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说||深山红叶(下)

深山红叶(下)

马玉英向厂团委汇报了车间青年同志的思想动态,以及和小李的谈话情况,并谈了自己的设想。

她说:“我们不但要关心青年们的政治进步,关心他们的技术学习和文化学习;还要关心他们的文化生活。如设立工人俱乐部,加强对图书馆的管理,增添新书。车间可以成立各种球队,活跃青年业余文体生活;每周,或者半个月,使全厂职工都能看一次电影,片子是否请当地驻军和局里支持一下。”

她停顿了一下,拿起桌子上的茶杯喝了几口水,接着说,“现在厂里有相当一部分青年不安心工作,要回北京。我觉得小李的说法很对,是否请厂党委拟定一个口号:在哪里跌到,就在哪里爬起来,在哪里失去时间,就在哪里夺回来,建设四化,从我做起。号召全厂职工,特别是青年工人,把本职工作和建设四个现代化联系起来,再加上各车间向党团支部的思想工作,我想是会起到一定作用的。”

 团委非常重视马玉英提出的建议,向厂党委写了报告。

厂党委召开了党委会,对团委的报告做了认真研究,大家认为,这个报告很好。正符合把着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的精神,而且措施具体、现实,切实可行。经过讨论,做出如下决定:

一、在全厂范围内,结合把着重点转移到四个现代化建设上来的精神,开展“在哪里跌到,就在哪里爬起来,在哪里失去时间,就在哪里夺回来,建设四化,从我做起”的活动。

二、由厂工会负责,建立工人俱乐部,整顿图书馆。

三、各车间以青年为主,建立各种类型体育组织,定期开展活动。

四、购置电影放映机,培训电影放映员。

五、深入调查研究,家中确实有困难的,又需要本人亲自照顾,可以酌情回北京工作。

六、加强生产管理,开展生产劳动竞赛。

这六项决定一公布,几千人的工厂震动了。大家说,这回厂里是动真格的了,可真要大干了。青年们兴高采烈,老工人神采奕奕。都憋足了一股劲儿。车间生产指标直线上升,产品合格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生产劳动竞赛在全厂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了。

又一年过去了。金色的秋天来到了。满山的枫树被秋风一吹,枫叶变成了金黄,又由金黄变成了赤红。满山的红叶啊,随风摆动,闪出一片红光,像一颗颗跳动的红心。山坡上的高粱红了,地里的谷子黄了,玉米吐着红缨,亭亭地立在那里。秋风吹过,哗哗地声音响过整个田野,像是唱着丰收的歌儿。

整个工厂也是喜气洋洋,各车间在超额完成第三季度生产任务的基础上,正在大干第四季度的生产任务。二车间形式也是很好的。马玉英在上半年车间调整领导班子时,担任了车间党支部书记。原来的支部书记调到厂设备科去了。马玉英觉得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要把这二百多人的事向领导说,可不是件容易的事。党的信任,群众的支持,使她增强做好工作的信心。她和老主任密切配合,深入群众,了解群众的思想,倾听群众的呼声,关心群众的生活。在支部工作中,发扬民主,团结一班人,共同做好工作。

群众高兴地说:“我们的新书记能文能武,是个好干部。”

李文刚进步很快,去年年终评比,被评为厂先进生产者,他的名字第一次上了光荣榜,车间团支部经过讨论,一致同意吸收他为共青团员。今年团支部改选,他被选为团支部副书记。小李还是过去的小李,可是思想不一样了。他严格要求自己,不忘自己的过去。

小李的成长进步,倾注了小马很多的心血,有了进步,就表扬鼓励,发现了缺点,就及时找他谈心,严格指出。在长期的交往中,增加了相互的了解,增进了两人的感情。

 “小李这个人真不错,有很多值得自己学习的地方。为人诚恳,实在。发现自己的缺点改正起来也很快,是一个积极要求上进的好青年……要是我能和他在一起,可就太好了……”姑娘常常静静地想。

李文刚这个青年人无忧无虑。工作起来,严肃认真;下了班该玩就玩,和大家还是爱逗爱闹。不过最近也有了心事。他每次和小马在一起谈工作,都感到很有收获。心情异样起来,老想多交谈一会儿,不愿分离。小马呢,也常常要提醒自己才能结束一次次漫长的谈话。

他想:“她要是能成为自己的爱人可真不错。”

他被自己这大胆的想法震惊了。这是不可能的。他努力否定了自己的想法。

不知怎的,晚上一回到宿舍,躺在床上,小马的影子又浮现在他的脑海里。

他想:“要是和她生活在一起可真不错。哎,又来了。她帮助自己进步,关心自己的生活。是代表组织来关心自己的。大概自己没有父母,她对自己关心的更多一点吧。她会爱我吗?”

时间一长,小伙子失眠了。他努力克制自己不去想,让繁忙的工作集中自己的精力。下班就到球场去打篮球,让体育活动占据自己的业余时间。他是车间篮球队队长,打得一手好球。一场球下来,汗流浃背,疲惫不堪,回到宿舍一躺下就睡着了。他就用这个办法来控制自己,但时间一长,这个办法就不灵了。

感情总是难以控制的,一但冲破,就像大江的流水一样奔腾向前。爱情的种子在他们的心灵里萌发着,滋长着。

一月一次的假期到了。车间老主任安排了部分同志加班,因老主任上个月就没有回北京探亲,这次带班的任务,小马就要求自己留下来担任。让老主任回家看看。老主任同意了。一边向小马交待任务,一边把加班人员名单交给她。加班人员名单上面有:张庆生、王建国、李文刚……

 啊!第三名就是小李。小马抬起头来,看了看老主任,好像心中的秘密被老主任看穿了似的,她不由自主的脸红了。老主任却什么也没说,笑了笑,就去收拾自己的东西了。

晚上下班了。因为是休假,厂里除了值班、保卫人员外,就是二车间的二十几个人了。厂里显得非常安静。没有了往日的喧闹。

有的人没事,就到山上捉野兔去了。李文刚和车间几个同志在球场打了一场球,然后洗完脸,回到宿舍,天就黑下来了。屋里共住了三个人。他们都休假回家了。他打开灯,拿起一本小说看了起来。不知过了多久。他听到有人敲门。他开门一看,原来是小马,手里拿着一件未织好的毛活,走了进来。

小马问他:“又看什么书呢?”

“《青春之歌》。你给谁织的毛衣?”

“车间王师傅小孩的毛衣,我看她最近身体不好,就帮她织完。”

小马在椅子上坐了下来,边织边说:“天气快冷了,山里不比北京,有什么自己干不了的活儿,需要我帮忙的,你就说话,千万别客气。”

小李不好意思地说:“我有一件棉袄需要拆洗,原想带回北京去,那就请你帮个忙吧。”

“找出来,我带回去,抽空就干了。”

“谢谢。”小李高兴地说。

“不要客气。”

小李再没有说话,手里拿着书,却看不下去。

小马手里不停地织着毛衣,不时地抬头看看小李,心想:“该把心里的话说出来了。”

她鼓起勇气说:“我心里看好了一个人。他有很多优点,聪明,正直,思想上要求上进,虽然他存在一定的缺点,但我相信他是会改正的。”

小李的心嘭彭地跳着。

他说:“我心里也有一个人,我常常想看她,但我想,我配不上她。”

两双明亮的眼睛,对视着,无声的语言,越过这短短的空间,飞进两人的心房。小马含情脉脉,脸色绯红,低头不语。小李心情激动,他拉起小马的手,抚摸着,她的手是滚热的。

她就势倒在他的怀里,两颗心在一起跳动着。

天上的星星眨着眼睛,月亮像害羞似的躲进了莲花似的云朵里。晚风轻轻的吹拂着柳条,夜,静极了。

他们的恋爱很奇特,从来不逛公园。因为工作更能使他们相互了解,感情至深,心心相印。只有在北京的马路上偶尔能看到他们的身影。

不知是哪个消息灵通人士,用何种侦察手段知道了他们的恋爱秘密。于是一传十,十传百,有不少人知道了。人们起初惊讶,后又摇头,说这决不可能。

有人说:“一个党支部书记,能看得上一个工人。虽说小马思想正派,不是那种在个人问题上往上看的姑娘,但起码也得找一个同级干部。”

人们奔忙起来。车间的姐妹们悄悄地对自己的支部书记说知心话:“是真的呀?小马,你可得慎重考虑呀,凭你的条件,小李怎么也配不上你。”

小伙子们见了小李,都开玩笑地说:“有两下子呀,小李。”

听了这些议论,他脸上火辣辣的,心里很不是滋味儿。

老主任魏福新也十分关心自己支部书记的“终身大事”,他除了暗示提醒小马对待个人问题要慎重外,不好直接说什么。不过在他心里是十分不赞成小马的这一举动。他想了一个两全齐美的办法。既不明显表示出自己在干涉他们的恋爱。又使她的这场恋爱圆满的分离。这就是把这件他认为不稳定的恋爱告诉小马的父母,请他们出面。

休假了。他回家专程来到了小马家里进行家访。

接待老主任的是小马的母亲。她今年五十岁,是某中学的教师。她是个深明大意,明理是非的人。她听了老主任的叙述,她说:“对于这件事,我这当母亲的无法干涉。自己的女儿,我们做父母的知道。女儿大了,也知道是非曲直。要说小马在厂里有一点进步,也都是党组织的培养,你们这些老师傅的帮助指点。难道当了干部,姑娘的条件就高了吗?就一定要找干部吗?,那个不正常的年代,不让人们谈爱情。现在社会上也有一股不正之风,什么一轻、二高、三大,三十六条腿等等。小马是党员,我觉得她在选择朋友这件事上不看地位,看思想还是对的。我们当父母的应当支持她,尊重她的意见。”

老主任见此情景,不好再说什么,白费了一番“好心”,只得告辞了。

姑娘啊,你身上的压力,是多么的重啊,你承受的了吗?

马玉英的心里这些日子很不平静,领导的暗示提醒,伙伴的忠心劝告,使她十分矛盾。

“难道自己真的错了吗?封建的条件等级制度,门当户对,在人们的大脑里是多么的根深蒂固啊!”

 她把自己的思想向党委书记作了汇报。

党委书记听了小马的思想汇报说:“只要你们真诚相爱,完全是支持你们的。封建的残余思想在人们的头脑里是会长期存在的,他们不讲什么爱情,只讲地位,等级。尤其是把女同志当商品,搞买卖婚姻。以至于出了什么高价姑娘。前些年,不许人们讲爱情。至使许多青年人不知什么叫爱情,认为爱情就是做买卖。出现了些前所未有的事情,有的人就会大惊小怪,以为不可理解,不可思议,甚至是大逆不道……”

小马静静地听着党委书记的话,心里踏实了。她决心以十分的精力投入到工作中去。

日月如梭,一晃几个月过去了,渐渐地人们对她和小李的事不再议论了。风浪似乎过去了。车间许多老师傅还都称赞小马在这件事情上拿得稳,站得住,做得对。

经过这场风雨的洗礼,爱情的种子在他们的心中埋得更深了。

小李在工作中干劲更足了,谁说谈恋爱耽误工作,影响学习。铣刀飞转,铁屑像春蚕吐丝,源源不断。他的日产量一超再超。在班组的质量统计表上他的名字总是领先。

一件件产品从铣床上取下来,又一件件毛坯装上去。紧张的工作使小李有些疲倦。突然,飞转的刀盘碰在了他的左手上,锋利的铣刀把大拇指打断。十指连心啊!他咬着牙低头一看,大拇指和手仅连着一层肉皮,耷拉在左手上,血流如注。他大喊一声:“小张,替我关机!”就拖着左手跑向工厂医务室……

一辆白色的救护车急驰在山间公路上。

胜利机械厂党委书记向职工医院打了电话,要求千方百计保住这位青年人的手指。

洁白的病房亮得耀眼,小李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输液器一滴滴地流着,由于失血过多,他的脸色有些苍白。经过医生的紧急抢救,断了的大拇指已经接上了。由于骨头是粉碎性骨折,手得用钢钉固定。

 几天来,看望他的同志和师傅们络绎不绝。大家都劝他要安心静养,不要着急。要用坚强的革命意志战胜伤痛。大家送来的慰问品放满了床头的小柜儿。同志们的关怀,深深的感动了小李,使他增强了战胜伤痛的决心和勇气。

车间支部书记马玉英和车间主任老魏代表支部来医院看望小李。他们带来了党组织和车间全体同志们的亲切问候。小李无父无母,关怀他成长进步的是党组织,是同志们。他深深地感到党组织和集体的温暖,激动的眼泪夺眶而出。

车间里的别有用心的人都趁机吹起了冷风。

“小李的手指头保不住了,得锯掉。”

有些好心的人说:“唉,多可惜呀,年纪轻轻的,就落下了残疾。”

还有甩闲话的:“自己落个残疾,还赖着人家不放,真是自私。”

小马的知心姐妹也对小马说:“你现在应该趁此机会向小李提出来,重新考虑你们俩的关系。”

小马对他们的话既不回答,也不进行狡辩,只是微微一笑。

冷风飘飘荡荡不断吹进小马的耳朵,也吹进了正在医院养伤的小李耳朵里。

夕阳西下。寒风飒飒,风卷着树上残留的黄叶簌簌落下,初冬的山区已经很冷了。马玉英骑着自行车行进在通往医院的山路上。姑娘满脸通红,细小的汗珠在她的额头鬓角不断渗出。

她的心情很不平静。“这些人怎么啦,怎么会这么想,怎么会这么说呢?……他不知道听到闲话没有。啊,听到了,要不怎么会给我写那样一封信。”

她仿佛看到了小李忍受着肉体上和心灵上的巨大痛苦。躺在病床上,写了那封使人心碎的信。

“不能那样做,不能啊!”

姑娘来到外科病房,向值班的女护士说明了来意。女护士告诉她,现在病人休息,不能探视,小马恳切地说:“我有事情要对他讲。就让我进去吧!”

女护士看到这位姑娘焦急的神情,猜到了他俩不寻常的关系,破例的答应了。

姑娘推开那间病房的门,这是一间单间病房。

她看见他躺在病床上,闭着眼睛,像是睡着了,又像是在那里遐想,她轻轻地叫了一声:“小李。”

他睁开了眼睛,说:“你来了。”

“我来了。”小马坐在床边,掏出那封信,放在床头柜上,轻轻地说:“你怎么会写这样的信呢?”

姑娘那双明亮的眼睛含着嗔怪的深情。

“我不能连累你。”

“不要这样说,我们是互相了解的。不管怎样,我也不能离开你,我们永远是革命同志,又是革命的终身伴侣。”

“难道你没有听到那些闲话吗?”

“听到了,再重的社会舆论我也能经受的住。”还有什么话比这更为珍贵呢?

小李紧紧握住小马的手,激动地说:“我们永远不分离。”

三个月过去了,小李的手完全好了,手指功能恢复的很好,没有留下任何残疾。

亲爱的读者,你们也许很关心他们何时举行婚礼吧?快了,到时候,他们一定会请你们去参加他们的婚礼。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石振学,中共党员,1965年10月参加工作,1969年8月1日加入中国共产党。自参加工作以来就爱好文学,喜欢读书,中外名著、武打言情、纪实文学、伤痕文学等都涉猎阅读。在文学中陶冶自己的情操,创作了大量的文学作品。注意观察工作和生活中的点滴细节,并用文字记录下来。现已退休多年,退休前在北京金盾印刷厂工作,担任供应科科员一职。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  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孙   丝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收 到
职场十年,车间办公室VS销售,差距有多大,答案很残酷
深山红叶伴美人
90后姑娘隐居深山 自建房屋 逍遥自在
两件往事 转载
深山美人 红叶捎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