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以勤朴坚韧、众志成城、筑牢屏障、永保绿洲的防沙治沙精神,带头承包无人荒漠,坚决向沙患发起冲锋。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他们不畏艰难、艰苦奋斗,为防沙治沙舍小家顾大家,以坚忍不拔的精神治理沙漠,输出了辛勤的劳动,是当地的功臣、是人民的功臣、是国家的功臣,他们受到人们的尊重和爱戴,也受到了各级党委和政府和相关单位的殊荣。1991年八步沙林场被国家林业部树为“治沙造林先进集体”;石满被评为“全国治沙造林模范”;2004年4月张润源荣获“地球奖”;2018年12月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授予“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工程”先进集体称号;被甘肃省委、省政府授予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集体荣誉称号;近日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伟大的变革——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型展览》中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展板位于此次大型展览的第四展区“历史变革”第二单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展板以图文并茂的形式细致的讲述了“六老汉”治沙育林的感人事迹,并引起了强烈反响。

八步沙“六老汉”的故事,正在代代延续,而绿洲也将继续向腾格里沙漠挺进。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张志荣,1957年出生,1976年12月入伍青海某部,1991年7月副营职转业甘肃省古浪县工商局后任党总支书记。退休赋闲,喜爱笔耕。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稿件请用word附件形式发至:183074113@qq.com,并注明姓名、笔名、微信号、作者简介及照片。从即日起,给作者发放稿酬,文章刊出一周后通过微信发放,请加主编微信hyd196711。稿费全部来自赞赏,20元以上(含)的80%发给作者本人,其余留为平台维护。七天内阅读量超过一千的,另奖励20元;超过两千的奖励50元。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路向西去甘肃,到古浪八步沙,看六老汉38年的坚持
夜读 | “六老汉”,三代人,干了一件大事!
谁说沙海不可征服!老人与树!甘肃古浪传奇人物!
“六老汉”三代人 守得沙漠变绿洲
今夜,我在古浪听风 || 作者 杨进荣
刘梅花|沙漠、古道、大靖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