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文苑情文学梦

文苑情文学梦

冬歌文苑,是军旅作家冬歌创办的纯文学微信公众平台。我加入其中一年有余,越来越觉得这是一个有温度有品味的文学平台。她能改变人,能提升人,她是我们众多文学爱好者的精神家园,是一个可以圆梦的地方。

我和冬歌文苑(以下简称文苑)之间有着怎样的一段情缘,说来话长。

我生于黄海之滨,幼时海边拍浪逐沙,大海未赋予我文学的天分,我也不认识缪斯,她也未用她的手扶摸过我一把。

上学时练习作文,只是在方格的右上方等待老师批语:甲乙丙丁。年青时,试图踏进文学的门槛叩开大门,又被经济潮汐整懵得喘不过气来。

小学时代课外书籍贫瘠得如一碗白米饭般的稀罕,我像个小偷似的从"四旧″堆里,找到残缺不齐的《日出》《敌后武工队》之类的大版书看。《红楼梦》读的囫囵吞枣,但硬是一字一句的啃上一遍。年青时,文学刊物如雨后春笋,刘心武、贾平凹、余秋雨等一批作家的作品,使我大饱眼福。一时兴起,跃跃欲试,也曾小试拙笔,投稿给《小说月报》《人民文学》及《读者》《雨花》等刊物,记得仅有一篇曾在《读者》杂志刊出。其它投稿均杳无音信,石沉大海。现在想来,如当时之追求痴心不改,或许今日对文字不会如此陌生和犹豫不定。如当时我对文学热情能得如同文苑,我的文学追梦不致于掐断而立之远。

及此,不由得想起了去年一个终生难忘的日子。清明期间,作家徐进城先生,回滨海故里祭奠老友唐修干,并将在《冬歌文苑》上发表的《缅怀村官唐修干》一文微信转发给我。昔时,我同徐兄及逝去的唐兄都是朋友,在徐兄的提倡下,让我也写一篇追忆唐兄的文章。在我搁笔三十年后,已懒得再写文章了,缘于徐兄的提议和对已逝唐兄的昔日情谊,次日便草稿一篇,交徐兄代发投稿《冬歌文苑》,未料,一周后,《追忆村官唐修干》一文在《冬歌文苑》发表,时2019年04月29日0:00。

就这样,跨过中年的我,在这样一个偶然的机会里,拾起了文字,连结起断断续续的梦。

就这样,一个没有十八般武艺却做过十八个行当的人,进入了文苑,正式成为这个大家庭中的一员。

进文苑后,一脸的陌生。说实话,在商场上打拼久了,感受文化氛围还有点不习惯。抽空读了平台多篇文章后,才感觉自己离文化的距离已十万八千里了。读了冬歌的散文《兰姐》后,给我启发很大。觉得写得好。好在那里?好在真情为文。好在文若情生。对兰姐的暗恋情感,无论是随着岁月的流逝,还是各自生活轨迹的变化,或欣喜或叹息,感动了自己感染了别人。几读《兰姐》的过程,有似我在八十年代初连续三场于盐城工人文化宫看电影《红楼梦》一样,当年的穷追不舍不就是想一探究竟,文学大家是怎么写的又是怎么改编的,为什么都能成为经典?

我对诗歌一直有偏好,但不擅写练。由于个人平素自由习性惯了对格律诗觉得规矩太多。偶作新体诗又觉得华而不实,感情抒展不够。当读过文苑发表的琅琅作品《送别》后,心里咯噔一下,“好诗!″

就在《送别》一诗发表前不久,我一个共事十多年,情感胜于兄弟,而小于我十多岁的好友徐耀军,在南京某医院术中未能生还,如此惊变让我痛不欲生。想自诩也有点小小才气为早亡故友留几诗行,你说情能不深?意能不切?搜肠刮肚,几日不醒,拟就一首《回家》,觉得了一心愿。后读到《送别》中:你去那个国度/是否和我的内心一样/天寒地冻/你通往天堂的路/是否和我一样/漆黑一片……时,我羞而不语,我写的《回家》一章,那,还叫诗吗?

既此,自恃有点才情荡然无存。可又不甘心,不甘心就不能留点自己喜欢的文字么?冬歌文苑的个性签名“没有文学的人生是苍白的"戳了我的心坎。文苑的召唤“带着您的梦想来吧”瞬间吸引了我。

我想历史上既有曹植幼小时做出七步诗来,也有张大千60岁开始学画啊,蒲松龄说:“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重新审视自己,读书是不读不知,读了才知,知了不迟。于是,我便一心潜入文苑,坚持每天读八篇推介诗文,我很是兴奋了一阵子,“没有再比读书更廉价的娱乐,更持久的满足了“。(蒙台居语)

然而,毕竟是利用工作业余时间读文嚼字,有时熬夜太久,也感身心疲惫。在重拾文学梦的路上,一时产生了是否坚持下去的懈念和疑问。

当参加文苑平台活动,和文友互动交流,对文苑操作的一些程序认知以后,文苑给了我新的认识,让我坚定了圆梦的信心和增强了学习的动力。

冬歌总编公务缠身,事务繁忙,还得把握文苑方向,事无巨细地前后台操作,帮作者拟题、修改内容。我写的一篇关于复工内容的文章,冬歌帮我拟了题目《从复工想到的……》并以随笔文体刊发。

文苑总编赵晓芳和主编们,白天上班,一年365个日夜,哪一天不在编文,连标点符号都帮助推敲,哪一夜0:00点不在准时推文?无论是对年逾古稀的老作家的作品还是对小学、初中生的稚声习作,留言转发打赏一条龙服务。

文苑的编辑们,简直就是“明月照亮你的窗,你在装饰我的梦啊。”

五天一评文苑优秀推文,有多少老师从班上匆匆赶来的脚步声在这里汇聚;有多少老师在厨房油烟机声响的伴奏下,冒出头像来发言;还有多少年轻妈妈一手拍哄着宝宝睡觉,一手敲着键盘赶写稿件啊。

文苑文友们,不贴面膜贴眼贴,挑灯夜战为哪桩啊。

在众多未曾谋面的文友精神鼓舞下,我班上的工作做完,时间是够充裕的了。还有什么理由放松自己,不去充实精神生活,不为重拾年青时候的梦想而努力呢?

一年来,我共创作作品38篇,约50000多字,分别以散文、诗、政论、随笔、小说等不同文体发表,其中在《冬歌文苑》发表21篇,在其它媒体和公众平台上发表17篇。在文苑微信公众平台留言、评论60000多字。这里既有我的付出辛劳,也有我的幸福甘甜,既有文苑编辑们的无私奉献,也有文友们的相助情谊。

一周前,我在《冬歌文苑》发表的散文诗《母亲颂》,其稿在几年前便已日记形式初成。每次翻起,总想改一改投稿。由于是以歌颂天下母爱为题,意想从古说今有点气势,虽说是自己心声,但总觉得层次不清,混间不爽。自己又不忍相弃,于是,某日向总编赵老师求教,赵老师先回二字“很好”予以鼓励性肯定,紧急着发来一条消息:“您可将稿发焦红玲老师,听一听她的看法。″

我知道焦老师的诗文是文苑一枝笔,也是我景仰的高产作家。但焦老师在单位是管理岗,平时事务繁忙,占用她的时间于心不忍。我正在扰与不扰间徘徊不定的时候,赵总编一条“您发了吗?”信息追来,我想为了自己的心爱作品能示人,便不管不顾地发给焦老师了。

没想到焦老师见字回复:“在班上,感谢您的信任。待会儿看。”一刻钟后,她又来信:“把每小节重新排个顺序一、二、三,想说什么?以总分关系来安排段落。“至此,我已找到方向感,一改觉得大好。便将改后的文稿发给她问询她是否入眼。"已拜读您的大作。″焦老师回复我,并以"可以了″三字肯定。

这就是文苑的氛围,这就是文苑的魅力。这样的文学平台,岂能说仅仅是一个交流学习的地方?她已成为我们草根作者眼里最好的文学殿堂,我们心中当之无愧的精神家园。

我在文苑这一年,看到了自己的进步,看到了自己的潜能。更看到了文苑交流群,是一群有爱有远方的人聚集在一起,梦想可以成真的地方。我的文学梦笃定在这里扬帆起航!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杨青,男,60后,江苏滨海人。经济师,从事自由职业,喜欢文学中的生活、喜爱生活中的文学。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孔秋莉 梁会娟 孙  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西散原创 • 梅雨墨香】耿华琴作品 | 众里寻你千百度
潘秀兰【散文】走进文艺天地
【望安山文学】吴秀明||让真相出来说话——非鱼当编辑的日子(散文)
横峰专栏 | 黄柳云 | 父亲的文学梦
李爱民丨生日所思
【三江文学新年寄语】组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