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五台 五台

五台  五台

赵建平||河北  

五台山,又称清凉山、紫府山、灵鹫峰,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且位居首位,称为“金五台”,为文殊菩萨的道场。

五台山,还与尼泊尔蓝毗尼花园、印度鹿野苑、菩提伽耶、拘尸那迦并称为世界五大佛教圣地。

五台山并非一座山,而是座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东台望海峰、南台锦绣峰、中台翠岩峰、西台挂月峰、北台叶斗峰,环抱整片区域,顶无林木而平坦宽阔,犹如垒土之台,故而得名。

五年前,家中遭遇变故,心情十分郁郁,听说五台山五爷庙许愿非常灵验,我便只身前往五台山,在五爷庙虔诚许下心中所愿。事后,果然灵验。本想还愿,怎奈俗事缠身,一直未能成行。今以虔诚心态,静心写下《五台 五台》,表达我对五台山、对文殊菩萨、对五爷庙的敬意与谢意。

文殊菩萨与五台

《华严经·菩萨住处品》说:“东方有处名清凉山,从昔以来,诸菩萨众,于中止住。现有菩萨文殊师利,与其眷属,诸菩萨众,一万人俱,常在其中,而演说法。”

《文殊师利宝藏陀罗尼经》亦说:“尔时世尊,告金刚密迹菩萨言:我灭度后,于此瞻部洲东北方,有国名大振邦,其国有山号曰五顶,文殊童子,游行居上,为诸众生,于中说法。”

这就是五台山作为文殊菩萨道场的由来,五大高峰,据说就代表着文殊菩萨的五种智慧:大圆镜智,妙观察智,平等性智,成所作智,法界体性智。

文殊菩萨,梵文音译为文殊师利、曼殊室利、满祖室哩,意译为妙德、妙吉祥、妙乐、法王子。又称文殊师利童真、孺童文殊菩萨,为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与般若经典关系甚深,故称为大智文殊师利菩萨 。

文殊菩萨与普贤菩萨同为释迦牟尼佛左右胁侍,世称“华严三圣”,是释迦牟尼佛所有菩萨弟子中的上首,为大智慧之象征。传说能开发智慧,提高悟性,尤其能帮助孩子学业有成、官人福禄双增、商人增财增福,是除观世音菩萨外最受尊崇的大菩萨。

文殊菩萨形象为仗剑骑狮之像,身紫金色,形如童子,五髻冠其项。右手持金刚宝剑,表示智能之利,能斩群魔,断一切烦恼;左手持青莲花,花上有金刚般若经卷宝,象征所具无上智慧;坐骑为一狮子,表示智能威猛,以无畏的狮子吼震醒沉迷的众生。

据《文殊师利般涅槃经》所记载:文殊菩萨是舍卫国多罗聚落梵德婆罗门之子。后来诣仙人处,求出家法,却无酬对者,乃皈依佛,出家学道,住首楞严三昧,行稀有难事,佛涅槃后四百五千岁时至雪山,为五百仙宣畅演说十二部经,后还本生地,在尼拘楼陀树下入涅槃。依照佛教典籍所载,文殊菩萨是过去世无量诸佛的老师,曾经引导无数的修行者证得佛果。

在《放钵经》中,佛陀也说:今我得以成佛,都是文殊菩萨的恩德!过去无数诸佛,也都是文殊师利弟子,未来当成佛者,也都是文殊菩萨威神力所致。就好像世间的小孩有父母一样,文殊菩萨是一切众生在佛道中的父母。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站在五台山上,沐浴文殊菩萨善的光芒,我的内心是那样安宁、祥和、自在、纯净。原来,这一切都源于佛性的光辉,源于内心最原始的善念。我想,唯有向善向上,人生才能圆满。

杨五郎与五台山

五台山的传说很多,最著名还是杨五郎出家,杨五郎名延朗,以骁勇善战著称,为杨令公第五子。我素来敬重杨家将的忠义,游五台山,必拜太平兴国寺。

相传,太平兴国初年,宋太宗率杨家将亲征辽国晋阳久攻不下,太宗无法,掘开汾河大坝,水淹晋阳城,辽兵大败。宋军乘胜追击,继续北征,一直打到五台山南台附近。忽见天空云朵中,现出文殊菩萨八臂相。宋太宗知道,五台山是文殊菩萨演教之所,菩萨化现,定是让我罢兵,使五台山百姓众生免遭涂炭之苦。于是将箭插于山岭,表示放下武器,一心向善。

宋太宗由杨业父子保驾,来到五台山行宫。拜见五台山白鹿庵住持、得道高僧睿谏法师。睿谏一边与太宗讲经说法,一边观察太宗所带侍从。当他目光落在杨五郎身上时,看出他似有所动,似有所得,便记在心里。

讲经完毕,宋太宗、杨业等回行宫,后来敕旨扩建白鹿庵,御书“太平兴国寺”。

杨五郎等人离开寺院后,马上返回身来,却见睿谏法师双手合十,站着笑望自己。没等五郎开口,睿谏先问道:“五将军因何去而复来?”

五郎答道:“我听师傅讲经,还有些不懂处,还请师傅赐教。”睿谏便与杨五郎谈论佛法数日。

睿谏道:“佛法乃自省之道,不见非善乃劝众生自谨,若众生皆愿去恶从善,世间何恶之有?至于你你我我,恩恩怨怨,却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

杨五郎听罢,似有所悟。睿谏见杨五郎有心于佛,便说:“尘世间生生死死,冲冲杀杀,不过一场戏耳,五将军日后应好自为之。”

杨五郎在五台山住了数日,天天去拜见睿谏,二人越谈越投机。临别前,睿谏便给他一个黄绸包袱,再三叮咛:“遇到大难,方可打开,可助脱困。”并向他赠送四句偈语:“须防我中仇,谨记道中道,决心应坚固,临危莫焦躁。”

不料后来辽国萧太后发兵南犯,宋辽交战金沙滩,由于潘仁美设计陷害,致使杨家将大败,“七郎八虎”中四阵亡、两被俘。

杨五郎奋力拼杀,突围到一片树林中,四面楚歌,处境危险。此时,他想起睿谏法师送给他的黄绸包袱,打开便见里面放着一把剃刀、一张度牒、一顶僧帽、一套袈裟。猛然想起睿谏师父的偈语来,原来“我中仇是指潘仁美”,杨五郎回想起奸臣当道,潘仁美屡次陷害杨家将,心灭意冷,遂卸下战袍、头盔,自剃须发,穿上僧装,骗过层层敌兵,一路来到五台山的太平兴国寺,拜睿谏法师为师,在五台山当了和尚。

过后,杨五郎念父亲惨死陈家谷口,将杨令公的遗骨偷取回五台山,葬于九龙岗,建了一座六角墓塔,以便自己节日祭祀。

后来,人们把这座墓塔,称为“令公塔”,成为凭吊杨家将的地方。我也在此处,向杨老令公深深鞠躬,表达心中的崇敬。

 顺治帝与五台山

五台山传说中,顺治出家,一直是个谜。真相并不重要,传说才最迷人。

顺治帝,即清世祖爱新觉罗·福临,是满族入关后的第一个皇帝。传说他到五台山出家当和尚后,康熙帝五次驾临五台山,曾在镇海寺遇到“八乂”师父,“八”“乂”叠在一起就是“父”字,这个故事传的有鼻子有眼。

金庸笔下《鹿鼎记》和梁羽生的《七剑下天山》,也都有精彩描述。“想传,顺治十八年正月,顺治皇帝年方二十四岁,因宠妃董鄂妃之死郁郁不乐,厌宫廷生活,弃位出家来五台,康熙奉太皇太后之命来五台山找他父亲顺治……”

顺治帝笃信佛教,尤其崇奉禅学,于是亦教宠妃董鄂妃拜佛参禅。董鄂妃聪慧好学,不久便对佛学有了相当造诣,于是益受顺治宠幸。

顺治十七年,董鄂妃生了一个男孩,顺治帝非常高兴,准备立为皇太子继承皇位。不料,这个男孩只活了三个月便夭亡了。为此,董鄂妃伤悼成疾,于同年病逝,时年二十二岁。

董鄂妃病逝,顺治帝悲痛欲绝。亲撰悼文《董鄂后行状》,洋洋洒洒千言,写得情词恳切,催人泪下。根据董鄂妃的遗言,顺治按照佛教的葬仪,请当时的名僧茚溪和尚秉烛将董妃火化。

有天晚上,顺治帝梦见董小婉托梦,说她没死,而在五台山。翌日清晨,顺治帝醒后心想:既然董鄂妃托梦说她魂魄在五台山,不如干脆到五台山清凉寺出家为僧。

其实,上述有关顺治帝五台山出家的传说,都是不可信的。

董鄂妃死后,顺治帝极其悲伤,便产生出家为僧的念头。就请茚溪和尚给自己剃发,顺治皇帝落发的消息传开以后,茚溪和尚的师父玉林和尚大惊,急忙劝阻顺治出家,并聚集徒众欲烧死茚溪。在这种情况下,顺治皇帝取消了出家念头。

顺治皇帝终因忧伤过度病死宫中,享年二十四岁。遗诏死后请茚溪和尚秉烛火化。顺治帝与董鄂妃的骨灰,于康熙二年并葬于清东陵之孝陵。

以上所述,《顺治皇帝御制董后行状》《清实录》《清史稿》《茚溪语录》等史籍记载甚详,因此顺治皇帝是虽曾有意为僧,却出家未遂。

所以,顺治皇帝从未到过五台山,灵骨也并非安置在镇海寺。为什么演绎顺治帝出家五台山呢?

清朝皇帝除了是大清皇帝外,还有一个身份——藏传佛教中活佛,文殊菩萨的化身!而五台山就是文殊菩萨的道场,所以作为文殊菩萨化身的顺治皇帝,只能选择在五台山出家,才算是正统!

其子康熙先后五次“携蒙古诸王”朝拜五台山,根本目的在于利用五台山佛教“柔服蒙古”,并不是寻找父亲。

以后清朝历代皇帝就以祭拜顺治帝为名义,多次去五台山参拜,这是尽孝的表现,儒家讲究“孝”,是值得推崇的行为,百姓对此非常认同,所以能够成功笼络人心。

所有关于顺治帝出家五台山的传说,虽说事出有因,但查无实据。尽管不是事实,却为五台山增添了更多神秘色彩,游客到此也都津津乐道。   

聂荣臻与五台山

顺治帝五台山出家是传说,聂荣臻五台山抗日确有其事。长征路上刘伯承元帅与小叶丹彝海结盟,成为佳话。聂荣臻元帅号召五台山僧人抗日,也一直为人们广为传颂。

全面抗战爆发后,八路军总部及主力曾进驻五台山地区,后取道盂县进驻武乡,转战晋南。115师副师长兼政委聂荣臻,奉命留守五台。

进驻五台后,聂荣臻反复给八路军部队讲保护寺庙文物的意义。在进行教育的同时,严格要求所属部队:出入寺庙,要尊重各庙的和尚、喇嘛,要保护好文物古迹。红军在长征途中也住过不少寺庙,当时制定的纪律,现在依然有效。老红军要起带头作用,并把这些好传统讲给新参军的战士听。

聂荣臻还反复叮嘱:虽然天冷起来了,但住进寺庙的部队一律不准在寺庙内生火取暖,更不允许将空殿的门窗卸下来搭床铺。聂荣臻还专程带人到寺庙比较集中的台怀镇看望出家人,向僧人详细介绍共产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讲解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救国纲领。

1938年1月,晋察冀边区军政民代表大会在阜平县城召开,在聂荣臻的建议下,五台山僧人然秀、李寿山、依什捧搓当选为晋察冀边区参议员。

聂荣臻在五台山开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提出“人虽出家,但未出国”的口号,在五台山佛教界产生巨大反响,五台僧人称八路军是“真正的仁义之师”,纷纷向八路军提供住所、购买抗战公债、积极响应减租减息的号召,一些僧侣还利用自己的影响,为八路军筹集武器弹药。

1938年春天,五台山青黄两庙僧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抗日动员大会,成立“五台山佛教救国同盟会”,五台山僧人悉数到场。会后,青壮年僧众还组成五台山僧众抗日自卫队,在五台山地区站岗放哨,传送情报,刻印宣传资料,开展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并配合八路军打击进犯的日伪军。

后来,白求恩来到晋察冀军区司令部,受到聂荣臻的热情欢迎。白求恩大夫率领的医疗队,奔赴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前夕毛泽东对白求恩说过这样一段话:“中国有一部很著名的古典小说,叫做《水浒传》,里面写了鲁智深大闹五台山的故事,五台山就在晋察冀。五台山,前有鲁智深,今有聂荣臻。聂荣臻就是新的鲁智深。”

当时,聂荣臻到五台山也就半年多时间。恐怕连说这话的毛泽东和聂荣臻本人都未曾想到,此后聂荣臻的名字真的就和五台山紧紧地连在了一起,且永远地铭刻在了五台山。

 毛主席与五台山

毛主席与五台山也有一段渊源,既有历史又有传说。扑朔迷离之间,更显历史可爱之处。

1948年3月23日,毛主席和周总理、任弼时等率领中央机关告别驻扎了十多年的延安,挺进平山西柏坡,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和叶剑英率领的中央后方委员会汇合。

途经五台山,恰逢天降瑞雪。瑞雪初霁,旭日东升,五台山银装素裹,毛主席一行顶着狂风,登上五台山。在上山的路上,毛主席想着往事,禁不住大笑起来。

任弼时被他的一阵笑声搞得莫名其妙。毛主席对他说:“寺庙是中华民族文化遗产,我们应当引以自豪。我们去年转战陕北时,还到过佳县的白云山寺,这次来五台山,大可一饱眼福。”两人边说边朝塔院寺方丈院走去。

接下来就是广为流传的毛主席在五台山抽签的故事了。毛主席一行在显通寺大殿,应长老之邀从签筒中抽出一支,当时的神情应该是郑重而又轻松的。毛泽东轻轻将签筒一摇,抽出之后一看,上上签,微微一笑,将签递给周总理、任弼时,俩人一看连连称好。

毛泽东请求高僧不空解签,高僧只留了一谶语“8341”。于是,毛主席进北京后便把这个数字作为了中央警卫团的番号,确保数十年安全无忧。如今迷底终于解开,那就是说他“寿命83年,执政41载”,即出生于1893年,主政于1935年,离世于1976年。

还有一说,毛主席一行在老方丈引导下,游览宏大壮观的台怀诸寺院。寺院内金阁浮空,香火缭绕,钟鸣鼓钹参差交响,合着抑扬有致的梵唱声,好一派佛教胜境庄严肃穆的气氛。

见毛主席高兴至极,江青也游兴正浓,拽着毛主席向大殿走去。殿中一老僧正为香客解签,毛主席至前,微微躬身道:“打搅长老了”。老僧举目一瞧,见说话的男子身材魁梧,慈祥大度,聪睿沉着,忙言道:“何来打搅,施主求签还是拆字?”毛主席笑谑:“求签打卦纯属游戏,共产党人从不相信天命。”

说话间,江青早已从香案上拿起签筒,摇了摇,随手抽一签,看完一笑,然后递给毛主席。毛主席略为扫视,只见竹签上歪歪斜斜写着:“上上大吉”四个字,也开颜大笑。又将竹签递给周恩来、任弼时,最后传至老僧。

老僧一见竹签,抬头凝视着毛主席,言道:“施主此行平安无事,一生上上大吉。”

毛主席略摇了摇头道:“说什么此行平安无事,昨天过五台山巅,汽车失控向悬崖滑去,若不是司机周西林技术好,险些丢了性命。”周恩来笑道:“主席命大福大,化险为夷。”

毛主席感慨道:“我走过的这五十几年,道路是曲折艰辛的,曾被敌人辱骂,在党内受孤立、误解,甚至遭到打击。一生上上大吉,那是骗人的,也是不可能的。”

任弼时用手指点着毛主席:“主席,当真了不是。我们革命几十年,遭受屠杀、危难、挫折、失败,不都是一次又一次吸取经验教训了,取了伟大的胜利吗?”

毛主席连连回道:“莫当真,莫当真,这只不过是逗着玩玩罢了。”

随后,毛主席一行分乘吉普车穿入“太行八径”之一的龙泉关,向平山驶去,顺利到达西柏坡,胜利地完成了这次伟大的战略转移。

一年后,毛主席在天安门城楼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了。

“东方红,太阳升,中国出了个毛泽东。他为人民谋幸福,他是人民的大救星。”

我记得一位高僧在视频谈到毛主席,提出了一个富有禅意的认知:毛主席挽救了六亿人,有哪个菩萨能做出这样大的功德?他说,毛主席的功德超越了佛祖。

还有传喜法师也开示:毛主席讲的毫不利己,专门利人是什么?这是佛陀所追求的生命目标,这是一个菩萨的境界。生命的自我存在的价值,全在他的奉献,这是佛界修行的最高境界。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念念为一切众生,大修行大菩萨,不外如是。能够与民同苦,与民同乐,难道不是人间的大佛吗?所以民间直接将毛主席认定为“文殊菩萨”。

                                   图片/作者提供

作者简介

赵建平   笔名:莒子,别号:公子剑,网名:闲云野鹤。齐鲁出生成长,荆楚求学深造,燕赵从军闯荡。携笔从戎十四载,转业河北审计厅。热爱文学,笔耕不辍,常有文章见诸报刊杂志和网络。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主       编:冬   歌

执行主编:蔡泗明

责任编辑:吴秀明

邮箱183074113@qq.com

征  稿

征稿要求:散文、杂文、小说、诗歌等,一般在四千字以内。必须原创,必须首发,欢迎自带插图和配乐,15天内未收到用稿信息的可转投其它自媒体。文责自负。

原创作品在本公众号刊发后,视为作者自动授权,本公众号有权择优稿件汇集公开出版。其他网络平台转载本公众号作品,需注明出处,否则,视为侵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台山
五台山 五台之最
康熙西巡五台山与顺治出家无关
顺治出家了?康熙为何屡拜五台山,晚年一席话令人明悟
【独家揭秘】| 清宫八大迷案 顺治出家
帝王顺治帝出家之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